7/05/2016

求不得解脫算不算苦?

§§叩鐘釋疑§§

:想學習佛法卻無法學,或想求解脫卻沒有辦法解脫,算不算一種求不得苦?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關心的是,對於該追求的解脫,是否有清楚的認識。

        若所求的解脫建立在錯誤的認識上,那麼,在追求時,一定沒有快樂可言。
        若是正確的解脫,由於認識正確,內心裡自然會生起信心。所以,對解脫要有正確的認識。“我可不可能解脫?”不要誤以為解脫是去另一個地方。各位可能都聽到一些關於解脫的故事,如果對於解脫的認識是建立在這些故事上,就很不保險。因為,故事是故事,誰知道是真是假。
        但是,解脫果位的存在與否,卻是可以從自己的內心去尋找。讓我們看自己內心的煩惱,有沒有斷除的可能。如果自己下過功夫修行,就會明白煩惱是可以調伏的,至少,它不再像未修行前那麼猛厲。學佛前後,自己的個性也有些轉變,嗔心雖然還是有,但是嗔心生起的時間較短,也不會那麼恐怖,比以前輕多了。
        透過自己的歷程,慢慢會生起信心,相信“只要繼續修行,有朝一日,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如此,就會對解脫有信心,這就是對解脫有認識。
        當我們認識:“我的心那麼煩、那麼苦,那是能夠斷掉的!這是有可能的!”從這個角度看,就算是認得解脫了。
        被煩惱所擾的困惑,原來是可以被擺脫的。於是,我們生起想要求解脫的心。雖然不可能立刻如願的達到目標,因為,目標的達成必須靠如實的修行。但是,只要認識到:“我的我執、煩惱,有斷除的可能性”,就會使求解脫的信心更強。因為,對於這條路的開展——從現在內心很煩惱、很苦的狀態怎麼離開的這條道路,心裡已有藍圖了。那時,你的信心會很強,愈來愈篤定,看到這條“離開心很煩、很苦”的路,心真的會很快樂。以這樣的心態求解脫,雖然暫時求不得,但這求不得,是不會讓我們苦的。
        例如,要修想修卻無法修的苦,就像因悲心而產生的苦,它是一種勇敢的苦,是一種在自己有計劃、規劃的情況下,我接受這個苦的感覺。這時,這種苦,不會讓人覺得自己的信心不見了、力量都消失了,我們平常的苦就是如此。
        認得了解脫,我有信心了,雖然現在還無法做到,但是,因為自己一定能、一定會做,在這樣的心情下所產生的苦,與一般在貪欲推動下所產生的求不得苦,很不相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