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2008

正法久住不在外相上

我們要令教法昌盛、廣弘,所靠的就是我們心中種種的聞思修,我們一開始是聽聞教法,之後對所聽聞的教法去思惟,最後它成為一種教授、教誡,我們就照著這種教誡日夜精進修持。要廣弘教法,要使教法昌盛,靠的就是我們這些修學者真正由聞思修的次第去修學,由聽聞而思惟,進而真正的實修,這樣才能真正的弘揚教法,才能真正讓教法久住。所以,講到教法廣弘並不是在外相的,並不是看寺院或道場蓋得多麼富麗堂皇,也不是看唐卡或佛像製作得如何,教法的廣弘並不在這個部分,而是我們要真正依次去行持聞思修,讓教法真正在我們心中生起。透過我們心中生起,再去影響別人,使他們心中也能夠生起。這樣才叫廣弘教法,才是真正使教法昌盛。所以,教法的昌盛或廣弘絕對不是外相上的事,這是非常重要的。#
(節錄自《菩提道次第攝頌》第二十二講)

11/02/2008

用四聖諦,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佛教徒!

也許有人會說:「我已經是佛教徒了,應該不必透過四聖諦來學吧?」
不能這樣想。因為,我們只不過「外表」像佛教徒,但內心裡,其實離佛法很遠。我們只會嘴巴上說:「佛法,是能解脫的方法。」但心裡,根本沒信心。「佛法,真能讓我脫離輪迴?」我們其實掛了很大的一個問號在心上。對佛法沒信心,對釋迦牟尼佛,也不可能有信心。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和外道,根本沒兩樣!
要成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必須破除以上的疑惑。如何破除?就要像陳那、法稱破除外道的方式一樣,以四聖諦來破除內心的疑惑。然後,從內心真正生起堅固的信仰或信心。用四聖諦,讓自己成為一位真正的佛教徒!
宗喀巴大師,亦如世尊與祖師們,非常非常注重四聖諦。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明確指出應依四聖諦引導學者:「…故修解脫極為切要,亦是修行大嗢柁南,故須如是次第引導學者。…」上師帶領弟子,須以四聖諦的次第來引導,因為這是最好的方式,極為切要。法王達賴喇嘛經常會引用這一句。
再者,《菩提道次第廣論》一開始闡釋「一切聖教無違殊勝」時,先介紹「何謂聖教?」,介紹時,講的也是四聖諦。講說四聖諦,就是聖教;沒講四聖諦,就不算是聖教。宗喀巴大師依《般若燈廣釋》的內容來定義聖教,而《般若燈廣釋》的內容,都是四聖諦。此乃宗喀巴大師對於四聖諦的看法。
大祖師們,都如此強調四聖諦,我們照著做,就是最如法的學習。
四聖諦是整體的一個修行大綱,包含大小乘及顯密教法,可說一切的法,都包括在四聖諦裡面。四聖諦有此特色。學習四聖諦,才會認識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沒有學,就無法認識。因此,一開頭要學四聖諦,十分重要。四聖諦可以幫助我們掌握釋迦牟尼佛教法的精要,否則不會知道世尊的教法是什麼。因此,理解四聖諦,真的非常重要。

然而,你們千萬別以為學了四聖諦,其他就不必學了喔!事實上,下士道有四聖諦,中士道有,上士道也有,密續還是有四聖諦。四聖諦本身,有淺深、廣略上的差別。所以完整的學習與理解,很重要。

下士道的四聖諦

下士道的證悟,與四聖諦相關。一般而言,四聖諦的苦諦範圍,比較大,它涵蓋了整個生死輪迴。但下士道的苦諦,僅侷限於三惡道的苦;令墮三惡道的「惡業」,與造此惡業的「粗猛煩惱」,此二為集諦;去除惡業因的方法,即道諦;真實脫離三惡道的苦,即滅諦。按此四聖諦的取捨,實際去做,如理如法的改變身語意,此乃實修下士道的四聖諦。

中士道的四聖諦

中士道苦諦的範圍,包括了整個六道眾生(三善道與三惡道),範圍更較大;因此,集諦的業與煩惱,也就包含了一切的業與煩惱;斷除業與煩惱的方法,即道諦;徹底脫離了苦諦,就是滅諦。此為實修中士道的四聖諦。中士道,一個個徹底對治一切的煩惱的修行方法,能去除所有輪迴上的苦。修此法而獲得的證悟,就是中士道的證悟。

上士道的四聖諦

中士道所修的輪迴上面的出離心(苦諦與集諦),套用在一切眾生上來修,即上士道的大悲心;為了處理這個問題,自己必須先獲得無住涅槃,也就是滅諦;為了證得無住涅槃,必須先對治我執與我愛執,此包含廣行與深見的法門,即上士道的道諦。

總之,未正式修道次第前,要聽聞、思維四聖諦,接著,進一步實修四聖諦,以改變身語意的階段,這也有次第。首先,我們修下士道的四聖諦,以真正改變身語意;然後,深入地去改變更微細的身語意,即中士道的四聖諦;廣大地為一切眾生考量而修四聖諦,有十分寬廣的方式,此即上士道的四聖諦。

密續的四聖諦

四聖諦,含攝一切佛法。未修學道次第前,必須學四聖諦;真正進入道次第後,學的也是四聖諦的法;甚至進入密續後,都還是四聖諦的法。
房子、人、山川平原…等,我們都將之視為凡夫境界,此即凡夫顯現的執著。從密續的角度來看,此凡庸的想法,必須斷除,它就是密續的苦諦;這些凡夫顯現的執著,從何而來?它從「粗分氣」的融入來。因此,我們必須將之斷除。(註:粗分氣,即粗分心識。)
往生時,有八個融入階段,即地、水、火、風、所顯、增、近得、光明八個階段。地水火風融入的粗分氣階段裡,有第六意識,但更細的心識,是所顯、增、近得,此三個融入階段,是非常非常細的心識,顯教裡,都沒有談這些。第八階段「光明」,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其他前面七個,都必須斷除。
前面七個階段的心識,給我們帶來了凡夫顯現的執著,這些凡夫顯現的執著,就是密續中的苦諦;其來源是粗分心識,此為集諦;去除了粗分氣,即能去除一切凡夫顯現的執著。所有的一切,都是清淨的。每間房子,都是淨土,所有的人,對我而言,都是佛,這種境界,就是滅諦;欲達此境界,必須實修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這是道諦。所以,密續裡面,也有四聖諦。

顯密都有四聖諦,大小乘也有四聖諦。故說四聖諦能含攝一切佛法。因此,每一個階段,都有四聖諦。 (擷取自仁波切於台東四聖諦課程)

11/01/2008

聞慧‧思慧‧修慧

學佛的次第「聞、思、修」,其實「聞、思」也是修行,但是「聞、思、修」的這個「修」是屬于比較高的階段,前面還是先要有聞思,透過聞思然後把所要修的法擷取出來,再進入「修」的階段。沒有經過聞、思階段的話,我們所修的法,可能是一個錯亂、錯誤的法;或者是空無內容的法,像一個空空的盒子一樣,裏面沒有東西;也有可能用的佛法名詞並沒有錯,但裡面內容是空的或錯誤的。所以我們所修的這個法,一定要是無錯亂的、無錯誤的、有內容的,而且是非常精要的。我們怎麼擷取出精要來呢?前面一定要有聞、思,透過聞、思我們才能夠取得一個精要的法,修的時候真的可以修出成果,不然我們有可能修得走火入魔。所以所修的法沒有錯,是真的非常精要的內涵,一定要透過聞、思才可以取得,所以聞思對我們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怎麼用聞慧跟思慧?聞慧、思慧、修慧三者是很奇怪!好像聞慧會幫助思慧,聞慧會將所聞法擷取出來給思慧,經過思考的思慧,又擷取出精華給修慧,然後修慧就去修,所以到修慧的時候所修的法是越來越精采。而聞慧擷取的東西到思慧那邊過濾,然後思慧再過濾給修慧,這個過濾的過程本身,也可以說思慧幫助聞慧(聞慧已經做了一些擷取的動作,思慧現在還幫聞慧做更深入的擷取,所以是思慧幫助聞慧的樣子)然後修慧又幫助思慧,(思慧做了一段,修慧就還更深入的幫忙)。因此,可以說聞慧幫助思慧,思慧幫助修慧;也可以說修慧幫助思慧,思慧幫助聞慧。

另外,當我們修這個法,已經到思慧或到修慧的階段,但是我們還有聽聞這法的道理,這時候聞的角度是不一樣喔!這時候雖然也是在聽聞,但是我們的聞慧比當初初聞時還更深,我們的聽聞變得更細、更廣、更深入。所以這時的思慧跟修慧又幫助到聞慧。同樣的道理,當我們到修慧的階段,也是會思,而這時候的思也不是當初思的情況,思的深度還更深。所以聞慧、思慧、修慧是互相都有幫助的。噶當派的仲敦巴就曾說,我們聞修的時候也要有思修,思修的時候也要有聞修,而修的時候也還要有聞思修。為什麼這樣子講呢?因為這三者是互相輾轉的增長,輾轉幫助,所以是非常神奇。

如果我們能多思維分析法理,對法的理解越來越清楚、準確,心裡就會有自信,而不會被東邊的一陣風一吹就吹到西邊,或被西邊的一陣風一吹就吹到東邊。
(節錄自2008/9/19功德之本頌思擇修教授)

8/25/2008

先別說你適合小乘

先證得聲聞或緣覺的二乘果位之後,再回小向大,修行大乘道,為何這樣的走法跟直接修行大乘道相較之下是一條遠路?當我們先解脫生死之後,再慢慢的修菩提心,不是比較有保障嗎?

這要用種性來看。如果一個人是小乘決定種性,則先走小乘道,再慢慢的走向大乘道,這一種方式對他是最好的。但是如果一個人是無定種性的話,則一開始就選大乘當然是最好、最直接、最快的道路。那麼我們是屬于小乘種性還是無定種性?我們先來看一看有提到種性的論典---「寶性論」。「寶性論」把眾生用「種性」分為四種類别:「斷種性」、「無定種性」、「小乘種性」、「大乘種性」,其中還提到:如果內心常常有煩惱,就屬於「斷種性」的人,也就是沒有種性的人。所以我們連「無定種性」都不是,因為即使是「無定種性」還算是有種性的類別。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把握機會,從「斷種性」的位置連接到「無定種性」,然後慢慢連接上「大乘種性」。
可能因為我們是屬于斷種性的關係,執著心很強,煩惱也很强,所以把小乘的種性和自己的執著混淆在一起。有人自以為是小乘種性者,我想,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煩惱執著和小乘的我愛執混淆不清的緣故。我們以為為自己、把自己的問題先解決就是屬于小乘種性的走法,這很不一樣喔!小乘的我愛執是真正的會愛自己;煩惱的愛是不會愛自己,是會害自己。這就是不一樣的地方。所以我們以為現在我們已經有小乘的我愛執,這是不一樣的,完全不一樣。如果是小乘種性的話,對於未來,下輩子,下下輩子,以及整個三界輪迴,要怎樣離開痛苦,並且對于未來如何得到穩定的安樂,都有堅定的規劃,這樣的規劃是一種執著,是非常堅定的我愛執。而我們自己的我愛執,只是自己認為我愛、我要而已,沒有規劃。如果有規劃,可能頂多只有今天的規劃,明天的規劃,後天的規劃,只有這樣子的一個規劃,沒有長遠的規劃。小乘種性者一規劃,就是把解脫規劃起來,那已經是一種我愛執的小乘規劃,這一種我愛執非常非常的堅固。我們的我愛執,不像小乘種性者那樣的堅固。
因為小乘種性者的我愛執比較堅固,所以當他一走上小乘的道路後,就非常難回大乘的道路。因為他會認為自己已經ok了,已經非常好了,所以為何說先修小乘是走遠路,就是這個原因。既然我們屬于斷種性者,我們現在對成佛都還沒有什麼規劃,那麼不如一規劃就規劃走大乘道路,這樣的走法會比較快,就是這一個意思。《經莊嚴論》裡面有提到,如果讓菩薩選擇,要墮地獄道或是解脫寂靜的快樂,菩薩會選墮地獄道。菩薩為何要這樣選呢?對菩薩來說,地獄道只是身體受苦而已,他內心的我愛執並不會堅固;而寂靜快樂則會使內心的我愛執堅固,所以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也就是說,總的來說,即使到地獄道,成佛的速度也不會比小乘種性成佛的速度慢。
(節錄自20071228日「廣論道前基礎」)

6/28/2008

三寶中,法寶是主因

佛、法、僧三寶,是我們皈依的對境。三寶可以幫助我們達成我們要成佛的目標。若從因與緣的角度來看,三寶當中,佛寶與僧寶是外緣,那主因是什麼呢?是法寶。一般來說,要成就一件事情需要因緣。我們要達成的目標──解脫輪迴,究竟的離苦得樂,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也需要因與緣,也就是需要有三寶來做為我們達成目標的因與緣。這個因緣如果具備的話,離苦得樂、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個目標就能達成。

佛寶與僧寶是外在的,是外緣。佛寶是已經成佛、開示佛法讓我們了解的導師,也是傳承開始的人。僧寶是我們修行過程中的一個助伴,也就是我們講的同梵行者。這兩者都是外在的,只能在外面輔助我們,而真正成就我們達成目標的主因,在於法寶。法寶在凡夫的階段,主要是指在自己的內心當中,生起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當然,在凡夫階段的聞思修三種所成慧,只能說是一種隨順的法寶,還不能算是真正的法寶。真正的法寶必需要到證得滅諦還有道諦以後,才算真正證得法寶。而且,滅諦與道諦有粗細等等次第的不同,主要是因為煩惱障與所知障有粗細的不同,所以相對來講,滅諦與道諦也有粗細的不同。這些都必須依次而生起。有了三寶的因與緣之後,我們才能達到要達成的目標。對於這點我們必需有所認識。從無始以來,我們內心深處就一直希望自己能夠達到究竟離苦得樂這個目標,也就是說,這個樂必須是究竟的、無上的樂;苦呢,就是連苦因,還有它的習氣都能夠斷除的這種離苦。目標這樣立並沒錯,但是我們在尋求離苦得樂的過程當中,卻常常把不是究竟的樂當成究竟的樂,把不是究竟的離苦情況,認為是究竟離苦。也就是說,希望的目標是對的,但是辨認的過程卻發生了問題。例如,我們把輪迴所攝的安樂認為是究竟的樂,而不曉得究竟的樂,事實上是證得一切種智、一切相智,這種樂才是究竟的樂。我們總以為只要無病、無苦就是究竟的安樂,這其實只是很粗的安樂,或者說,很粗的一種離苦而已。我們並不曉得,要到達無住的涅槃,才是究竟的離苦。

一旦知道真正的離苦得樂的情況之後,要達成這個目標就要透過剛剛提到的主因與外緣;也就是法寶這個主因,及佛寶、僧寶這兩個外緣。或者說,法寶這個近取因與佛寶、僧寶這個俱作緣。有了這三個因緣,我們要究竟離苦得樂才能夠達成。會這樣思惟的只有佛教徒,非佛教徒並不會這樣思惟。例如,以非佛教徒來講,他們只要一個外緣──造物主──就夠了,他們並沒有像法寶這樣的主因,還有另外佛寶、僧寶的外緣來幫助達成這目標。所以,我們對於三寶皈依境,在合掌的時候,必需做這樣的一個思惟:我們合掌的對象,佛寶與僧寶是外在的,佛寶是過去成佛的人,僧寶則有過去與現在的祖師與上師們等等,而唯有法寶是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必須去成就的。也就是,我們必需先透過聽聞這些佛典,然後得到聞所成慧,然後再進一步的去思惟,產生思所成慧,再進一步的去修習,產生修所成慧。雖然以現階段而言,這只是隨順的法寶,但是沒有這隨順的法寶,將來我們的心續當中也不可能產生真正的法寶──滅諦與道諦。就像有個說法,因為外道有崇拜月亮的習俗,所以這說法是﹕假設不曉得要崇拜第一天的月亮,就不會曉得要崇拜第十五天月圓時候的月亮。同樣的,假設你不曉得重視這隨順的法寶,你當然就不會重視真正的法寶。所以雖然我們現在心續當中這些聞思修的慧,並不是真正的法寶,但它是成就將來真正法寶的重要基礎,所以,眼前的這三慧是很重要的。

這三個對境當中,法寶是主因(或說近取因);我們要皈依的對象,最主要的就是法寶。但是我們反省一下我們自己,我們大部分情況常是相反的,我們大多是以外在的佛寶與僧寶為主,但是對於內心法寶的開發卻沒那麼重視。那麼法寶當中,可以讓我們很快速的達到圓滿正等正覺、佛果位的法是什麼呢?主要就是菩提心,以及生起菩提心之後的六度行。如果我們能夠迅速的開發內在的菩提心,並且去行六度,我們就能夠快速的成佛。

皈依與發心當中,是先以皈依為基礎,之後才有發心。也就是在皈依的階段當中先去辨認:三寶當中,哪些是主因?哪些是外緣?然後辨認之後,在發心的階段就進一步把主因的能力再增強。怎樣讓法寶的能力能夠增長、增強?就像剛剛提到的,就是菩提心,以及菩提心生起之後的六度行。透過這兩者,可以快速的達到正等正覺的果位。即使我們現在並沒有辦法真正的生起具格的菩提心,但是也可以因此提起我們的心力。如果我們在歸依發心的時候能夠做這樣的思惟,或者能夠用這樣來調整我們的動機,將能使我們的心力更為強大。

以上所講的,雖然是針對我們上課之前調整動機的部分而講,但是與《廣論》或道次第的內容,其實也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在道次第的一開始就提到:「道次第的根本在於依止善知識」,這一點可能會有人誤解,以為只要依止了善知識之後,後面道次的這些功德,自然而然就在自己的心相續當中產生。其實並不是如此。在道次第裡面的科判是:『乙一、道之根本親近知識軌理』,緊接著,『乙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這兩個科判的安立,與我們前面所談的皈依三寶的情況是類似的。「乙一」依止善知識之理這個科判,就像皈依佛寶與僧寶一樣,是外緣,或是說助伴。「乙二」依止善知識之後如何修心之理,才是皈依法寶的部分。也就是說,依止了善知識,或者皈依佛寶、僧寶之後,如何讓自己的內心生起法寶的功德呢?還是要靠自己。主因還是在於要讓法寶在自己的心續當中生起。(摘自2008年6月21日「入中論」的課前開示)

6/08/2008

好書好課程推薦

心類學的最佳讀本_Mind in Tibetan Buddhism中譯本 終於出版!
此書為拉諦仁波切所述之系列課程,由Elizabeth Napper翻譯為英文,現由廖本聖老師再翻譯成中文,為學習「心類學」之極佳讀本。

台北市藏傳佛典學會除發心翻譯此書外,並開設有導讀課程。有興趣者,可由左方《友善連結》中點選【台北市藏傳佛典學會】部落格,以了解詳情。

6/03/2008

我們不會永遠在地獄

Q:有人說佛因為福智二資糧圓滿,所以成佛。 那是不是眾生也可能因惡業資糧圓滿,而永遠不能成佛呢?

我們內心的煩惱很多,而煩惱的根本在於我執。由於我執的原因,我們造作貪嗔痴的煩惱也很多,然後這一些煩惱會因為外緣的影響而增長增廣,所以煩惱會讓我們造作惡業,造作的很多,因而對內心照造成傷害。什麼叫作「對內心造成傷害」呢? 就是在內心形成一種情況, 和內心原來的面貌不符合的、不相同的情況,而這會對內心造成一種傷害。以無我慧而言,配合無我慧,把貪嗔癡的煩惱滅掉,不造作惡業,使內心的善良增長增廣,讓善心越來越強烈,這一些好的部份,善良心的部份,都是隨順內心實相的情況。因為是隨順內心實相之故,善的念頭、善的方面就會比較堅固,因為它是符合內心實相。反之,惡的部份是不符合內心實相的,所以不論它所造成傷害多大,都不會堅固,因為它是不隨順內心實相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談,由我執能引發很多的妄念,由妄念引發很多貪嗔癡的煩惱,由這一些煩惱造作的惡業也非常多。可是仔細的分析﹕這個我執的部份,妄念煩惱惡業的部份,跟對境的實像都完全不符合。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來說,譬如,當我執執取對境的時候,對境是不是如其所執著的方式而存在呢? 沒有。煩惱也是這樣子的,因此這一個部份,他們的情況是對對境進行執取,或對對境進行思維的時候,對境都不是像她們所思維的樣子,也不是如同它對境所執取的方式而存在,因此不論怎麼做,它都不會堅固,既使造作的非常多惡業也不會堅固,因為跟對境的情況不相符合。可是慈心、悲心、菩提心還有無我勝慧的這一個部份,它的進行方式,作用的方式,和思維的方式,跟對境的情況完全相符合。因此之故,這一方面做的越多,它就會越堅固,因為它和實相符合。而從惡的這方面,不管再怎麼做,它都不會堅固,因為跟對境的情況不相符合。

前面所談的我執對境,我們可以很容易了解,因為我執有一個緣取的對境,緣取的對境不是像它所緣起對境的方式而存在,這點大家很容易了解。可是業的對境怎麼說呢?業的對境是什麼? 業的對境跟它造業的方式不符合,這該怎麼解釋呢? 我們造業的時候,都有一個造業的目標,造業的目標都是希望離苦得樂,可是當我一邊造業的時候,我發現我要丟掉的是痛苦,可是卻把痛苦招攬過來;我要得到的是快樂,卻把快樂趕跑了。所以到處碰壁,碰得一鼻子灰,那不是互相背道而馳嗎? 有沒有這一種情況? 所以我要做的業一定有它的目標,目標是離苦得樂,可是反而背道而馳,並沒有達成我要的目標,那就表示和對境不相符合。我們以善業來講,前面講慈心、悲心、菩提心和無我勝慧的觀修,這一些都是內心的問題,所以內心當然有它的對境,這也很容易理解。如果就善業的例子來講,就業而言我們都是希望離苦得樂,可是我造作善業後發現,快樂也得到了,痛苦也離開了,所以說造作善業的時候,他的目標是離苦得樂,有沒有達成目標呢? 達成目標了。善業本身跟它的對境目標是完全相符合的。因為我用的方式和對境是完全相符合,跟離苦得樂是完全相符合,所以造善業會越做越堅固,因為它和對境的情況是完全相符合。可是惡業的部份,再怎麼做都不堅固,因為它和對境的情況不是相符合。

4/03/2008

道次第中「止」、「觀」的次第

Q1、廣論的「奢摩他」、「毗婆奢那」為何擺在最後面?

「奢摩他」是安止,「毗缽舍那」是勝觀。在產生了造作的菩提心之後,再來正式的學習安止和勝觀是比較好的。當然在這之前,隨順的安止和勝觀早就有了。因為從廣論「依止善知識」開始,後面每一段落中,功德證悟的產生,都需要有隨順的止和觀的雙運。而現在這裡「奢摩他」和「毗婆奢那」的學習,是指集中專注在產生正式的「止」和「觀」。因此,若是尚未產生造作的菩提心,就沒有辦法做這種正式止和觀的實修。因此「奢摩他」、「毗婆奢那」這兩部份,是至尊仁波切宗喀巴,針對已產生造作菩提心的學子而作的開示。若是沒有產生菩提心,外道也有止和觀的修行。而我們若是像外道那樣,在沒有皈依和生起造作的菩提心的情況中,去修行止和觀就會引發神通,依於這樣的神通,就很容易以追求自己的利益為目標,造下利己害他的各種惡業,會有這樣的危險。但若是我們在生起造作的菩提心之後,再來作止觀的學習,就不會有利己害他惡業的問題,因為前面已經有造作菩提心為基礎之故。這就是為什麼至尊仁波切在開示完菩提心的內涵之後,才要說明止觀實修的主要原因。

Q2、是不是修成「奢摩他」、「毗婆奢那」之後,才能進入密續修行?

如前所說,在內心生起造作菩提心之後做正式止觀的學習,再以這樣止觀了悟的內涵,作為後面實修階段的基礎。那是否在尚未產生正式的止觀的情況下,就不必學習密咒乘門而慢慢等待呢?那倒也未必。雖然尚未產生正式殊勝的止觀,但在前面的學習階段已有了隨順的止和觀,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可以學習密咒乘門。因為在密咒乘的地道中曾經談到過,在密咒乘門中,要在內心產生止觀,較顯教的方法容易,其威力也更強大。因為有這樣的特色之故,所以並不需要花長久的時間去等待。在顯教乘門中,道次第廣論中也談到,造作的菩提心產生之後,這時雖然正式的止觀尚未產生,也不必停頓在那裡等待。因為這時候內心已有些普通的等持能力;而雖然尚未產生正式的勝慧,但內心對於空性總是已有些了解,就是了空慧。在內心有這樣簡單的了解空慧和普通的等持情況下,也是可以趣入密咒乘門的。既然在密咒乘門中,要產生正式的止觀更為容易,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運用,我們當然可以用更好的方法趣入密咒乘門。
前面所說的造作菩提心,是指菩提心的條件仍未完全齊備,如果是條件具足的菩提心,那就是不假造作的菩提心。產生造作菩提心時,並不需要等待就可以趣入密咒乘門的道路,接著再漸次的學習之後,自然會產生不假造作的菩提心。總之,在產生不假造作的菩提心之前,先要有止和觀的學習;而在產生造作的菩提心之後,就可以學習正式的止和觀。在學習不造作菩提心之前,一定要有正式的止和觀,但是在學習造作的菩提心之前,不一定要有正式的止和觀。

Q3、為什麼不造作菩提心的生起,須要「奢摩他」和「毗婆奢那」?

不假造作的菩提心是指,不需要花很大的力氣,內心稍加思惟即自自然然的流露出菩提心。因此在產生不造作菩提心之前,內心一定要有相當堅固安定的能力,必須先去除內心粗分煩惱的散亂,使內心得到一定程度的穩定,這就是是安止。而且,菩提心的內涵,是以思擇修為主,這也必須是在穩固安定,不散亂的狀態之下進行思惟抉擇才可行。思惟為何一定要去做利益眾生的事,這是勝觀;思惟愛我執有何過患,思惟自己如何能夠成就佛道的原因,這些是勝慧。在內心堅固穩定的情況下去思惟,能夠無礙的趣入各種無量無邊的智慧,這些是勝慧,而勝慧一定要由勝觀完成。因此在不假造作的菩提心產生之前,一定要先以無量無邊的邏輯推理去分析,思惟愛我執有何過失,利他有何好處,為何我要成佛原因何在。而且這是在一剎那一剎那之間去進行思惟推理分析,所以這樣的勝慧是非常廣大的,這也就是勝觀的本質。 (摘自2007年3月2日仁波講廣論「奢摩他」)


3/03/2008

南印朝聖之旅

§§印度心靈之旅§§

2008年一月一日,一元復始,一群人以又期待又雀躍又有點擔心的心情,跟著雪歌仁波切踏上為期23天的印度行腳。23天的行程分兩大段:前16天去南印聽法王的教授;後7天去中印朝拜佛陀聖地。因篇幅有限,在此僅大略記錄行程中的重要活動,將來在網站會出較完整詳細的記錄與大家分享。

南印聞法
.1日出發,連夜趕到南印哲蚌寺時,已是2日早上近午。寺方讓我們下塌於哲霍康村。
.3、4日,法王口傳「聖吉祥真實名經廣釋照明金剛瑜珈真實大日」,仁波切下午幫大家稀釋。
.仁波切帶大家於這段期間,分別拜見洛確仁波切、蔣滋確杰仁波切、法王的老師林仁波切轉世、聳仁波切轉世、穹拉仁波切。每見一位大師長,仁波切都會請師長傳授咒語,讓大家跟師長結法緣,並請師長來台灣弘法。
.洛色林大殿開光。.法王傳現觀教授,以「明義釋」和「顯明佛母義之燈」

中印朝聖
.恆河邊供花、供燈,觀焚尸。
.鹿野苑做供養、大禮拜、誦「佛說四諦經」。.靈鳩山,誦「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
.那爛陀佛學院誦寂天菩薩「入行論」。
.菩提伽耶正覺大塔前、或菩提樹下,做早課、繞塔、持釋伽心咒、供燈(千盞)、廣大供養、大禮拜。仁波切還在正覺大塔前為大家受菩薩戒。
.尼連禪河供釋伽牟尼佛牛乳的牧羊女紀念塔前供養、禪坐。

後記
在印度旅遊並不舒適,貧窮、骯亂,空氣污染、車聲吵雜,同修們大多水土不服,加上長途舟車勞頓,不是感冒就是腹瀉,回來台灣之後也都繼續生病,到兩個星期之後身體才調適過來。但,當種種生理的、身體的不適過後,夜深人靜、或獨自沉思、或午夜夢迴,竟能感受到一股清涼恬靜的記憶充滿心靈。或許這就是印度神秘又吸引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