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

至尊恩師如是修,我欲解脫如是行

仁波切給大家的新春賀禮---六年前行加強功課

編者序: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下午),仁波切給大家一個新春賀禮---六年的加強前行功課,並告訴大家這功課的源頭、這功課具有何種殊勝、爲什麽現在才給這個功課、爲什麽需要在前行方面加強、如何做這個功課…,如同口訣教授,彌足珍貴。既為口訣教授,實在應把仁波切的教授逐字逐句記錄下來,但因篇幅有限,只好精簡的摘錄仁波切的開示,分次與同修分享。同修們最好還是上我們的網站,聼仁波切的完整聲音檔。目前仁波切還在講授如何跟著儀軌觀修,等仁波切講授結束,我們會出完整的文字檔,撥上網及印成冊,方便同修們使用。目前學會已針對這次仁波切講的功課印成「道次日常實修儀軌」,歡迎同修索取。

源自宗大師《廣論》的修習軌理,最適合在家人的修習

上星期我講了一個從今年開始做功課的六年計畫,有同學希望能把功課解釋一下。

首先,介紹一下源頭。爲什麽要做這樣的功課?我為什麼這樣想?以前,我自己在寺廟裡做功課,以及我所接觸的各個老師、大德、修行者,他們做的功課,我常常看他們怎麽做。我在三大寺學習的時候,自己也有做功課,就像我今天給你們的這類功課差不多,只是廣、略的差別而已,我覺得非常有幫助。還有這個功課,特別是學佛的在家人,也是能夠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就把簡單、重要的抓出來。

這個功課真正的來源是什麽呢?宗喀巴大師已經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修習軌理」講過了,在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宗喀巴大師有說,在上座、下座這樣的一天當中要怎麼樣用功,這個宗大師在《廣論》已經有開示,然後,這一天當中修行的方法,不止在依止善知識階段,後面的整個暇滿難得、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奢摩他、毘缽舍那,不論哪一個階段都是一樣的這個修行方法,所以,我根據的源頭,真正是來自於這個。

然後按照這個,我們三大寺有很多的大修行者都有按照這樣來修,還有,班禪大師特別造了《六加行》的功課。《六加行》有兩種功課,一種完全按照顯教,一種是顯密連接的,這是黃教裡,認真的修行者來説,他每天該要做的本身有一個儀軌。我是想,在家人如果要做班禪大師造的《六加行》的功課,一天就要好幾個小時,就無法做到。所以,就配合在家人、比較沒有時間的人,但是一天的修行裡重要的(部分)都有做到的話,這就非常好。

編者前言:這期會訊繼續刊載仁波切對道次實修儀軌的解釋。上次宣講此實修儀軌的來源,這次主旨則是關於這個法的内涵殊勝。
新的農曆年開始了,學員們紛紛的忙著做仁波切建議的六年加強前行功課。許多學員爲了要趕“六年”完成,顯得焦慮不安,做功課時也變成在“追數字”。
仁波切有說重點不在六年完成,八年、十年完成都可以;重點不在數目,而是念歸依的時候歸依心有無生起,念懺悔文時追悔力有無提起。而且不是六年做完功課就不用再做了,我們一輩子、每天都要歸依發心、淨罪集資。
因此,如果有人因爲這個功課而倍感壓力,建議您重聼仁波切講解這個功課的聲音檔。

這功課具備成佛的因與緣

我們要成佛就要具備因和緣,因、緣都具備的話,才有成果。因是什麽?是自己聞思修;緣是什麽?依靠佛寶、僧寶,在他們面前集資淨罪,這就是緣。
所以,這個功課裡,念好咒語(《六字大明咒》)之後,從正行「通達基法道理二諦義…」開始(到《功德之本頌》完),是因的部份;而從頭到《六字大明咒》完,以因與緣來説,是緣的部份。也就是說,在佛菩薩面前集資淨罪、祈禱,這就是緣;而因的部份就是從「通達基法道理二諦義」開始。所以,我們每天的功課裏面這兩個都有做的話,就是因與緣我們每天都種一點、種一點…種下去、種下去…,將來這個成佛的果報就很容易成熟。

緣的裏面又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上師相應法,一是對「上師與一切的歸依處無二無別」的情況下,在他們面前做七支供養。也就是有上師相應法,然後在他們面前集資淨罪,所以,緣的部份可以分這兩部分。這兩部分在功課裏面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連在一起呢?因為,上師相應法的意思是,我們對於歸依處那麼多的佛寶、菩薩,我們心裡想的時候,想這些都跟我們的上師宗喀巴大師無二無別,這樣就是上師相應法。這樣想之後,在他們的面前做七支供養、集資淨罪的時候,就變成又是上師相應法,又是集資淨罪。所以,前面這個部份,上師相應法與集資淨罪都有連在一起,而集資淨罪就是七支供養。

上師相應法有的稱「上師瑜伽」,上師相應法、上師瑜伽在道次第來說就是依止善知識。我們累積資糧的時候,在上師面前做集資淨罪的話,就是最殊勝的一個集資淨罪的方法。所以,我們做集資淨罪的七支供養的時候,與上師相應法連在一起做的話,是非常好的。

上師相應法的儀軌,一般黃教格魯派裏面,大部分共用的有兩個,一個是平常所說的《上師薈供》的儀軌,一個是《兜率百尊》。《兜率百尊》是按照顯教為主、沒有跟密乘連接的上師相應法。《上師薈供》儀軌的上師相應法是跟密乘連接的,所以真正要做上師薈供的話,就要先受無上瑜伽部的灌頂,才可以做。兜率百尊的儀軌,有的稱為《兜率上師瑜伽法》。所以,做這個功課的話,也可以說能成佛的因與緣每天都有做。這是從因和緣來說。

這功課具足上師相應法、集資淨罪、自己聞思的圓滿次第

以上是以因與緣來分。或者也可以三部分來分:一是自己聞思修,二是上師相應法,三是是集資淨罪。也就是說,這個功課包含有上師相應法、集資淨罪、及整個佛法上的聞思修的一個次第。這三個集在一起,每天做這個功課,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圓滿的一個功課,因為,這三個缺一不可。如果我們只有上師相應法,自己聞思修的部分沒有做,在上師前面集資淨罪的部份也沒有做,也不行;只有做上師相應法、集資淨罪,沒有聞思修,也不行;有聞思修,沒有做前面兩個,也不行。所以,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以上師相應法來説,用《兜率百尊》的儀軌是最好的。因為,不管有沒有修密乘、有沒有灌頂都無所謂,大家都可以做。而且,也沒有危險,因爲有的功課密乘才可以做,做的時候也有很多規矩,比如,做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守什麼戒,不守這樣的戒不允許做,而《兜率百尊》的上師相應法,沒有這種危險。

另外,以集資淨罪來説,最殊勝的集資淨罪就是七支供養,除了七支供養以外,沒有一個比它更殊勝的集資淨罪的方法,所以,這個功課裡也有集資淨罪(指《兜率百尊》)。還有,集資淨罪與上師相應法連在一起,是殊勝上面又更殊勝。

再來,我們在佛法上聞思修,像道次第這樣的法是最圓滿、最有次第、最精準的一個法,所以我們現在念《功德之本頌》及《功德之本頌》之前法王寫的幾個祈願的偈頌(《十七班智達祈請文》),這些可以說是我們所要聞思修上最圓滿、最殊勝、最精準的一個法,所以,這三個在我們的功課裡都有具備。

至尊恩師如是修,我欲解脫亦如是

剛剛講,我以前在寺廟裡,我自己也是這樣修,我旁邊的很多修行者也這樣修,主要是很多我自己的老師、長輩們,如,洛確仁波切、我自己的老師堪蘇昂旺磊登仁波切等等,很多我接觸的仁波切,他們做功課的時候,都有做這些。我剛到台灣的時候,常常人家問我要做什麼功課的時候,我都一直建議念《兜率百尊》、《功德之本頌》,這是從以前就一直有的想法。有些人問我,這是突然想出來的嗎?不是突然想出來的,這是從幾十年前腦袋裡就有的一個想法。真正的源頭,是宗大師道次第裡已經特別有說:要認真的每天做功課,修行的時候怎麽做。(我)根據的就是這個。跟我接觸的人,大家都知道,我每一次都建議你們,每天做功課的時候做這兩個(兜率百尊、功德之本頌)就非常好。

編者按:前兩次分別放仁波切對日常功課的解釋,有關於他編訂功課的源頭,及這個功課

的特色。此篇則放仁波切對大家做這功課的叮嚀:對法理有認識,做功課才有意義,大家不要因噎廢食,爲了做功課而省掉思維法理的學習。而且加強前行的功課不是做完就不用做了,仁波切引克主傑的説法:前行要做到生起菩提心、空正見才算“畢業”。
另外,因爲很多同修跟仁波切反應:在做六年的前行加強功課時,如果一天裏分段做,每一次都須從頭做(即每次要從實修儀軌的功德增長咒開始),這樣壓力很大,一天該做的數量會做不完。因此,仁波切慈悲,如此開許:一天裏最少有做一套的實修儀軌,最好在早上做。而前行加強的部分如果時間不夠,一天不能一次做完一天的份量、需要分開做時,可直接做,不必再從頭(功德增長咒語)開始。
仁波切還囑咐:每天早上做完實修儀軌後,別忘了念一下《修心八誦》,提醒自己這一天以慈悲心面對周遭的衆生!)

法理稍清楚,集資淨罪效果大;集資淨罪多,法理修習增信心


我講過的佛法的道理不少,這幾年一直都有講,我相信有一些(人)在法理上也有點清楚,對於怎麼樣觀想;或對於法多麼珍貴,有一點體會;對於認識三寶是多殊勝、宗大師是多殊勝,有一點體會了。有了這樣的體會之後,我們就能開始做一些累積資糧、集資淨罪,沒有體會做的與有體會做的,差別很大。所以,有一點這種體會之後,開始認真做一點功課的話,一定是功德蠻大的。所以,我就想,這幾年大家在法理上已經持續學了一段時間,應該在累積資糧方面做做這些功課。功課上多認真一點的話,這對大家的幫助是非常非常大的,而從這裡又會幫助到我們學習的時候更有信心、還更會具足這些因緣。



這功課只是讓我們有一個方向、有一個用功的所緣,這樣就會比較好一點。有一個所緣的話,你們就會覺得「這是我要做的功課」。不然的話,我知道我們有一些同學覺得「天天講法理,都沒有讓我們實修!」,有這種想法。這個想法可能有一點對,也可能他的想法裡面有很多誤解。一個誤解是,不了解我們這樣一直學習法理,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行,這樣頭腦才有真正的進步。要不然,可能念珠念得差不多變小了、又變亮了;或者自己的這些法器用到變得怎樣了,好像功課做得非常認真的樣子,可是實際上,心都沒有變,而法器那些什麼都變了,這就沒有那麼大的意義嘛!但是,功課這個部份我們要不要做?要做。平常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一起帶這個部份,重點是法理清楚,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一直花很多的時間在這個上面。剛剛我也有講,如果法理不清楚,做什麼功課也不會有什麼真正的效果,法理有一點基礎之後,做這些功課的話,它的效果才會出現。


問:請問仁波切我們現在六年實修的功課,或是一般的四加行,在三大寺是哪一個階段開始修的?


答:我們用「四加行」這個名字,是密乘裡修一個本尊的大的閉關(一年、二年、三年都有)之前要修的前行,這是密乘的前行,不是顯教裡面的。黃教裡面不可以說沒有,因為,宗大師也是跟著前面其他教派,其他教派當然都有根據釋迦牟尼佛的經、續,四加行是根據釋迦牟尼佛密乘的續部的經裡面,修本尊的一些法的時候,前面的一種前行,這就是「四加行」。當然,我們黃教裡面也會用這個詞,但是用的時候,我們不會那麼普遍的、不會那麼要求馬上要進入密乘;或者是一定必須要修一年、二年、三年這種本尊的閉關,因為我們加強的地方是,還沒有修密乘之前,先要有顯教的基礎,要有菩提心、空正見的基礎,為了這個基礎來說,我們也要修,所以,宗大師《廣論》裡面講的都是以顯教為主,不是講密教的。我這邊講的六年功課是根據宗大師在《廣論》所講的而安排的功課。這個功課也好;六年計畫也好;或我們平常外面常常聽到的「四加行」也好;宗大師前面的前行也好,這些都是顯教的前行、密教的前行,只是名字用「前行」而已,但是,不代表這個做完就不要再做前行,不是這個的意思。譬如你四加行做完了,你就什麼都準備好了嗎?不一定嘛!大部分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事。那我們這個六年功課也好,或者是宗大師前面講的這個(前行)也好,我們做完了之後,後面的功課就不要做了嗎?不是這個意思。宗大師的弟子克主傑大師寫的一部解釋《密集金剛生起次第》的論典裡面說,外面常常用「四加行」這個詞,會讓很多人誤解。我也希望現在這個六年的計畫,不要讓很多人誤解。誤解什麼呢?誤解 “這功課做完了,以後就不需要做了,我已經做完了。”一樣的,有很多人用「四加行」這個詞做四加行,四加行做完了,就認爲已經成就了、已經畢業了。那克主傑大師怎麽說呢?他說,我們真正的前行是什麼?是心裡具備有菩提心、空正見,那樣密乘的前行才算做完。「四加行」不是真正的加行,真正的加行是心裡有沒有生起菩提心、空正見。所以雖然有「四加行」這個詞,但是大多數的人用的時候,就變成好像有一個誤解,所以,克主傑大師在這裡點出我們的毛病。這點我們要記得。# (請參考2010年道次日常實修及前行加強講解聲音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