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3/2015

集資淨障非常重要!

§§醍醐心語§§

        集聚資糧與淨除罪障,對於各階段的修行都是很重要的。不論我們準要修的是什麼,在修之前,都有很多逆緣需要去除,也有很多順緣需要具足;如果這兩方面還沒準備好,不管我們怎麼樣修,都很難達到成就。

一、從最簡單的稱誦佛號,到修密續圓滿次第,都需要先集資淨障

(一) 稱誦佛號之前,先做七支供養,會比較有效果
        以最簡單的「稱誦一句佛號」為例,我們祈求得到佛菩薩從外面給我們加持,如果前面先做好七支供養,然後開始稱誦佛的名號、呼喚佛、祈求,會比較有效果,得到加持的可能性會很高。如果前面沒有準備好,就很難得到成果。
        我這裡並不是指修「念佛法門」喔,真正修念佛法門的話,以我們藏傳佛教的角度來看,屬於密續事部的修行,規矩是很嚴格的,對定力的要求很高,也很重視茹素等戒律。這裡是指有時我們希求得到一個目標,所以呼喊佛的名號,祈求佛菩薩給我們幫忙、满足我們的請求,像這種最簡單的法事,如果我們沒有做先做七支供養,就直接呼喚佛的名號,則不是那麼恰當,也不會有什麼成果。

(二) 持誦心咒之前,先做七支供養,真的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持誦佛菩薩的心咒也是一樣,我們在持誦之前,要先以七支供養做前行。
        心咒是佛菩薩心的代表,我們念誦佛菩薩的心咒,目的是要讓佛菩薩的心會動。佛菩薩的心裡有咒輪環繞,我們自己也有咒輪環繞。念心咒的同時,要觀想自己的咒輪轉動,這樣佛菩薩心裡的咒輪也會轉動;不是光靠嘴巴唸而已,內心要對「我的頻率與佛菩薩的頻率可以溝通」有信心,從這裡出發,持咒語就是真正從內心裡面唸出來,好像把我們心的頻率對上佛菩薩心的頻率一樣,這樣子,佛菩薩的心會動、會轉、會一直旋轉,佛菩薩會為我們想。念心咒之前,先以七支供養做前行,然後這樣持誦,我們真的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三) 修行道次第,直到修密續的圓滿次第,每個階段都要先集資淨障
        前面所說的持誦佛號、念心咒等,是祈求佛菩薩從外面給我們加持。假如我們要主動修行,主動從自己內心裡面調心、生起證量,我們這時的心態與祈求佛菩薩從外面給我們加持是完全不同的。在這樣的主動修行之前,當然更需要做好集資淨障,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宗喀巴大師在《廣論》裡面說:修道次第時,從依止善知識起,到修毘缽舍那的階段,每一座法都有前行、正行、結行;宗大師一直強調前行的七支供養非常重要!
        我們不論是修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菩提心、空正見,都需要集資淨障。或者,我們要修密續的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的各種法門,修各種本尊,前面也都需要集資淨障;因為,從下士道到無上瑜伽部的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不管哪一個階段的修行,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障礙,也有很多該具備卻沒有具備的福德資糧,因此集資淨障都非常重要!

二、集資淨障做得不夠,聞思修都達不到目標!
        我們修學道次第,每個階段都需要聞、思、修。下士道的階段要聞思修;修中士道的階段要聞思修;上士道的階段,也要聞思修。
        如果我們一直聞、思、修,內心卻沒有辦法生起證悟,或是證悟不能堅固,問題是出在哪裡呢?就是因為我們的身語意都被業障、煩惱障所障蔽了,身心變成無法用的東西。這種情況,正像《廣論》中所形容的「聽聞不能持文,思惟不能解義,修行相續不生」。我們看過或聽過的法義,如果能在心裡留下來,叫做「持文」!如果我們能夠思惟法義,又體會到一些新的東西,叫做「解義」。解義是經過思惟之後,對意義上留下來的一個定解;定解才真正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我們現在的情形是,聽聞的東西很容易忘掉,思惟沒有辦法真正領悟,修也沒有辦法讓心續穩定改善。這是因為前面的集資淨障做得不夠、不好,所以不管哪一個階段的聞、思、修,都達不到目標!

(一) 達到修的目標,需要集資淨障
        什麼是「修」的目標?修的目標是我們的心裡要真正有一個證量生起,例如:修「無常」,就要在心裡生起「無常的證量」。生起無常證量的標準是甚麼?要達到心裡面無常的想法一直堅固著,永遠不會變,才叫做生起了無常的證量。如果偶爾幾天感覺無常,接著幾個禮拜又不覺得無常,這樣就不叫做有證量。有時候,我們的心續好像和無常非常結合的樣子,過了幾天,接著有連續幾個禮拜心裡面根本沒有無常的想法,這樣就是不堅固,表示先前我們心續與無常結合的感覺實際上並沒有達到證量!
        假如我們集資淨障沒有做好,不管怎麼樣修,法的證量確實是沒有辦法生起的!

(二) 達到思惟的目標,需要集資淨障
        我們思惟的目標是什麼?是要在心裡生起定解。怎樣才算產生定解呢?從前,文殊菩薩給宗喀巴大師開示了很多,宗大師聽文殊菩薩開示這個、開示那個,好像從文殊菩薩的角度都可以理解,但是當宗大師自己思惟的時候,心裡面卻沒有一種非常明白、完全肯定的境界,也就是說宗大師最初並沒有在心裡生起定解。於是文殊菩薩對宗大師說:「現在你沒有辦法生起定解,所以你要去閉關,好好的集資淨障,然後才會真正的明白。」
        於是,宗大師就聽從文殊菩薩的指示,真的去閉關,好好的去集資淨障,把供養曼達做了幾十萬遍,終於真正在心裡生起定解,其後生起與心續結合的證量。
        我們如果集資淨障沒有準備好的話,不論怎麼思惟,是沒有可能生起定解的。

(三) 達到聽聞的目標,需要集資淨障
        我們聽聞的目標是什麼?就是起碼能夠從經論的角度、佛菩薩的角度,解釋「這個思路是怎樣成立的?」然後能在頭腦裡面留下來,不會忘掉。這種的瞭解,叫做真正的「聽聞」。達到聽聞的目標之後,接著透由思惟達到從我們自己角度的瞭解,到那時候,我們不再只是從佛菩薩的角度瞭解,而是可以結合自己生活裡面的狀況,從各種角度想一想,都會更肯定「佛菩薩的角度所看的是完全合乎道理的!」
        同樣的,如果先前集資淨障做得不夠的話,我們沒有辦法達到聽聞的目標,佛菩薩的思路在我們的頭腦裡面不會留下來,很容易就不見了。

三、身心清淨、堪能、沒有障礙,聞思修才會通達!
        宗喀巴大師在《初中後善祈願文》裡面開示我們如何按部就班的聽聞、思維、修。思惟的時間比聽聞的時間長,修的時間則要比思惟的時間更長;越往上走越難,所需要花的時間也越多。以下《初中後善祈願文》的偈頌說到我們要以「四理」抉擇,晝夜恆時思惟,才能生起思所成慧:
            願以四理抉擇所聞義,晝夜時中如理善察已,
            於所思處以思所成慧,完全斷除疑惑盡無遺!
頌文所說晝夜恆時都要「如理善察」,意思是說,我們不可以只以「教」來成立道理,並不是佛菩薩說了什麼就算,自己的頭腦都不去動。還有,動頭腦的時候,所用的邏輯要正確。邏輯正確要靠「四理」抉擇;四理具備了,推理才會正確。
        所以,我們若要邏輯推理正確,必須晝夜恆時以四理抉擇。首先以「法性理」和「作用理」作基礎,然後「觀待理」會跑出來;觀待理的後面,會有正確的「邏輯推理」出來。邏輯推理正確不正確,要看前面的觀待理好不好、正確不正確;觀待理正確不正確,要看有沒有法性理和作用力作基礎。我們這樣晝夜恆時以四理抉擇,一直推、一直看、一直觀察,把內心裡面各種各樣的疑惑都徹底清除,然後生起定解,一個疑都不再出現,心裡是非常肯定的感覺;達到這樣,才是真正的「解義」。義,是經過思惟生起定解時所抓到的意義,並不是靠文字,也不是依賴佛說什麼、經典說什麼,是要從自己內心裡面找出來、發現出來的一個合理的東西;這樣的「義」是完全沒有染到「教」的。我的意思是:這樣的「義」,完全是我們經過自己思惟,生起定解,所抓到的意義。
        我們要能真正解義,一定要會思惟、會用邏輯、腦筋會動。假如我們沒有先做好集資淨障,頭腦會有點笨笨的,身心都是鈍鈍的,連聽聞的目標也做不到,怎麼可能思惟產生定解呢?如同文殊菩薩對宗大師所說:「你現在覺得自己聰明,其實還是沒有辦法明白,要等身心清淨、堪能、沒有障礙的時候,才會想得比較多,比較明白。」
        宗大師那麼偉大,還做了幾十萬遍的供養曼達和幾百萬遍的懺悔。我們是凡夫,集資淨障更是太重要太重要了!

【節錄自雪歌仁波切著《當下實修道次第-道次第日常實修儀軌及解說》(編撰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