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2005

略論940107

略論「不依師過患」的研討

問:為何不依止善知識的過患會這麼的嚴重﹕這輩子會被病擾、被魔侵,下輩子還會墮惡趣,會很苦?
從這個問題開始,以下有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上師是由誰決定的?以前仁波切開示中曾經說過,是在弟子的心中決定的,就是當這個弟子在心裡面覺得他是我的老師的時候,這個老師就形成了。可是弟子可能很糊塗,如果兩年前覺得他是我老師,兩年後,我覺得他看起來好像又不太是哦!可是兩年前我已經認為他是我的老師了,兩年後,我比較聰明了,佛法知道比較多了,而他以前認識的那個老師,其實不是一個具德的上師,可是師徒關係已經形成了,那時候怎麼辦呢?
從上師這個問題開始,我們又討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常聽別人講的根本上師,甚至還有聽說根本弟子。那根本上師是誰決定的?什麼是根本上師?那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仁波切講過,人一生當中可能有好幾個階段,有好幾個不同的根本上師,那我們就問,既然有好幾個階段,好幾個不同的根本上師,那幹嘛要加根本兩個字呢?如果一生當中有五個階段、七個階段、十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根本上師,那就是說我一生中有十個根本上師囉!如果有十個,那為什麼又有根本這兩個字呢?
還有,第一個問題是說,不依止的過患為什麼這麼嚴重?那如果他們已經是師徒的關係的話,那我們想應該弟子也有具相,老師也有具德。記得在台中上課的時候,仁波切在這裡有提到說﹕有如此嚴重的過患是在一個前題下,即上師與弟子都具德的狀況下,如果還不依止,才會這麼嚴重。那我們的問題是,既然都已經具相,怎麼還會這麼糊塗不依止呢?如果上師也是具德具相的上師、弟子也是具德具相的弟子,為什麼還會想不開不依止呢?
仁:第一個問題是說,現在我們真正都還談不到所謂師徒的那種「根本」的那個問題,因為我們根本還沒有真正進入到修行的部份,所以我們覺得可能我們在那裡有了過患,而有了過患我們自己不知道,但因為我們現在的狀況已經夠不好了,所以也不會再更不好到那裡去。所以這是在進入修行了以後,證量生不起來時才會感覺到。而你們根本還沒有進入到修行,所以也不覺得會有什麼障礙,完全看不到有什麼障礙。所以這裡所說不依止善知識的過患,很多是我們現在看不到的。所以我們現在已經很爛了(在修行方面),我們是完全沒有進入到修行的部份,如果進去了修行的部份以後,又不依止善知識,才會感覺到有點不通,或是會有一點卡住的感覺,所以到那個時候才會感覺到不依止的過患。這是一個。
另外,上師是什麼時候決定的?是由你自己決定的!比如你剛才說自己決定是兩年之前,剛開始學的時候,已經依止一個上師,慢慢了解之後覺得說,上師好像沒有具相。可能不是沒有具相,或者可能比如以我們學習經典來說,好像一年級的課剛好是需要一年級的老師,當你學到大學課程時,當然會需要另一個不一樣的老師,但是當你以大學程度回去看一年級的時候,那個一年級的老師,在當時教導你的程度,是足夠了,而我們不用看他是否可以教導大學的課程,不用看他是否具足可以教導大學課程的條件,如果我們用這樣的看法來看待的話,我們也是不對的。所以我們也不用想說兩年前依止的那個上師,現在看來是不對的,可能我們自己的看法就是錯的。另一種解釋的可能,就是兩年前的那個老師,根本就不夠格當一個老師,但因為我完全不知道老師該具備的是哪些條件,我自己根本不知道,只是自己認定錯了。因為我還沒有到自己有能力認定的時候,就自己認定了,所以也可以有這種解釋,就是我認定錯了,可能是這個問題。那如果是這樣子的話,現在可以對以前的那個老師說:對不起,我自己認錯了!

問:這樣就不會有這些過患?
仁:那些過患我剛剛講過了,可能是自己看法錯了。自己的看法是,他現在可不可以當上師,是這個角度的看法。所以有這兩個解釋。
也不一定我們觀察的結果是正確的,以前認定時候有錯,現在的認定也有可能會錯,自己會認為我是對的,還是會錯呀!現在的想法是,當時認定他為老師是錯的。這種想法---認為他是錯的,也可能是錯的。所以這是有很多可能性的,沒有辦法確切的來認定對錯,也要看對方是否具備老師的條件,也要看自己有沒有具備可以認定善知識的能力。所以自己認定的能力,和對象具備的條件,兩者之間有很多的可能性。

問:就是說如果在我們的能力還不夠的時候,所認定的上師也有影響嗎?
仁:這在自己修行上面也有差別吧!自己修行很好的時候,對別人的看法等等,都會影響到,那對自己的上師,一定會有更大的差別。修行比較好的時候,好像只教我們一個「嘎」字的老師,我們也可以在心裡認定他是我的上師,就這種能力來說,是修行能力很高的。
我們跟任何一個眾生是完全不可以結下不好的緣,如果自己在修習佛法上面想要有一點點幫助的話, 是完全不可以結下不好的緣。最起碼是不要想,不用去想對方有什麼過患,想的結果只有與對方結下不好的緣,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幫助。不要這樣做是最好,是說最起碼不要去結下不好的緣。所以跟師長有這樣子的問題的話,最好不要去想。
當依止善知識的修行很高的時候,就好像只教了你一個「嘎」字,這樣的老師,也可以當他是善知識,這是指依止善知識的證量已經生起來的程度,我們現在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問:我如果對這個部份有問題,而不去想它,那我怎麼會進步呢?
仁:有的時候,我們過一段時間再去想的時候,就比較不會有忍不住的感覺。這段時間也可以讓我們心情平靜的能力更加增長,如此福智資糧增長後,心就會比較寬廣,就更具備對事情的看法能力,這些具備了之後,再去看這些事就不覺得怎麼樣了。當具足這些能力的時候就可以去看去想。而我們有時候愈想會愈想不通,所以這段時間,能不要想是最好的。

問:那什麼是根本上師?
仁:根本上師,就字面上來講,我們會認為第一個接觸的老師就是根本上師,而這裡所謂的根本,是重要的意思,那重要的意思有很多,看是一輩子的重要,或是這個課程上的重要等等。比如說,這次我去印度,從法王那兒傳到了一個大威德金剛結修行的法,那以大威德金剛結的課程來說,我在觀想大威德金剛結資糧田的時候,根本上師就是法王。那密集金剛是另外一個老師傳給我的,所以我在修密集金剛、觀想資糧田的時候,中間那個根本上師便是那位傳給我法的老師。所以課程不一樣,根本上師就不一樣。所以沒有辦法說所有的課程是同一位根本上師,那是不可能的。密集金剛是從這裡傳到的,大威德金剛是從那裡傳到的;修密集金剛觀想的時候,一定要觀想傳授給我的上師為根本上師。所以這是每一個課程的差別。也可以說是一輩子的重要,所以根本的意思,是重要的意思,重要是對於課程上的重要,也是對於自己一輩子的重要,都可以這樣解釋。

問:那一輩子重要的根本上師是什麼意思呢?
仁:那就要看了,比如說一輩子當中,我學的課程中哪一個課程對我的幫助是最大的,那個教導我或是傳授我那個課程的老師,就是我的根本上師,是就這個上面去決定的。比如說,我常提出來的,以阿底峽尊者來說,一輩子對他很重要的上師就是金洲大師。那金洲大師也沒有常常為他灌頂,也沒有為他剃渡,什麼都沒有,但對他來說就是根本上師,這是他一輩子的,因為一輩子之中,菩提心對他是最重要的一個課,真正在他心裡有一個覺受的法,是從金洲大師那裡得到,所以他認定金洲大師是根本上師。

問:對我們學佛的人來說,根本上師很重要嗎?
仁:「重要」的上師重要嗎?當然重要。

問:那再回到第一個問題,關於不依止善知識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過患,如果說都已經是具德的上師和弟子,那這樣的過患為什麼還是會產生?仁波切的回答是:這個算是已經真正在修行的部份,那我們是根本就還沒進入到修行的地步,所以我們根本就不會感受到這樣的過患嗎?會有病擾,魔侵,後世會墮惡趣!
仁:我們的那些過患是已經有了。這上面講的是說,如果我們有依止善知識的話,這些都不會障礙我們,依止善知識的修行很好的話,這些是不可能干擾我們的。

問:不會生病嗎?
仁:我沒有說不會生病,主要是有依止善知識的話,佛菩薩都會跟著我們一起,也會保護我們的,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不依止的話,因為沒受到保護,所以很容易生病。

問:那後面又有說所有的功德未生不生,已生失壞,還說會交到惡友,所以功德會減損。那倒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這些都是因為不依嗎?是不聽話嗎?那不依止是不是等於不聽話?
問:可否確定仁波切剛才的意思是說:書上說的被病擾、魔侵、後世墮惡趣感受苦惱,是由於我們自己過去世所造的許許多多的惡業,所以它本來就存在了,所以不是由於不依師而造成這種處罰性的後果,而是說這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問題,而當我們依師之後,就好像佛菩薩保護著我們,所以就擋住了我們過去所造作的業。所以反過來說如果不如法依師,而這個保護力就像沒有了一樣,它不是由於不依師而告成的業果,是這個意思嗎?

仁:對!但是業如果是這樣講的話,就有一點…,也可以說有的是業,但有時候也有很多是緣,是緣的話,就能被擋住,如果是業的話,有些時候就沒有辦法。

問:那可以改變那個緣的地方,是指師長承擔我們的業嗎?假如仁波切你收我當你的弟子,那你收我當你的弟子之後,我欠的錢你也要幫我還,是不是很像這種感覺?一個師長收了一個弟子之後,是否要背弟子的業?師長可以背弟子的業嗎?
仁:以業來說,比如說這個人生病了,我就把他的病轉移到我身上,也有這樣的修行方法。對那病人來說,他會遇到這樣子的情形,而使他病好了,這也是他以前的業果!有時我們會覺得遇到這樣子是不可思議,好像一個人的業可以在另一個人身上爆出來,有的時候我們會懷疑,覺得這好像違背了業果的道理。

問:您的意思是說,這種現象是有可能的,但不是用這種角度去解釋的?是不是說並不是去承擔他人的業,而是他本身也還是在業裡面。
仁:對!

問:那什麼是不如法依止?什麼是依止?依止就是聽說嗎?
仁:依止就是科判裡講的意樂的依止,以及加行的依止。

問:我曾經聽過宗薩仁波切舉的一個例子,他的弟子問他說:「仁波切,明天在另外一個中心,有另外一個仁波切在講經,我可不可以去?」宗薩仁波切說他覺得那個弟子在問他的那種感覺,好像是說:「老公呀!我明天可不可以跟另外一個男生約會呢?」他覺得那個感覺很像那樣,他說他覺得在台灣很多藏系的佛法弟子,都有這種感覺,就好像依師就是我什麼都聽一位老師的,我做或不做什麼事情,完全由這位老師決定,這樣才叫做依止。如果我去別的地方聽別的老師講課,好像就有點背叛、不忠心的感覺。我們剛才也在這個部份做了一些討論,覺得這中間有一些很微妙的地方,仁波切在做什麼事情,都會問法王嗎?你很多很重要的事情你也會問法王嘛!那我們也很想什麼重要事都問你,最好什麼都由你決定,這樣就有保障,可是感覺上這好像有錯,是錯在那裡呢?
仁:怎麼說?上師的話也要聽,但最後也是要用法來決定,也要向上師請問,但問了以後也是用法來決定。

問:那直接用法決定就好,幹嘛還要問呢?
仁:我們是向上師請問,問了之後是用法來決定,這不是對他不恭敬。因為上師一直是用佛法來教導,我們也是一直用佛法,那我們向上師請問也是用佛法的角度,那確認後也是用佛法角度來判斷,這些都是對的。如果我們沒有請教的話,在佛法的角度來說是不對的,那問了之後,要不要按照這樣去做,也是用法決定,照著佛法上面講的去做也是對的。所以不問而接用佛法決定的話,這就是不如法;如法的話就一定要先問,問了之後,就用佛法上講的去做。

問:如果問沒有錯的話,那為什麼宗薩仁波切有這種感覺?如果我現在問:仁波切,我明天可以去聽某某仁波切的演講嗎?我應該要這樣問你嗎?
仁:當然聽講經是沒有問題,而是不是要當他是上師,以這個角度,如果他自己已經了解了菩提道次第裡面的內涵,那他自己就可以決定了,對於這樣的學生來說,我就比較放心。如果對道次第裡面依師的條件不了解的話,他可能一去了之後就當他是上師,可能會認錯了,如果是這樣子,我就會擔心一點。所以如果問我的話,我會說:剛開始的時候,先不要認師,可以先聽、先觀察他。

問:那以後我們什麼大小事,最好都要先問過你一下比較好?
仁:以戒律來說,都要問,什麼事情都要問。不過我們也沒有辦法什麼事情都問。

問:可以這樣講嗎?如法依止,可能就是心中要有佛法,然後跟隨著善知識。
仁:剛剛你看的書裡面講的應該不是這個,可是你這樣講,我就想到另一件事。我們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在心裡面,那個好的心已經有了,只是大、小證量的差別。那好的心要增長的話,就要跟著一個好的人,跟著他學,然後就會增長。剛剛他說的我有沒有聽錯,我不曉得。好像是說自己心裡有一個佛法,那佛法要增長要廣的話,也是要跟一個修行很好的人,向他請教如何調心,而他就是老師,而自己心中的法就是要增長廣大。

問:那我覺得依止會不會是一種遊戲規則,讓我們去遵守、去信仰、依止善知識?
仁:為了對信仰有安全感,很多教派都有他們信仰的對象。以佛法來說,只是這樣一個程度還不夠。我們為了安全感,想說我有一個老師,就可以靠他了。這樣的安心是可以,但是這個程度還不夠,我們還要用智慧,去了解怎樣的去調心。調心上面主要是用智慧,不是只是安心。
只有安心的程度就要來調心是不夠的,調心真正是要用智慧,這是最正確的。所以要用智慧的話,要學很多,它沒有那麼簡單。我們的心是很寬的,所以要學很多,學很多就一定要有一個懂得的老師,所以跟著一個懂得的老師的用意,是要跟他學,不是為了安心。如果要安心的話,就只要放一個佛像就好了。

問:剛才仁波切講到戒律上什麼都要問老師,是什麼意思?
仁:我們出家在戒律的持守上,有另外專門的老師。他們都要具備大概守戒守了九、十年以上的經驗,年紀比較大的。我們如不如法,可不可以做,他都要蠻清楚的。我們旁邊一定有這樣的一個老師,那個老師不一定要通很多經典,他主要是在戒上面(律典)精通,這是一定要有的。所以這種老師是在戒律、行為上的指導,這樣的老師是一定要有的。你們剛剛說什麼事都要問的話,那老師就太忙了,而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是不會有問題的,這樣的老師對我們來說是到那裡都要有的。

問:所以我們現在就不用什麼事都問你了?
仁:這種老師是守戒律的話就應該要有,在家人來說是不需要的。對出家人來說是需要的,因為戒律是很深的,戒律有很多的戒,可不可以做也不知道,所以旁邊一定要有這樣的老師。

問:那仁波切要學什麼法也是要問戒律師嗎?或是問你認為的根本上師?就是說你要跟誰討論你的學習計劃?那個人是誰?
仁:在寺廟每一個人都有戒師,經典學習方面也有一個老師,所以有兩個老師。寺廟裡面都是這樣子,所以我也是這樣子,兩個老師。

問:仁波切在學習這方面,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就是想要跟某一個老師學,然後去問您老師的時候,他說不適合?
仁:我們也要問,為什麼不可以,這樣也可以問。有時候是我們想不到,老師已經知道很清楚了,老師就會說為什麼,原因他會講。

問:然後老師告訴你的話,決定是在你呢?還是就這樣子?老師說:不可以,因為怎麼樣怎麼樣,那你就說好,還是說他的原因你不能接受?
仁:比如我自己有一個經驗,我的老師年紀很大,他學生很多,然而在寺廟裡面,課程上得最少的應該可以說是我吧!因為我的同班同學,他們一個人最起碼都有兩、三個老師,我的老師也是他們的老師,他們也有其他的老師。其他的老師比較年輕,也比較有時間,有能力,而我的老師年紀大,就沒有時間,學生又很多。我是住在他的家裡,我自己心裡常覺得我上辯經的時候,一直有趕不上的感覺,很多次都這樣,趕不上,心裡就很痛,一直覺得為什麼趕不上,我聽他們好像通曉很多經典,引經據典的,聽得我頭都暈了!我們同班同學間的競爭很強,辯經時,他們提出很多經論的時候,我都模模糊糊,他們說什麼我都不懂。所以我心裡就一直緊張,這種感覺常常出現。那時候我也跟老師講,我想去找某某老師、某某老師,他說:不要!你自己會懂,你自己看!他就一直讓我看很多書。然後問我看完了嗎?看完了裡面有問題就可以提出來,就這樣子一直不讓我出去。他不是對其他學生這樣,他只有對我這樣而已,他學生很多,其他學生問他可不可以去聽別的老師講課,他都說要去要去,對我就一直不讓我去,所以我一輩子只有一個老師。再來,我們一個禮拜上六天課,其他學生,每天最少上一個小時課,有的是兩個小時、有的是三個小時,那我呢?有的時候一個禮拜一次是最多的,有的時候一個月一次就沒有上了,而且一次頂多一個小時,沒有超過兩個小時。
後來我慢慢發現,在辯經的時候,如果引的經典我沒有看過的話,他們比較厲害;如果我看過的,我就比較厲害一點點,(仁波切自言自語﹕「心理自己要觀察一下,不然的話….」,仁波切在觀察自己的心,不要掉入驕慢)所以差別在哪裡?他們是老師太多,他們是還沒有想到的問題,老師就已經講了,這樣法就沒有深入心裡,平平的好像只是在表面而已。那我是自己思維、解釋很多,自己亂解釋,這樣法就完全從心裡種下去了。所以他們完全沒有想到的問題,我想到了,而且論點很正確。那些問題對比較通經典的老師來說,也是有問題的樣子。所以辯經的時候,和我辯的話他們就會輸,因為他們沒有想到這種問題。他們輕輕鬆鬆跑去聽一聽就學一點,聽一聽就學一點,並沒有真正自己的體會。
這種狀況發生好幾次。幾年之後我才慢慢慢慢感覺到我老師說的是對的。那老師為什麼沒有對別的學生這樣?應該可以說我智慧比較強,而我自己也有能力自己解釋,也可以自己提出很多問題。其他的學生可能沒有這種能力,所以跟著很多老師旁邊聽很多,學習才會比較快,可能差別在這裡。
所以當初向老師表達的時候,我自己覺得沒有辦法接受他的答案,他說的是不可以去嘛!那我自己覺得是一定要去嘛!但是一段時間過去了之後,就覺得老師說的是對的,是這種感覺。

問:那時候你還是沒有聽自己心裡的聲音?為什麼呢?因為當時你的想法也沒錯啊?
仁:應該是怕老師吧!老師對我有那麼大的恩德,好像讓他不高興也不好,只是這樣的理由而已,沒有其他的,像依止善知識的修行等等,不是這些,就單純只是怕他。
所以自己認為的不一定是對的,有時候自己覺得自己應該要的,老師說不可以,那個時候就不一定我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也不一定是錯的,所以說法上的抉擇是很難的。但如果只是聽一聽說法,沒有要當他是老師,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問﹕我們跟所謂的根本上師或是重要上師之間有所謂宿世的緣份嗎?所以一見到面就會哭甚至昏倒之類的,我們需要聽心裡的這種感覺嗎?
仁:這種情況來講,有緣是有緣,但是不是師生上面的有緣,就不一定了。既然跟人家有甚麼因緣我們不知道,所以自己感覺再強烈也不要貿然決定,這種是不好的。因為這樣的情況之下我們的心是不穩定的,所以這時候我們的判斷跟智慧是不正確的。所已不要貿然的憑感覺,還是要觀察一段時間,想一想,再用智慧去判斷。

2/24/2005

略論931201

這次仁波切講的主題有二﹕
一是仁波切當天去澎湖,幫忙一戶可憐的人家修法,大家針對這事相向仁波切請益。其中有討論到﹕
.當我們看到世間慘劇時,用什麼心態去面對?用業去解釋它---那是對方的業,我也幫不上忙,等我成佛了,才有能力幫忙?
.「為人著想」可以是讓自己心量變大的方法,也可以是膨脹自己的藉口,方寸之間的掌握, 只有自己真誠的面對自己,才看得到「我愛執」的把戲。

二是仁波切講廣論、略論中都有提到的「依止善知識勝利」。依止善知識的殊勝有﹕近諸佛位,諸佛歡喜,不缺離善知識,不墮惡道,惡業煩惱不能勝,不違越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增長,悉能成辦現前究竟一切利益。
仁波切詳細解釋為什麼依止善知識有這些好處,這些好處之間的關聯為何。而我們不可看到那麼多好處就貪心大起,不經觀察,一股腦地把不具德相的師長視為佛陀。

有任何問題,或是錯字,或是疑惑,或是心得,都歡迎您提出來,大家都來討論,讓這塊園地屬於大家的。

今天有居士?我去澎湖,去看一?人家。這家人的老大一出生就不會走路,也不會講話,也沒有辦法站起來,嘴?發出啊啊的聲音,口水一直流出來,十七歲了,一直是這樣子過日子。那誰照顧他呢?他十六歲的弟弟。老二不只照顧哥哥,還照顧媽媽以及下面的一個弟弟。老二好像很愛照顧這個家,是一個很有愛心很用心的人,看著他照顧家?的情形,我們都感動得想哭。他們住的是別人給他們住的,自己也沒有房子。剛剛講的那個哥哥,他的房間是木頭地板通舖,他在房間裡就像動物一樣成天打轉,有時候很痛苦就用頭去撞牆壁,牆上還留有血漬的痕跡。
居士請我到那裡,是想讓那個媽媽心會不會放開一點,因為那樣的家庭很辛苦,媽媽很憂鬱,不過他們的物質生活倒還好,冰箱和瓦斯、洗衣機、電視等等都有人送。那個老二長相蠻莊嚴的,很有愛心。我今天一整天坐在那邊,就一直看著老二,那老大的排洩物都是老二處理的,他就像一個很有愛心的媽媽,一天好要處理好幾次他哥哥的排洩物,褲子和下身也都要洗。老大每天就是這樣過日子,十七歲看起來好像八、九歲的樣子,可能是因為他的煩惱比較少吧。居士也希望看我有沒有辦法以誦經的方式,將非人的問題處理掉,但他們家不是這個問題,應該說是因為業力吧,所以很難處理。

問:仁波切今天去有修法嗎?
仁:有,因為居士要求替這個家修法。但是並沒有辦法與那個老大溝通,而媽媽是有一點憂鬱症,常常拿刀子割自己的手。

問:那是非人干擾嗎?
仁:不是吧!是憂鬱症。可能是她看到老大,心裡感到難過。我就跟媽媽說她的老二是那麼好的小孩,很認真讀書,又很有愛心。那個爸爸也說老二好像一點都不會生氣,我們也都可以看得出來,覺得他好像是修菩薩行的人。這實在很難得,因為不是做一、兩次就好了,他就這樣一輩子都要做。家裡的責任都是他一個人擔,而他心裡也一點都沒有壓力,還很歡喜的在幫忙這個家。

問:我們常常會踫到像這樣世間很苦的象狀,那仁波切看到這麼慘,是以什麼樣的心情看待?除了隨喜老二,你會不會覺得幫不上忙的感覺?
仁:對呀!是感覺幫不上忙!他們雖然很窮,但是我覺得還好,因為很多印度人比他們更慘,他們要用的幾乎都有了,我不覺得他們很窮,而且那爸爸說春天的話他一天釣魚可以賺到一千塊,其他的季節比較難釣到魚,一天也有五、六百塊的收入。所以錢上面還算可以。但是媽媽有憂鬱症,她在想什麼、要表達什麼我們也猜不到,我們找不到她問題出在那裡。她很少講話,眼睛看著你的時候是斜斜的看, 笑也不是真正的笑出來,有一點點不正常。媽媽37歲,很年輕。那老二就從早上忙到晚上睡覺,每天他忙的都是一樣的事,就是照顧那個老大,自己還要讀書,整個事情都是要他處理。他們家的前面有一個棟樓很漂亮,是他叔叔的家,跟他們住的實在是差太多了,好像天跟地一樣。這我覺得有一點奇怪的。

問:我們一般在家人很容易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家人有一些狀況,其他家人就也會很擔心,可能就是共業吧,我想假如我是那個媽媽我可能也會有憂鬱症,可是我們是佛教徒,那我們怎麼樣用佛法的方法幫助他們去面對這樣的境界?
仁:主要是那個媽媽肚量不夠,沒有辦法面對那個問題。那對我們來說,已經了解到了一點經典的內涵,了解了以後,心量一定會變大,所以踫到什麼問題都會忍耐得住。所以差別應該是在她心量不夠,心量不夠就一定會得憂鬱症!沒有辦法從問題裡面走出來。因為她心量不夠,我們如何解釋她都聽不進去。

問:心量要廣的話是從哪裡下手?是業果嗎?我們去接受業果嗎?然後我們就願意說這是我們這一生要受到的果報?所以我應該要接受嗎?
仁:對佛教徒來說就是業果的解釋,那對一般人來說,則是特別能夠替別人著想。替別人想的人,心量一定會很大,倒不必用來世或前世或因果來解釋。

問:那老二就是這樣子的人嗎?
仁:對!老二就是這樣子的人,他就是一直會想對方需要什麼,就一直在這上面幫忙。替別人想,以佛教來說就是慈悲心的部份。以慈悲心給人很大的幫助,心就會廣。那來世、前世、因果業報來說,它算是小乘的修行,但對心量也有幫助。所以以這兩者的心量來說,慈悲心的心量會比較強比較廣。如果以因果業報、來世、前世想的話,有可能會有一點點憂鬱症哦!

問:像那個老二能在那種環境裡不去感受周圍的苦,而且又能做得那麼自在,您覺得他是凡人嗎?那他與他們是什麼共業?共業裡頭他又有別業嗎?
仁:他在這樣的一個家裡出現,我們可以解釋是業呀!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知道他一定是修得很好,或是他到了修菩薩行的程度,那也不一定啊!但他就是往慈悲心的方面­­­--替別人著想,在這方面他可以說是修行蠻好的。他很會替別人想,這其實很重要。我有時想,像基督教他們並不解釋什麼因果業報,但是在替別人想這方面,他們做得卻是蠻好的。

問:可是我都替別人想,那誰替我想呢?然後就會覺得很委曲!當一個家裡有很多責任要你擔的時候,我們會想,這樣我的前途怎麼辦?不像那個弟弟(老二)。
仁:不曉得,可能替別人想的時候,別人的事情變成是自己的事情。變成是自己的事情的時候。這時有兩種可能﹕一個是已經有了我們自己執著的心,由執著心替別人想的時候,其實心是這樣想﹕別人的事情我做到的話,我會很有名,我的善業會增加,我會怎樣怎樣…。是這樣子的話,就變成已經由執著心去做,那個替別人想的部份,反而是我愛執。這樣就不是真正的在為別人著想,就變成為自己在做事情。比如說我為我的團體做事,當我的團體有一點點做不到我的理想,自己就傷心,這就是執著心了,可是我們也可以解釋說他為了別人做很多事。對他來說,別人的部份是自己的部份,是別人好像變成自己,但那不是菩提心的想法,他仍是以執著心在做事,可是他的外在行為好像是為了別人,內心卻是執著心,還有一種是,他替別人著想的時候,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角度去想,那就會很廣。這種的執著心很強的話,那他的外在行為好像是為了別人,內心卻是執著心,所以替別人著想可以分兩種情形吧!

問:我常常有這樣的感受﹕例如看到那個弟弟這樣做,就覺得他做得非常好,然後覺得自己很不如。有時候看到世間苦那麼多,然後自己卻是在修行,覺得很自私。我會覺得說,我應該去做那種像基督徒做的事,至少可以直接的幫助到人。很多人看佛教的部份,也是有這樣的看法,認為佛教應多做社會福利的事。我自己身為佛教徒,也有那種罪惡感。
仁:對!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這樣子!但我們心裡也要有次第,就是要先把自己做
好,然後再去幫別人的忙,這是一個次第。

問:問題是先自己做好,是到什麼樣的程度,才去幫助別人?
仁:佛法有二乘(大乘與小乘),佛法二乘是,不要傷別人是第一步,然後第二步就是幫助別人,小乘跟大乘的意思就是這個樣子。不要傷別人,就是自己做的時候不要傷別人,而自己要是做得好,也就不會傷別人,所以它仍有幫助別人的方向。傷別人的時候,當然自己也傷到了,所以自己要做好,就是不可以傷別人。而自己做得好就是自己的身語意,那些都不可以錯,錯的話就會傷到別人,所以正確不正確的差別,就是我們去看有沒有傷到別人。

問:只要不去傷害到別人就算幫助到別人?
仁:對!有的是他先前沒有傷到,但是,他慢慢慢慢的傷到別人,而他做出來的一些錯,影響到它的結果,結果的結果,就變成傷到別人,這樣也是不可以的。所以替別人想的這件事,是很需要的,我們大家都需要的。不管是下輩子、或者我們這個世界、這一輩子、這個環境,就我們住的這個地方,替別人想的人愈多,我們就會愈好。像他們那個家裡沒有那個老二的話,他們家裡一定完全沒有辦法活下去。所以有時候我們的慈悲心先不需要很廣,先不需要想來世、或要把別人救出輪迴等等。先看自己在現場看到的一些苦,我有沒有辦法替他想?看到人家苦的時候,這些都變成自己心裡的想法,要怎麼出離,這些感受要生出來。
自己這樣了解了以後,我們自己也可以想像,我現在用的、穿的都那麼好,有這樣好的受用,像非洲那些吃不到,穿不到的人,他們如果有我們這些受用的話,會有多麼的好!總結來說,那些吃不到的眾生有吃到的話,會有多麼的好!以這樣的心再吃,並祈求佛菩薩。這樣的話,替別人想的心會慢慢的增長,看到別人好的時候那種忌妒的心也會減少降低,那就不會有憂鬱症了。

問:所以那個媽媽如果不要想家裡有多痛苦,而是想老二是個多好的小孩,那她就不會得憂鬱症了?
仁:對!我今天就是一直在這方面給她解釋的!我跟她說她的小孩那麼莊嚴,那麼乖。我去過很多國家(其實沒有很多,只去過幾個國家而已) ,見過很多很有錢的商人,但是他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小孩的問題,而她有這樣的小孩子,家財萬貫都比不上。她就笑一笑。而那個老二當我們在讚嘆他的時候,也是一副沒什麼的表情,也不驕傲,也不彆扭,心很平穩。我這樣對媽媽解釋的時候,她有一點點聽進去的感覺。

(回到略論的研討)

問:我們以前有幾個問題,上次沒有問。我們上次把依止上師的部份討論完。在22頁依止上師的勝利,有1.得進佛位2.諸佛悅意3.常遇善知識4.不墮惡趣5.速斷一切煩惱惡業6.不背菩薩行7.常具正念8.功德資糧漸漸增長9.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仁波切要我們去思惟它的次第。那這個次第可不可以聽聽仁波切的想法?
仁:得進佛位,這個意思說,要到佛陀的果位是只有依止善知識才有,沒有另外一條路。或者還可以解釋成﹕依止善知識的修行愈好,就可以愈快成佛,這是密續的特色。顯教沒有針對依止上師的修法,而密續有。顯教對依止善知識也不像密續的嚴格。學密續的時候,依止善知識的修行是要很嚴格很深的。我們依止善知識愈深,愈快得到加持。
很多人對「加持」不太懂。真正加持的意思是會改變的意思。我們西藏的加持是講「秦勒」(譯音),「秦」是我們皈依的對象,或是我們祈求的對象。對象的功德,傳到我們身上,我們因而有所改變,那個變就是「勒」,「勒」的意思就是變的意思。所以加持的意思是,那個功德我們收到了,收到了就自己變好了。

問:這樣是不是不用做什麼,只要他的功德能夠飛過來,我就會改變了!
仁:不是!

問:像是外力呀!外力讓我改變,所以加持是不是就是這樣子?
仁:不是。有沒有收到功德是要靠自己,自己不努力是收不到的。所以收到就變,變這個意思就是加持,「秦勒」就是這樣子。所以我剛剛講的加持,就不是在頭上踫一踫的那種。
依師做得好,會得到很大的加持,很快就成佛,這就是第一個得進佛位的意思。我們要想的是完全沒有另外一條路可以成佛,只有依師。特別是想要愈快成佛,愈需要很深的修行,愈要依止善知識。

問:你的意思是說,密續之所以能夠比顯教還要快的原因,是因為它在密續當中對依師法類的要求更嚴更深?
仁:對!

問:那是自己去感受上師的加持力,然後自己去得到是不是? 我要依止一位善知識,然後我就一直自己很努力的去感受上師,好像我就跟他連接上去了,跟他相應,然後自己感受到了善知識的教導力量,然後我自己願意改變?
仁:這主要是在自己的修行上面,而不是上師有沒有這個能力,使自己的證量增長,沒有那麼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上師方面,上師最基本的德相也都要具足。之後自己證量是不是會一直增長,修行是不是一直會進步,這些就靠自己依止善知識的修行了。
關於依止善知識方面,比如說我們對一個老師一直有信心的話,他講的一字一句我們都會很注意,會用心聽,我們用心體會,就會有所感受,這就是我們對他的信心。對他的信心如果退失,他講什麼好的我們也不會有什麼感受,我們一般人也會這樣子的。所以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也會有這樣子的情況。特別是在佛法的修行上面,因為依止的善知識後面的那些佛菩薩,一直在看著、一直想幫忙我們,那祂們一直想幫忙我們,要從哪裡下手呢?一定要透由善知識來幫忙。所以我對他信心具足的時候,一定會得到佛菩薩的幫忙!所以佛菩薩們就是透由善知識這個門幫助我們。所以佛菩薩給我們的幫助是不可思議的,很珍貴的。
依止善知識之類的修行故事在很多傳記裡都有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就是當他們對善知識有強大信心的時候,才會馬上就改變。法王也說,他的一些修行朋友在達隆莎拉閉關,他們已經當了格西了,很多的經典都通了,可是證量卻生不起來,他們打坐時很會思惟,但是感受一直生不起來;而有的人自己的上師已經圓寂了,但他們對上師的信心還很強,有的時候因為憶念上師,感恩的心很強,強到幾乎要昏倒,在這個情況下,突然間就有一點點不一樣的感受會出現。這是法王講的例子。法王是很謙虛的,雖然他說自己完全沒有證量,也沒有修過那些法,只是他的修行朋友告訴他這些故事而已。可是法王自己也要修,也要思考,依止善知識的部份也都修了,有過這方面的證量,才知道人家在講什麼。

問:您是說不可以只修依師法,也不可以不修依師法?
仁:對!

問:如果不修別的法,只修依師法,很容易出錯嗎?經典都不看,別的書我都不看,我只跟著一個老師,老師說什麼我就做什麼,這樣子可以嗎?
仁:不是這個意思!比如說修無常,當然自己要去思維,老師沒有辦法給你一個無常的證悟,絕不可能。自己還是要修,要思考,但是要感受到無常真正的量,就得要祈求上師,要有依止善知識那種的信心才行。
怎麼說呢?我們要生出無常的證量,要先在依止善知識上面修,才會有無常的證量。同樣的,依止善知識是不管你修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哪一個階段都要配合修依止善知識。所以這裡說「得進佛陀的果位」的意思就在這裡。
我們說依止善知識會成佛,成佛的快速靠依止善知識,要成佛也是靠依止善知識,但我們心?對善知識和佛之間還是有一個距離。那個距離對我們來說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會想﹕我有依止善知識了,但是佛菩薩我也需要接近一下。例如馬爾巴到他上師那洛巴的面前,那洛巴故意給他看到一個本尊,馬爾巴想那個本尊很難得見到,所以先拜了本尊,結果就沒有成佛了。這業力是很強的。
馬爾巴會這樣子,我們就更不必講了,如果我們碰到同樣的情形,一定就是這樣子。而且馬爾巴只是發生一次,一次就完蛋了,而我們本身的想法就已經是這樣子的了。所以在這裡講的是,我們依止善知識的時候,佛菩薩本身就跟善知識一模一樣,我們不需要特別親近佛菩薩他們,這就是第二個「諸佛悅豫」的意思。
所以我們不可以將善知識和佛菩薩分開,我們思考第二個諸佛悅豫的時候,我們心裡也要這樣思考,然後佛菩薩和上師之間的距離要把它消除掉。心裡要怎樣想呢?我們要想﹕上師跟我們接近,佛菩薩就跟我們接近。這樣心裡一直想著依止善知識的好處,或想著上師和我們接近的話佛菩薩也會跟我們接近,一直以這樣的心行持的話,我們就會常遇善知識。

問:「常遇善知識」,是指菩薩會派很多善知識來教我們嗎?還是派一個善知識,然後生生世世教我們?
仁:是不是相同的善知識,是看我們自己修行的程度。修行程度比較高的時候,所有的善知識對我們來說,就如同是一個善知識;我們修行的程度如果沒有那麼高,我們就會認為是不同的善知識。所以這裡說我們會不斷的遇到善知識,可能是因為我們心裡仍有佛菩薩跟善知識之間有距離的一個看法。
佛菩薩一直是透由善知識而給我們幫忙。佛菩薩的力量是無量無邊的,祂可以不斷的透過不同的人成為我們需要的善知識。如果我們沒有把善知識真的看作是佛菩薩,而只是一個很乖的弟子依止著善知識,這樣子的話,我們的業果就沒有辦法像一直把善知識當作是佛菩薩看待的弟子的業。因為把善知識看作是佛菩薩的話,才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沒有把上師看作是佛菩薩而只是把他當作是一般心地善良或很好的修行人的話,來世很難說是不是可以不斷的遇到善知識。

問:那就是說一定要把上師看成是佛菩薩?
仁:能把上師看成佛菩薩的話,那個加持力是很強的。而且那是自己去造業,不是佛菩薩有沒有能力的問題。自己去造作這樣的一個善業的話,這個果就是會不斷的遇到善知識;另外一個沒有把善知識看作是佛菩薩,只是乖乖的跟著善知識走,這樣子的話他的善業就沒有前者來得強。所以很難說會不會不斷的遇到善知識。

問:如果說有一個判斷力很弱的人,遇到一個貪瞋痴都很重的人,前者把後者誤認為是一個善知識,把他當成佛一樣的看待,前者這一生看起來被騙得很慘;又比如說我是一個很小心的人,對于後者我只是把他當成普通人來看,就下一生來說,前者的下一生一定會比我好嗎?因為他把後者當成佛一樣的看待,這一生如果他什麼都被騙光了,對下一生來說他會不會比我好?他如果真的很誠心的把後者當成佛一樣的看待的話。
仁:對自己來說沒有很大的錯誤,但是也是錯誤。因為那個善知識沒有具備那些條件的話,我們還是得不到佛菩薩很大的加持。具備善知識應有條件,一定是需要的,不管我們的看法怎麼樣,但是那個對象(善知識)該具備的條件一定是需要的。

問:如果對於我面前的善知識,他是不是具備條件我還不確定的時候,我不一定要急著去得到上面所說的功德,我不該勉強我自己把對方當成是佛來看待。但如果說真正覺得是的時候,就應該要試著去這樣看待他嗎?
仁:上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你自己觀察了之後,你確定他真正的具有這樣的條件,那時你就要像對佛樣對待你的善知識。對!要修這樣子。

問:而且,可以不只一位嗎?只要是覺得善知識有夠那個證量,不管是幾位善知識,你都要把他們當成是佛菩薩?
仁:對!

問:所以意思是說善知識們本身的體性都一樣,都是佛的體性?
仁:對!不管有幾個都一樣。
然後是「不墮惡趣」。對善知識的信心很強的話,我們會跟他持守戒律,或是持守對善知識立的誓言,那些是比一般的戒律還更嚴格,所以這些戒我們好好守的話,這樣的善業比一般守戒的善業還更強、更好。
我們守戒特別會關係到我們投胎在哪裡。守戒特別跟我們的投胎很有關係,所以我們跟善知識持守的戒或誓言,我們好好的做,就一定不會投胎到三惡道,因為它是戒的業果。我們出生在人道,具有思考遠慮的能力、說和聽聞等等的能力,不像其他動物不具足這些能力。這樣的話,生而為人會有一些功德,當然也一定會有一些責任。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這些責任是什麼呢?就是不可以造作殺、盜、淫等身語意的十不善業。因為我們有思考能力,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如果以此功德來傷害、欺騙而造作惡業的話,這是與可以投身為人的業不相應的。

問:跟人的業不相應?
仁:因為人有這樣的功德,所以也有該做的責任。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是與這些功德不相配的,大家都會笑他。因為欺騙、傷害、盜取,我們正常的人是做不下去的,所以是不相配的。

問:不相配是說不配?就是不配當人?
仁:對!不相配,就是不配當人。所以為什麼守戒是有關我們投胎的去處,原因就在這裡。所以我們要配合人道的話,就要好好的把持什麼是該做的,不該做的就不要做,這樣才配得上當人。
我們跟上師之間像這樣的本分行持要求愈嚴格,所做出來的業力就愈強,所以就會不墮惡趣。
然後是「速斷一切煩惱惡業」。如果我們一直這樣的持守戒律,並遵從上師的教誡,這樣就一定可以很快的斷除我們的煩惱惡業。
惡業和煩惱是小乘和大乘共的部份,而我們現在接觸的是大乘的佛法,所以我們除了共的(斷除惡業煩惱)以外,還有大乘的菩薩行,一直如菩薩法行持的話,這就是「不悖菩薩行」。
再來是「常具正念」。常具正念是不會忘失的意思,小乘及大乘的佛法是如此深廣,我們修行時一不小心就會忘失,而跟善知識在一起的話,我們會時時看到他的行持,這就會影響我們,令我們不至於忘失。因為我們對善知識有信心,所以他做什麼我們一定會很專注,又特別會專注在善知識的修持上,這樣我們就不容易會忘失。
再來是「功德資糧增長」。上師等於是完全具備如此深廣的大、小乘的佛法,就好像手掌一樣可以一覽無遺。依止善知識時,小乘的速斷煩惱惡業,大乘的大悲心、菩提心的修行,都具足在善知識身上,有善知識在,我們就不會顧此失彼,不會忘失。這樣子的話,大、小乘佛法都互相有幫助。小乘佛法的修對大乘佛法有幫助,大乘佛法的修行對小乘佛法也有幫助,就像三士道一樣,上士道一樣要具足中、下士道的道理是一樣的,這些互相都有幫助。所以功德?糧一定會增長,因為這些是互為關係的。我們依止善知識的話,這些我們都會看到,而且互為關係,我們如此了解的話,就可了知我們在修其中任何一項時,都與其他互為影響,所以會一直增長。
第九個是總結來說的,也就是「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這裡現前的意思是還未成佛前,你會投胎到人道等等,這些都算是現前。所以在現前裡這些就算整個都包括了。

問:那「究竟」是成佛嗎?
仁:對!「究竟」就是成佛的意思。

2/23/2005

略論931124

六加行法之四到六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或略論正文的前面,會特別先把它完整名字的意思講出來,此即《略論》課本皈敬頌後、課本第三頁最後一段「此論為總攝佛法之精要,龍樹無著二大流派之準繩,勝士趨入一切智地之法規,三類士夫所應修持,乃至菩提一切無不全備之次第也。」整個佛法的精要,從無著菩薩與龍樹菩薩傳下來的正確道理,是如母有情成佛必走的道路,沒有另外可以成佛的道路,這條路,是由下、中、上士一步步帶著我們走向成佛的方法,是這樣的菩提道次第。我們所要上的菩提道次第就是如此的一本書。在每一次上課時,大家要先念這一段文,是要提醒我們所要上的課,具有這樣的意義。在未上課之前,把這段文唸一下。法王講經時,他也會把這段釋題一再念,為了讓自己覺得現在自己所上的課,是如此珍貴的東西,在內心裡生起很珍貴的感覺;否則,只是聽著「菩提道次第」的名字,並不會想到它是如此珍貴的東西,因此,大家以後上課唸科判前,先把這一段文唸一下,這樣的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科判是次第,也是精要的內涵,把精要的東西抓出來做成次第科判,所以,唸誦科判是蠻有功德的。

我們上次上到座上修的加行、正行、完結。加行的部份是準備,準備中主要是六加行,六加行中,上次講到七支供養。平常在自己家裡佛堂或平常做功課,在坐之前先做前行〈加行〉,而打坐的目的要修什麼這是正行,然後的迴向是完結。至於下座後應如何注意,這個我們就分開了。現在講的是上座時前行分類為六加行,六加行中,第五個是七支供養。七支供養中,可分為三類:積集資糧、淨除罪障、增長無盡。這三個是蠻重要的,都是我們需要的。若做到七支供養,就做到了積資、淨障、增長。
生活上來說,若自己用的東西一直供養,對我們自己有什麼幫助呢?供養的東西是用的東西,也包括了自己的身體和以後要用的善根,這些都是可以供養的。如此供養會有什麼樣的幫助呢?在供養時,我們供養的對象是佛菩薩,如果對佛或菩薩了解清楚的話,我們知道,供養佛或菩薩是為了眾生。為什麼要供養佛及菩薩?一個佛或菩薩可以替代無量無邊的眾生,佛及菩薩是很珍貴的一個對象,為什麼珍貴?因為祂是很了不起的嗎?不是,而是因為祂一直幫忙每一個眾生,無始以來一直幫忙眾生,一秒而沒有斷過,也不只一個眾生,每一個眾生祂都會一直慈悲地幫忙。為什麼我們供養他呢?因為祂雖然只是一位,但可以代替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我們供養的對象雖是一個,但我們有布施或供養到無量無邊的眾生。為什麼要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呢?因為眾生是生生世世跟我們有關係的,對我們有幫助,我們也是一直要跟他們相處,我們對他們愈好,也是對自己愈好,所以,供養佛及菩薩是因為一個佛或菩薩可以替代所有眾生,每一個人的事情祂都要幫助到,祂有這麼大的責任。所以供養一個佛或菩薩,就像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一樣。就像有好多燈泡,我們不用接每一條線一個燈泡,只要把所有燈泡都接上同一條電線,則每個燈都亮了;所以不需要分別把每一個燈泡都點亮,只要接上同一條電線,就整個都打開了,佛、菩薩就是有這種能力。台灣的說法,抓到粽子最上端的線圈,則整串粽子就都抓起來了,或是只要提起了一個念珠,整串念珠也就提起來了。
還有一個是,我們供養時,外面看到漂亮的東西也可以供養。這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平常我們經常是,一看到什麼就會貪心,就會想「我需要」「如果我有的話,有多麼好!」這種念頭要如何消除呢?就是心一直供養,比如,看到很好的風景心就一直供養,那麼剛才那種貪心會比較減少、比較降低。心裡一直想著,這是為了供養佛、菩薩,而佛、菩薩是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我有供養給佛、菩薩的話,我便幫助到無量無邊的眾生,也就是我供養了無量無邊的眾生,這種想法慢慢加強的話,就比較不會想「我需要」,貪著心會比較減少。
供養時,有時自己的東西、身體,都可以想,這些都是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為了佛、菩薩,這些我看到的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已經為了眾生而捨棄掉了。這種念頭出來的話,我們比較不會看到東西時馬上生起執著心,不會看到自己的身體馬上生起「這是我的身體」「我需要一直很好」,這種外在的物質上的貪著的心會減少。如果這種貪心沒有減少,表示我們的供養是不對的。供養時如果心裡想著「我供養一點點,但我需要比這更廣更多的回報」,這種念頭是不對的供養,可能愈供養愈增加貪心,這是不好的。這好像用做生意的心情:「我供養佛菩薩這些東西,佛菩薩你要回更我更多。」所以我們對佛菩薩效用了解,對供養的功德也了解,這樣做供養時會更有幫助。
懺悔時,我們所有因為貪嗔痴而造作的惡業,要懺悔把它消除掉。要如何消除呢?平常,我們看到很多不好的現象,比如受苦的家庭、受痛苦的動物、受痛苦的國家,那些我們都可以把它運用在懺悔上。當我們看到這些狀況,心裡有苦的感受,那種感受我們可以把它連接到我們經常有煩惱的這一點上,也就是看到別人的這些苦相,我們去尋找苦的因,便會發現,這些苦因就像我們經常生起的貪嗔痴煩惱,而這些苦相和我們因為貪嗔痴而作的惡業是一樣的。由於我們也造作了苦因,只是還沒有感果而已,如果感果的話,現在看到別人的苦果都會在自己身上感果。所以我們懺悔的時候,可以經常把我們看到的苦相在這個上面做連結。看到別人苦,就馬上想:「這個苦因我現在也經常在做,只是果報還沒有出現而已。」所以,懺悔的時候,惡業的果有多麼苦、多麼不好,在這上面我們要去想。想的時候,並不是覺得這種惡果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吧!」而是「以後一定會出現」,苦果出現時是什麼樣呢?就是我現在現場看到的這些世界上的苦,這些苦都有以前的因,而以前的因是什麼呢?就是我現在在我心裡滿滿的煩惱。所以,當看到別人的苦時,要馬上提起來懺悔。
這樣,我們經常看到的苦的情況,都可以用來幫助自己懺悔。心裡不可以想:「這是在那邊發生的事情,不可能在我這邊出現。」這是不對的。所以,看到苦時要常常提醒自己,我們看到別人那麼苦,就馬上祈求佛菩薩:「我以後一定不要做那種惡業!」看到那麼苦的果,想到苦的因也是自己經常做的,於是拜託佛菩薩「千萬不要讓我再做這樣的事(苦因),我自己也不要再做了,我以後真的是不要做這樣的事了!」

問:是拜託佛菩薩幫我不要做這樣的事,還是也可以拜託佛菩薩幫忙不要讓曾做過的感果?
答:你也可以這樣跟佛菩薩說,但主要是自己不要做。若對佛菩薩一直祈求,自己想改的心會增加,所以也可以跟佛菩薩說一說。因為還沒有感果,所以現在改還來得及。一方面是自己要改,一方面是去幫助別人。

再來是隨喜,這是很難做得到的。因為我們競爭得很厲害,無論是在團體、公司等等,很多地方都有競爭,所以隨喜就很難做到。若有辦法做到隨喜,心裡的壓力一定會很少,若能隨喜別人,就不會有競爭的心,也不會有比賽的壓力了。隨喜,可以說,我們經常拜的佛、菩薩,他們是一直想著眾生要得到快樂,當眾生得到了好的名聲或好的財、好的環境時,他們就會替眾生高興,然而為什麼我們心裡會難過呢?我們拜的對象佛菩薩,他們心裡一直想的是眾生需要快樂,那我們身邊的眾生得到一點點名聲財力時,為什麼我們會嫉妒呢?這種嫉妒可以說是不必的。
隨喜時,慢心會降下來,如此對自己的身體、智慧、思考都有幫助;如果慢心不降,則血壓也不穩定,氣也不會那麼順,好像只會吸氣不會呼氣的樣子(當然這是開玩笑的)。慢心,一定是因為腦筋不清楚,自己該做不該做的完全不清楚,如此不清楚的結果,下輩子就會笨(這不是開玩笑的)因為當時腦筋不清楚,這個等流果出來就會笨;另外,這種慢心會使得下輩子別人對我們還更不屑。慢心,是自己想要高,但結果下輩子反而變成大家不屑的對象,反而更低,這是自己需求的求不到,而自己一直不想的反而得到了。
如果我們如何對別人隨喜?我們可以這樣想:他現在好的果報都是他好的善業做出來的,為什麼我們不能隨喜那個善業的果呢?我們生生世世所得到的快樂都是善業給我的,那當我們看到善業時為什麼不會隨喜呢?人與人之間有人情,我對你好,你也會對我好,這是世界上一般講的人與人的關係;同理,在我與善業的關係上,善業對我這麼好,一直幫助我,可是現在我看到善業時卻受不了、不能隨喜,那是我自己不對了。所以,善業上面我們一定要隨喜。看到善業時要隨喜。
當我們一直隨喜他人時,慢心會降低,以後或下輩子別人一定也會對我很好。而且在隨喜的時候,這個因(善業之因)的功德我也會得到。比如,他有一百分的功德,我隨喜時,也會得到像他一樣的百分之百的功德,這多麼好,我不須要很辛苦地做,隨喜了就得到了,為什麼不做呢?為什麼隨喜可以得到功德呢?因為做善惡業,都是心的動作而非看外在的動作,就心的動作而言,隨喜時心的動作與做時的心的動作差不多都是一樣的。我一直隨喜這個動作,與他做這個動作時的心差不多一樣,不是嘴巴隨喜,而是心真的去隨喜,此時,心的動作是很相近的。所以可以說是得到同樣多的功德。
  我們一直要隨喜他人的功德,無論是眾生、菩薩,連一般的動物若有好的東西我們也要隨喜。有時,我們隨喜的對象只有因的部份而沒有果的部份。當看到果的部份我們就會不理或是嫉妒,這也是不對的。為什麼我們會隨喜因的部份?因為我們知道它會產生好的果。比如說,他有錢、他家裡很好、穿的衣服很好,我們看到了就會說:那些都是輪迴的、貪嗔痴的、壞苦的。當然我們可以朝這個方向解釋,但不需要把整個事情都說成是壞的。如果這樣,我們會忽略了善業的部份。在有錢、有名、吃好、穿好的這些善果上,如果加上貪嗔痴才會變成壞苦、然後才會讓我們一直在輪迴中流轉,但這是我們的心加上去才會這個樣子,它本身仍屬善果並不是惡果。所以我們有時因為不會在果的部份隨喜,反而更加嫉妒。
我常在想,有的宗教例派如基督教等,主張對眾生互相要愛,而這些佛法裡面也有啊,但很多人認為佛法裡面都是在講苦,好像佛法一輩子都朝向苦的方向。佛法不是這樣的,佛法裡一直講,大家要快樂、眾生要快樂。我想,如果我們只講貪嗔痴、輪迴,只從這個方向去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整個都混亂了。因為我們不會把事情分開,哪些事情是哪一類的,哪些東西是我們可以隨喜的,如果不分清楚的話,佛法就會像有些人所講的,學佛好像是腦筋有問題的人在的喔!
有些人說,學佛愈學愈不快樂,其實這並不是法的問題,而是自己不知道怎麼學。

問:仁波切,您覺得台灣的學佛人有愈學愈快樂嗎?
答:不只是台灣,以上我提到的,在很多國家都有這種情況。所以,別人會想:學佛的人真的腦筋有一些問題喔。那群人的腦筋有問題喔!

問:可是道次第要我們先觀苦,比如地獄苦等等
答:這個當然要,但是我們並沒有說,比如,看到一隻漂亮的小狗,牠的漂亮是漂亮啊,小狗的叫聲很好,就是聲音很好啊,這可以隨喜啊!可是我們一見到牠就認為它是畜生,是三惡道的,就不理,但牠也有你可以隨喜的部份啊!我們常說,如果修忍辱、守戒,下輩子就會如何如何,如果守戒不好但忍辱很好,下輩子就會成為一個很可愛的三惡道的眾生,你可以隨喜牠的忍辱啊!

問:但是我們要對三惡道產生怖畏的心,才能產生皈依的心啊?
答:當然,如果我們投胎到三惡道,我們一定會認為這是不好的。但這不影響我們隨喜牠曾造過的善業。

問:但出離心不是很重要的嗎?見到三惡趣眾生,內心會很不想要,這種心情不是很自然的嗎?
答:真正出離輪迴,要出離的是煩惱與煩惱的環境,而不是出離這個身體。

問:那修苦行是不是不對?
答:不是修苦行不對,修苦行時心裡完全沒有苦,只是我們看起來是苦行,真正在修苦行的人是不覺得苦的。如果修的人覺得苦,那麼外面人覺得「學佛的人腦筋有問題」也就無可厚非了。

問:所以,當我們看到一隻很漂亮的狗時,我們可以隨喜牠曾經做過忍辱的部份,也應該畏懼煩惱、畏懼三惡趣苦的因與環境,在面對這隻狗時,以上這些想法都要,要能分得很清楚。
答:對。看到可愛的小狗,可以隨喜牠曾修的忍辱。

我常想,我們分得不清楚,真的是有一點點怪怪的。

問:外表的漂亮是修什麼來的?

答:忍辱。比如,你生我的氣,那時我不對你生氣,你講什麼我都聽,那時你的心裡會覺得,你可以罵我,你罵我可以罵得下去、可以做生氣的表情給我看,你的心裡會罵得很舒服,這種舒服是誰做的?我做的,而由於我造了這個因,以後下輩子不只有你,還有很多眾生看到我的時候,心裡就會很快樂。

如果你罵我時,我心裡生氣但是表面沒表達,這不是忍辱。忍辱是,你在罵我時,我還是很希望你開心,讓對方覺得自己罵得很順口。

問:有些學佛的人還是會爭地盤,這也是錯的吧?
答:無論有沒有學佛,這是只名詞而已。若彼此生起煩惱,互相都是不對的。

問:隨喜與貪愛怎麼分辨?有時我們隨喜一隻漂亮的小狗,說不定是我們的貪愛。
答:這也是要分辨的。我們看忍辱心的結果,是不會貪的,而是想:牠前世修忍辱修得這麼好,現在感果的是這麼好的(漂亮)身體,這麼想,是不會貪的。

隨喜時,注意要在因果業報上想一想,就是正確的隨喜,如此也會讓我們想去做善業的心一直增長。看到好的都可以增加善行,看到不好的事情都可以幫助懺悔,那真是太好了!
隨喜的對象功德愈大,我們得到的功德也隨之增大。在月稱菩薩所寫的《入中論》裡說,禮敬大悲心,就等於是禮敬了,因為佛、菩薩、緣覺、聲聞的功德,全部是從大悲心來的,所以禮敬大悲心的話,下面整個都禮敬了。因此,隨喜時,把因、果都想一想的話,這種隨喜是最正確的。我們有時會比較想隨喜佛的功德,但下面眾生彼此之間、在我們身邊的眾生如果只是做一些念咒的事情等等,我們就不隨喜,這種是有一點不對的。因為,是這種小善行慢慢累積,最後才會成佛,所以,隨喜的時候,成佛的小的因上面當然也要隨喜。若沒有隨喜的話就比較不好。
《入中論》最前面的禮敬只禮敬大悲心,很多論典在禮敬時,禮敬了很多諸佛菩薩,《入中論》為什麼只禮敬大悲心呢?月稱菩薩說,因為禮敬了大悲心,就整個都禮敬了。月稱菩薩做了一個這樣的比喻,若讚嘆初二的月亮那麼清楚、明亮,自然就已經讚嘆了十五的月,這個比喻不是月稱菩薩自己創的,而是引用佛經裡的比喻。所以,我們也是如此,如果對小的那些善行能隨喜,對於那麼好的佛菩薩就一定會隨喜;如果一個人對於身邊用功做功課的同伴隨喜,這種人看到佛菩薩肯定會更隨喜;相反地,如果不屑的話,可能對佛菩薩的隨喜也不是那麼真正的隨喜。所以隨喜也要從因上面隨喜。
看到不好可以懺悔,看到好可以隨喜,這些都是對的,都是修行上可以配合的。如此,要懺悔的太多了、要隨喜的也太多了,要做的更多了,但不知道怎麼做,所以,要祈請佛菩薩指導我,所以接下來就請轉法輪。懺悔時,發現要懺悔的太多、要斷的〈不要做的〉太多,但從哪裡開始斷不知道,要做、要隨喜的太多了,但要從那裡做也不知道,所以就要祈請佛菩薩轉法輪。
然後是請佛住世。請轉法輪時也可以說,每一個眾生〈包括自己〉的根器,哪一輩子的根器如何,這些都會變,而我的智慧與想法也都會變,哪一個時候哪一個法與我比較契合、比較有緣,祈請佛菩薩幫我一直接上去。佛菩薩沒有辦法馬上給我最好的,所以祈求佛菩薩慢慢地、一步步的把接上去的法傳給我,就這樣子祈請。當然我要次第地學,是要做好幾百輩子的,在做的時候,佛菩薩不可離開我,這是請佛住世的意思,並不是要某一個上師一直跟著我、他不可以圓寂;也不是生生世世跟著某一個老師,要他一直指導我的意思。

問:仁波切的意思是:並不是祈求與某一個老師生生世世緣份不斷,而是當我有不同根性時,祈求都有能適應我根性的老師來教導我,是這樣嗎?
答:都可以。都可以的意思是,當我們在修行上依止善知識的程度夠的話,我們自己會認為每一個上師與每一個佛的本性都是一體的,我們要生生世世與他一起,可以這樣解釋。但是有時我們心裡沒有辦法這樣想,因為如果上師沒成佛,我們覺得他要投胎到哪裡去,他自己也沒有把握,而我也沒有把握投胎到哪裡去。當你心裡有這種想法而沒有辦法祈請的時候,你就不會想要與他生生世世在一起。你也沒有辦法這樣想,因為,如果上師沒有成佛,他投胎以後就變成了你的學生,現在西藏有很多這樣的啊,他們前世是我的老師,現在他是我的學生。但是如果修行得很好,把上師視如佛,生生世世要跟師長在一起,這種想法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六支我們做到之後,把功德增加,是迴向的部份,以上是六加行中的七支供養。在很多經典都說,累積資糧最殊勝的方法是七支供養。照我們剛才講的,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種心很強力地想的話,心的安定程度便有了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位佛菩薩給我們指導的話,馬上就可以聽進去,所以這就算是前行。有這樣的前行,就像一顆種子種下去的時候,如果它的土地很好,一定可以馬上發芽;經過七支供養的心地很強力的話,種什麼下去都可以發芽,累積資糧就是像這個樣子。所以,累積資糧是心裡的一種準備,我們要在心裡種很多的種子,在這之前需要很好的平地,所以七支供養的思惟很強的話,心裡種什麼都很容易發芽。土壤柔軟、平坦,沒有高低不平,很肥沃,種什麼都馬上可以發芽。好像一個田,肥料、陽光、水份都在最棒的狀態,我們說的累積資糧就是這個意思。

在七支供養之後,還可以加上供養曼達、念「功德之本頌」,或者是菩提道次第的「傳承上師祈請文」這些是可以加上去的,看看自己的時間夠不夠,也可以再持上師的咒語、世尊的咒語、宗大師的咒語、法王的咒語,唸時一直祈請之前我們觀想的資糧田。祈請資糧田時先唸道次第之傳承上師祈請文,這上面有一些比較細的:上師的位置是在世尊下面中間,宗大師算是我們的上師,在他周圍有很多佛菩薩,這是資糧田。我們供養曼達之後就祈請上師,在念祈請上師四句時,他的一尊化身來到我的頂輪上面,帶著我們唸完接下去的傳承上師祈請文,因為我自己祈請資糧田的能力不夠,所以上師的化身帶著我祈請資糧田,祈請的能力很強。所以我們的心裡要想:宗大師帶著我祈請,隨著傳承上師祈請文的唸誦,從世尊一直祈請,最後整個資糧田的上師、本尊、佛、法、僧、護法,整個融入到自己頂輪上的上師,然後,我自己心裡還要想,我的上師與整個資糧田的本性是一樣的,佛也是、法也是、本尊也是,整個都是,在這上面祈請他、一直唸,然後再供養曼達一次,供養他,之後,也可以慢慢地念「功德之本頌」,他指導我加持道次第上的修持,一面唸接著就開始進入打坐。
你們現在不一定要照著我剛才講的做,先大概了解了,之後配合你們的時間,選擇對你們想法上比較適合的,做一做。這也只是一個做法而已,而不是一定要這樣做最主要的是,佛、菩薩、本尊的本性是一體的,化身為自己的上師,他度我們,透過他我們才能成佛,才能把整個佛法吸收到,主要的目標就是這樣子而已,並不是我們要清清楚楚的觀這是誰、那是誰,這是不必要的。

略論931117

略論研討

上課前大家所做的前行緣念,是為了聞法而做的前行。以宗大師為主的十方諸佛菩薩,我們感念他們的恩惠,而以七支供養的方式供養諸大德。我們先誦「功德之本頌」,感謝佛的恩,使我們能圓滿通達道之次第,而我們上課的內容,也是諸佛菩薩所討論的道次第,所以我們以誦「功德之本頌」之頌文來回敬諸大德的恩惠。我們必須用心祈求上師的加持,在誦了「功德之本頌」後,為獲得諸大德的加持,我們要淨化身心、累積資糧,然後以請求的方式來請求的話,最後我們所獲得的果位便能圓滿。
  上次所討論的,是「依止善知識」科判第二「略示修法」。其中又分「正明修法」、「明二種分別」。而「正明修法」又分「正修」、「未修中間」,而「正修」又分「加行」、「正行」、「完結」。所有的修持,皆有加行、正行、完結,也有正修〈座上修〉及未修中間的修行〈座間修〉。當你未修行時所做與修行時所做,如何能貫通成為一體,這很重要。所謂正修與未修中間,比如,一個小孩子,在學校裡上課,上完課、放學以後,若休閒時間與上課時間二者相違,休閒時間在放逸,就會影響上課的學習,那是錯誤的。所以,應將學習時間與休閒時間貫通為一體,甚至讓休閒時間利益到學習時間,才是正確的。如果放了一個暑假,之前學過的什麼全都忘記,那就不行了。
  正修時及未修時,二者所做的事雖不同,可以用以未修時所做之事來彌補正修時不足的部份。此生一天24小時,要不在修行時,要不就在未修時,若善用未修時來彌補正修那一段,你便能把這輩子很實在地運用在修行上。所以,把此生規劃為正修、未修二段,除此而外都沒有別的事情,那麼你的一生都是在修行。
  正修分三個科判:加行、正行、完結,這三點非常重要,為什麼呢?如果加行時沒有真正具足資糧,則正行是不會圓滿的,所以,加行時必須建立良好的動機,以七支供養來做好加行,如此加行時所做的一切,才能幫忙到正行,若加行做得好,而正行時放逸,自己以為加行時已經做得非常好了,正行可以放鬆一點,這也是不可以的。應該是,加行做得好,正行時更應認真地觀修、入定…等等(視正行所修法類而定)。一切做完後就迴向,將前面所做一切功德,成為成佛資糧,在自己心續上留下一個好的影響、好的習氣,這一點必須靠迴向來完成。
剛才提到,正修時有加行、正行及完結三部份,這三個都非常重要。比如,我們去應徵某個工作,未應徵前需要一個完整的準備,包括你所需要的資歷、證明、條件,甚至是找一些相關的人或是參加考試,當你前面的準備工作準備得非常好,你就會找到比較好的工作;當找到並開始工作時〈就是正行〉要更加努力好好工作。比如,一個生意人在未做生意前,必須做種種準備,甚至包括訂價格等,接著進行交易,然後在獲得利潤時也要好好安排:今天賺得的這筆錢要如何運用,是用在孩子的前途、或是未來生活的規劃等等,這就有點像是迴向的部份。你前面做了種種努力,若在最後沒有做好規劃,等於是沒有做好迴向,所以前面所做的一切,也很須要有後面完整的迴向。
因此,無論正修或未修時,都需要加行、正行與完結,都是很重要的。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加行是按照金洲大師所傳之加行六法。上次講到六加行法之第五項。
在七支供養文中,最後的偈頌「所有禮讚供養佛,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所有禮讚供養佛」在對所有諸佛菩薩、上師、本尊虔誠地禮讚之後,恭請他們的降臨,之後,在內心中做懺悔,總的是懺悔往昔累劫以來所造的一切罪,淨除內心污垢,淨化之後,再對十方諸佛菩薩做一個虔誠的供養。也就是說,當一個好吃的東西要裝進缽前,先要把缽洗乾淨,之後裝的東西才能是好的;反之,若東西是好的而缽很髒,則再好的東西裝進去也成為不好的。同樣的道理,當你能淨化自己身心後,再對十方諸佛做清淨的供養。之後,我們要累積功德,同時也要隨喜他人累積功德,之後也要請求諸佛長久住世、長轉法輪。
請轉法輪時,若只請轉一次是不夠的,因為我們要的是成佛,這必須每一世、生生世世都要請佛轉法輪,同時也請求諸佛長住在世。目前為止,七支供養的前六支已經結束,再來是把前面所做的功德,最後做一個圓滿的迴向。
以上,是「普賢行願品」中七支供養的方式。在「兜率百尊」中也有七支供養。「普賢行願品」的七支供養,是針對十方三世的諸佛菩薩,而「兜率百尊」則是針對宗喀巴大師及宗大師父子三師徒。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略論》中講到,如理如實慢慢誦七支供養,才能累積圓滿功德。所以,透由七支供養的方式來累積功德的話,是最圓滿的。

問:唸七支供養就能累積資糧,有這麼容易嗎?會不會有點討便宜?只是念而已,也不會很辛苦啊。
答:累積功德是針對內心的境界而講的,並非外在世界。所以,宗大師說,光是要念「十方三世一切佛」時,要以清淨三門,以身口意安住於不動搖、非常好的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念誦七支供養,才會累積很大的功德。但是,我們要表明的是,並不是不要做外相上的一切。內心的境界是非常深奧的,當你能在內心做到一心不亂、不被外界影響的境界時,或是調伏好你的內心時,透由你的內心能代表外在的行為,若你能改變內心,而用內心帶領著你身心上的一切行為,行為就會改變。因此並非不要做外在行為,而是以內心的改變來帶領你做外在的行為。

問:仁波切剛才提到,正修之前最重要的準備是動機的調整,如果動機便能決定方向,而加行也如法,那麼為什麼最後的迴向也是重要的呢?好的動機已決定了方向,迴向的影響力應該不會那麼大吧?
答:動機能決定方向,若能建立一個完整的動機,則這個動機是會決定你正行時的方向。但是,當你在前行、正行後,最後所做的迴向,就像用一個繩子把它綁住,讓前面所做的更加堅固、儲存在一個很堅固的地方。
一般而言,所謂的菩提心,在加行時要,在正行時要,完結時亦很重要。當我們講到迴向,是說當你在加行及正行時,所累積的功德你要將之總結為一體。我們迴向的目的就是把在加行與正行時所做的功德做個總結,把它融合成一體。

問:做念誦功課時,剛開始因為不懂所以還比較想去了解其中的意思,但做久了便沒有感覺了,趕時間時只是念一念而已,即使已經會背了,但感覺卻不見了,這要如何轉回來呢?
答:這是大家共通都有的問題。我們會覺得自己因為很忙,而沒有辦法把事情處理好。但是,若想想,「忙」的本性,其實是不忙的,只是我們思考的角度,把某一些事情想成很忙。比如,遇到障礙時,我們可以很確實地把它看成是一個障礙與煩惱,但我們也可以把煩惱障礙轉為助道、正道。同理,當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障礙、很忙時,事實上可能是沒有這回事的,只是我們以某種思考角度去看它才造成這種感覺。你可以把「很忙」當成無自性的,以它本身來說並不是很忙的,只是我自己以某種角度安立它,才把它當成很忙。
所以,忙是不忙。
我們常說「我很忙」「這會影響我的修行」,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把這很忙的情況,拿來做為一種修行。當你遇到忙、障礙時,應更進一步探討:為什麼我會很忙?我這麼忙,所以我要更加努力學習。就把這種「很忙」的情況,轉化成學習的助力與資糧。在「忙」的情況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可以去觀察自己忙的情況,觀察造成自己忙碌的原因,在很忙的當時,我們可以觀察很多、學到很多。在修行上也可以觀察,最好的,是在很忙的當下,用於修行上。

問:您的意思,在遇到障礙時可以就去觀察這個障礙,把它轉化成我們修行的資糧?舉剛才的例子,誦經愈誦愈熟,反而變成只是嘴巴上唸唸而已時,這也是不好的情況,那麼,如何運用您剛才教的方法,運用觀察這個不好的情況,轉化為修行資糧呢?
答:光是僅唸一字一句都有功德,所以,你應該要提醒自己:我光僅僅念一字也有功德,如此提醒自己,會讓你自己對於整個功德產生隨喜的。
在趕時間、愈念愈快、愈念愈沒有感覺的情況裡,你的心裡覺得自己是不對的,此時,快的心沒有什麼用,你可以想:「我只是靜靜地念、沒有想它的意思」,即使只是這樣,功德也是很大的,這樣想的話,隨喜的心生起,之後,就會變成我們需要的一個東西。只是靜靜唸就有這麼大的功德,若能進一步思考的話,功德更大。這麼做,心就可以轉出來了。

問:加行這麼重要,那麼在學佛過程中,何時開始做四加行較適合?
答:一般而言,任何一個正行的前提,都必須具足加行。只要有正行就一定有加行,比如,觀想無常、思惟暇滿等,這些觀想或思惟正修,也可以增長你的尋思、正念、智慧。但,若沒有資糧,就如同沒有水的種子般,噶當派的前輩大師們說,如果沒有加行,所累積的資糧就像脫離了水的種子般,沒有辦法生出來。所以,觀想無常、思惟人身難得等,這些是能增長你智慧的近取因,但沒有圓滿的加行,也沒有辦法增長智慧,所以,加行非常重要,是能累積資糧最重要的近取因。

問:為什麼把加行比喻成水呢?
答:正行,是心裡要生出證量,為了在內心中生出證量所以要做正行,比如,心裡要生起無常證量、暇滿難得的證量、空性的證量、四聖諦的證量等,為了這個,我們打坐、思考、止觀,這些都算是正行。在正行前,需要很多的緣,若沒有具備這些緣分,就沒有辦法單獨生起證量。若只有思考無常,則無常的證量無法生起。它須要具備很多的緣分,這是因果的關係。
比如,為什麼要依止善知識呢?自己思考就可以生出很多智慧了,為什麼須要善知識的加持呢?這是因果的關係,我們學的是從佛傳下來的法,他的證量我們心裡若要從心裡也生起法的證量,則一定要這樣的一種感恩佛的心、或是對傳承上師的一種感恩與尊敬的心,這種量要夠才行,若不夠,就完全沒有辦法生出證量,這是一種因果關係。

至於剛才問到,何時開始做四加行。四加行是在修本尊前的一種準備,比方說,我們觀修本尊時,必須透由生起次第的方式來修持本尊,在這之前要做四加行。加行,若用白話來講是準備,所以,是否準備妥當是很重要的。我們以前面的加行來做為修成本尊的準備,若一個人已經有出離心、菩提心、空正慧時,其實不必做四加行直接觀修本尊就可以了。
在做四加行時,這些都是下士道的修行,例如念誦皈依發心、百字明咒、大禮拜等等,接著要進入中士道修持。而唸誦百字明咒,是有關於進入密咒的修持。

問:七支供養的順序,先禮敬諸佛、廣大供養,之後懺悔,這種順序,我覺得好像是一種賄賂,送紅包的感覺。
答:若觀想時,把所供養的東西觀想成是你所供養的對象所需要的,那就會變成你剛才所講的狀況。供養三寶,不是因為他們需要,而是我們自己資糧的累積,是為了自己的功德而非他們的需求。
當我們供養時,把對方當成是活生生的人來供養,在印度傳統中,當佛在世時,他們會邀請佛以及菩薩、比丘等應供,應供後,供養者會提出很多問題,佛就會幫忙解答。

問:今天講到,應使正修與座間修此二者產生關係。但對我來講,若二者可以完全無關,修時才會比較認真、效果較好。若未修與修都一樣在修,我會覺得好累。應如何改善?
答:未修與修時所做的事一定要不一樣,但它們是有關的。比如,修無常時,正修時思維無常,座間修時可以看修無常的祖師們的傳記或關於無常的故事、論疏。比如,打坐修空性,休息時可看有關因果、緣起的書。整個外在世界中,緣起的情況是在哪裡都看得到的。或者,可以多看看以前修行者的功德,通常我們不會去想,這些祖師的功德與修空性有什麼關係,這時候座間修你可以想,他們的功德與他們把空性修得很好有關,所以才能得到成就。
所以正修與未修,所修的內容不是完全一樣,但是是相關的。如果完全一樣,一定是會煩的。

2/21/2005

略論931110

六加行法之一到三

略論:金洲大師所傳加行六法,謂一於住處整理潔淨,陳設佛相。二端嚴陳列無諂之供品。三於安樂座端身跏趺,或半跏跌,至誠發起皈依之心。

六加行中,第一是灑掃。在這裡宗大師在廣論中沒有特別提到相關的喻,不過我們可能都聽過周利槃陀伽的故事,他由掃地而慢慢得到解脫果位。打掃時,可以看看自己的哪一個煩惱(貪、嗔、痴、慢…等)比較重例如:對別人不尊敬、執著於自己的想法…等等,心裡可以觀想這些髒東西是自己的煩惱,打掃,就是在清除自己的這些煩惱,使之清淨。
另外還可以如此觀想:有時我們覺得自己遇到障礙而做許多事都不順,這真正的因是煩惱。由於以前自己煩惱生起而造作種種不好的身語業去損腦別人,使得別人現在對我做了一些身語上的傷害,這些都是自己煩惱造成的果。當障礙產生時,因為已經感果,是無法消除的,但我們可以在灑掃的時候,可以觀想把這些已經感果的障礙消除清淨。
自己的佛堂、放佛相的地方要常常保持清潔,這是很重要的。原因是,這是種下未來我們成佛時淨土的因;也可以說,使未來世我們能出生在乾淨、環境好、不複雜、障礙少的地方。重點是,本來心清淨是最重要的,而環境的清淨,能有助於心的清淨,未來出生的地方也會無障礙,而對我們現在障礙的消除也有幫助。
灑掃時也可觀想,我們是帶領著如母有情眾生一起做。雖然看起來是我自己一個人在做,但是心裡要如此觀想。像《普賢行願品》中說,雖然一個人做,但應觀想如一一塵沙般、那麼多的我在做。在灑淨時要想,佛堂亦如塵沙般地多,而又有那麼多的我在做那麼多的事,這麼做比唸增長咒的效果還好。為什麼會有好效果呢?佛法是以心、動機為主,不在外相事情做得怎樣。事情做了,但是如果動機不好就沒有用;如果動機好,即使事情沒做成功就已經是做善業了,因此,動機、或心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因為心裡想著無量無邊在做的事情(如塵沙般的佛堂都是我們要打掃的),這種很勇悍的種子便種下去了,而且想著無始以來,無量無邊的我便一直在做,這無量無邊的事,這便是為自己種下了勇於做善業的種子。如此種下的種子,是心內的東西,而心的本性是從無始以來延續到無盡的未來,這種心識是不會斷的。種下了心的種子,未來一定有一世會有果報出來。因此,心的力量或習氣對我們影響很大,這種習氣,未來一定會感果的。因此,這種「那麼多的我做那麼多的事」的勇悍習氣,一旦種下這個因,未來我們做很多事時也不覺得很累,我們的心也不會退。
以上是灑掃的許多好處。
擺設佛相的時候,最高位的是上師,上師也在佛的行列,因為上師對我們恩惠最大,而我們最感恩的是上師。把上師排在佛列,就是把他視之為佛。而且是佛行列中最高的,在諸佛中,世尊是最重要的,因為,這個世界是世尊來了之後才有佛法、才有阿彌陀經、藥師經等等,若沒有世尊講這些經,我們根本就沒有經典可以讀。所以,家裡擺佛像時,世尊是在最中間最高的位置。
接下來排的次第就以方便與智慧為主。做任何事情都須要智慧與方法,成佛也分成這兩個主要的因。從成佛、解脫到成辦一件小小的事情,如喝茶、煮飯都須要這兩者。佛陀的法傳下來,分為深見、廣行兩派,也就是智慧與方便的意思。那麼這兩者哪一個比較重要?方便較重要。為什麼?方法好的話,一定會幫助到別人,無論幫助是大或小,但一定會幫助到別人;但是智慧不一定能幫助到人,不一定被運用於幫助他人。比如,以空正見與大悲心為例,一個善良的人,無論他的智慧高低如何,在他身邊的人一定會很開心,所以他一定會幫助到別人,即使只有一個人被幫到;而有智慧者卻不一定會幫助到別人,要看它有沒有以悲心為動機。若沒有助人的動機,智慧再高也沒有用。所以,方便與智慧何者重要,是方便比較重要。不過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有正確的智慧就有助於方便,悲心愈強智慧就愈進步。
因此,在擺佛像時,世尊放置中間,之後其他佛像的擺法就看這位佛是以方便為主或是智慧為主。以方便為主的佛菩薩就放在較高地位的位置,高低的分別是以世尊的角度來看,世尊的右方是地位較高的,左方是地位較低的。因此,世尊的右方放的是廣行派或是以悲心為主的佛菩薩。有的佛堂的擺法,中間是阿彌陀佛,左右二邊是文殊菩薩,這種擺法也是對的,因為如果沒有世尊的像,方便為主的佛像是比較重要的,而阿彌陀佛是以悲心方便為重的,因此要放中間,左右則放文殊菩薩智慧為主。任何一個佛像,我們可以由其故事或儀軌中去判斷他是以智慧或方便為主,若是方便類的就把地位放高一點。
還有另外一種考慮點,是以成佛速度快慢的部派分別來排位置。比如,以密續而言,密續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以成佛速度而言,愈後提供的方法快於之前,無上瑜伽部提供了最快的成佛方法,而每一續中又有各自的智慧與方便二類佛像,因此,除了分辨智慧與方便尊之外,部派的差別亦應考慮進去。在密續佛像依四部次第擺好之後,再接下去就是顯教的佛像,再接下來是小乘的。也有人這麼擺:上師、本尊、佛、法、僧(在僧的部份又可依序分類為菩薩、緣覺、聲聞)、勇父空行、空行母、護法。為什麼在佛之上排本尊及上師呢?這是顯教與密續的一個差異。本尊是密續中的佛。在密續四部中也有各自的本尊(本尊又可依四部而分成不一樣的程度,如事部的本尊、行部的本尊…等等)。密續之後就是顯教,顯教中就是三寶,三寶中若沒有特別講是什麼佛的話,那個佛就是世尊,我們一般講皈依三寶之佛是共通的佛。但當修行的程度增高時,他會特別與一位佛相應,當這位佛出現,和他會有特別的加持關係,此時不可以跟別人講(成為與他人不共的佛),這就是本尊的意思。修行高量的人,沒有辦法與大眾相附和,對他來說,當他修行很好時,他對世界的看法會不一樣,別人的看法與他的看法會差很多,於是在這中間,會有一些佛菩薩出現與他溝通,這種狀況是不可以跟別人說的。所以,本尊的意思並不是說,在佛之上還有一個更厲害的本尊,而是一個特別針對那個修行人出現、和他相應的佛。這是一般人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講了不但沒有用,反而可能會使他人造謗法惡業,所以不可以隨便跟別人說。
本尊,分為四部本尊,而顯教佛像中又可分為指導大乘與指導小乘的,如此,很多的佛像如何擺放,有清楚的分類,完全不會糊塗,自己馬上可以判斷。佛像放好之後,就是尚未成佛的菩薩、緣覺、聲聞,之下是勇父空行、空行母,再接下來是護法。
接下來談談護法的事情。在台灣這個問題還好,但對西藏人卻是一個須要特別提出來說明的問題了。護法尚未成佛,所以是還有煩惱的。我們供養他,他會開心、會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他生氣了,便會有一些瞋怒的行為。所以,我們比較不怕佛菩薩(因為他們是很善良的),但對護法就很害怕,因為我們做錯一點事護法就會處罰。我們之所以怕護法,是怕那馬上來的處罰,所以不怕佛菩薩而怕護法。所以很多人拜護法是因為有比較快的效果。但這種想法按照佛法來說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這種想法的動機,是對這一生的執著心,是我愛執。這種心一定會影響修行,因為這輩子的一點點不順利,就把它視為一件大事,因為這樣才會把拜護法神看成很重要的事。這種念頭一產生,便是對這一生的執著心,因此,我們認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想法。拜護法,雖然看起來對這輩子有點幫助,但由於念頭錯誤,所以影響不只一輩子,下輩子也會不好。其實對佛菩薩有信心與尊敬,就會使護法自動幫助我們,我們完全不需要拜他們,如此不但來世會好,這輩子也會好。護法就像警察、糾察,一直注意著我們,但因為我們學佛沒學好,對佛菩薩又沒信心又不尊敬,就會很怕護法,就去供養護法,跟護法說「對不起啊,我做錯了!」這樣拜護法,不但是念頭錯誤,更危險的是,變成如民間拜拜的信仰。這樣對佛菩薩沒有信心又不尊敬,而信心與尊敬都是對著能對此生的財力有幫助的護法,整個全心都靠他,完全變成了一個外道教徒,如此傳下去的話,會造成佛教與外道不分。現今有很多人對佛教與民間的拜拜信仰搞不清楚,就是因為貪求現世的快樂,不信佛菩薩而信護法。
至於供品,財力夠的話,就要供養最好的東西。關於供養的時間,有人會問,佛菩薩是不是過午不食?中午以後可以供養嗎?這點完全不需要考慮,佛菩薩是不須要吃東西的,他根本不需要食物。我們供養,是為了自己累積資糧,所以,無論什麼時間都可以供養他們。佛菩薩是存在任何地方的,如果佛菩薩只能在台灣早上吃,那麼在美國因為有時差關係,應該算是晚上還是早上呢?因此,時間這個問題是完全不須要考慮的。重點是為自己累積資糧而供養。
供養時我們會念「加持供品咒」,意思是,當供養一般的食物時,我們將把它觀想為樂空無別(空樂不二),將所供物的本性視為大悲心、菩提心、空性,以這種觀想而供養出去,我們所得到的功德就不像一般食物的供養。供養一般食物,來世別人或佛菩薩就會給我們一般的食物;現在我們給佛菩薩空正見的東西,來世佛菩薩就會給我們空正見的東西,這算是領受等流果。果分為異熟、領受等流、造作等流、增上果。比如,這一生我救一個生命,來世他會救我的生命,這是領受等流果。這輩子我布施,來世別人回報我更多的錢,這也是領受等流果。同理,此世我供養佛菩薩的東西,是慈悲心、菩提心、空正見這種因,未來結的果,便是佛菩薩會努力地給我們慈悲心、菩提心與空正見。雖然我們現在並沒有真正的慈悲心菩提心與空正見可以供養佛菩薩,但是,我們的心裡有認真地想「如果我有,我一定會供養佛菩薩」,這種勇悍的心出現的話,一定就會有這種業,來世佛菩薩一定會一直努力地給我們空正見與菩提心的。
由於我們供養的對象是佛菩薩,佛菩薩幫助著每一個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供養佛菩薩,就如同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看起來,我們只供養一個佛菩薩,但我們是透過佛菩薩與無量無邊的眾生結緣,雖然我們無法一一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供養佛菩薩比供養其他眾生還要殊勝。這是為什麼《隨念三寶經》中說,佛與僧是我們累積福德資糧的對象〈《廣論》105頁生福差別〉,也就是說,我們供養佛菩薩,由於造業對象的關係,能使我們獲得很大的功德。
接下來是坐的姿勢 ─ 毘盧七支坐,在座各位都坐得比西藏的出家人好,我們西藏坐的時候常常動來動去。坐的姿勢是很重要的,坐得好,氣會順,氣順也會影響心地,可以幫助我們的心清楚,且不會睡著。西藏人雖然坐的姿勢不是一直都不動,但是這樣動一動,可以使自己的腳完全不會酸(因為動的關係),而且整天都坐著也沒有問題。我們可能是從小背經養成的習慣,心裡努力背經時,似乎身體也一起在努力,所以身體會搖動,誦經背不起來時,身體就動得更厲害,大概是搖一搖看看會不會把經文從腦袋裡面倒出來。
真正禪定的時候,身體一定是不要動的。平常西藏人坐著背經或思考時,動一動是可以的,不需要一直禪坐。西藏出家人的想法是:思考能力很強,當煩惱產生時,馬上能運用理論將它斷除,才算是厲害的修行,這是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修行很好的原則。而不是他一坐下去便不會動來判別一個人的修行。若一個人一坐便能一、二小時不動,甚至連呼吸也似乎沒有了,但一下坐便生氣,我們反而會覺得這種人很恐怖。所以斷除煩惱是我們認定的修行重點所在,動不動倒不是重要。
至於坐下去之後要不要數息,就看當時心地是否平靜,不一定要數息。須要數息,是如果你今天過得很忙碌,心裡有很多事情,無法專心修行時,就先把心放在數息上。所以,要不要數息就自己判斷。
我們可以試著把內心與外境分開。如果想著過去、現在、未來的許多事情,事情想太多,就沒有辦法把心定下來,此時,我們應先了解外境與內心的差別在哪裡。我們腦筋裡想的事情都是外在的事情,無論外在的事情有多好,它們是完全沒有辦法跟著我的。這輩子沒有辦法跟著我,下輩子也是一點兒也沒有辦法跟著我。而內心好的東西是永遠跟著我的。所以,心裡這樣想:「剛才讓我定不下來的這許多事情,都是與外在有關的,我的心都放在外在事物上,而外境是完全不穩固的東西,因此若要在外在與內心之間選擇,一定要選擇內心」。心裡這樣決定之後,剛才那些障礙會比較容易消除。再其次,想想內心的功德:內心是永遠跟著我,像是一個好的工廠,可以生產許多好東西、可以用很久的東西,比如:悲心、尊敬他人、關心他人的心,這種材料若我們一直生產,它就會永遠在心裡、永遠跟著我。如此想著,內心珍貴的好東西便一直生、一直增長、一直進步。想一想這種好功德,心裡會比較喜歡,我們的心會由亂而轉到很想看內心、很喜歡注意自己的內心。當這種念頭出來時,心便能安定下來了。
當內心生出很多好東西,而我們也鼓勵自己這麼去做,如此便能感受到心地中好東西一直出來,心裡會很喜歡,會感覺到心的好處,這就是心的「境」。當了解內心的好處之後,觀察內心的境會出來,那時心裡的樂真的是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這不是外在的境,而是想到心的好處與功德後,心裡感受到心的好處一直幫助著我、一直繞著我,我就像「心裡課堂」中的一個學生,在一個很好的環境讀書;或是像在吃飯,我在吃著心裡面的「美食」,是這種境的感覺。
比如在三大寺學辯經的人,學得很有興趣、很歡喜的時候,那種對經典內涵的了解,所帶來的快樂,就好像在吃著美味的食物一樣,這時候外在穿的衣服、食物有沒有溫飽都已經不再重要了,是這種味道。「觀察心的味道」有點類似如此,但又不是完全一樣。所以心裡好的功德就像好的食物,你會覺得「啊!這個味道很好吃。」這種境很強的話,一打坐便會觀察心,便可以很快入定,心就不會一直向外跑。因為已經得到這種味道了。打坐時也會快快樂樂的,不會把打坐認為是苦差事。所以打坐時先思惟心的好處與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