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2005

略論931124

六加行法之四到六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或略論正文的前面,會特別先把它完整名字的意思講出來,此即《略論》課本皈敬頌後、課本第三頁最後一段「此論為總攝佛法之精要,龍樹無著二大流派之準繩,勝士趨入一切智地之法規,三類士夫所應修持,乃至菩提一切無不全備之次第也。」整個佛法的精要,從無著菩薩與龍樹菩薩傳下來的正確道理,是如母有情成佛必走的道路,沒有另外可以成佛的道路,這條路,是由下、中、上士一步步帶著我們走向成佛的方法,是這樣的菩提道次第。我們所要上的菩提道次第就是如此的一本書。在每一次上課時,大家要先念這一段文,是要提醒我們所要上的課,具有這樣的意義。在未上課之前,把這段文唸一下。法王講經時,他也會把這段釋題一再念,為了讓自己覺得現在自己所上的課,是如此珍貴的東西,在內心裡生起很珍貴的感覺;否則,只是聽著「菩提道次第」的名字,並不會想到它是如此珍貴的東西,因此,大家以後上課唸科判前,先把這一段文唸一下,這樣的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科判是次第,也是精要的內涵,把精要的東西抓出來做成次第科判,所以,唸誦科判是蠻有功德的。

我們上次上到座上修的加行、正行、完結。加行的部份是準備,準備中主要是六加行,六加行中,上次講到七支供養。平常在自己家裡佛堂或平常做功課,在坐之前先做前行〈加行〉,而打坐的目的要修什麼這是正行,然後的迴向是完結。至於下座後應如何注意,這個我們就分開了。現在講的是上座時前行分類為六加行,六加行中,第五個是七支供養。七支供養中,可分為三類:積集資糧、淨除罪障、增長無盡。這三個是蠻重要的,都是我們需要的。若做到七支供養,就做到了積資、淨障、增長。
生活上來說,若自己用的東西一直供養,對我們自己有什麼幫助呢?供養的東西是用的東西,也包括了自己的身體和以後要用的善根,這些都是可以供養的。如此供養會有什麼樣的幫助呢?在供養時,我們供養的對象是佛菩薩,如果對佛或菩薩了解清楚的話,我們知道,供養佛或菩薩是為了眾生。為什麼要供養佛及菩薩?一個佛或菩薩可以替代無量無邊的眾生,佛及菩薩是很珍貴的一個對象,為什麼珍貴?因為祂是很了不起的嗎?不是,而是因為祂一直幫忙每一個眾生,無始以來一直幫忙眾生,一秒而沒有斷過,也不只一個眾生,每一個眾生祂都會一直慈悲地幫忙。為什麼我們供養他呢?因為祂雖然只是一位,但可以代替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我們供養的對象雖是一個,但我們有布施或供養到無量無邊的眾生。為什麼要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呢?因為眾生是生生世世跟我們有關係的,對我們有幫助,我們也是一直要跟他們相處,我們對他們愈好,也是對自己愈好,所以,供養佛及菩薩是因為一個佛或菩薩可以替代所有眾生,每一個人的事情祂都要幫助到,祂有這麼大的責任。所以供養一個佛或菩薩,就像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一樣。就像有好多燈泡,我們不用接每一條線一個燈泡,只要把所有燈泡都接上同一條電線,則每個燈都亮了;所以不需要分別把每一個燈泡都點亮,只要接上同一條電線,就整個都打開了,佛、菩薩就是有這種能力。台灣的說法,抓到粽子最上端的線圈,則整串粽子就都抓起來了,或是只要提起了一個念珠,整串念珠也就提起來了。
還有一個是,我們供養時,外面看到漂亮的東西也可以供養。這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平常我們經常是,一看到什麼就會貪心,就會想「我需要」「如果我有的話,有多麼好!」這種念頭要如何消除呢?就是心一直供養,比如,看到很好的風景心就一直供養,那麼剛才那種貪心會比較減少、比較降低。心裡一直想著,這是為了供養佛、菩薩,而佛、菩薩是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我有供養給佛、菩薩的話,我便幫助到無量無邊的眾生,也就是我供養了無量無邊的眾生,這種想法慢慢加強的話,就比較不會想「我需要」,貪著心會比較減少。
供養時,有時自己的東西、身體,都可以想,這些都是為了無量無邊的眾生、為了佛、菩薩,這些我看到的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已經為了眾生而捨棄掉了。這種念頭出來的話,我們比較不會看到東西時馬上生起執著心,不會看到自己的身體馬上生起「這是我的身體」「我需要一直很好」,這種外在的物質上的貪著的心會減少。如果這種貪心沒有減少,表示我們的供養是不對的。供養時如果心裡想著「我供養一點點,但我需要比這更廣更多的回報」,這種念頭是不對的供養,可能愈供養愈增加貪心,這是不好的。這好像用做生意的心情:「我供養佛菩薩這些東西,佛菩薩你要回更我更多。」所以我們對佛菩薩效用了解,對供養的功德也了解,這樣做供養時會更有幫助。
懺悔時,我們所有因為貪嗔痴而造作的惡業,要懺悔把它消除掉。要如何消除呢?平常,我們看到很多不好的現象,比如受苦的家庭、受痛苦的動物、受痛苦的國家,那些我們都可以把它運用在懺悔上。當我們看到這些狀況,心裡有苦的感受,那種感受我們可以把它連接到我們經常有煩惱的這一點上,也就是看到別人的這些苦相,我們去尋找苦的因,便會發現,這些苦因就像我們經常生起的貪嗔痴煩惱,而這些苦相和我們因為貪嗔痴而作的惡業是一樣的。由於我們也造作了苦因,只是還沒有感果而已,如果感果的話,現在看到別人的苦果都會在自己身上感果。所以我們懺悔的時候,可以經常把我們看到的苦相在這個上面做連結。看到別人苦,就馬上想:「這個苦因我現在也經常在做,只是果報還沒有出現而已。」所以,懺悔的時候,惡業的果有多麼苦、多麼不好,在這上面我們要去想。想的時候,並不是覺得這種惡果應該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吧!」而是「以後一定會出現」,苦果出現時是什麼樣呢?就是我現在現場看到的這些世界上的苦,這些苦都有以前的因,而以前的因是什麼呢?就是我現在在我心裡滿滿的煩惱。所以,當看到別人的苦時,要馬上提起來懺悔。
這樣,我們經常看到的苦的情況,都可以用來幫助自己懺悔。心裡不可以想:「這是在那邊發生的事情,不可能在我這邊出現。」這是不對的。所以,看到苦時要常常提醒自己,我們看到別人那麼苦,就馬上祈求佛菩薩:「我以後一定不要做那種惡業!」看到那麼苦的果,想到苦的因也是自己經常做的,於是拜託佛菩薩「千萬不要讓我再做這樣的事(苦因),我自己也不要再做了,我以後真的是不要做這樣的事了!」

問:是拜託佛菩薩幫我不要做這樣的事,還是也可以拜託佛菩薩幫忙不要讓曾做過的感果?
答:你也可以這樣跟佛菩薩說,但主要是自己不要做。若對佛菩薩一直祈求,自己想改的心會增加,所以也可以跟佛菩薩說一說。因為還沒有感果,所以現在改還來得及。一方面是自己要改,一方面是去幫助別人。

再來是隨喜,這是很難做得到的。因為我們競爭得很厲害,無論是在團體、公司等等,很多地方都有競爭,所以隨喜就很難做到。若有辦法做到隨喜,心裡的壓力一定會很少,若能隨喜別人,就不會有競爭的心,也不會有比賽的壓力了。隨喜,可以說,我們經常拜的佛、菩薩,他們是一直想著眾生要得到快樂,當眾生得到了好的名聲或好的財、好的環境時,他們就會替眾生高興,然而為什麼我們心裡會難過呢?我們拜的對象佛菩薩,他們心裡一直想的是眾生需要快樂,那我們身邊的眾生得到一點點名聲財力時,為什麼我們會嫉妒呢?這種嫉妒可以說是不必的。
隨喜時,慢心會降下來,如此對自己的身體、智慧、思考都有幫助;如果慢心不降,則血壓也不穩定,氣也不會那麼順,好像只會吸氣不會呼氣的樣子(當然這是開玩笑的)。慢心,一定是因為腦筋不清楚,自己該做不該做的完全不清楚,如此不清楚的結果,下輩子就會笨(這不是開玩笑的)因為當時腦筋不清楚,這個等流果出來就會笨;另外,這種慢心會使得下輩子別人對我們還更不屑。慢心,是自己想要高,但結果下輩子反而變成大家不屑的對象,反而更低,這是自己需求的求不到,而自己一直不想的反而得到了。
如果我們如何對別人隨喜?我們可以這樣想:他現在好的果報都是他好的善業做出來的,為什麼我們不能隨喜那個善業的果呢?我們生生世世所得到的快樂都是善業給我的,那當我們看到善業時為什麼不會隨喜呢?人與人之間有人情,我對你好,你也會對我好,這是世界上一般講的人與人的關係;同理,在我與善業的關係上,善業對我這麼好,一直幫助我,可是現在我看到善業時卻受不了、不能隨喜,那是我自己不對了。所以,善業上面我們一定要隨喜。看到善業時要隨喜。
當我們一直隨喜他人時,慢心會降低,以後或下輩子別人一定也會對我很好。而且在隨喜的時候,這個因(善業之因)的功德我也會得到。比如,他有一百分的功德,我隨喜時,也會得到像他一樣的百分之百的功德,這多麼好,我不須要很辛苦地做,隨喜了就得到了,為什麼不做呢?為什麼隨喜可以得到功德呢?因為做善惡業,都是心的動作而非看外在的動作,就心的動作而言,隨喜時心的動作與做時的心的動作差不多都是一樣的。我一直隨喜這個動作,與他做這個動作時的心差不多一樣,不是嘴巴隨喜,而是心真的去隨喜,此時,心的動作是很相近的。所以可以說是得到同樣多的功德。
  我們一直要隨喜他人的功德,無論是眾生、菩薩,連一般的動物若有好的東西我們也要隨喜。有時,我們隨喜的對象只有因的部份而沒有果的部份。當看到果的部份我們就會不理或是嫉妒,這也是不對的。為什麼我們會隨喜因的部份?因為我們知道它會產生好的果。比如說,他有錢、他家裡很好、穿的衣服很好,我們看到了就會說:那些都是輪迴的、貪嗔痴的、壞苦的。當然我們可以朝這個方向解釋,但不需要把整個事情都說成是壞的。如果這樣,我們會忽略了善業的部份。在有錢、有名、吃好、穿好的這些善果上,如果加上貪嗔痴才會變成壞苦、然後才會讓我們一直在輪迴中流轉,但這是我們的心加上去才會這個樣子,它本身仍屬善果並不是惡果。所以我們有時因為不會在果的部份隨喜,反而更加嫉妒。
我常在想,有的宗教例派如基督教等,主張對眾生互相要愛,而這些佛法裡面也有啊,但很多人認為佛法裡面都是在講苦,好像佛法一輩子都朝向苦的方向。佛法不是這樣的,佛法裡一直講,大家要快樂、眾生要快樂。我想,如果我們只講貪嗔痴、輪迴,只從這個方向去看世界,那麼這個世界整個都混亂了。因為我們不會把事情分開,哪些事情是哪一類的,哪些東西是我們可以隨喜的,如果不分清楚的話,佛法就會像有些人所講的,學佛好像是腦筋有問題的人在的喔!
有些人說,學佛愈學愈不快樂,其實這並不是法的問題,而是自己不知道怎麼學。

問:仁波切,您覺得台灣的學佛人有愈學愈快樂嗎?
答:不只是台灣,以上我提到的,在很多國家都有這種情況。所以,別人會想:學佛的人真的腦筋有一些問題喔。那群人的腦筋有問題喔!

問:可是道次第要我們先觀苦,比如地獄苦等等
答:這個當然要,但是我們並沒有說,比如,看到一隻漂亮的小狗,牠的漂亮是漂亮啊,小狗的叫聲很好,就是聲音很好啊,這可以隨喜啊!可是我們一見到牠就認為它是畜生,是三惡道的,就不理,但牠也有你可以隨喜的部份啊!我們常說,如果修忍辱、守戒,下輩子就會如何如何,如果守戒不好但忍辱很好,下輩子就會成為一個很可愛的三惡道的眾生,你可以隨喜牠的忍辱啊!

問:但是我們要對三惡道產生怖畏的心,才能產生皈依的心啊?
答:當然,如果我們投胎到三惡道,我們一定會認為這是不好的。但這不影響我們隨喜牠曾造過的善業。

問:但出離心不是很重要的嗎?見到三惡趣眾生,內心會很不想要,這種心情不是很自然的嗎?
答:真正出離輪迴,要出離的是煩惱與煩惱的環境,而不是出離這個身體。

問:那修苦行是不是不對?
答:不是修苦行不對,修苦行時心裡完全沒有苦,只是我們看起來是苦行,真正在修苦行的人是不覺得苦的。如果修的人覺得苦,那麼外面人覺得「學佛的人腦筋有問題」也就無可厚非了。

問:所以,當我們看到一隻很漂亮的狗時,我們可以隨喜牠曾經做過忍辱的部份,也應該畏懼煩惱、畏懼三惡趣苦的因與環境,在面對這隻狗時,以上這些想法都要,要能分得很清楚。
答:對。看到可愛的小狗,可以隨喜牠曾修的忍辱。

我常想,我們分得不清楚,真的是有一點點怪怪的。

問:外表的漂亮是修什麼來的?

答:忍辱。比如,你生我的氣,那時我不對你生氣,你講什麼我都聽,那時你的心裡會覺得,你可以罵我,你罵我可以罵得下去、可以做生氣的表情給我看,你的心裡會罵得很舒服,這種舒服是誰做的?我做的,而由於我造了這個因,以後下輩子不只有你,還有很多眾生看到我的時候,心裡就會很快樂。

如果你罵我時,我心裡生氣但是表面沒表達,這不是忍辱。忍辱是,你在罵我時,我還是很希望你開心,讓對方覺得自己罵得很順口。

問:有些學佛的人還是會爭地盤,這也是錯的吧?
答:無論有沒有學佛,這是只名詞而已。若彼此生起煩惱,互相都是不對的。

問:隨喜與貪愛怎麼分辨?有時我們隨喜一隻漂亮的小狗,說不定是我們的貪愛。
答:這也是要分辨的。我們看忍辱心的結果,是不會貪的,而是想:牠前世修忍辱修得這麼好,現在感果的是這麼好的(漂亮)身體,這麼想,是不會貪的。

隨喜時,注意要在因果業報上想一想,就是正確的隨喜,如此也會讓我們想去做善業的心一直增長。看到好的都可以增加善行,看到不好的事情都可以幫助懺悔,那真是太好了!
隨喜的對象功德愈大,我們得到的功德也隨之增大。在月稱菩薩所寫的《入中論》裡說,禮敬大悲心,就等於是禮敬了,因為佛、菩薩、緣覺、聲聞的功德,全部是從大悲心來的,所以禮敬大悲心的話,下面整個都禮敬了。因此,隨喜時,把因、果都想一想的話,這種隨喜是最正確的。我們有時會比較想隨喜佛的功德,但下面眾生彼此之間、在我們身邊的眾生如果只是做一些念咒的事情等等,我們就不隨喜,這種是有一點不對的。因為,是這種小善行慢慢累積,最後才會成佛,所以,隨喜的時候,成佛的小的因上面當然也要隨喜。若沒有隨喜的話就比較不好。
《入中論》最前面的禮敬只禮敬大悲心,很多論典在禮敬時,禮敬了很多諸佛菩薩,《入中論》為什麼只禮敬大悲心呢?月稱菩薩說,因為禮敬了大悲心,就整個都禮敬了。月稱菩薩做了一個這樣的比喻,若讚嘆初二的月亮那麼清楚、明亮,自然就已經讚嘆了十五的月,這個比喻不是月稱菩薩自己創的,而是引用佛經裡的比喻。所以,我們也是如此,如果對小的那些善行能隨喜,對於那麼好的佛菩薩就一定會隨喜;如果一個人對於身邊用功做功課的同伴隨喜,這種人看到佛菩薩肯定會更隨喜;相反地,如果不屑的話,可能對佛菩薩的隨喜也不是那麼真正的隨喜。所以隨喜也要從因上面隨喜。
看到不好可以懺悔,看到好可以隨喜,這些都是對的,都是修行上可以配合的。如此,要懺悔的太多了、要隨喜的也太多了,要做的更多了,但不知道怎麼做,所以,要祈請佛菩薩指導我,所以接下來就請轉法輪。懺悔時,發現要懺悔的太多、要斷的〈不要做的〉太多,但從哪裡開始斷不知道,要做、要隨喜的太多了,但要從那裡做也不知道,所以就要祈請佛菩薩轉法輪。
然後是請佛住世。請轉法輪時也可以說,每一個眾生〈包括自己〉的根器,哪一輩子的根器如何,這些都會變,而我的智慧與想法也都會變,哪一個時候哪一個法與我比較契合、比較有緣,祈請佛菩薩幫我一直接上去。佛菩薩沒有辦法馬上給我最好的,所以祈求佛菩薩慢慢地、一步步的把接上去的法傳給我,就這樣子祈請。當然我要次第地學,是要做好幾百輩子的,在做的時候,佛菩薩不可離開我,這是請佛住世的意思,並不是要某一個上師一直跟著我、他不可以圓寂;也不是生生世世跟著某一個老師,要他一直指導我的意思。

問:仁波切的意思是:並不是祈求與某一個老師生生世世緣份不斷,而是當我有不同根性時,祈求都有能適應我根性的老師來教導我,是這樣嗎?
答:都可以。都可以的意思是,當我們在修行上依止善知識的程度夠的話,我們自己會認為每一個上師與每一個佛的本性都是一體的,我們要生生世世與他一起,可以這樣解釋。但是有時我們心裡沒有辦法這樣想,因為如果上師沒成佛,我們覺得他要投胎到哪裡去,他自己也沒有把握,而我也沒有把握投胎到哪裡去。當你心裡有這種想法而沒有辦法祈請的時候,你就不會想要與他生生世世在一起。你也沒有辦法這樣想,因為,如果上師沒有成佛,他投胎以後就變成了你的學生,現在西藏有很多這樣的啊,他們前世是我的老師,現在他是我的學生。但是如果修行得很好,把上師視如佛,生生世世要跟師長在一起,這種想法是可以接受的。

以上六支我們做到之後,把功德增加,是迴向的部份,以上是六加行中的七支供養。在很多經典都說,累積資糧最殊勝的方法是七支供養。照我們剛才講的,禮敬、供養、懺悔、隨喜、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種心很強力地想的話,心的安定程度便有了基礎,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位佛菩薩給我們指導的話,馬上就可以聽進去,所以這就算是前行。有這樣的前行,就像一顆種子種下去的時候,如果它的土地很好,一定可以馬上發芽;經過七支供養的心地很強力的話,種什麼下去都可以發芽,累積資糧就是像這個樣子。所以,累積資糧是心裡的一種準備,我們要在心裡種很多的種子,在這之前需要很好的平地,所以七支供養的思惟很強的話,心裡種什麼都很容易發芽。土壤柔軟、平坦,沒有高低不平,很肥沃,種什麼都馬上可以發芽。好像一個田,肥料、陽光、水份都在最棒的狀態,我們說的累積資糧就是這個意思。

在七支供養之後,還可以加上供養曼達、念「功德之本頌」,或者是菩提道次第的「傳承上師祈請文」這些是可以加上去的,看看自己的時間夠不夠,也可以再持上師的咒語、世尊的咒語、宗大師的咒語、法王的咒語,唸時一直祈請之前我們觀想的資糧田。祈請資糧田時先唸道次第之傳承上師祈請文,這上面有一些比較細的:上師的位置是在世尊下面中間,宗大師算是我們的上師,在他周圍有很多佛菩薩,這是資糧田。我們供養曼達之後就祈請上師,在念祈請上師四句時,他的一尊化身來到我的頂輪上面,帶著我們唸完接下去的傳承上師祈請文,因為我自己祈請資糧田的能力不夠,所以上師的化身帶著我祈請資糧田,祈請的能力很強。所以我們的心裡要想:宗大師帶著我祈請,隨著傳承上師祈請文的唸誦,從世尊一直祈請,最後整個資糧田的上師、本尊、佛、法、僧、護法,整個融入到自己頂輪上的上師,然後,我自己心裡還要想,我的上師與整個資糧田的本性是一樣的,佛也是、法也是、本尊也是,整個都是,在這上面祈請他、一直唸,然後再供養曼達一次,供養他,之後,也可以慢慢地念「功德之本頌」,他指導我加持道次第上的修持,一面唸接著就開始進入打坐。
你們現在不一定要照著我剛才講的做,先大概了解了,之後配合你們的時間,選擇對你們想法上比較適合的,做一做。這也只是一個做法而已,而不是一定要這樣做最主要的是,佛、菩薩、本尊的本性是一體的,化身為自己的上師,他度我們,透過他我們才能成佛,才能把整個佛法吸收到,主要的目標就是這樣子而已,並不是我們要清清楚楚的觀這是誰、那是誰,這是不必要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