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2005

速疾道論940122

速疾道論-3
翻譯:貝瑪索南

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得此閒暇人身時,若不於此勤修習,豈有愚痴甚於此?豈有欺誑甚於此?」這句話是告訴我們說,我們在非常難得的種種因緣下,此世我們才能到具足八閒暇十圓滿的人身,這個人身非常得來不易,而在得此閒暇人身時,若沒有及時去利用這個暇滿難得的機會修行,利用這樣的機會來增長種種此世的善緣,那當這樣的機會消失時,未來我們將不復再有這麼好的因緣。如果一個人在這世明明就已經得到了可以修行、可以讓我們過得很有意義的人身,但在得到人身時卻把精神花在世俗事情上,即使修持佛法,也把它當成像責任或一種形式上應付應付,或認為這是師父交待我做的,我就照著做就是了,但心裡並不是去了解自己現在所得到的人身有多麼困難才得到,真正去利用這一世的機緣來修持,而只是把它當成是某一種責任、看上師的面子來修行,那這樣就不對了。如果一個人沒辦法了解他這一世所得到的人身是多麼困難得到,是在多麼不容易的機緣才獲得,當然他就等於是在欺騙自己。所以寂天菩薩才說,沒有比這樣的人更加愚痴,因為他明明掌握了很好的機會但是他卻漠視這樣的機會;沒有比這樣更加欺誑的,因為他在欺騙自己。
根據宗喀巴大師在《廣論》裡說,這是一部總集所有一切教法的精華,且已經含攝龍樹無著二大車軌,讓一個行者得以由初學直到究竟果位圓滿融攝一切教法的一部論,這部論所指的就是菩提道次第。這部菩提道次第是單就顯宗描述,但我們現在所要學習的《速疾道論》,除了涵蓋顯宗的菩提道次第,從如何依止善知識法到後面如何行行菩提心與願菩提心,這整個完整的修法之外,還包括了密宗中的修持精髓。所以,我們現在所學的《速疾道論》,融攝了一切顯密教法的精華,成為一部所有一切行者都能在非常迅速容易的方法裡而獲得成就的一部典籍。
我們今天接著講述「如何依止善知識法」,這裡講到如何修持時一般分成二個部份:座上與座下。「座上」指的是一般我們在閉關修持時,把時間分成幾座的座;「座下」指的是在每座與每座之間。座上的時間我們修持又可分為前行、正行、結行三部份。在修持時,從一開始的依止善知識法到後面的如何修持願行菩提心的部分,這些所有修法的前行幾乎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前行時應如何做皈依發心,它幾乎都是一致的,在正行階段才會有不同修持的差別,而這不同的差別也可以包括在一般或概括修持及現在每一個階段的修持。所謂概括的修持,也是指我們從前面的依止善知識、生死無常、皈依、因果業報、輪迴過患…等一系列的修持,每一個系列的修持,那一個部分有一個通用性的觀修。除了通用性的觀修之外,每一個主題如人身難得,在人身難得這個階段我們應如何思惟如何修持,這就是階段性的修持。這是在正行部分可分為的二個部分。
在加行的修法中,我們通常會講到有六個修法,即我們平常常講的加行六法或前行六法,第一個是灑掃淨治、擺設佛相及擺設供品、安坐於座墊上,觀想皈依境、皈依發心,祈請。這六個步驟在每次上課前的儀軌中都有。上課的儀軌,大家是從加持土地與供品、迎請、皈依發心,一直唸到功德之本頌,到這裡為止幾乎都已經含括了前行六法了。
在皈依發心時,我們有個皈依境要觀想;在七支供養與供曼達時,也會有一個供養的對境。所以有人就問:「在皈依時要做一次觀想,在供養時也要做一次供養對境的觀想,這裡有二種觀想,那麼我們是不是要觀想二遍呢?」其實可以不需要觀想二遍。先觀想了皈依境之後,接下來的供養與獻曼達時,就以已觀想的皈依境來獻曼達就可以了。這二種修持中,你們會不會想:若這樣的話,那皈依與供養這二種是不是一樣的?並不是。即使所觀想的對境是一樣的,但這二者的用意是不一樣的,一個是觀想對境向他皈依,另一是為了集資淨罪而以自己的觀想或是財力所及的範圍來供養,所以在用意上就不一樣了。一個是在皈依,另一是在皈依境三寶面前獻種種供養以累積我們的資糧。
另一種方式是,在皈依時先觀想皈依境而後皈依,之後你把皈依境觀想它收攝融入我們心間,觀想自己得到皈依境三寶的加持,之後我們再修到下面七支供養與供曼達時重新再觀想一遍。此二種方法唯一的差別只在於你有沒有收攝,而所觀想的對境都是一樣的。第一種沒有收攝,從皈依開始一直修下來到供養的部份;第二種方法是在皈依修完,觀想皈依境收攝消融到我們心間,之後再重新觀想一遍,這有一個殊勝的特別是使我們能得到加持。
在修持皈依時包括了發心,這發心是包括以四無量心的修持結合的。若我們用第二種修持(皈依後有收攝皈依境),在收攝時應如何觀想?此時心裡去想:我現在至誠皈依三寶,從現在開始乃至未成佛之間,為了能利益無量無邊眾生,我要皈依三寶,祈求三寶來救度我、加持我。心中如此憶念之後,依次觀想三寶的加持融入,首先是佛寶的加持融入,再來是觀想法寶的加持能賜予我們然後融入,再來是僧寶的加持能賜予我們,接下來觀想它融入。三寶的加持除了觀想它融入之外,還要觀想透過三寶的加持使我們自己的心續已經轉化成與三寶無二無別,也就是我們自己是原本具足的三寶體性,透過這樣,我們在心裡發起誓願:我現在既然得到三寶的加持,我就已經等同三寶,我現在完全從體性上與三寶無二無別,因此自今以後,我恆常不離三寶,並勤修三寶所行的種種利生事業。心中如此以至誠懇切的心發願。
剛才所講的是若觀想皈依境收攝時,觀想的方法。若沒有觀想收攝,因為在皈依與發四無量心之後,中間還有一段修持,此時我們觀想前方的皈依境從前方的虛空中上昇,之後回到原本各自的淨土或諸佛剎土去,之後我們在修持七支供養及獻曼達時,我們再觀想原本所觀想的諸佛菩薩們,從各自的淨土慢慢再降臨,來到我們原本所觀想的皈依境那裡。後半段供養修持時,我們觀想諸佛菩薩又回到原先所觀想的皈依境時,我們要盡力讓前方皈依境的觀想更加清晰。之前在修持皈依發心時若觀想不清楚是還好的,沒有什麼關係;但在接下來,若能盡力觀想所供養的對境愈清楚是愈好的,所以要盡量去觀想清楚。這裡面比如深觀派、廣大行派,這些傳承祖師我們在修持皈依時只是大略觀想,到供養時要盡量讓這些對境比原本的更加清楚一些。
為什麼要讓前方的供養對境更加清楚呢?因為我們在接下來修持有祈請,在七支供養後,接下來會祈求深觀派及廣行派祖師賜予我們加持,我們會依次念頌每一個過去傳承祖師的名號來向他們祈請,如果能清楚觀想,心中會更容易生起信心。所以在這個階段,我們應盡力觀想,讓每一個傳承祖師在我們心中有清楚的影像。
接下來我們比照一下,在平常上課前課誦的儀軌,與《速疾道論》的差別。一般在前行六法中,在獻供養之後要祈請加持。若以大家平常上課前唸誦的儀軌而言,這只是大家平常在上課前唸誦的儀軌,但若要按著《速疾道論》的口訣而修,則其次第應是:從前面唸到密集麻都是一樣的,但修持七支供養與獻曼達(這個部份與課前儀軌不同)唸到七支供養與獻曼達之後,我們要念《傳承上師祈請文》,但因為菩提道次第之傳承上師祈請文很長,所以仁波切在課前儀軌這裡只用「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這一句話來代替所有傳承上師。但在修時,各位應在七支供養與獻曼達之後,唸誦《傳承上師祈請文》,之後應再一次七支供養與獻曼達。在這部份修完後,為使我們內心能生起證量,所以接下來唸頌《功德之本頌》。
在這裡你會發現,在祈請傳承上師前,有一段七支供養與獻曼達;在祈請傳承上師之後,又有一段七支供養與獻曼達。此二者有什麼不同呢?前一段,我們清楚地觀想皈依境,把所有的供養物觀想供養給資糧田中的傳承上師;後一段主要是供養給根本上師。這二者在修持上有資糧田收攝的差別。前者的供養對象是皈依境,後者是資糧田,後者資糧田觀想完後,我們會唸誦《傳承上師祈請文》,在唸誦每一個傳承上師時,我們就祈請這位傳承上師的加持,然後觀想他從上而下依次往下融入。比如,深見派傳承諸師依次往下融入到左邊的文殊菩薩,然後再融入我們的根本上師;右邊也是依次融入最後到彌勒菩薩,然後再融入我們的根本上師;此時,再由我們內心中至誠懇切祈求根本上師賜予我們加持,而且我也希望從今以後我能如理依止自己的上師,從他那裡聽受圓滿的教法,如理地去修持。這樣從內心去發起希求心、至誠祈求根本上師讓我們生起證量之後,再向自己的根本上師獻曼達。所以,第二次的七支供養與獻曼達是獻給我們的根本上師的,當然,我們的根本上師與諸佛是無別的。祈求之後,接下來才進入《功德之本頌》的修持。如此的觀想次第大家應大概地知道。
運用這樣的觀想方式,可使我們更迅速地得到所有傳承祖師及根本上師的加持。因為我們在觀想時是從一開始的祖師、慢慢觀想到離我們愈來愈近的祖師,這些祖師每一個他們由一個融入到一個,最後融入到文殊菩薩及彌勒菩薩,最後融入到我們的根本上師,由這樣一脈相承的關係中,我們便很容易在心裡生起對所有前方傳承上師的信心,且我們也能在心中生起對這些傳承上師都無二無別,且他們所有的加持力都能融入到我們上師的信心。若能這樣觀想,當然能在我們內心中很快生起對於所有傳承上師與我們自己根本上師的信心,此外,也更容易得到這些傳承祖師的加持。因為我們心裡如果能了知,所有傳承祖師的加持是無二無別、一脈相承的話,這些加持才有辦法進入到我們心中。
大家平常唸的課誦儀軌,在唸到「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請住心中蓮花月輪上」時,若能了解它的意義就是祈求傳承上師,不僅只是了解字面上粗糙的意思,而還知道如何觀想資糧田,且這裡「上師仁波切」代表的不只是我們自己的上師,而且還是資糧田的一切傳承上師,若能了解整個意義,那麼你在唸誦時,對你就會有比較大的幫助。這個偈頌最後一句是「賜予身口意成就請加持」,它的意義就已含蓋了所有深觀見派與廣大行派他們在修持裡的種種心要的修持。比如,身口意可以包括了佛的法報化三身的修持,所有深觀見派、廣大行派的修持口訣也都不超過身口意成就的範圍,因此,我們在唸誦這句「賜予身口意成就請加持」時,你心裡面應該要能夠提起所有資糧田傳承祖師,都能賜給我們從道次第一開始,一直到最後一切修持上我們所須要獲得的證量、我們所需要斷除的障礙,都得以賜予我們加持,你生起這樣的信心,並且以這樣的信心來祈請,那麼,廣的《傳承祖師祈請文》的涵義,其實就已經都收攝在其中了,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話。
《速疾道論》第十三頁四洲日月須彌七政寶,大寶曼紮普賢供雲聚,  供奉上師本尊三寶前,懇祈哀憫納受賜加持!  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離障法身體性上師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大樂報身體性上師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種種化身體性上師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師尊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本尊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佛陀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正法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僧伽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空行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護法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遍攝依處上師殊勝天,能仁金剛持前誠祈禱!
我們在觀想所有傳承上師全部都融入我們的根本上師後,最後只剩下我們的根本上師,接下來,是單單只向我們的根本上師祈請。這一段文是單獨向我們的根本上師祈請,這段祈請特別重要。「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這句是視上師為能仁金剛持,「離障法身體性上師天」佛有法報化三身、大樂報身種種化身,這段文依序可以看到師尊、本尊、佛陀、正法、僧伽、空行、護法;我們一般在上師薈供時也會唸到「你是上師你是本尊你是空行你是護法…」的儀軌,這些含義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能使我們得以消除種種障礙,獲得無邊資糧加持,我們向上師祈請,上師他就代表佛法僧,也代表上師本尊空行護法,一切值得我們依止的對象都總集在上師。
以上所說的是依照《速疾道論》的口訣修持,大家平常在唸課誦本時,唸到「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這一段時,要把這一段的祈請根本上師的含義觀修進來。課誦本這四句,是把我們對所有傳承上師的祈請放到這一段來修持。所以,若依較廣的修持,應如前修到七支供養獻曼達,之後是唸誦《傳承上師祈請文》,邊唸誦時邊觀想傳承上師依次融入,最後只剩下我們的根本上師時,就唸誦《速疾道論》的這一段「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這是較廣的念誦觀想法,但若以簡單的來講,所有的這些步驟都已經包括在「至尊根本上師仁波切…」裡,所以平常大家在唸這四句偈時,要知道它已經包括所有傳承上師的祈請,以及這些上師消融收攝,再向自己根本上師祈請,都包括在其中。
一般在《速疾道論》中所講的觀想與仁波切所講的是完全一樣的,但是在唸誦時有些不同,其次序性,仁波切說,在唸《傳承上師祈請文》時一邊唸誦時一邊觀想他們依次融入,這個觀想到最後剩下根本上師時,我們就祈求根本上師,照理說,此時我們應唸誦這一段「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仁波切說,我們心裡應如此祈求,書上也是這麼說,但是在這裡的儀軌所說的,是唸誦時心中已先想好,然後做七支供養與獻曼達,做完之後再唸誦這一段。但仁波切覺得這樣做時間似乎延遲了,因為我們已經觀想好了,若觀想好時就唸誦這段似乎是較順暢的。這二種方式都可以,「四身體性上師殊勝天…」這段應在何時唸誦?有二種方式,即在獻曼達前與獻曼達後。而把唸誦移到獻曼達之前,似乎是較順暢些的。(書上說的是,觀想是放到獻曼達前觀想,但唸誦是放到獻曼達後再唸)
我們在祈請傳承上師、根本上師、七支供養獻曼達,之後,接下來是唸誦《功德之本頌》。《功德之本頌》包括了從一開始的依止善知識法、無常的思惟,到最後密宗未達雙運果位之前所有一切菩提道的修持,在此我至誠祈求上師能為我斷除所有修道違緣,包括修持時種種障礙、不順、不吉祥,所有這些修道違緣都至誠祈求上師加持;所有道上功德都祈求上師能賜予我們。整個《功德之本頌》唸完,往下我們再進入到每一個修持的主題。我們現在這個階段性的修持如果是依止善知識法的話,那麼在唸完《功德之本頌》後,我們就進入依止善知識法的修持。
《功德之本頌》中,基本上雖已涵蓋從一開始依止善知識,到最後成就雙運果位的整個一切道次內涵,但在修持時,比如這裡一開始講「依止善知識是道之根本」,這種的依止善知識法雖然在一開始提到它是根本,但你在做依止善知識的修持時,它卻不是在一開始入門、一開始學佛時你就有辦法深入體會的修持。通常,若依《普賢上師言教》的講法,你應先從轉心四法的修為:人身難得、生死無常、因果業報、解脫殊勝,依此次第去思惟,思惟到你心裡已經了解何為無常,在三界輪迴中若造什麼惡業要受什麼樣子的果報,了解輪迴痛苦後,我們才會去思惟解脫到底有何殊勝,了解這些以後,漸漸我們才會生起對佛法的欲求心,才會了解佛法真的是值得我去學習,且其中也有許多我真的希望能按照它修持的內容,生起希求心之後,才會想到:這麼重要的東西,需要一個能帶領我的人來指導我,這個帶領人即所謂的師父,他是很重要的。你透過對佛法基礎的了解後,才能體會一個善知識的重要性。體會善知識的重要性後,才能做出正確的依止法,否則,我們聽到的法,也只是表面的認識而已,講到依止,我們都不大能真正做出很認真很誠摯的依止法。所以,雖然在《功德之本頌》中說依止善知識法是道之根本,但它卻不是非常容易做得到的事。所以,照理說,菩提道次第的修持,不應列為給初學者修習的題材,因為它的內容本身及修持,就不是初學者能做得到、能體會得出來的。對初學者,如果要引導他們,最好是從生活上,處在輪迴世間有何種過患,我們如果一直在其中流轉會受什麼樣的痛苦,把這些介紹給初學者,讓他們對於輪迴是怎麼一回事有所了解,再慢慢由外在世界的輪迴轉向內心,輪迴的根本是繫於自心,這個心有如何的特質、為什麼會輪迴、如何能解脫,從心的部份去了解我們是如何造作罪業而輪迴,如何由清淨罪障而解脫,了解什麼叫做因果業報、什麼叫解脫,如此慢慢引導之,從心裡慢慢去建立佛法的整體概念,之後才有辦法進入菩提道次第的修持。否則,菩提道次第並不太適合對那些一開始或並不太有佛法概念的人。

問:西藏人的習慣是,住在什麼地方就單純去依止當地寺廟的上師,做為其一生學習的善知識。但在台灣或西方,可能與不同的教派的上師學習。那麼,在修上師相應法時,應如何修呢?
答:在你修持哪一個部分的法時,那個法當初是那一個上師傳給你,或是對你的幫助或恩德最大的,你就把那個上師觀想成根本上師。比如,你在修密集金剛時,可將當初傳法給你的那位上師觀想成根本上師;之後你再修其他如勝樂金剛時,可能是同或不同的一位上師傳的,你可把那位傳法給你或對你恩德最大的上師觀想成你在修這個法時的根本上師。但是,雖然我們說,在修持不同的法門時,你觀想就那個法門而言對你恩德最大的上師,並不是說其他的上師你就不用觀想,或當成與自己沒有關係,而應把他們也觀想在傳承上師中,只是中央主尊的位置不大一樣。這樣做有一個用意,應把所有的上師視之為一體無別,他們也都等同於三世諸佛。以前阿底峽尊者曾說:「你們西藏人修一百個本尊也得不到一個本尊的加持;但通常印度人修一個本尊就能獲得一百個本尊的成就。」這句話的關鍵就在於,我們能不能視我們所修的上師本尊是一體的,我們能視這些上師本尊是一體無別的話,我們便能得到所有上師本尊無量諸佛的加持。若我們把某一個就當成我們在修他,其他的就覺得與自己沒有關連,如此當然得不到其他的加持,即使修千百尊而沒有辦法獲得修持上的利益。
問:可是,又要區別出把恩德最大的上師放中間,又要視他們為無二無別,要怎麼做呢?
答:如果同一個法有很多個上師傳給你,而他們的恩德對你而言沒有差別,也就是說,你在觀想時把誰放在中間也沒有什麼差別了。那麼你就把中央的座位觀想得大一點,讓他們都坐在裡面。

問:是不是藏系佛法別強調觀想?在漢系中似乎沒有這麼強調。
答:不知道一般人是怎麼說的。漢系佛法中也不是沒有觀想吧?在《普賢行願品》中,「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在唸「所有十方世界中」時,就已包括觀想了。

問:《速疾道論》是密續的著作,仁波切在教我們時,也有教我們密續的內容嗎?
答:因為仁波切是照著《速疾道論》教的,所以裡面也已經開始教大家密續的內容了。比如,在觀想宗大師時,首先我們觀想宗大師的外在形象,然後在宗大師心間有一個釋迦牟尼佛,在釋迦牟尼佛的心間又有一個代表密宗的金剛持,像這樣的觀想方式都不是顯宗有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