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2009

「要、能、修」學佛三部曲

無論什麼樣的修行,都有其次第。以發菩提心為例,首先必須生起「要成佛」的心,其次是「能成佛」的心,第三步是「我要走這條路」的決定。已經確定自己要成佛、能成佛之後,接著決定:我要把身語意三門完全投入於這件事情中。
無論是哪一種修行,這三者(要、能、決心修)都是很重要的。
以「暇滿人身」為例。我們要先考慮「來世我是否要得到暇滿人身?」要。那麼,我有沒有能力得到?這是第二個問題。要回答第二個問題,必須靠理由、不斷思惟,在清楚「我能」之後,想要的心會更增強。你也知道,若自己真正照著去修,一定能達到目標。所以,這三個次第是很重要的。
對於「要不要」這個問題,先好好想清楚,在內心裡好好打底。然而,「要」的希求即使很強,但我們有時會懶惰,有時我們會想「要是要,但我沒有能力」,這種心是不對的。所以第二層就要思惟「我能不能」,同時也要大量地學習,才有辦法真正回答「我能不能」這個問題,透過這種方式,當你很清楚「照著這樣做,我一定可以一步步走上去」時,就會產生「我一定能成佛」「我能做到」的信心。
我們自己要清楚「我有能力」。我們的確有能力,不過,我們也要在內心裡確認這件事情。清楚之後,運用「要」「能」為理由,讓自己的身語意三門投入於修行中。
再以發菩提心為例。若只是「要成佛」並不算;當知道要成佛,也確定「能成佛」之時,便算是發起菩提心了。「要成佛」只是希求而已,並沒有看到。雖然你想去,可是對於自己到底能不能去,並沒有看清楚,內心也不肯定,此時不能算發菩提心;但當確立「能成佛」時,是看到自己成佛的未來,此時才會真正下決心,菩提心才算是生起了。
在這種「我有能力」、「我看到我未來的成就」之後,接著就是行菩提心,開始我們的菩薩行。
再以我們內在貪心的問題為例。你問自己「我要不要離開這種煩惱?」雖然,我們也會如此渴望,但若不清楚「能不能」的話,「要」與「能」的中間是有距離的。也因為有距離,所以我們不想修。可是,一旦透過修行,對於自己「能」這件事情愈來愈清楚後,你投入的心便愈來愈強。
「要、能、修」這三者是相輔相成、輾轉增長的。無論哪一種修行都是如此。

2/01/2009

聲聞行者沒有大悲心嗎?

大悲心,是基於大乘習氣醒覺的基礎來談的。所以,聲聞行者除非回小向大,否則不會有大悲心的實修。但是,聲聞與獨覺行者,由於修習四無量心,因此,他們的慈悲心比我們強很多。不過,比起大乘,他們的利他心仍不足,在自利與利他產生衝突時,他們的選擇,與我們相同:選擇自利。
問:三種大悲中,聲聞行者連「緣生大悲」都沒有嗎?
:三種都沒有。這三種大悲心,是基於大乘習氣醒覺的基礎來談的。而聲聞與獨覺,他們是阿羅漢,走向的是小乘道。一直到他們再進入大乘道之後,才會有大悲心這部份的實修。
問:但聲聞行者也會為了希望他人能夠聽聞清淨教授,而對他人說法。這難道不是利他嗎?
:雖然這是利他心,但是,這不是大悲心。聲聞行者的利他心,比我們強多了,但他們的利他,並不是大悲心的利他。若是大悲心的利他,在遇到自利與利他的衝突時,所選擇的一定是利他,不會是自利。所以,聲聞的選擇跟我們有點像,雖然也會去利他,但是,遇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會以自己為重。聲聞與獨覺,由於修習四無量心,因此,他們的慈悲心比我們強很多。可是,就像我們雖然講「利他」,但當自他有衝突時,我們會選擇站在自己這一邊,同樣的,聲聞與獨覺的選擇跟我們也差不多。所以說,雖然聲緣二乘的利他心比我們強很多,因為他們心續中有四無量心的緣故。可是,比起大乘,他們的利他心仍不足,在自利與利他產生衝突時,他們的選擇,與我們相同:選擇自利。
問:大悲心與利他心的差別何在?
:在沒有自愛執的情況下,能夠以「愛他執」替代「自愛執」的心,就成了大悲心。反之,在仍有自愛執的情況下,而想要去成辦利他,此時,雖然亦有希求利他之心,但是,這不能算是大悲心。# (節錄自20060513入中論課程,完整內容請上網下載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