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公告§§
● 12月11日(五)12:00-13:00<毗婆舍那>課後,仁波切將復習課程中所應破中對所破太過的”顯其非理”部分(廣論科判己二---午一---未二---申一---酉二,P411 L-1) NEW!
●12月份因仁波切與格西均分別出國,因此仁波切的常態課程將上課到12月14日(一)後即停課,直到一月初才會復課。
●格西也將於12月初即出國,因此格西12月的課只有12月3日的《心要莊嚴》後將停課,直到一月下旬復課。
●仁波切《實執諍論》預計於12月14日(一)講完。等仁波切復課時,將於星期四晚上接續講《入行論》沒講完的進度<靜慮品>,並接續講智慧品。
●因<廣論研討>、<心經研討>帶班師兄姐出國,自12月18日至1月初,這兩堂研討課暫停。
--------------------
§§特別活動通知§§
宗大師燃燈節法會~雪歌仁波切主持
祈願現起俱生大樂慧,祈願淨除惑亂執實垢;祈願短盡心中疑惑網,祈願加持迅速如師尊。
12月5日(六)為宗大師誕生、圓寂的紀念日。當天我們將以上師薈供、誦《宗大師密傳》、《宗大師證道歌》,以及點燈來紀念宗大師。
●時間:2015年12月5日(六)下午2:00-4:00
●地點:四諦講修佛學會
---------------------
§§特別課程通知§§
三身為道用~雪歌仁波切主講
密乘地道和三身為道用是要了解密續修行最基本的理論。仁波切剛結束《密乘地道安立》的課程,因同學請求仁波切把基礎的道理講完,所以仁波切將以《基位三身安立明炬論》為根據,帶著我們了解三身為道用的道理。
●時間:2015年12月12日(六)、13(日),早上9:30-11:30、下午2:00-4:00,共四堂。
●地點:四諦講修佛學會
---------------------
2015年12月份常態課程表
12/05/2015
修行找回心的本性,最後才能成佛!
§§醍醐心語§§
宗大師告訴我們,修行的每一個階段都有證量,下士道有下士道的證量,中士道有中士道的證量,上士道有上士道的證量;一切的證量都要靠止修、觀察修、止觀雙修,才能生起、證得。
心的本性唯明唯知
我們現在還是凡夫,狀況非常差,有很多煩惱,但是這些煩惱所依的「心」本身是「唯明唯知」的,它有一個完全不會被煩惱障礙到的本性。雖然我們目前還有許多不好的想法,有貪、瞋等不好的心所,但是這些不好的東西和它們所依的心卻是不相應的;也就是說,我們雖然還有很多煩惱,但是煩惱所坐的位置─心─卻是唯明唯知的。藉著修行,我們要一步一步找回心的本性,最後脫離輪迴,達到佛果。
這裡所說的「心的本性與煩惱不相應」,是指從長久、究竟的角度來看,心最後終究會離開煩惱,不會永遠和煩惱在一起。這裡的「相應」與「攝類學」所講的心王和心所互為「相應因」的「相應」意涵不同,你們不要混淆。
攝類學所講的「相應因」,意指心王和心所「做什麼都在一起」,它們之間有五個相應的關係:所緣相應、行相相應、時間相應、所依相應、本質相應。譬如說,當心王緣在什麼上面,心所的所緣也是一樣的;心所朝向何方,心王也朝向何方;心所想什麼,心王想的也是一樣的;心所和心王所依的眼根、耳根、鼻根,也是一樣的;各種心所和它的心王都是「相應存在」的。這五個相應關係是短暫性的。
此處所講的「相應」則是指:從心的本性來看,心最後一定不會是煩惱的狀態,故說心與煩惱不相應。也就是說:心的本性是惟明唯知的,所以我們的心與菩提心、空正見等會相應;與我執、我愛執、煩惱等不會相應。以下分別從「唯明」與「唯知」的角度,加以解釋。
心是唯明的,故與清淨相應
「唯明」是乾淨、清淨的意思。因為心有唯明的本性,所以會和乾淨的東西相應,和汙穢則不相應。例如:我們所有的煩惱、我執、我愛執等都是不清淨的,肯定與心是不相應的;菩提心與空正見等是清淨的,所以與心的本性是相應的。心像一面鏡子,朝向什麼方向,裡面就顯現什麼。當心朝向髒東西時,雖然短暫顯現出髒東西,但是髒並沒有進入心的本性,只是暫時顯現而已。將來當它朝乾淨、正確的方向時,好東西就會顯現,圓滿、清淨的感覺就會出現。由於心的本性是清淨的,短暫顯現出的髒實際上並沒有染污到心。
心是唯知的,故有觀察的智慧,且與無明相違
唯知是什麼意思呢?心在對境的時候,不只能把「境」顯現出來,心的本身還有智慧,能夠從自己那邊觀察、思考,分辨:這些境到底是什麼?是好、是壞?是真、是假?因為心有分辨的智慧,所以說它「唯知」。
唯知的另外一個涵意是,因為心有智慧,故與「無明」相違。「知」是「知道實際上真相是什麼」。因為唯知的本性,所以心喜歡知道、喜歡清楚、喜歡明白、喜歡了解,喜歡了悟;心不喜歡不明白、無明、愚癡…等等。心的本身有這樣一個分別的體性,所以與符合道理的事情相應,與不符合道理的就不相應。與心相應的是正確的、合乎法理的、符合緣起的想法,是菩提心、空正見等等。不符合道理的想法則與心完全不相應,例如執著心、我愛執、自私心等;這些煩惱都是無明的狀態,所以與心的本性是不會相應的,心不喜歡這些。心和無知、愚癡、無明等是相違的。心的本性就有這樣的體性。
因為唯明,所以煩惱沒有辦法進入心的本性;因為唯知,所以煩惱好像有點「怕」心,和心不會相應。
心有感受,會追求離苦得樂
此外,心的本性對於「離苦得樂」的感受是喜歡的;因為心有感受,所以會追求離苦得樂。從這個角度來看各種心王的法與心所的法,某一些具有離苦得樂的作用,另一些則只會帶來「得苦離樂」的後果。有離苦得樂作用的法與心的本性是相應的,會造成「得苦離樂」的心王與心所則與心是不相應的。例如:煩惱等心所有「得苦離樂」的作用,所以與心的本性不相應;菩提心、空正見等具有「離苦得樂」的作用,所以與心的本性肯定是相應的。
修行生起的證量,帶來離苦得樂的作用
還有哪些心王、心所具有離苦得樂的作用呢?一一認出來的話,所有我們要藉著修行生起證量的心王與心所,都會帶來離苦得樂的作用,也就是說,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菩提心、空正見…所有的證量,都具有離苦得樂的作用。與這些相反的,則會帶來得苦離樂的後果。例如:與下士道證量相反的,不皈依、不信業果、愚痴無明、執著今生等等;與中士道證量相反的,對輪迴圓滿非常執著、對解脫完全沒有興趣等等;以上士道的菩提心、空正見來講,與菩提心相反的是我愛執,與空正見相反的就是對所有的法上面有執著;這些都會帶來得苦離樂的結果,都是與我們的心不相應的。
真諦的力量,勝過虛假的力量
進一步來看,菩提心與空正見等不但與心的本性相應,並且與負面的我執、我愛執等煩惱是「相違」的。兩種力量哪一個比較強呢?菩提心與空正見的力量是真諦的力量,我執與我愛執的力量屬於虛假的力量,當空正見、菩提心生起或增長的時候,真諦的力量比虛假的力量強很多,所以一定會超越後者,因此,我執、我愛執等煩惱會被消除,無法繼續存在。
除了本身的力量,菩提心與空正見後面還有法─緣起道理─的力量支持:我們看得到的因果緣起道理、所有正確的想法與量、以及一切佛菩薩,都支持空正見與菩提心。這些力量非常強大,所以,就像後面有靠山,空正見與菩提心會越走力量越大。反之,我執、我愛執等煩惱本身是虛假的,若再問後面有誰支持呢?支持它們的也都是虛假的,無法與真實道理相應,因此會出現什麼情況呢?越是支持,越會傷害到它們。就像我們抓到一個小偷,向他問話,他回答的時候,因為打妄語,就越講越離譜;我們再繼續問,他為了圓謊,又講得更離譜,到後來,所有他講的理由都不支持他,反而打破他自己的講法,更加傷到他自己。同樣地,煩惱背後的理由都是虛假的,我們越是想找理由來支持它,越容易發現這裡有問題,那裡也有問題,它反而變得更慘,更沒有道理。虛假的力量不但不能支持煩惱,反而會傷到它。
藉著修行,找回心的本性,最後脫離輪迴、成就佛果
我們的心喜歡明白,並且排斥不符合道理的、不明白的。當心遇正確的道理,會覺得很相應,它會漸漸地看到、明白、成長,然後繼續往前追,就會更明白、更明白;心的本身就有這個功能。從這個角度來說,就是心有「佛性」。佛性的意思是我們未來可以成佛的本性。心這樣成長,我們的佛性會慢慢地提升,越來越接近佛的果位。
總結以上,煩惱、心、菩提心與空正見之中,菩提心與空正見是正面的好東西,煩惱是負面的壞東西;兩者的所依都是「心」。如果我們把正、反兩個力量拿來比較,就會相信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把我執、我愛執等煩惱去除!因為這是我們心的本性,是本來就有的體性。我們若能找回心的本性,一定可以去除輪迴的根本,脫離輪迴,最後成就佛的果位,
如何做才能找回心的本性呢?我們必須精進地依照道次第修行,一步一步改變我們被煩惱所染污的心,最終才能找回心的本性。我建議你們每天依照《道次第日常實修儀軌》做功課,就是希望你們藉著修行,找回心的本性,最後達到脫離輪迴、成就佛果的目標。
【摘錄自:雪歌仁波切著《當下實修道次第—道次第日常實修儀軌與解說》(編撰中)】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