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2015

2015年1月會訊(1/18更新)

§§課程異動通知§§
1月8日(四)因翻譯老師有事,《釋量論》停課。
1月10日(六)《入中論根本頌》停課。  
1月11日(日)《地道建立》停課。  
<毗婆舍那密集課>暫停,原定常態課程仍停課 。
1月12、19日(一)<宗義寶鬘>復課。
由於仁波切個人因素,決定請假幾個月。故自即日起,仁波切之常態課程將停課。  New!
---------------------------------------
§§新課程通知§§
毗婆舍那科判教授    NEW!!
自1月23日(五)起於每周五早上9:30-11:30,將請 洛桑卻佩格西以《廣論-毗婆舍那》之科判,為學員重點講授及複習《毗婆舍那》。

●時間:自1月23日起,每周五早上9:30-11:30
●地點:四諦講修佛學會 5 樓
---------------------------------------
§§特別課程通知§§            (本活動暫停)             
因仁波切認爲毗婆舍那再14堂課將可講完,爲了讓課程一氣呵成,不要中斷,仁波切要密集講完毗婆舍那,給2015新的一年新的氣象。
時間:1月12日(一)、13日(二)、14日(三)、16日(五)、18日(日)、19日(一)、20日(二),早上9:30-11:30;下午 2:00-4:00,共14堂。
地點:四諦講修佛學會 5 樓
<密集課期間的停課內容>:
1月12日(一)<實執諍論>、<宗義寶鬘>
1月13日(二)<攝類學>
1月14日(三)<入行論>
1月17日(六)<廣論>、<入中論根本頌>
1月18日(日)<地道建立>
1月19日(一)<實執諍論>、<宗義寶鬘>
1月20日(二)<攝類學>
-------------------------------------------------------
§§學會公告§§
因仁波切與同修前往南印聞法之故,仁波切課程將於1月9日起復課。
奇美老師的<藏傳佛教繪畫藝術>即將在1月復課。上次老師在現場教,同學感覺受益很大,所以 從1月開始奇美老師將來台北中心現場教畫。目前進度仍在畫八吉祥。時間:每月第2、4周三晚上7:00-9:00。一月份上課時間為1月14、28日。



--------------------------------------------
§§生命關懷系列§§
書影會~《天才雷普利》

        本片是1999年作品,名影評家黃英雄老師說:片中主角雷普利提供了世人對生命的新視野,他解構了傳統價值觀的認知,在他遭遇的各種應對之中,觀眾隨他進入了無所不能的天地…

        如何界定一個人的成就其實是有其多方面的認知與計量。不乏一些沽名釣譽,甚至華而不實之徒,他們靠著傲人的背景或祖上餘蔭,雖然表相上光鮮,但實質上卻是虛華的紈袴子弟。

        另外有一種人從小困頓,但卻在社會上憑藉著見多識廣的經驗,將一切生活智慧化,在他眼中似乎永遠沒有什麼難題與困擾,只是想飛上枝頭作鳳凰的慾望永遠蠢蠢欲動。  

         這是兩種極端的生命形態,當這兩種人因某種緣由而碰撞在一起時,勝負立判,甚至在不同的價值觀撞擊下,引燃了人性潛藏的卑劣毀滅特質,「天才雷普利」敘述的正是這樣令人忐忑不安的故事。 俗語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本片翻拍自小說,獲許多獎項提名,我們從觀影中可深刻體會五蘊熾盛及貪瞋癡慢疑的威力是如此強大,而引以為戒。

賞析者:鄭彩仁女士
時間:2015年1月11日(日)下午13:30-16:30
地點:四諦講修佛學會 4 樓
-------------------------------------------------
§§2015年1月份常態課程表§§
1.高階深入課程
每週四 晚上19:00-21:00 <釋量論成量品> 1/8、1/15、1/22、1/29
每周六 中午11:30-13:00 <入中論根本頌> 1/10、1/17、1/24、1/31
每周六 下午14:00-46:00 <俱舍論> 1/3、1/10、1/17、1/24、1/31
每月第二、四周晚上19:00-21:00 <藏傳佛教繪畫藝術> 1/14、1/28
2.中階主要課程
每週一 早上9:30-11:30 <實執諍論> 1/12、1/19、1/26
每周一下午14:00-16:00<宗義寶鬘> 1/5、1/12、1/19、1/26
每周二 晚上19:00-21:00 <攝類學> 1/13、1/20、1/27
每周三下午14:00-16:30 <毗婆舍那研討> 1/14、1/21、1/28
每周三 晚上19:00-21:00 <毗婆舍那研討> 1/7、1/21、1/28
每週五 早上9:30-12:30 <毗婆舍那+研討> 1/9、1/16、1/23、1/30
每周五 早上9:30-11:30<毗婆舍那科判教授> 1/23、1/30          ←←←←←←←← NEW!!
每周五 晚上19:00-21:00 <廣論研討> 1/9、1/16、1/23、1/30
每周六 早上9:30-11:30 <廣論> 1/10、1/17、1/24、1/31
每周三 早上9:30-11:30 <入行論> 1/14、1/21、1/28
每周日 早上9:30-11:30 <地道建立> 1/11、1/18、1/25
3.初階入門課程
每月第一個周三下午2:00-4:00 <念佛實修班> 1/7
每周六 中午 11:30-13:00<四聖諦研討班> 1/3、1/10、1/17、1/24、1/31
4.藏文佛典導讀
每周一 (俱舍論)早上9:30-11:30 本月停課
5.生命關懷系列活動
每月一堂 周日下午1:30-4:30 <書影會> 1/11
每月第二周三晚上19:00-21:00<佛法氣功班> 1/14
(課程列表說明:為仁波切課程/為卻佩格西課程/為學員研討、藏文教學課程)
-----------------------------------------
北部以外欲參加課程者,請連絡
*台中阿底峽佛學會 04-2326-8347
*彰化佛學班(1) 0953-954-900 葉師兄
*彰化佛學班(2) 0911-922-466賴師姊
*新營佛學班 0921-291-539謝師姐
*高雄菩提講修佛學會0921-688-567張師姐
*高雄般若佛學會 0972-109-893 李師姐 (近台鐵高雄站)
*台東佛學班 0937-601-655 林師姐
*美國南加道次第佛學會 1-626-4971278 孫師姐
*澳洲墨爾本61-407-805-048王師兄

1/04/2015

如何面對生死(一)

穹拉仁波切  /  吳翠雯翻譯

  一般我們都會聼到一個說法,就是:“凡有生,生到最後的盡頭就是死;凡是聚合,聚合的最後就是離散;凡有累積,累積到最後,這些累積的物質也會消失。”這些,都是法性。都是我們很了解,常聽到的話;我們也知道,其實這是非常自然的現象。

  凡有生必有死,談到了死亡這個課題,可以分兩大類人:一類是相信死亡之後還有來生;一類是不相信死亡之後還有來生。對於不相信死亡之後還有來生者,面對死亡的害怕是會更多,還是更少呢?

  我們知道在印度的教派當中,有一派叫做「順世派」,「順世派」的教義主張,人在死後就沒有所謂來生了,所以,在今生這樣的時光裡面,就應該要盡情的享受,盡情的享樂。如果沒有這樣做的話,就是很吃虧。如果在這一生,僅僅有的這一生裡面,能夠盡情享受快樂的話,那就是一種福利,就是一種快樂。

  而對於佛教徒來說,或者是說,對於相信有來生者,那就會接著有一個問題了:如果還有來生,那麼在死亡的那個時刻,什麼是我們應該做的呢?

  對於承許有來生的人,一般會有這樣子一個想法:為了擁有一個更好的來生,因此這一生,我們應該好好的去做那些會對我們來生帶來利益的事情。

  對於相信有來生者而言,我們會相信,來生所受到的好、壞、苦、樂,端賴於我們今生做了哪些事情,端賴於我們今生的做法。因此,如果想要有一個更好的來生,那麼在這一生,我們就應該好好的設法,好好的經營。

  為了能夠為來生帶來更大的利益,所以今生應該要努力的行善,要努力的修法。所謂的今生要努力的修法,指的是說,把學法這件事情,看成是一件很主要、很重要的事。

  而就學法者來說,有些人會是有時候學,有時候沒有學;有些人,是一直持續的在學。而就一直在學法者的內心,其實也有很多種不同的狀態。雖然都是學法者,可是內心的考慮,還是以今生的安樂成辦為主;而有些學法者內心的考慮不只如此,還會想著說,來生的利益要怎樣才能夠成辦。

  就以我為例:我是一個相信佛法的人,但是我有沒有一直不斷地在法上面,精勤用功努力呢?沒有!我也只是偶爾想到來生,但大部分的時候,還是快樂地過著今生的生活。我已經年紀老了,不需要工作。在不需工作的時候,我的時間都怎麼樣安排呢?有的時候,就唸經做一些課誦,但是更多的時候,就是讓自己處在很輕鬆的狀態裡面,散散步啦、跟人家打打電話等等,都是做這些為了今生快樂的事情。

  我們談到,如果有來生,我們要成辦來生的利益,那我們這一生應該要做那些事情呢?我們常常會聽人家說,我們應該要多去做唸誦,然後做供養、做布施等等這些法行。

  特別是對於修行大乘教法的人來說,在今生最主要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讓自己去做傷害他人的行為,並且要盡力的利他。如果真正能夠去實踐這樣子的教授的話,在面對死亡的時候,內心應該不會有害怕。

  我們說,為利益來生,我們要學法,但是我們對於所謂的學法或說修行,我們想的範圍有多大呢?其實所謂的學法修行,並不僅僅只限於我們做一些日常的課誦等等,凡是我們所做的這些利他的行為,都是在做學法修行的法行。

  所以,龍樹菩薩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他說:我們不要去傷害別人,應該要去利他。為什麼呢?為什麼這樣子就是一種修法的行為,或說就是學法的行為呢?因為,就「法」的一個特質,就是透過這樣子的一種做法,能夠讓照著這樣方法行持的人,能夠離開惡的處境,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惡趣的處境,而能夠愈來愈往上提昇。

  那當我們談到所謂利他的時候,不僅僅是給乞丐錢,也不僅僅是幫助需要幫助的病人,同時,在自己平常的時候,要辦好好的對待朋友、家人,好好的去幫助他們,這也是一種法行。

  比如說,當父母的好好地照顧、教育自己的子女,因為内心帶著要利益子女的心,所以這也是一種利他的法行。

  以我這樣的身分角色,雖然我一天到晚在對人講,要好好的去行利他行、利他行,但是,我真正可以做到的利他事情,其實非常少。反觀一個父母教育一個孩子,從孩子小的時候一直拉拔到大,要經過的時間有多長!在那麼長的時間裡面,父母用盡自己的心力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擁有很廣大的學問、擁有很良善的行為。想想看,其實以父母這樣的角色,可以直接實踐利他法行的機會是非常多、非常的大的。

  同樣的,就子女的角色來說,當子女在聽父母教導的時候,有的時候會不想聽,會想要生氣,會想要有種種的反叛反應,但是在那個時候,他如果能夠想得到父母對自己的恩,而對父母做出幫助父母的事情,這樣子的行為,對這個子女來說,也是一種利他的法行。

  對於一個做子女的人來說,即使不能夠長時的在父母身邊盡孝道,但是可以偶爾在回家時候,能夠有機會跟父母相處,做一些讓父母開心悅意的行為;當父母生病的時候,做子女的盡力地照顧父母;這時子女的心是希望:父母可以因為自己這樣一個表現跟照顧而感到高興。這種想要讓父母快樂高興的心,其實也是帶著利他的動機來做這些事情的。

  同樣地,比如說醫生、護士照顧病人,就法的實踐上來講,他們所做的法的實踐是非常廣大的。

  除了護士以外,在很多醫院都有義工,這些在醫院當義工的人,其實也是在做很好的利他的行為,這些行為也是非常好的。

  以前有朋友邀我到醫院當一天義工,做的事情就是推輪椅上的病回病房,或去看診。因為我那時候推輪椅不太熟練,差一點害病人撞到別的輪椅。結果我的朋友說:“喂!你是來醫院當義工的,是要幫助病人康復的,結果你讓病人的輪椅跟輪椅相撞,讓病人的病會更嚴重,我看你還是不要來醫院當義工好了。”所以我就只有當一天的醫院義工。

  利他的法行,並不一定需要是一個很大的事件。比如說,別人請你當他的司機送他到哪裡,如果你自己剛好有車子,你方便開車的話,就答應他的請求,送他到他要去的目的地,這也是一種利他的行為。   像這樣子,我們盡力的去做一些善行,盡力的去做利他的行為,我們這一生也許沒有辦法做非常廣大的利他行為,但是,我們這一生也不是完全都做不到一丁點幫助別人的事情。在死亡的那一刻,回想自己的這一生,當我們自己覺得這一生沒有做什麼害人的行為,並且有盡力的去幫助別人。當我們臨終時思惟到這裡,相信這樣子的一種回顧,會幫助我們在臨終時刻減少很多恐懼。(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