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2005

速疾道論940122

速疾道論-3
翻譯:貝瑪索南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得此閒暇人身時,若不於此勤修習,豈有愚痴甚於此?豈有欺誑甚於此?」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說,我們在非常難得的種種因緣下,此世我們才能到具足八閒暇十圓滿的人身,這個人身非常得來不易,而在得此閒暇人身時,若沒有及時去利用這個暇滿難得的機會修行,利用這樣的機會來增長種種此世的善緣,那當這樣的機會消失時,未來我們將不復再有這麼好的因緣。如果一個人在這世明明就已經得到了可以修行、可以讓我們過得很有意義的人身,但在得到人身時卻把精神花在世俗事情上,即使修持佛法,也把它當成像責任或一種形式上應付應付,或認為這是師父交待我做的,我就照著做就是了,但心裡並不是去了解自己現在所得到的人身有多麼困難才得到,真正去利用這一世的機緣來修持,而只是把它當成是某一種責任、看上師的面子來修行,那這樣就不對了。如果一個人沒辦法了解他這一世所得到的人身是多麼困難得到,是在多麼不容易的機緣才獲得,當然他就等於是在欺騙自己。所以寂天菩薩才說,沒有比這樣的人更加愚痴,因為他明明掌握了很好的機會但是他卻漠視這樣的機會;沒有比這樣更加欺誑的,因為他在欺騙自己。
根據宗喀巴大師在《廣論》裡說,這是一部總集所有一切教法的精華,且已經含攝龍樹無著二大車軌,讓一個行者得以由初學直到究竟果位圓滿融攝一切教法的一部論,這部論所指的就是菩提道次第。這部菩提道次第是單就顯宗描述,但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速疾道論》,除了涵蓋顯宗的菩提道次第,從如何依止善知識法到後面如何行行菩提心與願菩提心,這整個完整的修法之外,還包括了密宗中的修持精髓。所以,我們現在所學的《速疾道論》,融攝了一切顯密教法的精華,成為一部所有一切行者都能在非常迅速容易的方法裡而獲得成就的一部典籍。
我們今天接著講述「如何依止善知識法」,這裡講到如何修持時一般分成二個部份:座上與座下。「座上」指的是一般我們在閉關修持時,把時間分成幾座的座;「座下」指的是在每座與每座之間。座上的時間我們修持又可分為前行、正行、結行三部份。在修持時,從一開始的依止善知識法到後面的如何修持願行菩提心的部分,這些所有修法的前行幾乎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前行時應如何做皈依發心,它幾乎都是一致的,在正行階段才會有不同修持的差別,而這不同的差別也可以包括在一般或概括修持及現在每一個階段的修持。所謂概括的修持,也是指我們從前面的依止善知識、生死無常、皈依、因果業報、輪迴過患…等一系列的修持,每一個系列的修持,那一個部分有一個通用性的觀修。除了通用性的觀修之外,每一個主題如人身難得,在人身難得這個階段我們應如何思惟如何修持,這就是階段性的修持。這是在正行部分可分為的二個部分。
在加行的修法中,我們通常會講到有六個修法,即我們平常常講的加行六法或前行六法,第一個是灑掃淨治、擺設佛相及擺設供品、安坐於座墊上,觀想皈依境、皈依發心,祈請。這六個步驟在每次上課前的儀軌中都有。上課的儀軌,大家是從加持土地與供品、迎請、皈依發心,一直唸到功德之本頌,到這裡為止幾乎都已經含括了前行六法了。
在皈依發心時,我們有個皈依境要觀想;在七支供養與供曼達時,也會有一個供養的對境。所以有人就問:「在皈依時要做一次觀想,在供養時也要做一次供養對境的觀想,這裡有二種觀想,那麼我們是不是要觀想二遍呢?」其實可以不需要觀想二遍。先觀想了皈依境之後,接下來的供養與獻曼達時,就以已觀想的皈依境來獻曼達就可以了。這二種修持中,你們會不會想:若這樣的話,那皈依與供養這二種是不是一樣的?並不是。即使所觀想的對境是一樣的,但這二者的用意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觀想對境向他皈依,另一是為了集資淨罪而以自己的觀想或是財力所及的範圍來供養,所以在用意上就不一樣了。一個是在皈依,另一是在皈依境三寶面前獻種種供養以累積我們的資糧。
另一種方式是,在皈依時先觀想皈依境而後皈依,之後你把皈依境觀想它收攝融入我們心間,觀想自己得到皈依境三寶的加持,之後我們再修到下面七支供養與供曼達時重新再觀想一遍。此二種方法唯一的差別只在於你有沒有收攝,而所觀想的對境都是一樣的。第一種沒有收攝,從皈依開始一直修下來到供養的部份;第二種方法是在皈依修完,觀想皈依境收攝消融到我們心間,之後再重新觀想一遍,這有一個殊勝的特別是使我們能得到加持。
在修持皈依時包括了發心,這發心是包括以四無量心的修持結合的。若我們用第二種修持(皈依後有收攝皈依境),在收攝時應如何觀想?此時心裡去想:我現在至誠皈依三寶,從現在開始乃至未成佛之間,為了能利益無量無邊眾生,我要皈依三寶,祈求三寶來救度我、加持我。心中如此憶念之後,依次觀想三寶的加持融入,首先是佛寶的加持融入,再來是觀想法寶的加持能賜予我們然後融入,再來是僧寶的加持能賜予我們,接下來觀想它融入。三寶的加持除了觀想它融入之外,還要觀想透過三寶的加持使我們自己的心續已經轉化成與三寶無二無別,也就是我們自己是原本具足的三寶體性,透過這樣,我們在心裡發起誓願:我現在既然得到三寶的加持,我就已經等同三寶,我現在完全從體性上與三寶無二無別,因此自今以後,我恆常不離三寶,並勤修三寶所行的種種利生事業。心中如此以至誠懇切的心發願。
剛才所講的是若觀想皈依境收攝時,觀想的方法。若沒有觀想收攝,因為在皈依與發四無量心之後,中間還有一段修持,此時我們觀想前方的皈依境從前方的虛空中上昇,之後回到原本各自的淨土或諸佛剎土去,之後我們在修持七支供養及獻曼達時,我們再觀想原本所觀想的諸佛菩薩們,從各自的淨土慢慢再降臨,來到我們原本所觀想的皈依境那裡。後半段供養修持時,我們觀想諸佛菩薩又回到原先所觀想的皈依境時,我們要盡力讓前方皈依境的觀想更加清晰。之前在修持皈依發心時若觀想不清楚是還好的,沒有什麼關係;但在接下來,若能盡力觀想所供養的對境愈清楚是愈好的,所以要盡量去觀想清楚。這裡面比如深觀派、廣大行派,這些傳承祖師我們在修持皈依時只是大略觀想,到供養時要盡量讓這些對境比原本的更加清楚一些。
為什麼要讓前方的供養對境更加清楚呢?因為我們在接下來修持有祈請,在七支供養後,接下來會祈求深觀派及廣行派祖師賜予我們加持,我們會依次念頌每一個過去傳承祖師的名號來向他們祈請,如果能清楚觀想,心中會更容易生起信心。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應盡力觀想,讓每一個傳承祖師在我們心中有清楚的影像。
接下來我們比照一下,在平常上課前課誦的儀軌,與《速疾道論》的差別。一般在前行六法中,在獻供養之後要祈請加持。若以大家平常上課前唸誦的儀軌而言,這只是大家平常在上課前唸誦的儀軌,但若要按著《速疾道論》的口訣而修,則其次第應是:從前面唸到密集麻都是一樣的,但修持七支供養與獻曼達(這個部份與課前儀軌不同)唸到七支供養與獻曼達之後,我們要念《傳承上師祈請文》,但因為菩提道次第之傳承上師祈請文很長,所以仁波切在課前儀軌這裡只用「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這一句話來代替所有傳承上師。但在修時,各位應在七支供養與獻曼達之後,唸誦《傳承上師祈請文》,之後應再一次七支供養與獻曼達。在這部份修完後,為使我們內心能生起證量,所以接下來唸頌《功德之本頌》。
在這裡你會發現,在祈請傳承上師前,有一段七支供養與獻曼達;在祈請傳承上師之後,又有一段七支供養與獻曼達。此二者有什麼不同呢?前一段,我們清楚地觀想皈依境,把所有的供養物觀想供養給資糧田中的傳承上師;後一段主要是供養給根本上師。這二者在修持上有資糧田收攝的差別。前者的供養對象是皈依境,後者是資糧田,後者資糧田觀想完後,我們會唸誦《傳承上師祈請文》,在唸誦每一個傳承上師時,我們就祈請這位傳承上師的加持,然後觀想他從上而下依次往下融入。比如,深見派傳承諸師依次往下融入到左邊的文殊菩薩,然後再融入我們的根本上師;右邊也是依次融入最後到彌勒菩薩,然後再融入我們的根本上師;此時,再由我們內心中至誠懇切祈求根本上師賜予我們加持,而且我也希望從今以後我能如理依止自己的上師,從他那裡聽受圓滿的教法,如理地去修持。這樣從內心去發起希求心、至誠祈求根本上師讓我們生起證量之後,再向自己的根本上師獻曼達。所以,第二次的七支供養與獻曼達是獻給我們的根本上師的,當然,我們的根本上師與諸佛是無別的。祈求之後,接下來才進入《功德之本頌》的修持。如此的觀想次第大家應大概地知道。
運用這樣的觀想方式,可使我們更迅速地得到所有傳承祖師及根本上師的加持。因為我們在觀想時是從一開始的祖師、慢慢觀想到離我們愈來愈近的祖師,這些祖師每一個他們由一個融入到一個,最後融入到文殊菩薩及彌勒菩薩,最後融入到我們的根本上師,由這樣一脈相承的關係中,我們便很容易在心裡生起對所有前方傳承上師的信心,且我們也能在心中生起對這些傳承上師都無二無別,且他們所有的加持力都能融入到我們上師的信心。若能這樣觀想,當然能在我們內心中很快生起對於所有傳承上師與我們自己根本上師的信心,此外,也更容易得到這些傳承祖師的加持。因為我們心裡如果能了知,所有傳承祖師的加持是無二無別、一脈相承的話,這些加持才有辦法進入到我們心中。
大家平常唸的課誦儀軌,在唸到「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請住心中蓮花月輪上」時,若能了解它的意義就是祈求傳承上師,不僅只是了解字面上粗糙的意思,而還知道如何觀想資糧田,且這裡「上師仁波切」代表的不只是我們自己的上師,而且還是資糧田的一切傳承上師,若能了解整個意義,那麼你在唸誦時,對你就會有比較大的幫助。這個偈頌最後一句是「賜予身口意成就請加持」,它的意義就已含蓋了所有深觀見派與廣大行派他們在修持裡的種種心要的修持。比如,身口意可以包括了佛的法報化三身的修持,所有深觀見派、廣大行派的修持口訣也都不超過身口意成就的範圍,因此,我們在唸誦這句「賜予身口意成就請加持」時,你心裡面應該要能夠提起所有資糧田傳承祖師,都能賜給我們從道次第一開始,一直到最後一切修持上我們所須要獲得的證量、我們所需要斷除的障礙,都得以賜予我們加持,你生起這樣的信心,並且以這樣的信心來祈請,那麼,廣的《傳承祖師祈請文》的涵義,其實就已經都收攝在其中了,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
《速疾道論》第十三頁四洲日月須彌七政寶,大寶曼紮普賢供雲聚,  供奉上師本尊三寶前,懇祈哀憫納受賜加持!  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離障法身體性上師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大樂報身體性上師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種種化身體性上師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師尊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本尊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佛陀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正法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僧伽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空行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護法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依處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我們在觀想所有傳承上師全部都融入我們的根本上師後,最後只剩下我們的根本上師,接下來,是單單只向我們的根本上師祈請。這一段文是單獨向我們的根本上師祈請,這段祈請特別重要。「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這句是視上師為能仁金剛持,「離障法身體性上師天」佛有法報化三身、大樂報身種種化身,這段文依序可以看到師尊、本尊、佛陀、正法、僧伽、空行、護法;我們一般在上師薈供時也會唸到「你是上師你是本尊你是空行你是護法…」的儀軌,這些含義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能使我們得以消除種種障礙,獲得無邊資糧加持,我們向上師祈請,上師他就代表佛法僧,也代表上師本尊空行護法,一切值得我們依止的對象都總集在上師。
以上所說的是依照《速疾道論》的口訣修持,大家平常在唸課誦本時,唸到「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這一段時,要把這一段的祈請根本上師的含義觀修進來。課誦本這四句,是把我們對所有傳承上師的祈請放到這一段來修持。所以,若依較廣的修持,應如前修到七支供養獻曼達,之後是唸誦《傳承上師祈請文》,邊唸誦時邊觀想傳承上師依次融入,最後只剩下我們的根本上師時,就唸誦《速疾道論》的這一段「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這是較廣的念誦觀想法,但若以簡單的來講,所有的這些步驟都已經包括在「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裡,所以平常大家在唸這四句偈時,要知道它已經包括所有傳承上師的祈請,以及這些上師消融收攝,再向自己根本上師祈請,都包括在其中。
一般在《速疾道論》中所講的觀想與仁波切所講的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在唸誦時有些不同,其次序性,仁波切說,在唸《傳承上師祈請文》時一邊唸誦時一邊觀想他們依次融入,這個觀想到最後剩下根本上師時,我們就祈求根本上師,照理說,此時我們應唸誦這一段「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仁波切說,我們心裡應如此祈求,書上也是這麼說,但是在這裡的儀軌所說的,是唸誦時心中已先想好,然後做七支供養與獻曼達,做完之後再唸誦這一段。但仁波切覺得這樣做時間似乎延遲了,因為我們已經觀想好了,若觀想好時就唸誦這段似乎是較順暢的。這二種方式都可以,「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這段應在何時唸誦?有二種方式,即在獻曼達前與獻曼達後。而把唸誦移到獻曼達之前,似乎是較順暢些的。(書上說的是,觀想是放到獻曼達前觀想,但唸誦是放到獻曼達後再唸)
我們在祈請傳承上師、根本上師、七支供養獻曼達,之後,接下來是唸誦《功德之本頌》。《功德之本頌》包括了從一開始的依止善知識法、無常的思惟,到最後密宗未達雙運果位之前所有一切菩提道的修持,在此我至誠祈求上師能為我斷除所有修道違緣,包括修持時種種障礙、不順、不吉祥,所有這些修道違緣都至誠祈求上師加持;所有道上功德都祈求上師能賜予我們。整個《功德之本頌》唸完,往下我們再進入到每一個修持的主題。我們現在這個階段性的修持如果是依止善知識法的話,那麼在唸完《功德之本頌》後,我們就進入依止善知識法的修持。
《功德之本頌》中,基本上雖已涵蓋從一開始依止善知識,到最後成就雙運果位的整個一切道次內涵,但在修持時,比如這裡一開始講「依止善知識是道之根本」,這種的依止善知識法雖然在一開始提到它是根本,但你在做依止善知識的修持時,它卻不是在一開始入門、一開始學佛時你就有辦法深入體會的修持。通常,若依《普賢上師言教》的講法,你應先從轉心四法的修為:人身難得、生死無常、因果業報、解脫殊勝,依此次第去思惟,思惟到你心裡已經了解何為無常,在三界輪迴中若造什麼惡業要受什麼樣子的果報,了解輪迴痛苦後,我們才會去思惟解脫到底有何殊勝,了解這些以後,漸漸我們才會生起對佛法的欲求心,才會了解佛法真的是值得我去學習,且其中也有許多我真的希望能按照它修持的內容,生起希求心之後,才會想到:這麼重要的東西,需要一個能帶領我的人來指導我,這個帶領人即所謂的師父,他是很重要的。你透過對佛法基礎的了解後,才能體會一個善知識的重要性。體會善知識的重要性後,才能做出正確的依止法,否則,我們聽到的法,也只是表面的認識而已,講到依止,我們都不大能真正做出很認真很誠摯的依止法。所以,雖然在《功德之本頌》中說依止善知識法是道之根本,但它卻不是非常容易做得到的事。所以,照理說,菩提道次第的修持,不應列為給初學者修習的題材,因為它的內容本身及修持,就不是初學者能做得到、能體會得出來的。對初學者,如果要引導他們,最好是從生活上,處在輪迴世間有何種過患,我們如果一直在其中流轉會受什麼樣的痛苦,把這些介紹給初學者,讓他們對於輪迴是怎麼一回事有所了解,再慢慢由外在世界的輪迴轉向內心,輪迴的根本是繫於自心,這個心有如何的特質、為什麼會輪迴、如何能解脫,從心的部份去了解我們是如何造作罪業而輪迴,如何由清淨罪障而解脫,了解什麼叫做因果業報、什麼叫解脫,如此慢慢引導之,從心裡慢慢去建立佛法的整體概念,之後才有辦法進入菩提道次第的修持。否則,菩提道次第並不太適合對那些一開始或並不太有佛法概念的人。

問:西藏人的習慣是,住在什麼地方就單純去依止當地寺廟的上師,做為其一生學習的善知識。但在台灣或西方,可能與不同的教派的上師學習。那麼,在修上師相應法時,應如何修呢?
答:在你修持哪一個部分的法時,那個法當初是那一個上師傳給你,或是對你的幫助或恩德最大的,你就把那個上師觀想成根本上師。比如,你在修密集金剛時,可將當初傳法給你的那位上師觀想成根本上師;之後你再修其他如勝樂金剛時,可能是同或不同的一位上師傳的,你可把那位傳法給你或對你恩德最大的上師觀想成你在修這個法時的根本上師。但是,雖然我們說,在修持不同的法門時,你觀想就那個法門而言對你恩德最大的上師,並不是說其他的上師你就不用觀想,或當成與自己沒有關係,而應把他們也觀想在傳承上師中,只是中央主尊的位置不大一樣。這樣做有一個用意,應把所有的上師視之為一體無別,他們也都等同於三世諸佛。以前阿底峽尊者曾說:「你們西藏人修一百個本尊也得不到一個本尊的加持;但通常印度人修一個本尊就能獲得一百個本尊的成就。」這句話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視我們所修的上師本尊是一體的,我們能視這些上師本尊是一體無別的話,我們便能得到所有上師本尊無量諸佛的加持。若我們把某一個就當成我們在修他,其他的就覺得與自己沒有關連,如此當然得不到其他的加持,即使修千百尊而沒有辦法獲得修持上的利益。
問:可是,又要區別出把恩德最大的上師放中間,又要視他們為無二無別,要怎麼做呢?
答:如果同一個法有很多個上師傳給你,而他們的恩德對你而言沒有差別,也就是說,你在觀想時把誰放在中間也沒有什麼差別了。那麼你就把中央的座位觀想得大一點,讓他們都坐在裡面。

問:是不是藏系佛法別強調觀想?在漢系中似乎沒有這麼強調。
答:不知道一般人是怎麼說的。漢系佛法中也不是沒有觀想吧?在《普賢行願品》中,「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在唸「所有十方世界中」時,就已包括觀想了。

問:《速疾道論》是密續的著作,仁波切在教我們時,也有教我們密續的內容嗎?
答:因為仁波切是照著《速疾道論》教的,所以裡面也已經開始教大家密續的內容了。比如,在觀想宗大師時,首先我們觀想宗大師的外在形象,然後在宗大師心間有一個釋迦牟尼佛,在釋迦牟尼佛的心間又有一個代表密宗的金剛持,像這樣的觀想方式都不是顯宗有的。

3/03/2005

速疾道論940115

速疾道論-2

速疾道論的科判中,總文分二:
甲一:講述傳承上師的源流,由此對道的數量、次第生起決定。
甲二:生起定解後,正于道次第修心。
在這兩個科判中,第一個科判是要生起決定,這個生起決定是指我們還沒有修之前,道次第大概的種類我們要了解的意思。那在細的部分就一定要靠修行才能真正的了解。而這裡所說生起決定的那個決定,可以說是指文字上面的,而不是因修行而從心中生起決定的意思。這是指文字上面的,就是我們說聞思修中, 聞思的角度來了解的決定。從聞思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整個道次第的數量,這裡所謂數量的意思是說從三士道到菩提道整個的數量,裡面要修行的數量要了解,而次第上也要了解。這是以聞慧與思慧的角度來了解,而不是從修行的角度來了解。如此了解之後,才到甲二:生起定解後,正于道次第修心。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了,後才要修。
為什麼我們要先了解然後才可以修呢?
以一般我們在學校學習的課程來說,我們(小學)不需要去看大學的課程,一年級的學生只要把自己面對的課程學好就好了,就沒有什麼事了。可是我們在道次第上就不像是這樣子了,以我們修行來說,修行的課程是在還沒有修之前,從頭到尾的整個次第要先了解,然後修行。這是就修行上來講,它就和一般的不一樣。為什麼它會不一樣呢?我們從修行上第一個次第開始,第一步就要會運用,讓它可以幫助到我們究竟的那個果位,是要從第一步就與究竟可以連接起來的。沒有連接的話,就會變成我們常講的不共下士道,不共中士道等等,而現在講也只講到不共下士道、不共中士道而已,我們還有很多細的部分,在下士道修行中還有很多分類不共…,不共…等等。如果完全和上士道的修行沒有連接的話,都是算不共的。所以都是不共的話,可以說我們修行的方向就偏掉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把整個連接的部分,先把它了解,然後要怎麼連接這些都要清楚。這些清楚了之後,從第一步修行開始,修行的方向就一定會是正確的。所以不管我們現在有沒有修行,不管我們有沒有學習下士道,總之把整個道次第的內涵先了解是很重要的。
但我們也不能誤解為在了解這些內涵時就不需要修行了,這裡說的並不是這個意思。而且在了解內涵的同時,對於了解的內涵,做得到的,就要做。這裡說的數量是指項目,而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要做什麼這是指次第。比如說在下士道裡我們先要從暇滿難得、無常等等,所以數量不是指一次兩次,而是我們修行時有不一樣的主題,而主題要清楚了解。
我們現在的心可以說是離修行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那是一個我們完全陌生、沒有到過的地方,所以我們就要在文字上面先了解,在我們修行時,比如說打坐時該想什麼就要清清楚楚的把它提出來,在文字上面我們可以用聞思慧的角度知道第一步第二步該怎麼連接起來,這些了解了之後,心也會在這上面,而這就是修心。因為我們從來沒有修行過,所以我們的心裡對於修行的次第完全不熟悉,而且修行是很深很廣的,所以我們要在文字上先作了解,然後就是思考方面,聞思之後就把我們的心和要修行的主題上面連結起來,總之就是把它串習成習性,時時運用。
所以這裡講數量,就是指我們還沒修行之前,修行的次第和項目要很清楚,學佛來說自已要修行的次第與主題自己一定要清楚明白,第一步要修什麼、第二步要修什麼,為什麼要有這樣的次第,這些都要清楚。我們學佛就是自己心的程度要把它提昇起來,當然提昇的時候不是這麼簡單的,把自己的心提昇起來是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沒有做過的事,沒有去過的一條路。所以首先就是在文字上面我們先了解,然後在思考上面我們也先思考,最後要怎麼連接,這些都要清清楚楚的。
以上說的這些第一個和以往外在的課程就不一樣,所以首先我們要修的內容就要先了解,因為以修行來說動機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動機很重要呢?因為動機是會影響以後究竟時的果位。如果我們要修下士道的話,雖然以修行來說是很低的層次,但是如果我們動機不對的話,它是會影響我們的修行,而修行影響到的話,它是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究竟的目標。那該如何消除那些影響呢?如果我們把究竟的目標和現在的修行該如何連接、有什麼關係、修行時在那裡有障礙會傷害到究竟的目標,這些在我們修行下士道時就很清楚的話,就完全不會障礙到究竟的目標了。所以在還沒有真正修行時就先把菩提道次第整個了解是很重要的。
在這裡你們可能會認為在第一個科判中就已經把整個數量和次第都講好了,講好了數量和次第就開始講修心,講了修心之後就開始講依止善知識…,就一直講下去了,這樣講你們可能會有一點點混淆,因為如果還沒有看菩提道次第的話,怎麼了解科判中甲一的數量及次第生起決定?我們還沒學菩提道次第之前又怎麼會生起決定呢?決定生起了之後才修行,那修行之後如何修心呢?菩提道次第從依止善知識開始就這樣一直講下去了。所以菩提道次第並不是為了聞思上面,而是為了修行上面而講的。而我們為了修行上面,也是依菩提道次第從頭開始慢慢一步一步照著它的次第修行,而這上面我們就先要有依止善知識的證悟,之後的證悟才有機會慢慢生起來。
所以你們在這裡絕對不能有誤解,在速疾道裡面的科判裡甲一裡面我們對數量及次第生起決定,甲二就是修行的開始,而這裡的真正的開始就是從菩提道次第的依止善知識開始,也就是從科判中的甲二開始,所以這裡你們可能會誤會,要先了解,了解了之後,在數量及次第上生起決定的話,整個菩提道次第需不需要學?當然要學,學了之後要怎麼樣修行呢?這裡才開始。可是修的和學的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不需要為了要生起數量和次第的生起而學習另外一冊經典,然後修行時才打開菩提道次第,也不是這個樣子。我們要生起決定在聞思上面,也是要讀菩提道次第廣論,修行的時候也是打開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是這樣子。但是為什麼說菩提道次第是重在修行角度而講,而沒有在聞思的角度而講呢?你們從它的名稱上面也可以看出來,道次第,就是我們要走這條路,它不是(只用來)看的,不是(只用來)聞思的,而是我們要走這條路,所以在我們的心裡要生起這些證悟。
我現在講的速疾道,速疾道它講的也是廣論,而速疾道裡有甲一和甲二的科判,而甲二的時候廣論的那些主題才開始提出來,而甲一的部分沒有什麼寫,就這樣提出來,所以我們要先做了甲一所謂生起決定的部分,然後再做甲二的部分,所以在這裡對於科判的部分不要有誤解。在這科判裡,我們該了解的是什麼?先把它整個數量和次第要先了解,這些了解了以後,就不會影響到我們修行時究竟的證悟。<廣論>它整個是為修行而講述的,而<速疾道論>也是為修行而講述的,而<速疾道>是以<廣論>配合密續一些部分而講述的。
我們再往下面看,這裡談到第四世班禪大師作<菩提道次第安樂道>第五世法王作的是<文殊口授>,這裡有提到他原本要講的是菩提道次第,但菩提道次第開始時有四個科判,前面的三個科判這裡說不需要講,直接看<菩提道次第略論>和<廣論>就可以很清楚,而這三個科判裡面有提出來一個問題是,菩提道次第裡有提到它的作者是阿底峽尊者。我們也是常常在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也常常有這樣的問題,而這裡他講的意思是,宗大師是一個很謙虛客氣的人,他不可能提出來說好像他是阿底峽尊者一樣。然而他卻說<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作者不是他自己,反而講說作者是阿底峽尊者,所以以作者來說,可以說是阿底峽尊者。這是班禪大師解釋的方法。要是我們的話,我們就不會這樣的謙虛,我們就會說這是我寫出來的。如果這裡沒有什麼問題,那這個部分大概的內涵就是如此。
剛剛這裡提到我們對道次第裡面的數量、次第生起決定很重要,所以你們一定要把科判背下來,這是很重要的。而有些主題在科判裡面也不是很清楚的,那不清楚的話,你們也要自己把科判裡面有那些比較重要的主題把它整理出來寫一寫,要背。所以這種該背的,我們一定要背。為什麼?我剛剛說過,因為我們完全不熟悉,所以一定要在文字上面努力的熟悉,然後慢慢慢慢的思考,然後要修,這是一定要這樣子做,沒有捷徑。一定要背,以前宗大師等等都有背,沒有背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生起那些證悟,一定要先把那些文字背起來。我們會覺得說,應該不一定要背,想一想就可以了。不可能,完全沒有辦法,因為是一個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先要在文字上面先做了解,然後再慢慢學習。我們中國也是呀!以前古代的時候小朋友都要背很多經典很多書。那西藏的寺廟也是小時候都要背很多書,很多經典都要背。背到完全都很熟了,然後就慢慢由辯經等等去思考,然後能力就變得很強。然後修行的時候方向就會很正確,完全不會偏頗。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不背的話比較沒有可能說還可以思考、還可以修行,這樣是比較沒有辦法的。可以說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例子,所以一定要背起來。

問: 密勒日巴尊者也有背嗎:
仁: 密勒日巴尊者,這是很難說(解釋)的一個譬喻,我們很難相信,因為我們自己想一想要生起那些菩提心還有出離心等等的能力,以出離心來講,我們要永遠要離開這個世界的那種心,以菩提心來說,永遠要幫助那些眾生的心,那種那麼大的決心要生起來的話,可能要好幾億年,好幾百輩子才可以能夠生起的樣子,以我們自己的心來這樣看的話,那密勒日巴尊者在一輩子就做到了,我們完全沒有辦法用他的例子來譬喻,可以說我們是很難接受的。怎麼可能有一輩子就成就這樣的心?我們不需要說去證悟什麼,如菩提心我們證悟了之後有什麼證悟還(要)增加,這些我們不用講,光以出離心和菩提心這兩個來說,這兩個心是要很勇猛的,心力要很強的。密勒日巴尊者的這個比喻是很難接受(解釋)的。如果用這種比喻的話,有時候有一點點會是用來罵我們說這是沒有菩提心才會說這樣的話,意思是說:他(行者)沒有想要努力的修行,而只想說在短短一輩子的時間修行就可以了,好像是沒有那麼勇猛的心,就用密勒日巴尊者來比喻,好像說只要短短一輩子的時間,我就可以得到成就,就會快樂,就不用做事情。要證菩提心的話,在入行論第三品中就提到,好像虛空一樣,永遠會在那裡幫助眾生,也好像大地一樣,永遠在那裡幫助眾生,一分鐘一秒鐘也不會等,這種永遠在,這種勇猛的心,才有可能生起一點點的菩提心。那我們心裡用密勒日巴尊者來做比喻的話,心就很小了,心地很小的話就不可能生起那麼大的菩提心。所以法王說,心那麼大又那麼廣這麼想的話,就有可能在短期裡(成就),以這樣的比喻,想在短期裡成(就)的話,那心就愈小,時間就要愈久,比較沒有機會。所以以密勒日巴尊者來說,我們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做得到的。那在他的傳記裡面,他的證道歌也都很有次第,都是有修,在我們菩提道次第裡面講的,他的次第都修得很清楚,修得很深。所以他一定在前世就修得很熟了,只是有點被矇蓋起來,所以一打開就從修行上快速的成就了。
那剛剛講的,我們就是完全的不熟悉,所以一定要先從文字上了解它的意思,然後慢慢一步一步走。那在這裡廣論的前三個科判,在速疾道論中說不需要再講,就直接看道次第就會了解。那<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第四個科判: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這裡就是從依止善知識開始,而速疾道論也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而且它是以修密續的角度,比如說修依止善知識的話要怎麼修,也可以說比較細。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重要的有講,它是重點有講出來而已,沒有這麼的仔細清楚的提出,比如說我們一般人該如何做等等,它沒有仔細的提出來,而速疾道論就有比較仔細的說明。
甲二:生起定解後,正于道次第修心,分二:
乙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
乙二:依止後如何修心的情況
講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整個道次第依止善知識之後,下面修行它的根本就是依止善知識,就是這個意思。道的根本依止善知識的話,就是不管你修那一個階段,比如說無常證悟根本依止善知識、暇滿難得證悟根本依止善知識,或皈依等等,不管是那一種,我們都可以把它的根本,就是依止善知識。我們生起這個證悟,它的根本也是依止善知識。那它的根本依止善知識的是,我們修無常的時候,它的證悟生起來,也是一直要靠祈求依止善知識,不管我們修行到那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我們都一直配合著依止善知識。比如說修菩提心的時候,要生起菩提心的證悟的話,自己也是要打坐修心的,但只是這樣子,我們就能生起菩提心的證悟嗎?這是不可能的,也是要配合依止善知識的修行。所以修菩提心的時候,也是祈請上師,就上師上面菩提心的加持就一直祈請,對於上師修菩提心上面,我們的信心要生起。我們一般來說是對上師的信心,我們在修行那個階段時也要配合,上師在這個階段的證悟已經圓滿了,所以在這個上面的信心很強,然後就這樣一直祈請他,那如此這般的累積資糧,這樣做的話,對菩提心的證悟,我們修心的時候才會成功,才會生起。所以這裡說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都可以這樣解釋:暇滿難得的證悟根本依止善知識,依止後修暇滿難得。又以無常來說,無常證悟根本依止善知識:依止後修無常。就是這樣,所以這以後每一個修行,都是要連接的。
所以在這裡,你們也絕對不可以誤解,以為整個在依止善知識之後的次第,那時候好像就可以完全不用修依止善知識。前面依止善知識的部分其實就是下面次第的根本,一個是前,一個是後,不要以為修下一個次第時就不用修依止。我剛剛講過了,每一個次第都是要配合依止善知識的。依止後如何修心的情況。其實就像剛才說的:無常證悟依止善知識,依止後如何修無常的情況,就是這樣子。
那修依止善知識的話,修依止善知識也是修,科判中乙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 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也是修行。其中丙一:座中如何行,丙二:座間如何行,座中和座間這樣的分類,其實也就是說24小時都沒有斷,都是在修行,它的用意是在這裡。這樣分類的話,好像上座時也有修行,下座時也在修行,這樣的話,整個24小時都可以修行,不會浪費時間。
那在上座時要怎麼樣做?那就有分前行、正行、結行。那在前行裡,這裡你們可能會想:前行這麼多,正行也沒有那麼多,結行也沒有那麼多。那在道次第裡面也是這樣子,前行也很多呀!所以這就是說,因很重要嘛!如果因好的話,它的果就會好。所以前行好的話,正行就會好,結行也會好,所以前行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這裡。
在前行裡面第一個是先淨掃禪室,陳設身語意三依。這裡說到淨掃禪室,它是會影響到,我們凡夫的話,這很重要,如果修行的程度比較高的話,就不管了,它髒的、乾淨的也就不管,他的心就不會這麼亂。那以我們凡夫來說,看起來乾乾淨淨的話,心裡好像也會有點影響,特別是一些佛堂裡面,乾乾淨淨很莊嚴的話,心裡也比較會馬上會感受到佛菩薩上面,比較容易有要修行的感覺,心裡比較會感覺想修行的樣子,所以淨掃禪室的用意是在這裡。這是我們馬上會看得到的,那我們看不到的,就像以前的故事( ),那個掃禪室的功德是很大的。
那另外陳設身語意三依,以台灣來說,把佛菩薩和有一些祖先或者是土地公等等,擺設在一起,我們學佛是不可以這樣做的。而我們認識的一些人,如果他們可以接受的話,也不會讓他們這樣做,因為這樣會減損他們的福報。因為把他們和佛菩薩一起陳設的話,是不尊敬佛菩薩的,所以會對他們不好。那我們認識的人,比較能夠接受的話,我們就跟他講一講,把它改一改,那有什麼辦法好的話幫他改一改,那我們也算有做一點功德。那佛菩薩擺設的順序呢,世尊要擺放中間,不管世尊的佛像是小的、大的,都要放在中間,那另外的佛菩薩呢?我們看那些佛菩薩,比較是修廣行派的或是悲心上的話,那祂的地位高一點,要擺放在世尊的右邊,那智慧方面的話,就比悲心還低一點,所以就在世尊的左邊,這兩個智慧和悲心我們幾乎都可以分類,所以以悲心來說,比如說綠度母,我們就可以分別,祂就是悲心的,因為祂就是救眾生,好像是幫忙眾生,沒有特別說祂是在智慧方面,所以祂就是屬於悲心方面的,那悲心的一些佛菩薩,都放在世尊的右邊。注意!不是我們的右邊,而是世尊的右邊。那智慧方面的,就放在世尊的左邊。如此這般,我們要把那些佛菩薩擺放在那邊就大概會很清楚了。
然後這裡說身語意三依,身語意的話,很重要的部份是我們會把語的部份,也就是法的部份,我們都會放在最高的地方。然後身跟意來說就可以一起放的,以身跟意來說,就不會有什麼分類。那法為什麼特別呢,意呢就是法,修法才會得到這樣的一個身體,這樣的一個意,所以法是要放在最高的,也就是指我們的經典。那有時我們也在自己家裡放經典,而在經典前沒有供香、沒有供養,這樣也是不應該的。最珍貴的,甚至比佛還珍貴的就是經典,所以在經典前面供香拜拜,還更有功德。
戊二:由無諂誑的心,莊嚴陳設清淨無諂誑的供品
戊三:在舒適墊子上以八支坐或隨自適意而坐,在殊勝善心中修習皈依、發心及四無量心
我們先看皈依,這裡說的皈依是指上士道的皈依,也可以說是密續上士道的皈依。修皈依的時候它可以分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都有。這裡就是修上士道的皈依,所以是用菩提心的角度而皈依的。那裡面就可以了解,上士道修行的時候也要皈依,那我們修那一個程度的時候,它皈依的對象也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一個皈依。比如說:修上士道的時候,它皈依的對象,我們先講法,然後就會比較清楚佛的部份。
我們修上士道的時候,皈依對象的那個法,特別要在心裡觀想很圓滿的菩提心,很圓滿的菩提心。佛的菩提心是最圓滿的菩提心,我剛剛講圓滿的菩提心是有沒有生起菩提心的意思,現在講的圓滿的意思,是菩提心的證量。證量是,我們從資糧到加行到修道這樣一步一步,一直要修菩提心。那我們成佛的時候,就得到了菩提心的證量,那種菩提心是最圓滿的菩提心,最有力的、最圓滿的那種菩提心,佛陀那個菩提心是最圓滿的。所以呢,佛陀的那個菩提心,是我們修上士道的時候,皈依的對象的法。
那在這個法上面,最瞭解,最能夠指導我的就是佛,我們一般是可以講佛,但是我們也可以把解釋佛角度用做是,教我們無常上面最圓滿的佛、教我們暇滿難得上面最圓滿的佛,就這樣,我們是可以分類的。所以在修上士道時那個皈依對象的那個佛,就是指導我們修菩提心上面最圓滿的我的老師,就這樣想,那個指導上面最滿圓的佛是皈依的對象。
那在祂指導的時候我要修,修的時候剛好很多師兄師姐也一起要修,而這些就是僧。
所以不管到那個程度,都需要有三個條件,好的老師、好的朋友、好的課,這三個條件,不一樣的階段它也會不一樣。所以這裡說的皈依是用菩提心的角度,那皈依的對象那三個條件不一樣,當然不一樣對象的三寶,救助的我們的角度也不一樣。上士道的時候,我們的目標是要幫忙眾生,所以自己要成佛。那沒有幫助到眾生,也還沒有成佛,自己也沒有成佛,所以沒有辦法幫助到眾生。那這種問題,就要上面救我們,三寶要救我們,是從什麼樣的情況上面要救助我們,我們修行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那一個階段我們需要救助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他們要救我們,救的時候,救的情況就不一樣,這裡就講上士道他們的皈依。
那皈依法的時候,有時候也可以給自己鼓勵一下,怎麼樣可以鼓勵自己呢?皈依法是自己心裡面證悟,對於佛法的證悟,生起佛法的證悟的話,法才會救我們,皈依法的那個法寶才會救我們,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心裡一直想皈依法,祈求法寶救我,在這上面,也可以說,現在那個法是在我心裡慢慢、慢慢生起的那種修行的證悟是真正的會救我。比如說我有的時候脾氣不好,跟人家講話時或者是會批評別人。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有時候我的心裡就會比較慈悲的對待他們,有時候就會很恨他們,以這兩個來說,我就祈請我自己心裡有時候偶而會出現的那種慈心,那種慈悲,就皈依它。一來你要救我,你有時候會來救我,那現在我被脾氣不好等等干擾的瞋恨心的痛苦,那偶而我好像心情很好的那種我的心,這個是我自己的部分,那你來,你要救我,那我們真正皈依法的對象,實在的是它(我們自己的心) ,實在的並不在佛的手上,實在救我的那個法寶,其實是在自己的那個心上面。所以也就可以自己鼓勵一下,好像我偶而自己會生起的那種慈心,對待別人心地比較善良的那種心,那種心不是外在的,而是自己心地上面的。這個心它是會救我的,那這個我們不需要靠另外一個人,我們自己手上有,那自己有沒有做是自己的事情。那自己手上有的東西把它拿出來用,那自己的煩惱就可以自己把它消除掉。
我們嘴上講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沒有救我們?心裡面是皈依法,皈依法裡面我們仔細看的話,實在的皈依法,就是我們心裡的那個法。所以要不要救,皈依會不會救我們,是看自己。自己願意做的話,就已經自己都有了,皈依會不會救我們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做的話自己要做,那是自己的自由,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原本就有的。所以是自己要不要做而已,也可以說是自己要不要而已,那自己要的話,那自己手上就有。

3/02/2005

速疾道論940108

速疾道論 -1

今天所講的這部論典,名字是《菩提道次第速疾道論》。這部《速疾道論》是《安樂道》的解釋。菩提道次第,是從阿底峽尊者寫了《菩提道燈論》之後,西藏的許多祖師用這個方法寫了很多菩提道次第的書。在這之中,宗喀巴大師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攝頌》,這三本書也可以說是最完整的,宗大師與阿底峽尊者就像是同一個人般,把阿底峽尊者以前所寫的《菩提道燈論》更廣更清楚地讓眾生了解,為了這個目的,宗大師才寫那三部《廣論》、《略論》與《攝頌》。宗大師在廣論與略論中曾提到,由於眾生的智慧與習氣的緣故,關於修行的一些方法,可以用智慧再加上去,所以後來兩位班禪大師寫了《安樂道》與《速疾道》,而兩位法王寫了《龍欽心要》《文殊口授》。他們寫了這些論,並不是宗大師的道次不夠,或是不聽宗大師的道次,而是按照宗大師在道次第中所說的而做。這是為什麼在廣論之後,許多祖師再寫關於道次第論著的原因。
宗大師所寫的菩提道次第,對於修上、中、下士道者皆有幫助。比如,以皈依來說,修行愈高時,還是須要皈依的修行。修行愈高時對於皈依的修行,與最開始學佛時所修的皈依,在深淺度上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對於上士道的修行者而言,還是須要依著菩提道次第從頭修,道次第中最前面的依止善知識,對他還是很重要;接下來的暇滿難得、皈依、業果等對他而言還是很重要。中士道對他而言一樣很重要,下士道更不用講了,是從頭到尾都要一步步學習的。所以,菩提道次第從頭到尾,是對每一個人都有幫助的修行次第。
那麼,對於修密續的人而言,還需不需要從依止善知識開始、暇滿難得…等的修行呢?需要。《安樂道》與《速疾道》這二本書,是以修密續者的角度來看菩提道次第,以這個角度寫出來的。這是最深入的依止善知識的修行。修依止善知識的人很多,下、中、上士都各有依止善知識的修行,在修依止善知識中,最深入最殊勝的是以修密續的角度而修。
本論根本的二個科判,首先是關於這個法的傳承,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菩提道次第二大傳承-深見派與廣行派,可以世俗諦與勝義諦來說明。我們所有看到的法,都可以用世俗與勝義二諦來解釋。世俗諦是緣起,眾生與外在世界之間都互相有緣起。廣行派中講的就是緣起的關係,比如,做什麼會有什麼果報。內外在都有很多緣起,而以最廣大深入的緣起作為修行的指標,就是廣行派。比如,下士道修世俗諦的方法,是一直看因果業報,這是不是緣起關係呢?是的。比如說,下輩子希望投胎到何處,那麼這輩子該做的是什麼…,在因果業報上按照如此,用智慧判斷修改行為,如此做的話,是一直看緣起的,而這個緣起的看待並沒有很深,看的是這輩子與下輩子之間的緣起。
更深入的緣起關係,是看整個輪迴中的緣起關係。整個輪迴的根本是什麼、它產生出來的輪迴是什麼樣子、我們一直沈迷在輪迴中的狀態是如何…。一般人沒有辦法觀察這種緣起,反而覺得輪迴是正常的,不必離開;但若以較高的智慧來觀察,就會覺得這是不該的,所以,若能以更正確的角度觀察緣起,就會認為輪迴是應該離開的。這樣的緣起,是不是比只看此世與來生之間的緣起更深入呢?是的。
還更深入的緣起,就是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觀察自他之間的緣起,心是更廣的,不是只看自己的輪迴,而是看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與差別。觀察自他之間離苦得樂有無差別之後,抉擇自己該做與不該做的事情。如此,從只考慮自己輪迴的角度,進一步拓廣自己對於他人的緣起的想法,智慧就更廣了。智慧愈廣,才是「廣」行,所以「廣行派」的意思是,用智慧看廣大的緣起的關係。以上,是修世俗諦或是修緣起上的角度。就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可以把道次第分為下士道世俗諦的修法、中士道世俗諦的修法、上士道世俗諦的修法。而上士道世俗諦的修法,是對緣起最廣的看法,沒有比這個更廣的了。
在修緣起的當下,就斷了一些無明。打開智慧的同時,便斷了一些無明。這無明就是自己認為沒有緣起。剛剛講的智慧(廣行)是緣起上的智慧,打開一些緣起上的智慧,就斷了一些無明,這無明,是緣起上的無明,在尚未打開智慧之前,就看不到緣起的關係,而開智慧後,就看到了這個緣起的關係,看到緣起時就斷除了以前看不到的緣起。以前未看到緣起時,以為一切是獨立存在的,就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就是無明。所以無明的對象就是獨立存在,沒有獨立存在就空了,空,就是深見派的修行。空,也有很多空的層次,比如有時我們認為空時,其實心裡還有東西存在。比如我們一直想著常法的錯誤,當這種無明的對象常法消除時,其實心裡還想著它是獨立存在的,雖然不是常法,但它還是獨立存在的。此時,我們有沒有了解空性呢?還沒有,因為無明的對象仍然存在,所以,無明有很多,深淺有著很大的差異。先斷除淺的部份,當淺的無明漸漸斷除時,我們對無明的對象漸漸理解:沒有這個、沒有那個…,這樣愈來愈深入時,便理解無明的對象都不在,它真的是沒有,此時空才出來,才稱為「空正見」,此時才是深見派。最廣的緣起打開了,最深入的無明斷除了,這就是修勝義諦,也就是深見派。為什麼叫「勝」義?勝在哪裡?因為能斷除最深的無明,便可以說是了解最殊勝的真理。
世俗諦與勝義諦二者很有關係,修其中一邊,另一邊也就自然做出來了。所以從緣起上一直了解的話,也就是世俗諦的緣起了解愈深,勝義諦的情況就會愈了解,它們彼此是互相有幫助的。所以,廣行派與深見派,大家不要認為它們一個是東、一個是西,而是彼此相關的。因為我們不了解它們彼此互相有關係,所以我們當然就需要二個分別解釋,才能清楚深見與廣行的各別角度。事實上,它們彼此是互相有關、互相配合的。通常我們說,法有二諦:世俗諦與勝義諦。一切法本來就有世俗諦與勝義諦的存在了,由於這樣的緣故,我們有辦法從廣行與深見的角度修行。修世俗諦的話,算是方法,便是廣行的修行;勝義諦上我們用智慧去了知的話,是修深見派或說是修勝義諦。所以法上有二諦;修上則有廣行與深見的分別。因為法有二諦,所以修時,用世俗與勝義二諦的智慧不斷地改變想法與行為,不斷進步,這種修行的道路,就可以說是修世俗諦與勝義諦,或說是修廣行與深見。如此正確地繼續走下去,以後就會成佛。成佛時,修世俗諦的結果成就色身;修勝義諦的結果便成就法身。這樣的因果關係是很清楚的:由於法上有世俗、勝義二諦,修時能修廣行與深見,結果就是成就色身與法身。要成佛,一定要得到色身與法身,欲得色身與法身,廣行與深見是一定要修的,沒有其他的路了。如何修廣行與深見呢?就要對世俗諦與勝義諦有正確的看法與了解。
所以當我們在菩提道次第中看到廣行與深見二派時,不要誤會它們彼此是互相沒有關係的。
(現場如果有一些以前沒有學過廣論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難。今天我講的法,是針對已經學過菩提道次第的人;若是針對沒有學過菩提道次第的人,那麼我就不應該用這種角度講,而應該只說一些基本的想法與觀念。)

我們對深見與廣行要知道它們彼此相關是很重要的。有時我們自己以為我們是在緣起上思維觀察,但事實上由於我們沒從勝義諦的角度想,所以其實並未真正地以緣起角度想。比如,我們常念的「諸佛正法聖賢僧,直至菩提我皈依。」若我們唸時心裡想的是:「我」要皈依三寶,三寶要救「我」。這樣的想法裡,我們有沒有想緣起呢?可以說有。因為我們想,自己是沒有能力的,三寶有能力,三寶才能救我,這是緣起的關係(因為三寶有能力,所以他才可以救我)。這種想法是,有三寶在,我有皈依,所以他才可以救我,這也是因緣關係。此時我們自己認為已想到緣起,但可能我們並沒有想緣起,因為我們其實是想:三寶是獨立存在的,「我」更是獨立存在的,直到正等菩提時,「我」都是獨立存在的,這個獨立存在的「我」很重要,所以三寶要救這個獨立存在的「我」!若用這個角度來看,當我們唸「諸佛正法聖賢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時自以為自己在緣起的方向上是很正確的,而其他沒有學佛的人不知道緣起,所以他們沒有皈依、不知道該皈依;我知道緣起所以我皈依,我皈依之後三寶會救我。比起沒學佛的人,我是更有智慧、更通達緣起的,對於因果我清楚,所以我皈依。以上,是我們自認為理解緣起而皈依。我們自認為比起未學佛者而言,我們對於緣起的了解是更正確的。但是此時只是自認為正確而已,真正的了解是,「我」不是獨立存在的,三寶也不是。三寶是很多因緣慢慢具備,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才出現的,「我」也是一樣。若我們以為:「三寶是有能力的,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能力,所以只能靠三寶。」這樣的話,我們所認知的緣起並不正確。
為什麼不正確?當我們由勝義諦的角度去解釋時才會知道,自己心裡無明的對象還在,還沒有到空的程度,才知道自己對於緣起的認識還沒有正確。所以,若只由廣行的角度思維,是不足以開智慧的,要由深見的角度思維觀察,才能檢查到自己對於緣起的了解是不是正確的。有正確的智慧,才能真正斷煩惱、無明。所以,以緣起的角度解釋之後,還是須要以勝義諦的角度解釋,如此才會打開智慧。在「直至菩提我皈依」時,「我」是由空正見角度看的我,能用這個角度看時,才會是比較正確的皈依,內心生起的皈依也才會是較正確的皈依。否則,無明更增加,反而是錯的。也因此,許多祖師也特別提出,在唸到「我」皈依時,要特別以空正見的角度去看,而不是以通常角度去想這個我。若以通常角度的「我」去想,那就是無明了。
若以空性角度去想「我皈依」,對自己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不是獨立存在,而所皈依的對象也不是獨立存在,這些都是依因果、因緣法則而有的。如此唸皈依時,會特別注意自己現在所做的,都是在因果緣起的因裡面,所以會特別注意守戒。若沒有如此皈依,只是把自己丟在三寶前面,也不必為自己煩惱了,以為皈依後就可以把心放鬆,以為三寶一定會救護我,這種心是不對的。所以,在唸皈依時,若能以勝義諦〈空正見〉與世俗諦〈緣起見〉正確的角度看待,便會特別注意自己的意樂與加行。三寶不是獨立存在的,自己也不是獨立存在的,三寶對我的幫助是什麼、以及什麼是我該做的,這些都清楚時就是皈依了,而且是正確的皈依。
以上是以皈依為例來說明,即使自認為對世俗諦的緣起認識是正確的,也不表示一定正確,還要以勝義諦空正見的角度來看,才有辦法打開智慧。從世俗諦的角度來看,我們說是方法或方便;由勝義諦的角度來看,我們稱為智慧。在皈依發心偈的後二句「我以布施等功德,為利眾生願成佛」,其中的「我」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以空正見角度看的「我」,非通常想的「我」。若以空正見角度來看,才是正確的緣起,正確的緣起觀會特別讓我們在心裡生起注意小心的心,有一點點怕的感覺。因為發覺因緣如此可怕(真實不虛),所以我一定要小心。也可以說,因為覺得因緣那麼好,我去做的話一定可以成辦,自由就在自己的手上,只要去做結果一定會有的。即使自己不比別人有錢、長得不比別人高等等也不以為意,因為因緣照顧的不是這個。因緣是,有因就會有果,當心裡對於因緣的關係清楚時,便會產生勇悍的心。有時怕,有時又不怕,不同的角度產生的這兩種心情都是對自己有幫助的。
「我以布施等功德」,這個非獨立存在的「我」,一定要靠很多因緣,靠什麼因緣呢?就是靠我現在所做的因緣,這個「我」才能成佛。若是獨立存在的「我」,這個「我」是不可能成佛的。由於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才會被很多因緣改變,能被改變才有辦法成佛。因此,在看「我以布施等功德」這句時,要想,若這個「我」是獨立存在的,那麼「我」是不會成佛的,而且那些布施的功德也沒有辦法幫助我成佛,因為「我」是獨立存在沒有辦法被改變的。有辦法被改變的對象的「我」,就一定要是不獨立存在的「我」,因此,在唸這句時,要想,這個「我」,是空正見對象的一個我。「為利眾生願成佛」,目標是為了眾生,成辦有幫助眾生的能力,這樣的果位我要得到。所以皈依時,世俗諦與勝義諦二個角度都要正確;發心時,這兩個角度也要正確。若能在「我」的看法上以勝義諦的角度看,心很快就會被調整過來。
皈依發心還有另一個功能。我們所有的善惡業都有造作的對象,統攝起來就只跟上面與下面有關係。「上面」的意思是,與佛菩薩有關所造作的善惡業,對佛菩薩所說的不聽,做出來的就是惡業,而對佛菩薩盡心供養、聽他們的法照著去做,就是善業;「下面」的意思是與眾生的關係,為了眾生而做的事就是善業,而為了自己利益所做的事就是惡業。所以只有兩個部份,我們所做的善惡業只與佛菩薩及眾生有關。跟佛菩薩有關的惡業要消除是皈依;要消除與眾生有關的惡業,增長與眾生的善業,就要發心。所以,皈依與發心是很有用的,整個皈依發心可以消除所有的惡業,增長所有的善行。
當依止三寶時,對三寶有信心、一直祈請他們、一直想著他們的功德,如此可以消除以前我們與佛菩薩的惡業,也會增長與佛菩薩的善行。發心最主要的根本,是在「為利眾生」上。四無量心,是最清楚、深入地把為利眾生的看法說明。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其中悲無量捨無量兩者是把與眾生不好的惡緣消除,即消除曾經傷害眾生而產生的惡緣。因為捨無量想的是,我與眾生或眾生互相之間不可以貪嗔痴,如此可以消除以前我與眾生不好的結緣及所造的惡業,消除所有傷害眾生的惡業。悲無量心想的是眾生一定要離開痛苦,以前的想法,當我做惡業時希望對方受苦,但悲心生起時心裡想的是眾生不要苦,剛好與以前相反。所以,悲捨兩種無量心能幫助到消除過去與眾生不好的因緣。慈喜兩種無量心,則是與眾生結好的因緣、增長好的業,與眾生的善緣是從慈、喜兩種無量心而產生的。所以,在唸「為利眾生願成佛」時,心裡要想得廣一點,以四無量心的角度看眾生時,便是為利眾生,此時,與眾生不好的因緣都會消除掉,與眾生好的因緣都會增長。你們不可以想,「眾生」不在身邊而是遠在天空裡,這樣想是沒有用的。「眾生」,就是在我們旁邊的人。我們所造的善惡業就是對我們身邊的人造作的,若發心時心裡想的是天空上的「眾生」(指遠在天邊、與自己毫不相干的感覺),則這種發心是沒有意義的。若真的很想幫助眾生,為了這個目的而想要成的佛,才會是正確的佛。否則,若在「為利眾生」上沒有想好,那麼你也不會成為那個正確的佛。若悲心只有百分之一,佛果也只有百分之一,這樣的佛是不圓滿的,沒有圓滿當然不是佛。所以,想「為利眾生」時心裡要產生很強烈的心去想。

一、問:平常我們常講「方便與智慧」,請問「方便」是指做事的方法嗎?
答:藏文中「方便」的意思是緣起的意思,也就是指因。若因具足了,結果就會產生。藏文中的「方便」就包括了因的意思。然而「方法」在中文裡似乎沒有包含因的意思,而只是有怎麼做的意思。但藏文裡不是這個意思,藏文中「方便」的意思是因,若就字面解釋就會翻譯成方法,它真正的意思是緣起,有因就有果,是因與果中間的做法,即要得那個果應怎麼做的一個方法,要成辦那個果須要有什麼因緣,這就是方便的意思。

二、問:佛不是獨立存在的,「我」也不是獨立存在的。那麼,我為什麼要皈依佛?又是誰在皈依佛呢?有時候執著實有似乎比較容易產生皈依的力量。
答:我們依緣起而想的時候,該做什麼都會清楚知道。該種什麼因都很清楚的話,就會認為該皈依佛法僧,當心裡這樣想的時候,產生的是正確的皈依;但通常我們不是用這種角度來看,那就是不正確的皈依,反而增長無明,也不會想要好好注意自己平常的行為,只是把自己扔給三寶,只要在三寶前面講一講,做還是照著以前的老樣子,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若在緣起上看得清楚,心裡會有一點點怕,這種怕是對的,知道自己若做惡會墮入惡趣,在緣起中以正確的角度看,看自己該怎麼做,以及三寶如何救我們,用這種角度看會生起強烈的皈依。在這之中,我們知道自己要做,是皈依法,知道需要正確的老師(已經走過這條路的人)是皈依佛,這些都是在緣起之下看的,如此心地也不會差。否則,皈依反而增長無明、增長我執,心反而不會平靜。

三、問:我們是不是也是以這樣的態度觀想資糧田?
答:對,不是把他們看成真實獨立存在的,這樣修應該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