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三寶可以幫助我們達成我們要成佛的目標。若從因與緣的角度來看,三寶當中,佛寶與僧寶是外緣,那主因是什麼呢?是法寶。一般來說,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因緣。我們要達成的目標──解脫輪迴,究竟的離苦得樂,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也需要因與緣,也就是需要有三寶來做為我們達成目標的因與緣。這個因緣如果具備的話,離苦得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個目標就能達成。
佛寶與僧寶是外在的,是外緣。佛寶是已經成佛、開示佛法讓我們了解的導師,也是傳承開始的人。僧寶是我們修行過程中的一個助伴,也就是我們講的同梵行者。這兩者都是外在的,只能在外面輔助我們,而真正成就我們達成目標的主因,在於法寶。法寶在凡夫的階段,主要是指在自己的內心當中,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當然,在凡夫階段的聞思修三種所成慧,只能說是一種隨順的法寶,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法寶。真正的法寶必需要到證得滅諦還有道諦以後,才算真正證得法寶。而且,滅諦與道諦有粗細等等次第的不同,主要是因為煩惱障與所知障有粗細的不同,所以相對來講,滅諦與道諦也有粗細的不同。這些都必須依次而生起。有了三寶的因與緣之後,我們才能達到要達成的目標。對於這點我們必需有所認識。從無始以來,我們內心深處就一直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究竟離苦得樂這個目標,也就是說,這個樂必須是究竟的、無上的樂;苦呢,就是連苦因,還有它的習氣都能夠斷除的這種離苦。目標這樣立並沒錯,但是我們在尋求離苦得樂的過程當中,卻常常把不是究竟的樂當成究竟的樂,把不是究竟的離苦情況,認為是究竟離苦。也就是說,希望的目標是對的,但是辨認的過程卻發生了問題。例如,我們把輪迴所攝的安樂認為是究竟的樂,而不曉得究竟的樂,事實上是證得一切種智、一切相智,這種樂才是究竟的樂。我們總以為只要無病、無苦就是究竟的安樂,這其實只是很粗的安樂,或者說,很粗的一種離苦而已。我們並不曉得,要到達無住的涅槃,才是究竟的離苦。
一旦知道真正的離苦得樂的情況之後,要達成這個目標就要透過剛剛提到的主因與外緣;也就是法寶這個主因,及佛寶、僧寶這兩個外緣。或者說,法寶這個近取因與佛寶、僧寶這個俱作緣。有了這三個因緣,我們要究竟離苦得樂才能夠達成。會這樣思惟的只有佛教徒,非佛教徒並不會這樣思惟。例如,以非佛教徒來講,他們只要一個外緣──造物主──就夠了,他們並沒有像法寶這樣的主因,還有另外佛寶、僧寶的外緣來幫助達成這目標。所以,我們對於三寶皈依境,在合掌的時候,必需做這樣的一個思惟:我們合掌的對象,佛寶與僧寶是外在的,佛寶是過去成佛的人,僧寶則有過去與現在的祖師與上師們等等,而唯有法寶是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必須去成就的。也就是,我們必需先透過聽聞這些佛典,然後得到聞所成慧,然後再進一步的去思惟,產生思所成慧,再進一步的去修習,產生修所成慧。雖然以現階段而言,這只是隨順的法寶,但是沒有這隨順的法寶,將來我們的心續當中也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法寶──滅諦與道諦。就像有個說法,因為外道有崇拜月亮的習俗,所以這說法是﹕假設不曉得要崇拜第一天的月亮,就不會曉得要崇拜第十五天月圓時候的月亮。同樣的,假設你不曉得重視這隨順的法寶,你當然就不會重視真正的法寶。所以雖然我們現在心續當中這些聞思修的慧,並不是真正的法寶,但它是成就將來真正法寶的重要基礎,所以,眼前的這三慧是很重要的。
這三個對境當中,法寶是主因(或說近取因);我們要皈依的對象,最主要的就是法寶。但是我們反省一下我們自己,我們大部分情況常是相反的,我們大多是以外在的佛寶與僧寶為主,但是對於內心法寶的開發卻沒那麼重視。那麼法寶當中,可以讓我們很快速的達到圓滿正等正覺、佛果位的法是什麼呢?主要就是菩提心,以及生起菩提心之後的六度行。如果我們能夠迅速的開發內在的菩提心,並且去行六度,我們就能夠快速的成佛。
皈依與發心當中,是先以皈依為基礎,之後才有發心。也就是在皈依的階段當中先去辨認:三寶當中,哪些是主因?哪些是外緣?然後辨認之後,在發心的階段就進一步把主因的能力再增強。怎樣讓法寶的能力能夠增長、增強?就像剛剛提到的,就是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生起之後的六度行。透過這兩者,可以快速的達到正等正覺的果位。即使我們現在並沒有辦法真正的生起具格的菩提心,但是也可以因此提起我們的心力。如果我們在歸依發心的時候能夠做這樣的思惟,或者能夠用這樣來調整我們的動機,將能使我們的心力更為強大。
以上所講的,雖然是針對我們上課之前調整動機的部分而講,但是與《廣論》或道次第的內容,其實也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在道次第的一開始就提到:「道次第的根本在於依止善知識」,這一點可能會有人誤解,以為只要依止了善知識之後,後面道次的這些功德,自然而然就在自己的心相續當中產生。其實並不是如此。在道次第裡面的科判是:『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緊接著,『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這兩個科判的安立,與我們前面所談的皈依三寶的情況是類似的。「乙一」依止善知識之理這個科判,就像皈依佛寶與僧寶一樣,是外緣,或是說助伴。「乙二」依止善知識之後如何修心之理,才是皈依法寶的部分。也就是說,依止了善知識,或者皈依佛寶、僧寶之後,如何讓自己的內心生起法寶的功德呢?還是要靠自己。主因還是在於要讓法寶在自己的心續當中生起。(摘自2008年6月21日「入中論」的課前開示)
佛寶與僧寶是外在的,是外緣。佛寶是已經成佛、開示佛法讓我們了解的導師,也是傳承開始的人。僧寶是我們修行過程中的一個助伴,也就是我們講的同梵行者。這兩者都是外在的,只能在外面輔助我們,而真正成就我們達成目標的主因,在於法寶。法寶在凡夫的階段,主要是指在自己的內心當中,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當然,在凡夫階段的聞思修三種所成慧,只能說是一種隨順的法寶,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法寶。真正的法寶必需要到證得滅諦還有道諦以後,才算真正證得法寶。而且,滅諦與道諦有粗細等等次第的不同,主要是因為煩惱障與所知障有粗細的不同,所以相對來講,滅諦與道諦也有粗細的不同。這些都必須依次而生起。有了三寶的因與緣之後,我們才能達到要達成的目標。對於這點我們必需有所認識。從無始以來,我們內心深處就一直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究竟離苦得樂這個目標,也就是說,這個樂必須是究竟的、無上的樂;苦呢,就是連苦因,還有它的習氣都能夠斷除的這種離苦。目標這樣立並沒錯,但是我們在尋求離苦得樂的過程當中,卻常常把不是究竟的樂當成究竟的樂,把不是究竟的離苦情況,認為是究竟離苦。也就是說,希望的目標是對的,但是辨認的過程卻發生了問題。例如,我們把輪迴所攝的安樂認為是究竟的樂,而不曉得究竟的樂,事實上是證得一切種智、一切相智,這種樂才是究竟的樂。我們總以為只要無病、無苦就是究竟的安樂,這其實只是很粗的安樂,或者說,很粗的一種離苦而已。我們並不曉得,要到達無住的涅槃,才是究竟的離苦。
一旦知道真正的離苦得樂的情況之後,要達成這個目標就要透過剛剛提到的主因與外緣;也就是法寶這個主因,及佛寶、僧寶這兩個外緣。或者說,法寶這個近取因與佛寶、僧寶這個俱作緣。有了這三個因緣,我們要究竟離苦得樂才能夠達成。會這樣思惟的只有佛教徒,非佛教徒並不會這樣思惟。例如,以非佛教徒來講,他們只要一個外緣──造物主──就夠了,他們並沒有像法寶這樣的主因,還有另外佛寶、僧寶的外緣來幫助達成這目標。所以,我們對於三寶皈依境,在合掌的時候,必需做這樣的一個思惟:我們合掌的對象,佛寶與僧寶是外在的,佛寶是過去成佛的人,僧寶則有過去與現在的祖師與上師們等等,而唯有法寶是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必須去成就的。也就是,我們必需先透過聽聞這些佛典,然後得到聞所成慧,然後再進一步的去思惟,產生思所成慧,再進一步的去修習,產生修所成慧。雖然以現階段而言,這只是隨順的法寶,但是沒有這隨順的法寶,將來我們的心續當中也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法寶──滅諦與道諦。就像有個說法,因為外道有崇拜月亮的習俗,所以這說法是﹕假設不曉得要崇拜第一天的月亮,就不會曉得要崇拜第十五天月圓時候的月亮。同樣的,假設你不曉得重視這隨順的法寶,你當然就不會重視真正的法寶。所以雖然我們現在心續當中這些聞思修的慧,並不是真正的法寶,但它是成就將來真正法寶的重要基礎,所以,眼前的這三慧是很重要的。
這三個對境當中,法寶是主因(或說近取因);我們要皈依的對象,最主要的就是法寶。但是我們反省一下我們自己,我們大部分情況常是相反的,我們大多是以外在的佛寶與僧寶為主,但是對於內心法寶的開發卻沒那麼重視。那麼法寶當中,可以讓我們很快速的達到圓滿正等正覺、佛果位的法是什麼呢?主要就是菩提心,以及生起菩提心之後的六度行。如果我們能夠迅速的開發內在的菩提心,並且去行六度,我們就能夠快速的成佛。
皈依與發心當中,是先以皈依為基礎,之後才有發心。也就是在皈依的階段當中先去辨認:三寶當中,哪些是主因?哪些是外緣?然後辨認之後,在發心的階段就進一步把主因的能力再增強。怎樣讓法寶的能力能夠增長、增強?就像剛剛提到的,就是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生起之後的六度行。透過這兩者,可以快速的達到正等正覺的果位。即使我們現在並沒有辦法真正的生起具格的菩提心,但是也可以因此提起我們的心力。如果我們在歸依發心的時候能夠做這樣的思惟,或者能夠用這樣來調整我們的動機,將能使我們的心力更為強大。
以上所講的,雖然是針對我們上課之前調整動機的部分而講,但是與《廣論》或道次第的內容,其實也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在道次第的一開始就提到:「道次第的根本在於依止善知識」,這一點可能會有人誤解,以為只要依止了善知識之後,後面道次的這些功德,自然而然就在自己的心相續當中產生。其實並不是如此。在道次第裡面的科判是:『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緊接著,『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這兩個科判的安立,與我們前面所談的皈依三寶的情況是類似的。「乙一」依止善知識之理這個科判,就像皈依佛寶與僧寶一樣,是外緣,或是說助伴。「乙二」依止善知識之後如何修心之理,才是皈依法寶的部分。也就是說,依止了善知識,或者皈依佛寶、僧寶之後,如何讓自己的內心生起法寶的功德呢?還是要靠自己。主因還是在於要讓法寶在自己的心續當中生起。(摘自2008年6月21日「入中論」的課前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