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009

四部說宗義者中,誰最『正住』?

佛教裡有各種宗義(註:即主張),有小乘的宗義,有大乘的宗義。毗婆沙宗、經部宗是小乘宗義,唯識宗與中觀宗是大乘的宗義,如現今的緬甸屬小乘宗義的佛教;中國、西藏、日本、斯里蘭卡等等屬於大乘宗義的佛教。此處的小與大是從智慧的角度來區分,不是從有沒有菩提心的角度區分的。另外,一般也有從菩提心來區分大小乘,沒有菩提心就是小乘;有菩提心就是大乘,這是從心胸是否擴大來分大與小。而宗義的角度是以智慧來區分的。小乘的宗義,智慧比較弱;大乘的宗義,智慧比較高。

小乘宗義的智慧比較弱,就變成有一點點信心比較強或比較遲鈍,他們以自己是世尊的弟子為理由,所以世尊所說的一切法都接受、承認,而沒有辦法用邏輯理論作區分。所以《宗義建立》、《宗義寶鬘》都有說毗婆沙宗、經部宗承許世尊所說的一切教言都是了義,沒有不了義的,一切教言一概予以承認。因為,他們沒有智慧去區分世尊所說的,哪一者是了義、哪一者是不了義,所以他們的智慧比較弱,或者說,他門比較沒有正住(註:或譯為正直)。沒有正住的意思是,只認自己是誰的學生,然後老師講甚麼我就聽甚麼,在這方面有點偏向沒有正住。他們認為「我是世尊的弟子」的緣故,所以,世尊所說的一切我都要承認。這就是在正住方面比較弱。

《廣論》裡有引《四百論》說明弟子相要具足正住、具慧、希求三個條件(P28)。但是隨著弟子的程度不一樣,所具備正住、具慧的條件也有差別。譬如,毗婆沙宗、經部宗他們在正住、具慧、希求這三個條件`就比較沒有那麼圓滿。而唯識宗、中觀宗他們的正住與智慧就比較強,他們就不會說世尊所說的一切我都要承認。他們認為雖然這是世尊說的,但是我要用邏輯來區分,這是了義或不了義。所以他們對於是尊所說的並沒有馬上承認,這就是有具備正住的能力;然後,會用邏輯區分,就是具備具慧的能力。所以,唯識宗與中觀宗比毗婆沙宗、經部宗好很多。

但是,唯識宗與中觀宗這兩個比較,還是中觀宗的正住與具慧力量比較強。怎麼看呢?譬如,唯識宗對世尊的教法,雖然有分了義與不了義,但是這個區分不是完全用自己的邏輯,而是跟著聖教,世尊說甚麼就引世尊說的算。他們引用《解深密經》,根據此經,世尊已經講了哪一部經是了義,哪一部經是不了義,他們就跟隨《解深密經》來區分世尊講的教言有的是了義,有的是不了義。所以唯識宗不是完全用自己的邏輯去推理抉擇了義與不了義。

中觀宗他們就有很大的勇氣、智慧,雖然世尊已經親口說了,區分哪一部經是了義經,哪一部是不了義經,但是,中觀宗對於世尊區分了義、不了義的《解深密經》本身,也說是不了義經,故中觀宗的這種區分,勇氣還很大,智慧還更高。所以,小乘宗義與大乘宗義,是以智慧大小的角度來區分的。註:四部宗義,指的是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中觀宗的主張。前二為小乘說宗義者,後二為大乘說宗義者。了解四部宗派的主張,有助於了解甚深的空性見解。
(本文節錄自仁波切中文講廣論05課程)

11/01/2009

「智者」與「善士」有何不同?

問:宗大師在《廣論毗婆舍那》裡提到,要學習毗婆舍那其中有個條件是要「親近無倒了達佛語宗要之智者(p401),而在《廣論》的「歸依學處」中(p106)也提到要「親近善士」,「智者」與「善士」有不一樣嗎?

答:不一樣,現在不只講廣行方便的法,這裡是特別講深見空性的法,與廣行方便的法不一樣,因為它特別的難,特別需要邏輯,一定要透過廣大的聞思,正確增長我們的智慧。因此,這個老師需要非常通達整個空性的法,或是了義的法。這裡所強調的是我們學習身建空性法的時候,不像廣行方便的法,廣行方便的法沒有那麼的深,也不太需要邏輯,也不需要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的解釋。這裡是指需要一位能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的補特伽羅行者,才能夠找到空性的見解。

不一樣的原因,是因為現在我們所要依止的善知識是不顛倒的、能夠通達佛陀教言關鍵的一位學者。佛陀所開示的教言裡,佛語重要的關鍵就是無自性--空性的意義,當然也開示了「我」也存在,「自性」也存在,但是其中的宗要關鍵(心要)就是空性的意義,沒有「我」、沒有「自性」,這部分善知識要徹底通達了解,我所要依止的就是這樣一位善知識。

前面「歸依學處」所談的是指,我學習佛法要依靠的善知識的條件是甚麼?但是,弟子需不需要對討論廣大聞思的部分,前面並沒有談到,因為前面是屬於廣大行,所以沒有那麼強調。但是,現在要學的是甚深空性(甚深見地)的部分,所以特別強調要依賴的老師應當要齊備甚麼條件,以及弟子自己要做甚麼事情。

前面講的是依止三寶的緣故,上師就可以代表佛寶,他所開示的佛法我們跟著他修行也會堅固,就是法寶的代表,然後他也當我們的老師,也是僧寶的代表。所以我們依止三寶的學處,也需要好好的跟隨上師的意思。並沒有特別說明上師需要具備通達空性、了義不了義的經論條件,也沒有說我們要尋找這樣的老師。而現在所要尋找的老師就強調需要甚麼的條件,找到之後,我們要好好跟著他,特別對於了義的法要廣大的聞,並且從自己的內心深入的思考,並生起定解,這樣之後,我們就會產生空性的見解,這就是不一樣。

如果,這裡是為廣行的法,宗大師就不會講這些,因為廣行的法並沒有區分小乘的宗義,大乘的宗義,甚麼都沒有區分。小乘的宗義也會講菩提心,廣行的法都講,毗婆沙宗、經部宗也都會講,大乘的宗義也都會講,廣行的法也沒有區分了義不了義,邏輯推理也不需要那麼強調。

空性的法是如所有性,法是怎麼存在?究竟體性是甚麼?這是要邏輯性的,不是從方便的角度講的,就我們瞭解的角度也不是從方便的角度可以理解的。如果要如理了解,一定要有邏輯性,所以,邏輯一定要最正確、最標準的,因此,就要跟隨龍樹、月稱菩薩,才會達到最標準的「應成」思想。
(本文節錄自2009年8月28日廣論毗婆舍那課程)

10/02/2009

佛陀心裡想說的話

如是前引《菩薩藏經》亦云:「未知經說諸真實義,惟三摩地而生喜足,即便於此起增上慢,謂是修習甚深義道,故終不能解脫生死。故我於此密意說云,『由從他聞解脫生死』。」此是大師自取密意顯了宣說。從他聞者,謂從他聞解釋無我。又此定為破除邪執,謂外不從善知識所,聽聞思惟無我深義,內自能生,故說「從他聞」等。 (廣論毗缽舍那p400)

佛陀曾經說過「從他聽聞解脫老死」,這話主要要講的意思是:想要脫離生死輪迴,必須先從別人那裡廣大地聞思無我的道理,生起證無我慧,然後繼續去修,這樣才能夠從輪迴解脫。
「從他聽聞解脫老死」這話,其實是佛陀把他自己心裡的想法(密義),清楚地開示出來。佛陀開示了「了義」經與「不了義」經,他想對我們講的是:「各位,請廣大地聞思了義經啊!」這就是佛陀的想法,他的這個想法,透過「從他聽聞解脫老死」這話,表達得很清楚。
「有情們,若想要從老死輪迴中解脫,那麼,請廣大地聞思我曾經講過的了義經吧!請這樣做吧。」這是佛陀內心裡想說的話。
「從他聞者,謂從他聞解釋無我。」從他,要聽聞什麼?並不是一切法,而是解釋無我的法。意思是:從他聽聞開示無我義的法,有助於解脫。我們若要解脫,就必須從他人處聽聞無我的義理,對此義理廣大地聞思,而後生起證無我的慧,而後持續地修,才能夠從輪迴中解脫。然而,要生起證無我慧,無論你是去跟師長學,或是自己研讀也好,都必須廣大地聞思。若沒有這樣做,直接就到山裡去修,以為這樣就能生起證無我慧,事實是:無論你再怎麼修也無法產生證無我慧,完全不可能。
透過這句佛語,宗大師要提醒我們知道:光是鑽到山洞裡去閉關,沒有聞思,不可能生起證無我慧。必須要跟著師長學,努力研閱經論,透過廣大的聞思才可能產生證無我慧。用其他的方法都不可能。「外不從善知識所,聽聞思惟無我深義,內自能生」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亦是一種要被破除的邪執。若你有這種想法:「我不必靠著善知識,只要自己到山洞裡去修,就會生起證無我慧。」那你就錯了,不應對這種想法抱任何希望。我們一定要向外找老師,廣大地去聞思才對。
我們會犯這種過失,說是想要證空性,然而,卻以為什麼都不想就是空性。如果什麼都不想就是空性,那麼,要證空性根本不須要廣大聞思。懷有這種錯誤想法的人很多,以為只要去修,空性的證悟就會自然從內心產生。但,根本就不是這樣。證無我慧不會自然從內心產生,必須從外面廣大地聞思空性義理,否則證無我慧不可能產生。
佛陀為什麼要說「從他聽聞解脫老死」呢?宗大師認為的答案是:佛陀是為了遮破他人的邪見而說的。他人的心裡想:要生起證無我慧,不必去跟老師學,不必聞思經論,它會自然產生。只要自己修,在我們的心識上就會產生證無我慧。
佛世時,有些人對於佛陀所講的內容,不想聽,認為只靠著自己修就可以證空性,這種人是有的。為了遮破這些人的邪見,所以佛才說要「從他聞」。總體來講,佛陀說了非常多的法,他的目的主要是什麼?主要是希望有情對「無我」的道理有很好的理解。因此,佛陀希望有情能夠廣大聞思無我的義理,是抱著這樣的期待,才說「從他聽聞解脫老死」這話的。
佛陀最主要的想法,就是希望有情能好好聞思空性,這一點,可以從佛陀所講的這麼多經典的內容中看出來。佛陀之所以說那麼多的法,就只是為了希望有情能夠理解無我的道理。有些有情可以完整地理解,有些則只能先了解粗略的內容,有些連粗略的也無法了解,那就先不對他們講無我義,而只講一些世俗諦的法,做為未來能夠開示無我義的計劃。
就像《入行論》第九品中云:「此等一切支,佛為智慧說。」佛陀開示八萬四千法蘊,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情能夠無顛倒地理解無我的道理。同樣地,宗大師在《緣起讚》中也說:「盡尊一切所垂教,唯依緣起性而轉。」佛陀說了這麼多的法,都是為了什麼?都是為了要說明甚深緣起的道理。因此,我們去聞思無我空性的道理,並且生起證悟它們的智慧,就非常重要。要產生證得甚深空性的智慧,那就必須廣大地聞思空性之理,而這也是佛陀內心裡最主要的目標。因為,若不這麼做(廣大聞思空性理)就無法生起證無我慧,也就無法斷除輪迴的根本,便無法使得有情離開輪迴之苦。佛陀就是因為不忍有情在輪迴中受苦,為了解除眾生苦,就要幫助眾生自己去斷除輪迴的根本無明,那麼,有情心續中的證空慧就必須要生起,為了這個目標,佛陀用盡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對那些能夠完整開示空性義理的所化機,他就完整地開示;只能先了解粗略者,他就先只做粗略的介紹;若這樣還是不行,那麼,他就開示世俗諦的法,做為未來趨向理解空性的一個方便。佛陀這麼辛苦,開示了這麼多的佛語,正說明一件事:佛陀希望我們能夠好好學習甚深空性之理,要完整地好好學,雖然不容易,但一定要好好地學習。 (本文節錄自2009年7月31日毗婆舍那課程)

8/31/2009

解脫輪迴的唯一道路

世人雖修三摩地 然彼不能壞我想 其後仍為煩惱惱 如增上行修此定 設若於法觀無我 既觀察已若修習 此因能得涅槃果 由諸餘因不能靜 ”
此言明顯,惟無我慧乃能永斷三有根本。《修次論》中,亦引此文破和尚執,故於此義當獲定解。外道諸仙亦有定通等德,然由缺乏無我正見,故終不能略越生死。---廣論p399

世人雖然修如前曾講過的「具足『無分別、明顯、喜樂』三特質」三摩地。但是,無論再怎麼修這種三摩地,仍無法斷除我執。只修前述所說的三摩地,不修證真實性的觀,無法斷除我執。由於我執未斷,即使能夠暫時煩惱沒有了,但未來煩惱還是會再度產生。那麼,修什麼法才能獲得解脫?去觀察無我之法,了解其意義後,產生「了解無我之意義的智慧」,這才成辦了獲得解脫的因。否則無法成辦解脫之因。所以,要解脫,就要修「證無我慧」。既然「證無我慧」是要修的法,那麼,我們首先要生起這個法才行。若沒有先生起,如何能修呢?當這個要修的法,在我們心續中生起之後,不可以就這樣放著,要持續去修。否則,若只是生起這種慧,卻沒有繼續修,不會對我們產生多少幫助。

一旦能夠持續去修,便能獲得涅槃或解脫。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法,修了也能得到解脫呢?答案是:沒有。解脫之因,唯有修「證無我慧」才能息除苦及煩惱。

這二偈的內容,我們要好好了解才行,否則會有走錯路的危險。雖然很喜歡禪修,但禪修時卻被支那和尚所主張的禪修方法吸引,會有這種危險。為了防範這種錯誤,所以蓮花戒論師造《修次初中後三篇》,其中特別在《修次中篇》破斥支那和尚的主張。

「故於此義當獲定解。」到底為什麼蓮花戒論師要在《修次中篇》破斥支那和尚的主張?這一點,我們要好好了解才行。若未好好了解,我們有可能成為支那和尚的隨行者,即便不是他的隨行者,也可能會跟他的修行方法差不多。

支那和尚主張的修行方法是:不須要學習空性義理,只要去禪修就好。所以,如果很喜歡禪修,但卻不學習、了解空性義理,那麼,你的修行方法,就跟支那和尚差不多。那樣修下去,再怎麼修,也無法脫離輪迴,跟外道徒的差異也就不大了。

(不修觀)得到先知等功德是有可能的。當我們做很多禪修後,對於過去曾發生過的事,或是未來將發生的種種,由於內心變得乾淨,便能領受到那些(前後世的)習氣,於是就有了「能憶起前後世」的先知。

雖未修空性,但由於禪修使得內心變得乾淨,而能憶起前後世,或是能粗分地知道他人的心思,這些都是可能的。不過,由於未修空性,即便有了上述的神通功德,亦無助於解脫。所以,就跟外道徒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若要解脫輪迴,唯一的道路就只有:修「證無我慧」。
(摘自2009年7月31日[廣論毗婆舍那])

7/02/2009

以空性見修菩薩行

仁波切,您說修自他相換必須了悟空性。但了悟空性屬於勝義諦的修持,為何屬於世俗諦的菩提心修持---自他相換,也要有無我慧?
答:雖然我們視「深見」屬於見解,「廣行」屬於行為,但卻不應該把「深見」與「廣行」認為是二回事,事實上,它們彼此間的關係是很緊密的。在我們內心上,存在著種種道理、理由,其中最殊勝的道理、見解,是空性慧;根據空性慧而做了判斷,而產生行為上的改變,而所謂的行為,不一定單指外在,也包括了內心的行為。基於空性慧,從而了解許多深細的道理,由此而在心裡產生了很多的想法。正如剛才講過,由於了解自他彼此之間有著很深的相互依賴的關係,以後我所要成辦的佛陀果位,完全依賴於他人。一旦能夠對於緣起的道理有深入的了解,利他的心就會隨之生起。由此可知,利他心,是從「深見」那個方面策動而產生出來的。也因此,對於「廣行」的「行」,應理解成:它是從很深的智慧做出判斷,而後發生在內心裡的各種行動。這是行為,也被稱之為「方便」。所以「見」與「行」之間是很有關係的。「廣行」又稱為「方便」,包括了悲心、菩提心…等。為什麼要修菩提心?為什麼要修悲心?在所有能夠思惟的理由中最深細的,就是空性見解。但是,是否一定要以空性見為理由?不一定,某些比較粗略的道理亦可運用的。比如,不了解空性者,能不能修悲心?可以。只不過,由粗略道理所引生出的行為,力道並不強。菩提心、大悲心,都屬於「廣行派」的道路,然而,我們為什麼把它們稱為「行」呢?因爲在我們內心裡真正的見地,並不是大悲心與世俗菩提心,而是我們之所以要生起世俗菩提心的那個理由。理由在於:我與其他有情,彼此間是互相觀待而成立的。尤其是,若我們想要獲得能夠究竟自利與利他的圓滿果位的話,這種果位,必須依靠著如虛空般無量有情才能得到。必須要以如虛空般的無量有情為所緣,生起了菩提心,才能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圓滿一切功德、斷除一切過失的無上圓滿果位。一旦很清楚地了解我與眾生間互相依賴的關係後,才會對於成辦其他有情義利,生起強大的心力,之後才會生起強大的大悲心與世俗菩提心。這個能夠使我們生起大悲心與世俗菩提心的「理由」,即是所謂的「見地」,也就是我們各自內心所持的看法。 摘自2006年5月14日[入行論])

6/30/2009

為什麼我生不起精進心?

『雖有發心若於三種戒,無有串習則不成菩提,善見此理佛子諸律儀,猛烈精進修習祈加持』---功德之本頌

宗大師認爲:若對於律儀沒有串習,就不能成就菩提。明白了這個道理,則對於「佛子諸律儀」,就能夠發起「猛烈精進」的修習。在這裡宗大師要教導我們:我們沒有辦法精進修學,是被卡在哪裡呢?因為我們沒有信心。我們不會覺得,這樣的修學和成佛是有著因果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對“如果我現在不這樣修學,將來是不會成佛的。”不是那麼清楚肯定!

因明學中有「隨遍」和「遣遍」的用法,「若要成佛,必須要努力精進的修學」是隨遍;而「若是不好好努力修學的話,那成佛也是不可能的。」是遣遍,這兩層因果是必然的。若是對這兩層因果的信心不堅固,就不覺得成佛的因很珍貴。若是對這因果很有信心,那就會覺得:既然這個(成佛)果報是如此的寶貴,那麽對於這個能得的正因,也會有同樣的堅定信心,會覺得是非常珍貴。但若是對這樣的因果關係不太明白,只是字面上的理解,雖然說得出是「這樣的因,造成這樣的果」,但是在內心中並沒有這樣想,或是在心中只有想一點點,並沒有深刻的體會,如此也沒有堅固的信心,只算是在道理方面懂得了而已。這樣只是在聽聞的階段,並沒有達到思惟的階段。所以,聞慧和思慧都必須要再增長。若這聞慧的「對境」,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意義的理解,那並不能算是對因果道理的「善見」!所以,若是真正的「善見」這因果道理的話,那一定是會對這個因如同「菩提果」一般的非常非常的寶貴,因而會努力希求。

無有串習則不成菩提 這裡宗大師用的是「遣遍」的表達方式。例如:「有煙,知道有火」(隨遍的表達);「沒有火,就知道沒有煙」(遣遍的表達)。這就是我們在因明學中所講的,「隨遍」和「遣遍」。又如「所作性一定是無常」,這是「隨遍」,從正面的角度直接肯定的說明。「不是無常,一定不是所作性」,這是「遣遍」,這是從負面的角度,運用否定的方式來說明。這兩種表達,有的時候「遣遍」的作用力比「隨遍」的作用還更強烈。怎麽說呢?簡單的舉例來說,我傷害他,欺負他,看不起他,當我有這樣的惡劣行為,我就永遠不會成佛。當一有這樣的惡劣行為,就會馬上連接到「永遠不會成佛」的果報,對於有這麼嚴重的惡果,我們會被嚇到,所以我們就不敢欺負他,不敢看不起他了。套用以上這樣的因果關係時,我們會被嚇到!所以,運用這樣的負面關係來說明因果道理,稱為「遣遍」。若是面對麻煩的人的時候,我沒有忍辱慈悲的修行,那就等於是我把那最珍貴的佛寶給捨棄了!這就是「遣遍」的道理--沒有這樣的因,當然就不可能會有後面那樣的果報產生。所以,『無有串習則不成菩提』,就是用「遣遍」的表達方式:若是我沒有好好的修菩薩行,則未來不能成就菩提果位。所以,運用「遣遍」的方式,可以激勵一下,「不努力就不會有成果,那怎麼辦呢?」,這樣想一下,好像比較容易產生力量呢!所以,在這裡說『無有串習則不成菩提』,這句話的內涵包括了所有的菩薩行,所有的修行。

『無有串習』,剛才講的,當我面對著這個麻煩人的時候,若是沒有好好的修習,那未來就不可能會成就菩提果位。因此對這遣遍的因果道理,一定要好好的「善見」。這樣思惟對我們會有什麼幫助呢?「沒有這樣的因,就沒有這樣的果報」,若是清楚認識了這樣的道理,那就會對後面那個珍貴的善果,不敢輕易的捨棄。同樣的,對於這善果的因,也是不敢捨棄不去作的。所以,當我們沒有好好修行的時候,就好像是正在對這善果的因作了捨棄。那我們應該要怎麼想呢?“若是我捨棄了這個正因,那就一定是沒有了後面那珍貴的果報”,這樣想的話就會不敢輕易的捨棄這個正因了!我們沒有辦法精進的修行,就是因為常常捨棄了善因啊!例如說,「現在太晚了,功課就算了,不做了」我們就是這樣子,常常的捨棄修行。我們對人也是一樣,遇到了一些麻煩的人,不會用「自他相換」或是菩提心的教授,沒有辦法好好的對待他,因而常常是捨棄他,說「算了!」。所以在這時候,一定要再想一想,「我敢不敢背負這樣做的果報呢?」只要一想到會有未來那麼嚴重的果報時,就不敢輕易的捨棄了。所以,在這裡宗大師將整體的重要關鍵抓出來提醒大家注意,『無有串習則不成菩提』,要『善見此理』。那要「善見」的「此理」是些什麼道理呢?就是前面所說的那個道理!

問題︰仁波切您剛才講的要善用「遣遍」的這種思惟,可是我聽起來覺得,這樣不像是精進,反而像是勉強呢?因為不敢說我不要那個佛果,所以只好這樣做,不敢把那正因給放棄了。我不敢說我不要成佛,所以我不敢對這個人發脾氣。這樣聽起來好像很勉強,不太像是精進啊?

回答︰這是因為我們對於這樣的因果道理,沒有什麼深刻的體會,所以在做取捨時,就變成為好像是很勉強。心裡其實還沒有完全接受這個道理,內心其實並不是那麼歡喜,所以是強迫自己這樣做。當對這個因果道理產生了深刻的體會,才有可能完全接受它。

剛開始時一定會有這種的情況,「我不敢不成佛」,「我不敢捨棄他」,有一些些勉強。後來經過了訓練,一定會慢慢的再進步。在進步一些些之後,我們一定會發覺到,這些障礙其實都是自己的問題呢,並不是別人的錯,而我是可以自己先作改變的啊!在這樣的察覺之後,就會和以前有些不一樣了,也會在內心中,對這些道理有一點點接受了。剛開始時,是沒有那麼接受相信的,好像和「我要成佛」這個目標是互相衝突的樣子。但是不接受這個目標也不行啊,所以在開始時,是有一些強迫著自己去做的。到後來有一點點進步了,就會知道這些都是自己的問題,那時候對因果道理就能夠接受一點點了。

另外,佛法可以從無量無邊的角度來談,並不是只有這樣的一個道理而已啊。例如,從自己的業因果報也好,或是從生命無常的角度來看待,這一些(讓我們煩惱的)事真的只是小小的一件事啊!何況這些事情也是無常的。既然今生是非常短暫的,那又何必在意這一件小事呢!另外,也可以從修行忍辱的許多道理去想一想,嗔恨心的過患,將來會對我有那哪些傷害果報;若是修持忍辱,那又會有哪些幫助,有哪些好的果報。這些在《入行論》的第六品中有很多解釋,我們以為他人是在傷害我,但其實這樣的情況正好是在幫助我修行呢,給我一個修持忍辱和菩提心的機會,也是在幫助我能夠消除掉宿世業障,和幫助我認識到生命輪迴中的苦。如果在這世上沒有遇到一些壞事,我們不可能會修行,更不會有進步啊!對於這樣的道理,都是我們平常就要多多訓練的思惟。所以,是可以從很多的角度,來進行這樣的思擇修。#
節錄自「090312功德之本頌思擇修教授-07」

5/15/2009

問世間情為何物

當我們覺得某個對境悅意可愛之時,會覺得它是自主、本性就是如此的。但事實並非如此,這些都是假的,是製造出來的,是自己內心去如此安立。之所以覺得對方可愛,一方面,是我們內心如此安立,另方面,也是對方製造出來的。
明明心裡沒有很喜歡,卻裝成一副很喜歡的樣子。他的心裡有煩惱,有著各種各樣的心思。由於他的心裡有自愛執的緣故,真要他在他自己與我之間選一個,他會選他自己,不會選擇我。可是在我面前,他會表現出一副會選擇我、非常重視我的樣子。
這是假的吧。他與我都有自愛執,這是肯定的。所以,這些都是製造出來的謊言,製造出謊言,我又再多製造一些、再增益上去。事實上,這些都是假的。「非我自主軀」我們一直執為能自主的、執為有我、視之為很好的,根本就不是如我們所想的那樣。
對方其實愛的是自己,但他假裝愛我的樣子。不只他在假裝,當我在看他之時,又另外再加上一些東西。因此,我們所貪著的對境,從他的角度來看,有一大堆的假裝;從我的角度,又加上一大堆。但實際上,並沒有這樣的東西(所貪著的對境)。
對方與我,都有自愛執,都想從彼此身上獲得。我有自愛執,所以我想從他那裡得到東西;他也有自愛執,所以他也想從我這裡得到東西。那就看看誰厲害。挖來挖去,我挖他的東西,他挖我的東西。
彼此其實都在利用對方,但互相都在假裝。到最後,我也覺得自己很重視對方,好像把對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的樣子,在假裝嘛;他對我,也是最重視我的樣子。啊,這都是假裝,實際上不是這樣。
這不是叫你看對方在假裝,而是在講:貪心是很恐怖的。
Q:其他動物也有貪心,但牠們會像我們人這個樣子嗎?
一樣會。但我們的貪心比較厲害,我們的貪心會想得很多。
Q:何時才能把這種貪心斷除?
這並不容易,必須要一直串習、一直修,慢慢慢慢地。宗喀巴大師在《正理海》中有講到,空性,我們一直朝這個方向走,心一直朝這個目標去串習的話,慢慢慢慢地,我們思惟空性的能力就會愈來愈增長。
同樣地,我們這種貪心也是一樣,要一直朝這個方向(貪心相違品)串習,一直想一直想。不只修不淨觀,主要是去思惟其相違品。*

2/06/2009

「要、能、修」學佛三部曲

無論什麼樣的修行,都有其次第。以發菩提心為例,首先必須生起「要成佛」的心,其次是「能成佛」的心,第三步是「我要走這條路」的決定。已經確定自己要成佛、能成佛之後,接著決定:我要把身語意三門完全投入於這件事情中。
無論是哪一種修行,這三者(要、能、決心修)都是很重要的。
以「暇滿人身」為例。我們要先考慮「來世我是否要得到暇滿人身?」要。那麼,我有沒有能力得到?這是第二個問題。要回答第二個問題,必須靠理由、不斷思惟,在清楚「我能」之後,想要的心會更增強。你也知道,若自己真正照著去修,一定能達到目標。所以,這三個次第是很重要的。
對於「要不要」這個問題,先好好想清楚,在內心裡好好打底。然而,「要」的希求即使很強,但我們有時會懶惰,有時我們會想「要是要,但我沒有能力」,這種心是不對的。所以第二層就要思惟「我能不能」,同時也要大量地學習,才有辦法真正回答「我能不能」這個問題,透過這種方式,當你很清楚「照著這樣做,我一定可以一步步走上去」時,就會產生「我一定能成佛」「我能做到」的信心。
我們自己要清楚「我有能力」。我們的確有能力,不過,我們也要在內心裡確認這件事情。清楚之後,運用「要」「能」為理由,讓自己的身語意三門投入於修行中。
再以發菩提心為例。若只是「要成佛」並不算;當知道要成佛,也確定「能成佛」之時,便算是發起菩提心了。「要成佛」只是希求而已,並沒有看到。雖然你想去,可是對於自己到底能不能去,並沒有看清楚,內心也不肯定,此時不能算發菩提心;但當確立「能成佛」時,是看到自己成佛的未來,此時才會真正下決心,菩提心才算是生起了。
在這種「我有能力」、「我看到我未來的成就」之後,接著就是行菩提心,開始我們的菩薩行。
再以我們內在貪心的問題為例。你問自己「我要不要離開這種煩惱?」雖然,我們也會如此渴望,但若不清楚「能不能」的話,「要」與「能」的中間是有距離的。也因為有距離,所以我們不想修。可是,一旦透過修行,對於自己「能」這件事情愈來愈清楚後,你投入的心便愈來愈強。
「要、能、修」這三者是相輔相成、輾轉增長的。無論哪一種修行都是如此。

2/01/2009

聲聞行者沒有大悲心嗎?

大悲心,是基於大乘習氣醒覺的基礎來談的。所以,聲聞行者除非回小向大,否則不會有大悲心的實修。但是,聲聞與獨覺行者,由於修習四無量心,因此,他們的慈悲心比我們強很多。不過,比起大乘,他們的利他心仍不足,在自利與利他產生衝突時,他們的選擇,與我們相同:選擇自利。
問:三種大悲中,聲聞行者連「緣生大悲」都沒有嗎?
:三種都沒有。這三種大悲心,是基於大乘習氣醒覺的基礎來談的。而聲聞與獨覺,他們是阿羅漢,走向的是小乘道。一直到他們再進入大乘道之後,才會有大悲心這部份的實修。
問:但聲聞行者也會為了希望他人能夠聽聞清淨教授,而對他人說法。這難道不是利他嗎?
:雖然這是利他心,但是,這不是大悲心。聲聞行者的利他心,比我們強多了,但他們的利他,並不是大悲心的利他。若是大悲心的利他,在遇到自利與利他的衝突時,所選擇的一定是利他,不會是自利。所以,聲聞的選擇跟我們有點像,雖然也會去利他,但是,遇到了關鍵時刻,還是會以自己為重。聲聞與獨覺,由於修習四無量心,因此,他們的慈悲心比我們強很多。可是,就像我們雖然講「利他」,但當自他有衝突時,我們會選擇站在自己這一邊,同樣的,聲聞與獨覺的選擇跟我們也差不多。所以說,雖然聲緣二乘的利他心比我們強很多,因為他們心續中有四無量心的緣故。可是,比起大乘,他們的利他心仍不足,在自利與利他產生衝突時,他們的選擇,與我們相同:選擇自利。
問:大悲心與利他心的差別何在?
:在沒有自愛執的情況下,能夠以「愛他執」替代「自愛執」的心,就成了大悲心。反之,在仍有自愛執的情況下,而想要去成辦利他,此時,雖然亦有希求利他之心,但是,這不能算是大悲心。# (節錄自20060513入中論課程,完整內容請上網下載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