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2010

認出『我執』這個大騙子!

慧見導盲
我們對空性做聞思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要遮遣我執,因此在聞思修空性之前,先要辨認「什麼是我執」。也就是要去辨認從無始以來到目前為止,讓我們不斷地受苦的根源是什麼?首先要對苦生起無法忍受,想要出離的想法。其實我們不斷地受苦是因為不斷地被無明、被我執所欺騙、捉弄。對苦生起出離之後,我們要進一步地能夠去除對我執的貪著,而去除的方法就是聞思空性。等於說,聞思空性是去除我執的一個方法,要了解到這一點。
就像我們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最後發現到我完全被他騙了,我自己認為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到頭來才發現從以前到現在就一直被他所騙。這樣的話,我們會不會從內心很討厭他!非常恨他!是吧!就像這樣子,從無始以來,我們認為「我執」是最好的朋友,然而最後才發現到,從開始到現在,我完全被它所騙。我們以為是「我執」一直保護我,它一直給我帶來很多的快樂,一直救護我;但是現在學習了之後,才發現到,它從以前就沒有真正地照顧到我,都一直騙我。
發現被好朋友欺騙之後我們會很討厭對方,內心非常怨恨;一樣地,對「我執」我們就要這樣認出。認出之後,就想怎麼樣與它保持距離、遠離它。但也還是沒有辦法做到,那就必需要學空性,才能遠離它。
沒有學空性,它會一直纏著我,沒辦法遠離它。我們認出「我執」騙我的情況,然後內心就非常怨恨它,就想我要怎麼樣與它保持距離,遠離它。這樣想,然後就找空性的法。要有這樣的動機,這樣的想法。
在噶當派的祖師們的論著裡面也有提到,如果有一位朋友從一開始就不斷地欺騙我們的話,等我們知道真實的情況的時候,會從內心深處怨恨或討厭這樣的一個朋友。噶當派的祖師們講這段話其實主要是要讓我們內心生起對輪迴的厭惡,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法會讓我們對輪迴產生厭惡的話,這個才是符合定義的法。反之,如果一個法會讓我們對於輪迴更貪著的話,這不是符合定義的法。
雖然引用噶當派的祖師們的話是要讓我們對於輪迴產生厭惡、厭離,但是輪迴這個部分也可以改換成「我執」。「我執」類似輪迴,假設我們能夠對於從無始以來一直欺騙我們的「我執」感到厭惡的話,就可以讓我們想要從「我執」出離,然後去找能夠對治「我執」的方法。 (摘自2010年11月27日入中論課)     

10/02/2010

皈依後如何發心

醍醐心語
        皈依了之後,我們就進入發心。如何發心呢?我對三寶一心一意地呼喊、求三寶:「三寶救我們!」這樣一直喊了之後,三寶給我們開示什麼呢?三寶開示:「你們無始無終就是跟眾生在一起,一定是跟眾生在一起的,所以,沒有辦法離開眾生。那麼,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我們的心改變、我們的行為改變,而且要跟眾生好。也應該要跟眾生好的,為什麼呢?眾生過去對我們不管是當母親也好,當敵人也好,都是我們要感恩的對象。」我們心裡就想:「三寶給我們這樣開示,所以,我現在心裡就要開始轉,轉變成沒有一個眾生不是我要感恩的。」所以從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戚、朋友,平常來往的人…,多想周圍這些人,然後慢慢…慢慢地擴大。如果發心的時候只想那些看不到的無量無邊的眾生,而自己周圍的眾生卻無所謂、不理了,不是這樣子的哦!沒有這種發心。發心是:先看自己周圍的眾生,沒有一個不可愛的、沒有一個眾生對我沒有恩德,都有很大的恩德,這樣慢慢…慢慢地擴大到一切眾生的話,這就是比較實際的一個發心。《廣論》裏也有說知母、念恩、報恩這些都是要慢慢地擴展,不是一下子就想整個無量無邊的眾生。發心的時候,也是慢慢…慢慢地擴展,好像有一個眾生我沒有照顧到,我就不會成佛了;我放棄任一個眾生,我就不可能成佛,所以沒有一個眾生是可以放棄的,即使是一個眾生也是跟我成佛有非常緊密的關係,所以,每一個眾生對我的恩德都是很大的。這裏三寶給我們開示的是什麼呢?「你們要跟眾生好。」。
        簡單來說,皈依就是對三寶有信心,而發心是對周圍的眾生方面有愛心的意思。所以,對周圍的眾生方面要生起圓滿的愛心,這就是發心。這個圓滿的愛心要圓滿到什麼程度呢?我對眾生要如何回報他們的恩德呢?真正的能夠把他們從輪迴苦海當中救出來,就是我要成佛。所以唯有我要成佛,才可以救得了他們,所以心裡就要想:「我一定要成佛!」要有這樣子的一個發心。# (節錄自「2010道次日常實修及前行加強講解」02_100113)

9/01/2010

如何生起皈依的心

醍醐心語

        我們與眾生都很可憐,跟眾生都互相不認識,互相打架、殺來殺去、互相一直傷害,這樣在輪迴裡面一直不停的流轉,所以,念皈依發心偈時,就是想這些可憐的衆生---我自己也好、這些眾生也好---一起在皈依境面前,以一個誠懇的心皈依。所皈依的對象――這些資糧田――是什麼呢?重點就是我們平常講的---佛菩薩的能力及他們的慈悲。他們的能力是什麼?他們能夠救我們。對於這方面要有信心。然後,他們也非常願意、非常想幫忙,這方面的慈悲也圓滿,所以,這兩方面要好好想。然後我們心裡才非常願意皈依,就會全心全意地皈依。就是要這樣子的一個皈依,我們帶那麼可憐的眾生,我們大家一起在佛菩薩面前,一心一意地皈依,所以,念「諸佛正法聖賢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就這樣子誠懇地皈依。
        平常皈依發心偈的時候,就把前面這兩句(「諸佛正法聖賢僧 直至菩提我皈依」)念多一點比較好,不用馬上念後面的兩句(「我以所修諸功德,為利衆生願成佛」)。前面兩句念多一點,然後心裡就好好皈依。好好皈依的時候,也要思惟:我們與眾生在輪迴苦海當中多可憐、多痛苦,然後,有一種恐懼,然後,就想離開輪迴,對於三寶能夠救我們脫離輪迴這方面生起信心。這個信心應該是依於法的信心才是正確的。法寶是真正救我們的,所以這個法寶――空正見、菩提心――是真正會救我們的,所以是以對法寶上面的信心為主。從法寶的信心也會生起對佛寶、僧寶的信心,這裏就是踏實的一種皈依的心生起,然後就一直皈依、一直皈依。# (節錄自「2010道次日常實修及前行加強講解 01_100116)

6/18/2010

不要被"不依止"嚇死了!

醍醐心語

編者按:
《菩提道次第廣論》“親近善知識”的段落裏,有一段“不如理依止善知識的過患”,宗大師說,既請為善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會遭諸疾疫、遭非人干擾;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經無量世受無量苦。而且又引經言,若譭謗阿闍黎,會受地獄諸苦,或“百世生犬中,後生賤族姓。”
很多人讀了之後,深感恐懼,覺得最好還是不要有善知識還比較好呢!或是同修之間,用“你不依止,你會下地獄!”來壓迫人,並且拿廣論此段之白紙黑字嚇唬人,讓人百口莫辯。針對這樣的問題,仁波切從各種角度加以剖析,讓大家了解宗大師的本意,希望解除大家因誤解而生的恐懼。因會訊篇幅有限,本篇文章將分次刊登。

因為上一堂課有人問,「這裡講『不如理依止的過患』,那麼可怕,怎麼辦?」建議把『不如理依止的過患』這部分,跟我們現在學習狀況做一個連接,所以我這裡就順便講一下這些道理。

佛教是理性的宗教,不是嚇人的宗教
我們學習的時候,聽到、想到《廣論》裏提到“不如理依止的過患”那麼嚴重,心裡就有點嚇到,或者可以說,別人就用這個法理來壓迫我們,然後就會讓我們嚇死了,有這樣子的情形。我們要瞭解的是,基本上,佛教是沒有要嚇死人的,我們自己也不需要被嚇到,或是被別人用佛教修行的法理讓人嚇死。佛教應該不是這樣子的一個法,佛教不是這種宗教。

基本上,佛教是非常理性的,連釋迦牟尼佛都一直講,要觀察他的教法,他(用的)比喻是世間觀察金子,古代金子是最寶貴的,我們買金子的時候,會非常非常謹慎地觀察,會測它是真是假,觀察時一般,會先燒,燒了之後再切,也會磨,透過這樣子三階段,所以我們世間對於金子,不會那麼隨便馬上取,先會很小心地觀察。

一樣的,世尊說學佛是生生世世影響我們的一個東西,或者說學法,法有各種各樣的宗教的法。法對我們生生世世會影響,這個影響很大的緣故,我們要非常謹慎,要小心。世尊說,我的教法也一樣,你們自己要觀察,不是我講你們就聽,你們一定要好好觀察,之後再自己決定。世尊這樣開示的意思是甚麼呢?一個是,法是對我們生生世世有影響的,第二個意思,他自己的這個法是你們非常可以觀察的一個東西。而且,不只是可以觀察,這是必須去觀察的一個東西。「可以觀察」的意思是,世尊自己很有信心,你們觀察出來最後的結論,最究竟、最正確的,就會變成他的法,所以你們一定可以觀察。第三個,是必須要觀察的意思。為什麼必須要觀察呢?因為我們人的心要改變,是自己內心裡面開一個智慧,才能改變,不是別人外面的強迫,那是不能改變的。所以我們自己的修行要改變,要去除煩惱,要自己內心明白這個道理,這種明白,不是聞的階段,是進一步思的階段,又還更進一步的體會、體驗出來的,好像我們平常說的「覺悟」。這樣子的一個智慧,就透徹的把這些無明或是這些不正確的想法,與不正確的想法所帶來的煩惱,整個都去除,都改變。所以,這種改變,不是從外面強迫,或從外面一個東西強灌入我們腦袋裡面,沒有辦法這樣。我們自己學習、聞、思、修,這樣子一直(進步),然後就增長智慧,然後透過這樣子,就去除我們不正確的這些想法與煩惱等等,那就改變了,所以必須要觀察,內心必須要生起智慧。

所以世尊在經典裡面說,世間我們對金子會經過燒、切、磨等等,一樣的,對於法,也需要這樣子觀察:比丘或智者,當善觀我語,如煉截磨金,信受非唯敬。(在《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裡有引)。我們要理解,世尊經典裡面講的這個句子的意思是甚麼呢?一共有三個,一個是我們要理解,我們對於法,不管是什麼宗教的法,要非常謹慎的選擇,因為這對我們生生世世有影響,所以要非常謹慎的選擇。第二個意思,我的這個法,你們觀察的結果出來的話,最後最正確的就會變成我開示的這個法。第三個意思,你們學我這個法的話,必須要這樣子學。因為我們眾生內心的煩惱要調伏、去除,而調伏這個煩惱,不是從外面改變我們,我們自己內心要生起這些聞思修的智慧,要慢慢增長。慢慢增長了之後,就會去除不正確的這些想法,跟不正確的想法所帶來的這些煩惱。所以要把煩惱去除,就必須要生起智慧,是這個意思。

因此,我剛剛講的,看道次第裡講的不如理依止的過患的時候,有的時候我們自己會嚇到,或是別人用這些詞讓我們嚇死。這樣子的時候,我們先要理解,我們平常學佛或學佛法的時候,不可以只看這一面或只有看這一段,沒有看整體,這完全錯了。我們要先看整體,要整體作判斷,不可以就這一句,一直做解釋,我們對整體要理解。所以,看的同時,比如說,看“不如理依止的過患”這一部分的同時,我們要記得佛教本身基本是怎麼樣的,世尊教法的基本是甚麼樣子。

爲了對修行有幫助而言不如理依止的過患

很多人讀了之後,深感恐懼, 覺得最好還是不要有善知識還比較好呢!或是同修之間,用“你不依止,你會下地獄!”來壓迫人,並且拿廣論此段之白紙黑字嚇唬人,讓人百口莫辯。針對這樣的 問題,仁波切從各種角度加以剖析,讓大家了解宗大師的本意,希望解除大家因誤解而生的恐懼。本篇乃繼續上個月會訊“醍醐心語”的文章。

另外,這邊開示的不如理依止的這些過患,是針對一個程度已經到修行依止善知識這個階段的人。他可以這樣想,這樣想對他有幫助。比如說,《入行論》裡面有講,菩薩為了自己修菩薩行要修好,他有不一樣的一些想法。他會想:如果不好好修,就會有騙一切眾生的罪。《入行論》裡面就這樣說的::「若以如是發誓言,而於其事不成辦,則為欺誑諸有情,我當墮落生何去?」。實際上,他並沒有騙一切眾生,他並沒有騙一切佛菩薩,但是他自己這樣子想的時候,他的修行會有進步,對他修行上幫助非常大。通常我們騙一個眾生,講一個妄語的時候,罪已經有多嚴重!如果用妄語騙一個眾生,就有那麼大的罪,那麽現在騙一切眾生、騙一切佛菩薩,罪又有多嚴重啊!寂天菩薩是這樣子想的,實際上他有沒有騙一切眾生?或者有沒有騙一切佛菩薩呢?沒有啊。他這種想法是從他修行的角度想的。他這樣想,對他的修行幫助很大,他因此很嚴格、很清淨地修行。所以跟這個有點一樣的道理,比如不如理依止的過患,「沒有這樣子如理依止的話,就會有甚麼過患……」,這是我們修行到一個程度時,這樣子想,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想,不代表實際上真正存在的意思;這個我們也要理解。

不依止的過患是針對聞思已打好基礎、進入修階段的人而言
還有我平常跟你們講過,修依止善知識這個部分,第一個我們要理解的就是,它是修行道次第裡面一個「道」的階段。不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的「道」的意思哦!是修行道次第的「道」的階段。所以,「道」的階段前面必須要先有聞思,沒有聞思,怎麽馬上變成修行道次第的「道」呢?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前面先要對整個道次第有相當的聞思基礎,然後修道次第,就如廣論所說的一樣,從依止善知識開始,然後慢慢這些道或是量就生起。所以,我們現在程度還沒到修行依止善知識的階段,我們大部分都還在前面聞思的階段,甚至連聞思也還沒有打好基礎。我們的上師法王也常常開示說,道次第的學習可以從後面(毗缽舍那)學習,也就是我們聞思這個部分先要打好基礎,把整個道次第學很多遍、很多遍,把聞思的基礎打好。基礎打好之後,也對菩提心或者對四聖諦這些,有一種感受,有一個體會,覺得「這是我的心中必須要生起的!」有這種感覺的時候,就可以從依止善知識這裡修行。所以,依止善知識這部分是道的階段,不是聞思的階段,這個我們也要理解。所以我們看這個「不如理依止的過患」時,自己也不用難過或者不用被嚇到,別人也不可以用這個來嚇人,沒有什麼必要,因為我們都還沒到這個程度,所以這部分就更不用講、不用想了。

進入修依止善知識時因不同的次第而有程度差別,不是一蹵即成
但是,不被嚇到並不代表我們完全不在意。因為,雖然我們是在聞思的階段,但是,將來還是要修依止善知識,所以還是要小心一下。但是,不是完全這一套就變成我們要做到的,我們要理解我們還沒到這個階段,這是第一個。然後,第二個,修依止善知識它本身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這個很難哪!因為,修依止善知識是和自己的修行配合著一直進步的。修下士道的階段,也有它相當的修依止善知識的程度;修中士道的階段,也有它相當的修依止善知識的程度;修上士道的階段,也有它相當的修依止善知識的一個程度;修密乘道的階段,也有它相當的修依止善知識的一個程度。不可以說修依止善知識變成一下子就可以修得來,而是慢慢、慢慢的。我也常常解釋,「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修依止善知識,在道次裡面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每一個階段都有、都要修。所以我們在每一個階段都必須要修依止善知識,配合不同程度而修依止善知識。所以依止善知識有不同的程度,越上面,修依止善知識的要求越高,修得越殊勝。所以,第二個要理解的是,一進入道次第,修依止善知識馬上就可以修得來,這是不可能的事,也不需要這樣要求,這是不對的。隨著我們自己的修行慢慢進步的同時,修依止善知識會慢慢培養出來的,慢慢會這樣子一直進步的。所以這也是要瞭解的。

依止善知識不是一味地聽話,仍要正住、具慧
再來,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並不是說好像我們沒有理性、我們不可以有理性,完全不是。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我們要理性,我們要依法,我們依止要智慧,這是最重要的,要非常非常重視。我們一般常常會想:修依止善知識,我不可以觀察,我不可以想很多,我就聽話就好了。這完全不對的!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正住與具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別現在末法的時候還更重要。為甚麼呢? 因為末法的時候,很難找到非常圓滿的所依的善知識,所以我們弟子具備正住與具慧,顯得還更重要。因此宗大師前面有講:所依的善知識,我們末法這個階段,其實很難找得到很圓滿的。他已經講得很清楚

我們看一下,「所依善知識」這個科判,我幫你們分段的第四段最後,「具其相者,諸欲為作學人依者,亦應知此,勵力具足如是德相。」p27.6這個意思就是上師也要認真,他也要認真,就是上師還未圓滿的意思,也要認真的求進步,自己要越來越具足德相這個上面,他要注意。還有下面講八分之一為下邊際是吧!這裡也有講,「由時運故,具全德者實屬難得」,所以我們要理解,末法時代,上師本身具備這樣條件的很難,沒有具備的很多。

再來,「能依學者」這邊,有這樣一個句子,請看第二十八頁第三行,「釋論」就是《四百論》的注釋,「解云」就是解釋,「說具三法堪為聞器…於說者過,反執為德」p27.3這一段上、下引號都不需要,因爲這裡是引它的意思,沒有照《四百論》的原文來引。請看釋論解云最後面「於說者過,反執為德」,我們沒有正住的話,有什麼過患呢?除了前面說了一些,這裡講的是,把說法者---也就是我們的上師---的過患變成德。所以這裡就講清楚:我們末法這個時代,上師一定有一些過患,我們沒有正住的話,就會把這個過患看成功德。所以沒有正住的話,我們會吃虧嘛!因此,我們就必須要有正住,如果有正住,不會把上師的過患看成功德;如果沒有正住的話,就會變成把過患看成功德,那麼誰受傷害呢?就是弟子。所以弟子必須要正住。剛剛講的這個句子,就是要我們非常理性的意思,雖然要如理依止善知識,但是也要非常理性的。這點也要釐清。

然後,我們也要具慧。那這個具慧,它會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這邊有講,比如說,二十八頁最後一行:「棄捨惡說受取善說。」這個惡說,是誰的惡說呢?當然是我們的上師。所以我們自己要具慧,沒有具慧的話,上師的一些錯誤我們也取,就會變成取惡說。所以要具慧,具慧是甚麼呢?上師說的話裡面,惡說,(我們)把它捨棄;善說,(我們)把它取出來。所以我們要理解,這是非常非常理性的。

然後,加行依止那裡也有談到,三十六頁倒數第二行,引《毘奈耶經》「若說非法,應當遮止」,還有《寶雲經》亦云,「於其善法隨順而行,於不善法應不順行。」所以,這些我們都要瞭解。

總結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錯誤:我們看一個句子的時候,只有想到這個句子的意思,而沒有整篇的看,這是不對的。當我們看宗大師講不如理依止過患的同時,我們也要瞭解整體宗大師講什麼,基本的佛教講什麼,這些都要瞭解。沒有這樣瞭解的話,就會誤解。(摘自2010-04-23廣論課程)

6/12/2010

美好充實的一天,從皈依發心起

一個學佛的弟子,有沒有燒香?有沒有點燈?這些行為並不是那麼重要的,這並不是真正的佛法,但是如果晨醒時就能做皈依和發起菩提心,這就非常重要。於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晨起時有皈依的話,心裡會覺得有安全感;又如果能夠發起菩提心,則在面對今天遇到的、所有看到的、想到的等等所有的這些眾生,我們會較有愛心,對他們也能夠比較包容,心中不會產生恐懼,而覺得比較舒服,每一天都會過得非常有意義,則這輩子所獲得的人身也就很有意義了。反之,早上我們沒有發起菩提心,則面對任何人,都像是仇人一樣,因而產生想要跟他比較、競爭,如此一來,壓力會越來越大,心中不會平靜、舒坦。又如果沒有皈依、信仰,人也就不會那麼端正,會產生欺騙的行為,而傷害這個人,傷害那個人。所以,每天晨起一定要進行皈依和發起菩提心,這是非常重要的,不需要特別持什麼咒,這一天的行為就因此能成爲善的行為。這也是爲什麽我們在每一次上課之前,都會進行皈依和發起菩提心來調整我們的意樂,使得皈依和發起菩提心之後的聞法行為,成為一個真正的、而且具有意義的善行。 (摘自2009/11/28am心類學課程)

5/01/2010

如何生起強烈踏實的後悔心?

編者按:
有紥實的追悔心,是拜懺得力不得力的關鍵。有扎實的追悔心,四力(追悔力、依止力、對治力、遮止力)懺悔的依止力、對治力、遮止力才會隨之生起,也才能達到拜懺防非止惡、集資淨罪的功效。
然而,怎麽追悔?什麽事需要追悔?我到底做了什麽惡事需要追悔?追悔的心如何與道次第的修學連結?我不追悔又如何?
本文摘自仁波切講實修功課中的懺悔部分,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負面的因果、正面的因果,兩邊都要想

很強烈的後悔心要怎麼想才能生起呢?一般整體怎麼生起後悔心來說,一個是它的因的階段,造業的當下它有很多的過患、很多的錯;一個是果的階段,將來來世會吃很多虧,有各種不好的果報。所以,因的階段也想,果的階段也想。因的階段是怎麼想呢?譬如,我們當下造這個罪的時候,我們會想:「這是我永遠可以擁有的」,我們有很多目標,都是常法的目標,在常法執著心的情況下,有很多計畫、規劃,然後在這方面就很執著,然後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實際上什麼都無常。

我們當下做的時候,完全是在一個無明的情況下做的。我們平常講的「無明」,就是補特伽羅我執、法我執等等這些,什麼都有,還有,我們一般講業果上也有無明,是吧?現在把無明都講出來的話,無明有很多:從依止善知識到毘缽舍那的階段,正面都是智慧,負面都是無明。所以,從依止善知識到毘缽舍那階段這個角度看的話,我當下做這個罪的時候,跟什麼都沒有符合:跟依止善知識沒有符合;跟下士道沒有符合;跟中士道沒有符合;跟上士道沒有符合,跟「道次第」每一個法的階段都沒有符合。那麼我們的造作是什麼呢?都是跟這些法相反的。跟這些法相反是什麼呢?都是一種無明,心就處在擾亂、沒有智慧的一種情況。所以,以當下這個造作的情況來說,它本身完全是一個負面的無明、煩惱。現在是因的階段,是不好的。再來,它的果報是什麼?

果報也是一樣,異熟果、領受等流果、造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這些等等,一大堆,都不好。然後,這個果報,這個因與果不是只有一次而已,業會增長,業增長廣大那就更可怕,這就是要從因的階段,它有什麼樣的不好;果的階段有什麼樣的不好,這樣子想。

另外,假如因的階段,那個時候,我當下做的是壞的、是不對的、不好的,那我應該要做的是什麼呢?應該要做跟依止善知識符合、跟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出離心、菩提心、空正見都符合的事,所以,我們跟「道次第」的法連在一起想的話,我應該要做的事太多了;跟智慧符合的話,應該要做的事太多了,而不應該做的卻做了那麼多。所以,我們從應該做的這方面一想的時候,對於當時做的這方面,就會覺得這是太不應該做的,還更有一種做錯的感覺。

「當時如果我有做好的話,它會感什麼果呢?會感非常好的果,可能我會得到暇滿難得的人身、也不會墮三惡道,說不定我現在已經解脫了、已經成佛了…這些等等」,所以從這方面想一想的話,就會覺得:「我當時做那些錯的事,太浪費時間了!」

我們都是一樣嘛!譬如,密勒日巴尊者也沒有花多少時間,他都已經成佛了,而我們已經花了幾十年,都白費了,還是沒有成佛,這些等等,所以我們就想:當時造罪的階段,它有負面上的因果、正面上的因果,兩邊都想的話,比較踏實的一個後悔的心就會生得起來。

內心對於無常要徹底了解

但是,《入行論》裡面強調的是無常,為什麼強調的是無常呢?因為,我們想,死亡的時候如果沒有消業的話,那個時候心裡是最恐怖、最後悔的。我們還沒有消業就要面對死亡的那個時候,後悔是最大的,所以《入行論》這裏就是把我們還沒有消業,然後就面對死亡這個階段,會有什麼樣的後悔,把這個拿過來現在想。這很聰明啊!提早準備是最好的,就是把我們快要死亡的時候,我們怎麼樣的後悔,把這個後悔拿過來,現在就生起,用這個方式生起追悔。

臨終的時候我們會怎麼想呢?「哎喲!我當時做的事,我太無明了,我那麼多的計畫,我現在看我自己,這樣子空手就要走了,我什麼都沒有帶走,只有帶走這些罪。當時我完全沒有想到來世,完全沒有想到死亡」,那個時候就會有這種後悔。所以那個時候,我們回頭看我們當時造罪方面,就會生起非常強烈的一個無常的感受。但是沒有用了!那個時候想已經來不及了,如果現在想就有用呢!所以我們把那時候我們的想法帶過來現在想,這是非常有用的。

死亡不會看我們有沒有消除業障,它不會等我們。平常任一件事情,死亡都不會等我們,不管這件事情你有沒有做完,它不會等。一樣的,我們消業的這件事情有沒有做完,死亡也不會等我們。所以我們仔細想「死無定期」的道理的話,心裡就會想:「現在我要消除這些業障。」已經把罪認出來,這個就是我們沒有往生之前一定要消滅的。不然的話,我現在這樣懶惰,往生的時候,肯定會在還沒有消業的情況下離開,所以我現在要懺悔。現在要懺悔的話,我們心裡對於無常也是要透徹地了解,不然的話,不會想現在馬上要懺悔,我們還是想:「明天、後天,或是慢慢的…、幾個月以後我有空,我現在忙…」等等,就是要破除這種想法。所以,我們要特別想這種無定(死無定期)的過患。

這些想好了之後,就開始進入懺悔、後悔,開始進入後悔的時候,就要想剛剛講的無常這些等等,還有因的階段、果的階段;壞的因果的階段,正面的因果的階段,這些都要想。想好了之後,我們心裡再來要想什麼呢?要想:「現在、當下,我要消除這些業!」譬如說,「今天晚上往生的話,我的罪今天都已經消完了」,要有這種準備。每天有這樣的準備,我們消除罪的時候,它的力量會很強。每天都這樣一直做、一直做,當然快要往生的時候,我們大部份的罪就會消除了,就不用怕墮三惡道。所以我們懺悔要做到這樣的心裡準備:「如果我今天晚上死亡的話,也是可以的。」心裡要有這種準備。# (請參照2010年道次日常實修及前行加強講解第二回聲音檔)

2/02/2010

至尊恩師如是修,我欲解脫如是行

仁波切給大家的新春賀禮---六年前行加強功課

編者序:2010年1月16日(星期六下午),仁波切給大家一個新春賀禮---六年的加強前行功課,並告訴大家這功課的源頭、這功課具有何種殊勝、爲什麽現在才給這個功課、爲什麽需要在前行方面加強、如何做這個功課…,如同口訣教授,彌足珍貴。既為口訣教授,實在應把仁波切的教授逐字逐句記錄下來,但因篇幅有限,只好精簡的摘錄仁波切的開示,分次與同修分享。同修們最好還是上我們的網站,聼仁波切的完整聲音檔。目前仁波切還在講授如何跟著儀軌觀修,等仁波切講授結束,我們會出完整的文字檔,撥上網及印成冊,方便同修們使用。目前學會已針對這次仁波切講的功課印成「道次日常實修儀軌」,歡迎同修索取。

源自宗大師《廣論》的修習軌理,最適合在家人的修習

上星期我講了一個從今年開始做功課的六年計畫,有同學希望能把功課解釋一下。

首先,介紹一下源頭。爲什麽要做這樣的功課?我為什麼這樣想?以前,我自己在寺廟裡做功課,以及我所接觸的各個老師、大德、修行者,他們做的功課,我常常看他們怎麽做。我在三大寺學習的時候,自己也有做功課,就像我今天給你們的這類功課差不多,只是廣、略的差別而已,我覺得非常有幫助。還有這個功課,特別是學佛的在家人,也是能夠可以做到的,所以我就把簡單、重要的抓出來。

這個功課真正的來源是什麽呢?宗喀巴大師已經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修習軌理」講過了,在修依止善知識的時候,宗喀巴大師有說,在上座、下座這樣的一天當中要怎麼樣用功,這個宗大師在《廣論》已經有開示,然後,這一天當中修行的方法,不止在依止善知識階段,後面的整個暇滿難得、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奢摩他、毘缽舍那,不論哪一個階段都是一樣的這個修行方法,所以,我根據的源頭,真正是來自於這個。

然後按照這個,我們三大寺有很多的大修行者都有按照這樣來修,還有,班禪大師特別造了《六加行》的功課。《六加行》有兩種功課,一種完全按照顯教,一種是顯密連接的,這是黃教裡,認真的修行者來説,他每天該要做的本身有一個儀軌。我是想,在家人如果要做班禪大師造的《六加行》的功課,一天就要好幾個小時,就無法做到。所以,就配合在家人、比較沒有時間的人,但是一天的修行裡重要的(部分)都有做到的話,這就非常好。

編者前言:這期會訊繼續刊載仁波切對道次實修儀軌的解釋。上次宣講此實修儀軌的來源,這次主旨則是關於這個法的内涵殊勝。
新的農曆年開始了,學員們紛紛的忙著做仁波切建議的六年加強前行功課。許多學員爲了要趕“六年”完成,顯得焦慮不安,做功課時也變成在“追數字”。
仁波切有說重點不在六年完成,八年、十年完成都可以;重點不在數目,而是念歸依的時候歸依心有無生起,念懺悔文時追悔力有無提起。而且不是六年做完功課就不用再做了,我們一輩子、每天都要歸依發心、淨罪集資。
因此,如果有人因爲這個功課而倍感壓力,建議您重聼仁波切講解這個功課的聲音檔。

這功課具備成佛的因與緣

我們要成佛就要具備因和緣,因、緣都具備的話,才有成果。因是什麽?是自己聞思修;緣是什麽?依靠佛寶、僧寶,在他們面前集資淨罪,這就是緣。
所以,這個功課裡,念好咒語(《六字大明咒》)之後,從正行「通達基法道理二諦義…」開始(到《功德之本頌》完),是因的部份;而從頭到《六字大明咒》完,以因與緣來説,是緣的部份。也就是說,在佛菩薩面前集資淨罪、祈禱,這就是緣;而因的部份就是從「通達基法道理二諦義」開始。所以,我們每天的功課裏面這兩個都有做的話,就是因與緣我們每天都種一點、種一點…種下去、種下去…,將來這個成佛的果報就很容易成熟。

緣的裏面又可以分成兩部分:一是上師相應法,一是對「上師與一切的歸依處無二無別」的情況下,在他們面前做七支供養。也就是有上師相應法,然後在他們面前集資淨罪,所以,緣的部份可以分這兩部分。這兩部分在功課裏面是連在一起的,為什麼連在一起呢?因為,上師相應法的意思是,我們對於歸依處那麼多的佛寶、菩薩,我們心裡想的時候,想這些都跟我們的上師宗喀巴大師無二無別,這樣就是上師相應法。這樣想之後,在他們的面前做七支供養、集資淨罪的時候,就變成又是上師相應法,又是集資淨罪。所以,前面這個部份,上師相應法與集資淨罪都有連在一起,而集資淨罪就是七支供養。

上師相應法有的稱「上師瑜伽」,上師相應法、上師瑜伽在道次第來說就是依止善知識。我們累積資糧的時候,在上師面前做集資淨罪的話,就是最殊勝的一個集資淨罪的方法。所以,我們做集資淨罪的七支供養的時候,與上師相應法連在一起做的話,是非常好的。

上師相應法的儀軌,一般黃教格魯派裏面,大部分共用的有兩個,一個是平常所說的《上師薈供》的儀軌,一個是《兜率百尊》。《兜率百尊》是按照顯教為主、沒有跟密乘連接的上師相應法。《上師薈供》儀軌的上師相應法是跟密乘連接的,所以真正要做上師薈供的話,就要先受無上瑜伽部的灌頂,才可以做。兜率百尊的儀軌,有的稱為《兜率上師瑜伽法》。所以,做這個功課的話,也可以說能成佛的因與緣每天都有做。這是從因和緣來說。

這功課具足上師相應法、集資淨罪、自己聞思的圓滿次第

以上是以因與緣來分。或者也可以三部分來分:一是自己聞思修,二是上師相應法,三是是集資淨罪。也就是說,這個功課包含有上師相應法、集資淨罪、及整個佛法上的聞思修的一個次第。這三個集在一起,每天做這個功課,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圓滿的一個功課,因為,這三個缺一不可。如果我們只有上師相應法,自己聞思修的部分沒有做,在上師前面集資淨罪的部份也沒有做,也不行;只有做上師相應法、集資淨罪,沒有聞思修,也不行;有聞思修,沒有做前面兩個,也不行。所以,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要做的。

以上師相應法來説,用《兜率百尊》的儀軌是最好的。因為,不管有沒有修密乘、有沒有灌頂都無所謂,大家都可以做。而且,也沒有危險,因爲有的功課密乘才可以做,做的時候也有很多規矩,比如,做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守什麼戒,不守這樣的戒不允許做,而《兜率百尊》的上師相應法,沒有這種危險。

另外,以集資淨罪來説,最殊勝的集資淨罪就是七支供養,除了七支供養以外,沒有一個比它更殊勝的集資淨罪的方法,所以,這個功課裡也有集資淨罪(指《兜率百尊》)。還有,集資淨罪與上師相應法連在一起,是殊勝上面又更殊勝。

再來,我們在佛法上聞思修,像道次第這樣的法是最圓滿、最有次第、最精準的一個法,所以我們現在念《功德之本頌》及《功德之本頌》之前法王寫的幾個祈願的偈頌(《十七班智達祈請文》),這些可以說是我們所要聞思修上最圓滿、最殊勝、最精準的一個法,所以,這三個在我們的功課裡都有具備。

至尊恩師如是修,我欲解脫亦如是

剛剛講,我以前在寺廟裡,我自己也是這樣修,我旁邊的很多修行者也這樣修,主要是很多我自己的老師、長輩們,如,洛確仁波切、我自己的老師堪蘇昂旺磊登仁波切等等,很多我接觸的仁波切,他們做功課的時候,都有做這些。我剛到台灣的時候,常常人家問我要做什麼功課的時候,我都一直建議念《兜率百尊》、《功德之本頌》,這是從以前就一直有的想法。有些人問我,這是突然想出來的嗎?不是突然想出來的,這是從幾十年前腦袋裡就有的一個想法。真正的源頭,是宗大師道次第裡已經特別有說:要認真的每天做功課,修行的時候怎麽做。(我)根據的就是這個。跟我接觸的人,大家都知道,我每一次都建議你們,每天做功課的時候做這兩個(兜率百尊、功德之本頌)就非常好。

編者按:前兩次分別放仁波切對日常功課的解釋,有關於他編訂功課的源頭,及這個功課

的特色。此篇則放仁波切對大家做這功課的叮嚀:對法理有認識,做功課才有意義,大家不要因噎廢食,爲了做功課而省掉思維法理的學習。而且加強前行的功課不是做完就不用做了,仁波切引克主傑的説法:前行要做到生起菩提心、空正見才算“畢業”。
另外,因爲很多同修跟仁波切反應:在做六年的前行加強功課時,如果一天裏分段做,每一次都須從頭做(即每次要從實修儀軌的功德增長咒開始),這樣壓力很大,一天該做的數量會做不完。因此,仁波切慈悲,如此開許:一天裏最少有做一套的實修儀軌,最好在早上做。而前行加強的部分如果時間不夠,一天不能一次做完一天的份量、需要分開做時,可直接做,不必再從頭(功德增長咒語)開始。
仁波切還囑咐:每天早上做完實修儀軌後,別忘了念一下《修心八誦》,提醒自己這一天以慈悲心面對周遭的衆生!)

法理稍清楚,集資淨罪效果大;集資淨罪多,法理修習增信心


我講過的佛法的道理不少,這幾年一直都有講,我相信有一些(人)在法理上也有點清楚,對於怎麼樣觀想;或對於法多麼珍貴,有一點體會;對於認識三寶是多殊勝、宗大師是多殊勝,有一點體會了。有了這樣的體會之後,我們就能開始做一些累積資糧、集資淨罪,沒有體會做的與有體會做的,差別很大。所以,有一點這種體會之後,開始認真做一點功課的話,一定是功德蠻大的。所以,我就想,這幾年大家在法理上已經持續學了一段時間,應該在累積資糧方面做做這些功課。功課上多認真一點的話,這對大家的幫助是非常非常大的,而從這裡又會幫助到我們學習的時候更有信心、還更會具足這些因緣。



這功課只是讓我們有一個方向、有一個用功的所緣,這樣就會比較好一點。有一個所緣的話,你們就會覺得「這是我要做的功課」。不然的話,我知道我們有一些同學覺得「天天講法理,都沒有讓我們實修!」,有這種想法。這個想法可能有一點對,也可能他的想法裡面有很多誤解。一個誤解是,不了解我們這樣一直學習法理,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行,這樣頭腦才有真正的進步。要不然,可能念珠念得差不多變小了、又變亮了;或者自己的這些法器用到變得怎樣了,好像功課做得非常認真的樣子,可是實際上,心都沒有變,而法器那些什麼都變了,這就沒有那麼大的意義嘛!但是,功課這個部份我們要不要做?要做。平常我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一起帶這個部份,重點是法理清楚,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就一直花很多的時間在這個上面。剛剛我也有講,如果法理不清楚,做什麼功課也不會有什麼真正的效果,法理有一點基礎之後,做這些功課的話,它的效果才會出現。


問:請問仁波切我們現在六年實修的功課,或是一般的四加行,在三大寺是哪一個階段開始修的?


答:我們用「四加行」這個名字,是密乘裡修一個本尊的大的閉關(一年、二年、三年都有)之前要修的前行,這是密乘的前行,不是顯教裡面的。黃教裡面不可以說沒有,因為,宗大師也是跟著前面其他教派,其他教派當然都有根據釋迦牟尼佛的經、續,四加行是根據釋迦牟尼佛密乘的續部的經裡面,修本尊的一些法的時候,前面的一種前行,這就是「四加行」。當然,我們黃教裡面也會用這個詞,但是用的時候,我們不會那麼普遍的、不會那麼要求馬上要進入密乘;或者是一定必須要修一年、二年、三年這種本尊的閉關,因為我們加強的地方是,還沒有修密乘之前,先要有顯教的基礎,要有菩提心、空正見的基礎,為了這個基礎來說,我們也要修,所以,宗大師《廣論》裡面講的都是以顯教為主,不是講密教的。我這邊講的六年功課是根據宗大師在《廣論》所講的而安排的功課。這個功課也好;六年計畫也好;或我們平常外面常常聽到的「四加行」也好;宗大師前面的前行也好,這些都是顯教的前行、密教的前行,只是名字用「前行」而已,但是,不代表這個做完就不要再做前行,不是這個的意思。譬如你四加行做完了,你就什麼都準備好了嗎?不一定嘛!大部分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事。那我們這個六年功課也好,或者是宗大師前面講的這個(前行)也好,我們做完了之後,後面的功課就不要做了嗎?不是這個意思。宗大師的弟子克主傑大師寫的一部解釋《密集金剛生起次第》的論典裡面說,外面常常用「四加行」這個詞,會讓很多人誤解。我也希望現在這個六年的計畫,不要讓很多人誤解。誤解什麼呢?誤解 “這功課做完了,以後就不需要做了,我已經做完了。”一樣的,有很多人用「四加行」這個詞做四加行,四加行做完了,就認爲已經成就了、已經畢業了。那克主傑大師怎麽說呢?他說,我們真正的前行是什麼?是心裡具備有菩提心、空正見,那樣密乘的前行才算做完。「四加行」不是真正的加行,真正的加行是心裡有沒有生起菩提心、空正見。所以雖然有「四加行」這個詞,但是大多數的人用的時候,就變成好像有一個誤解,所以,克主傑大師在這裡點出我們的毛病。這點我們要記得。# (請參考2010年道次日常實修及前行加強講解聲音檔)

1/10/2010

一切聖言如何現為教授?

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提到:學好道次教授之後能有四大殊勝,其中一大殊勝為[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意指所有佛法大經大論都是可以成為修行的教授。很多人不免懷疑,是嗎?可能嗎?三藏十二部都是可修的嗎?佛法裡所有的[知]都可以付諸[行]嗎?[所知法]與[所修法]如何聯結成一體?
每星期六下午1:00-3:00我們有一堂[仁波切中文講廣論],除了仁波切精闢闡述宗大師本懷,同學也於課堂上踴躍提問,藉由請益而更清楚道次的精要與修心的關鍵,對宗大師生起更清淨的信心。
歡迎一起與仁波切討論道次教授。以下摘錄在廣論課堂上,學員們的請益。

:我現在面臨,經教與修心道次第(教授)是分開來的,尤其在學攝類的時候,這個問題比較嚴重。您也教育我們學攝類的時候,要配合道次第來修,從您的這句話也反映出,我們在學攝類的時候,很難直接拿攝類的內容用於調心,攝類是從陳那菩薩所開闢的學科,我們怎麼去看待這個學科,它是不是教授?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怎麼很實際的把這些當成跟心結合的教授?

:這個方法是在第五個段落要說明的(指[廣論]p13L9-P14L4):[如是由此教授...罄無所餘。]。我們知道,道次第從依止善知識到毗婆舍那裡面,是要把所有大經大論的內容都摻雜在裡面。或者說從依止善士到毗婆舍那,這些內容的根據,若要更深廣更堅定的話,就需要大經大論的智慧。所以大經大論的智慧,能使依止善知識到毗婆舍那裡面的法更深更廣,學習的時候有很多智慧把它變成堅定,能夠這樣的話就變成修行的意思,這就是一切聖言現為教授的方法。
這個修行方法就是我們要觀察修、止修,這其中特別有關係的是觀察修。止修並不是沒有關係,但真正對治煩惱、解決問題的就是觀,所以觀察修是最主要的。觀察修當然要有智慧,要有觀察的能力,而這個觀察的東西是從哪裡來?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這些大經大論的內容,譬如現在所學的攝類學也是如此。但是,沒有錯,我們在看的時候就會把這兩個看成有點距離,這是我們的問題,所以我們怎麼樣把它變成能夠修行,讓兩者沒有距離。要怎麼連接呢?宗大師講:我們要用道次第連接。怎麼連接?道次第講從依止善知識到毗婆舍那的內容,是直接修行,好像我們可以連接。所以從道次第可以使大經大論在修行上能夠做到,依靠阿底峽尊者的教授或依靠<菩提道次第廣論>,就可以把一切的大經大論現為教授,所以道次第就俱備有幫助我們,把一切大經大論能現為教授的作用,所以它有俱備這個殊勝。
但是我們學習依止善知識到毗婆舍那的階段時,要儘量配合大經大論的內容,如果我們不會配合的話,就變成道次第是道次第,大經論是大經論,會把這二者分開,如此就沒有辦法把一切聖言現為教授。這也是平常我常講,學習攝類要配合道次第,就是這個意思。剛剛講陳那與法稱所寫的這些邏輯理論,邏輯是我們的頭腦要思惟、要動,而且要正確。如果想的時候亂想,沒有甚麼道理,一直繞、一直鑽牛角尖,這就是沒有邏輯這方面的學習訓練。所以學習這些,就是訓練我們怎麼動頭腦,怎麼用正確的推理。我們要用一個有道理的思考邏輯,而不是沒有道理地一直鑽牛角尖,這樣不可以。我們是要一個有道理的思考、邏輯,這樣的訓練是不管修下士道、中士道...無論是道次第的哪一個階段,都需要正確的思考、觀察,觀察修在哪一個階段都要修,所以學習法稱、陳那的邏輯理論有這些作用。

:我們修行的時候要有一個正確的原因支持,是不是就是一切聖言現為教授的原因,而宗大師以經論來證成。因為有這樣的原因,所以要依照第五段的方法來修行,我們聽完之後回去是不是要思惟這五段,來了解為甚麼一切聖言現為教授?

:宗大師的[廣論]裡所講的,完全是正因和應成的方式來講,也就是都用正確的思考推理。我們學習的時候也要訓練自己動頭腦的時候是否能變成像宗大師一樣,甚麼都有正確的理由、邏輯推理。所以看[廣論]的同時,我們也要訓練自己像宗大師一樣,在美一個地方都有邏輯推理,都有正確的理由去成立。如果沒有正確的理由,他就不會去成立,所以否定或成立,一定有一個邏輯,如果沒有正確的理由就去成立或否定的話,那就好像瘋子一樣。

:[通達一切聖教無違]中最後談到,如果現在不能修的,應該找到它的因,對此因來集資淨障。譬如,我們現在學攝類學等教法,感覺會與修行分開的話,能夠從甚麼方面做集資淨障,或甚麼是它的因,能夠在因上努力,能逐步消除自己覺得經教與修行是分開的感覺,這個正因是甚麼?或是集資淨障時,要做些甚麼比較有幫助呢?教法的四個殊勝是在[廣論]最先講的,這是說,當我們學完這四個殊勝時,內心就應該對這四種殊勝有所體驗呢?還是這四種殊勝雖然放在<廣論>的開頭,但是實際上是等我們學完整部[廣論],對整個教法有完整了解之後,才會生起這四種殊勝的感覺,或者才會有這種體驗?不知道是哪一種?

:是第二種。我們學好[廣論]之後,就會有這四種殊勝。不是我們現在學四種殊勝就會得到四種殊勝,因為這四種殊勝是在法上面,是甚麼法呢?是道次第或[道炬論]的法上面,我們心中要先有這個法,才有這四種殊勝。我們心中要有這個法,就要先學習這個法,心中才會有這個法。有了這個法,才會有這四種殊勝。你的第一個問題,譬如我們學經教或大論典時,會產生跟修行有距離的感覺時,我們需要怎麼做呢?世尊的教有一個階段,如小乘、大乘,大乘的顯教、密教,從低的慢慢地越來越高。當我們自己還沒到達高的位置的時候,就把它否定,這就不可以,我們心裡要想:現在我沒有辦法學習,但是,將來我要學習,為了這個,所以現在要集聚資糧,是指這個意思,並不是講教與證方面有相違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做,不是講這方面。
教與證方面分開的解決方法,是第五個段落要講的,我們還沒有開始講。教與證方面有分開的感覺時,我們要怎麼做呢?宗大師開示,我們要先理解,我們要修行就要如菩提道次第這樣的修法,第二個關鍵我們要理解,觀察修是最主要的,因為觀察修那麼重要,這樣我們才會慢慢理解我們必須要學很多東西,大經大論肯定與修行有緊密的關係,所以大經大論的內容除了修行以外,再沒有其它了,亦即最主要的修行的東西就是大經大論的內容,就如今天所說的,我們眼睛閉著坐禪幾天就會知道,自己沒有學習的話,哪有什東西可以修的!那時候才會感覺到一定要好好學習,不然的話就沒有甚麼東西可以思考、可以修行的。#

1/01/2010

仁波切為我們打造的<今生學佛規劃>

我想知道今生如何學佛?
我想知道我學佛如何走上去...

大約六年前我結束了三大寺(色拉傑寺院)的學習來台灣宏法。當時我一直在思考:我面對的是一群台灣的出家人和在家人,有年紀大的和年紀輕的;有的人有較多時間學佛,有的人比較沒時間學佛。面對這群人,我要怎樣把佛法傳給他們?
我預先設想,這群想學佛的人,一定是想要跟佛一樣,想要由學佛而達到佛的圓滿果位。那麼我如何帶著他們,一步一步的走向成佛的果位?他們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像三大寺一樣,學得那麼深細嗎?照西藏傳統,在家人很少學經教,而出家人如果不是在三大寺學習(三大寺要學二十多年的經教),就會變成只忙於修法,沒時間學經教。後來在印度的很多西藏寺廟就做了調整,把修法時間縮短,加入經教的學習,而學經教的時間也不像三大寺那麼長。基本上我也參考了這樣的做法,就是把三大寺學的五大部論內涵,精簡成在幾年當中完成。於是四年前我規劃出「紮根計劃」,陸續在臺中、台北施行。
經過這幾年不斷的調整和摸索,紮根計劃從原來粗糙的構想到現在已漸漸成型。而現在正好新網站即將設立,同學要我把當初的構想做比較完整的說明,所以我藉此機會來跟大家談我的教學構想,也就是我認為大家該怎麼學佛學上去的一條路。

我以 5點來說明我的教學構想 ﹕

一、佛法的特色---空性見、慈悲行(佛法總綱---世尊教法)首先,我想:同學不學別的宗教而選擇學佛,一定是佛法有吸引人的地方,那麼佛法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裏?導師釋迦牟 尼佛的教法和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又在哪裡?
佛法的特色,一是空性的見解,二是由空性見解表現出的慈愛和包容一切眾生的慈悲行。因為有 空性的智慧,我們徹底斷除了自私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愛我執和我執,所以能自發的生起全心全 意、心甘情願、沒有煩惱的慈愛來包容一切眾生。因為是從內心根本的斷除我愛執,所以對利益眾生的事是越做越愉快,越做越歡喜,一點也不會厭煩或覺得勉強。

二、宗喀巴大師教法的特色---大小顯密道次第圓融 (修學指導---宗喀巴大師教法)為了幫助我們去除我執和我愛執,世尊依眾生的根器,開示了八萬四千種法門,而闡述佛法的經論,更是浩瀚如海。我們如果沒有學習次第的話,會很難走上去,因為見解的基礎不扎實,修持也就不會圓滿。而宗大師的教法---顯、密道次第,正是把世尊教法整理出修行次第的最佳代表,所以我選擇以宗大師的教法,作為我傳授佛法的指導綱要。
宗喀巴大師的道次理論,是根據印度阿底峽尊者的《道燈論》,再做更詳細的闡釋,寫下了顯密的道次第的著作。可知在印度早就有這樣修行次第的概念。阿底峽尊者是印度那蘭陀佛學院最頂尖的修行者,他經過多年的修持體驗,寫出《道燈論》,但是因為《道燈論》非常精簡,後人很難理解它的深意,所以最好是透過宗大師的道次著作來理解它的內涵。
根據宗大師的說法,以前西藏佛法衰弱時,是靠《道燈論》振興的。當時西藏顯教和密教、大乘和小乘之間互不相容;學習經教的人和專門修行的人互相批評。所以阿底峽尊者寫《道燈論》解決這些問題。如果《道燈論》有這樣的作用,宗大師的教法,一定也具足了這樣的功能。因此,我們學習宗大師道次第的教法,不僅可以統攝深廣的佛法,還可以解決顯密之間、 大小乘之間、 經教派與禪修派之間互相排斥的問題,把本來以為是相矛盾、相違背的觀點,變成互為助緣,互相增長,使我們的學習更為豐富、圓滿。因此學習宗大師的教法在現今這個時代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三、宗大師的傳承---歷來三大寺的師長 (指導師長---宗大師及歷來三大寺師長)六百多年前的殊勝教法,有沒有我們可以遵循的脈絡傳承?有的。宗大師在世時,三大寺中就有很多優秀的修行者,完整無遺漏的學習宗大師的教法,這樣的教法傳承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中間都不曾斷過。因此三大寺的傳承是十分珍貴的。現在我們如果想學習最圓滿的宗大師傳承教法,當然是要跟隨著法王和來自三大寺的那些高量修證的師長們,聽聞他們的教授,這樣才是最可靠、最安全的學佛方向。

四、課程安排---顯密道次第為主軸,五部大論為輔助
接著我要談的是,我如何安排課程,讓大家學習顯教和密教的道次第。我的想法是,我該如何安排課程,讓比較有時間的人,或是比較沒有時間的人都有可能學習,都能夠受益?
我常想:一個想學佛的人第一個想到的問題,應該是想「我要如何學習,才能像導師釋迦佛一樣?」。所以,剛來台灣的第一、二年,我先講「四聖諦」和「十二緣起」、《道燈論》、《三主要道》、《菩堤道次第攝頌》和《功德之本頌》等。由「四聖諦」先認識自己生命當中的煩惱問題,和佛法中的解決方法。由「十二緣起」讓我們認識一下前世、來生與今生的關係,還有造業的因果關係。所以,講「四諦」、「十二緣起」是讓我們先認識自己的位置在哪裡。接著我講《道燈論》、《三主要道》、《菩堤道次第攝頌》和《功德之本頌》等,因為知道自己的位置之後,應該要知道怎麼學習,第一步、第二步怎麼走,將來才能夠達到像導師釋迦牟尼佛那樣的果位。而且這些課程長度剛好,不太長也不會太短。如果我一下就教《菩堤道次第廣論》,很可能還沒講完,大家就聽不下去了。所以我先作個簡略的介紹,讓大家對整體概念有 個認識。
同時,也訂了日常功課給大家做,就是每天念誦「兜率百尊」和「功德之本頌」。「兜率百尊」是屬于集資淨罪,累積資糧的部份。宗大師說,最殊勝的集資淨罪的方法,就是七支供養,而「兜率百尊」就是七支供養的儀軌。而且,「兜率百尊」七支供的對象就是宗大師,對學習宗大師教法的我們來說,正是修習道次第最好的助緣。那麼學習道次第的正因是什麼呢?是自己的聞思修。而「功德之本頌」正是統攝顯密道次第教法的代表,所以念誦「功德之本頌」是種下正因的種子,然後再好好的聞思它的內涵。所以安排這兩個功課,讓我們每天都有做到正因和資糧的部分。這是我初來台灣對課程的安排。這種簡略的學習和功課,雖然是為了沒有時間的學生而設定的,但對有時間的學生,其實也是要從這個基礎開始學,然後再學習較深細的部份。如果一開始就學深細的部分就會流於零散混亂。所以透過先總的、略的學習,才能掌控未來較細的、別的學習。
接著,我們要開始走更紮實的路,就要學顯教道次第的代表著作---《略論》、《廣論》。
要把《菩提道次第廣論》學得紮實,就要加入五大部論內涵的學習。為什麼呢?一是因為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是他個人的體會和結論,而其中的理由講的並不多,也沒那麼細。我們在學習時一定要學習結論背後的理由,如果我們沒有學習理由的話,結論永遠是宗大師的結論,是宗大師的東西,並不會成為我們的結論,也永遠不可能成為我們自 己 的東西。所以一定要學習結 論 後面的理由。二是 《 廣 論 》 講的都是很精要的理論,很多概念並沒辦法詳述完整,所以有很多地方須要補充,例 如,在下士道的階段講皈依的部份,一定要補充《寶性論》和《經莊嚴論》中皈依的部份; 還有《 廣論 》 裏業果的概念主要是從 《俱舍論》來的 ,如果我們只看《廣論》可能不會對業果有紮實的理解,因為我們不知道它的背景。而 《俱舍論》講的業果,有它 的宗義背景,如果不了解它宗義的背景 ,我們對《 俱 舍 論 》裏業果的解釋也不會那麼清楚。還有, 在中士道四諦的部份,在佛經中經常提到十六行相,十六行相有正的反的,以及其中「無我」的部分,這些在《廣論》都沒有解釋 ,甚至連滅諦、道諦也 都沒有解釋 。 所以這些是 一定要補充的。再來,在上士道的菩提心的部份,在《現觀莊嚴論》中有二十一種菩提心及如何生起菩提心 ,這些《 廣論》 都沒有講。還有,在奢摩他的部份,也要補充《聲聞地》和《菩薩地》中的「攝抉擇分」。還有講到四諦的集諦煩惱的部份,就要參考《俱舍論》、《聲聞地》和《集論》在這方面的觀點 。還有,「毗婆奢那」的論點 主要是講《中論》和《入中論》的內涵,而 《廣論》主要是結論,對於前後關聯及背景都沒有講,所以我們仍然必須從《中論》和《入中論》理解其整個思想的背景。而要了解中觀思想 , 就要對四部宗義裏 ,每一個宗義的背景和思想的差異都有理解 ,所 以要學《中論》、《入中論》, 就要先學習四部宗義 。而為了學習《四部宗義》,我們還要學習「攝 類學」、 「心類學」和「 因類學學 」,否則就不會知道《四部宗義》裡所使用的名詞和它所表示的意思是什麼。所以要對 「 毗婆奢那 」 紮實的了解 , 要先學習「攝類學」、 「心類學」和 「 因類學 」 ,再來學習「四部宗義」才比較有意義; 然後「四部宗義」學好之後,再學習《中論》和《入中論》才比較有意義 ,最後再來學習「毗婆奢那」就會更明確清楚。所以這些都是我們須 要作補充的課程。 然後,我們還要學習《地道》和《般若七十義》,因為《廣論》也是《現觀莊嚴論》的一個教授,而 《 般若七十義》就是《現觀莊嚴論》的主要內容。至於為什麼要學 《 地 道 》, 是 因 為 學習《地道》,我們才會知道不是光修持 《菩提道次第廣論》就可以成佛; 我們才會知道,後面還要走很長的一段路呢! 因此我們這裡排了這麼多課程,理由是這樣的。 這是針對《菩提道次第》而言。所以這課程有前期簡略的,也有後面越來越紮實的。比較沒有時間的人,起碼先選前面這些簡略的課程學習,做這些功課。還有時間的話,要慢慢深入紮實,學習到較廣較細的部份。這樣有時間的人可以參加,沒什麼時間的人也可以參加,自己可以做選擇。

然後,我也會帶密續的課程,密續裡的《地道》和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和勝樂金剛等主要本尊的生起和圓滿次第等。希望將來在一個地方閉關學習,和一些較相應的學佛弟子一起,一年中可以有幾個月精進修習。可能一次閉關三或四個月,大威德金剛、密集金剛和勝樂金剛,一年中整個完成。或者更廣的話,每一個大本尊的修法閉關三年一個半月,那三位本尊共九年多。 這樣的修行學習,是未來的理想,也是我 準備自己將來要走的一條 路 。當然我會一直照顧引導這些修學者,每年也會邀請一些三大寺的師長過來,教導這些閉關的修學者。這些都是我將來想達成的構 想!

五、今生達成的目標 ---上至密續資糧道下至暇滿人生
我們的目標,雖然今生不可能成佛,但是有可能透過這樣的學習,進入密續的資糧道菩薩。什麼是密續資糧道的階位呢 ? 依照《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次第來說,我們生起造作的菩提心,加上已經了解空性的內容,就可以接觸密續的修習; 接觸密續之後,還是在修菩提心和空性,只是這時候修 的菩提心不是一般顯教的菩提心,而這時的佛果位也不是一般的佛,而是一生成就、 無學雙運的佛果位。當以密續方法修得無造作菩提心時 , 就是進入密續的資糧道了。若是能達到這樣的成就,自己的來生就有把握了,那大概再差不多三生就可以成佛了 。這是最高的目標,也是最好的狀況!最差的狀況,至少可以淨除墮入三惡道的罪業,下一生可以有暇滿難得的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