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2005

略論931110

六加行法之一到三

略論:金洲大師所傳加行六法,謂一於住處整理潔淨,陳設佛相。二端嚴陳列無諂之供品。三於安樂座端身跏趺,或半跏跌,至誠發起皈依之心。

六加行中,第一是灑掃。在這裡宗大師在廣論中沒有特別提到相關的喻,不過我們可能都聽過周利槃陀伽的故事,他由掃地而慢慢得到解脫果位。打掃時,可以看看自己的哪一個煩惱(貪、嗔、痴、慢…等)比較重例如:對別人不尊敬、執著於自己的想法…等等,心裡可以觀想這些髒東西是自己的煩惱,打掃,就是在清除自己的這些煩惱,使之清淨。
另外還可以如此觀想:有時我們覺得自己遇到障礙而做許多事都不順,這真正的因是煩惱。由於以前自己煩惱生起而造作種種不好的身語業去損腦別人,使得別人現在對我做了一些身語上的傷害,這些都是自己煩惱造成的果。當障礙產生時,因為已經感果,是無法消除的,但我們可以在灑掃的時候,可以觀想把這些已經感果的障礙消除清淨。
自己的佛堂、放佛相的地方要常常保持清潔,這是很重要的。原因是,這是種下未來我們成佛時淨土的因;也可以說,使未來世我們能出生在乾淨、環境好、不複雜、障礙少的地方。重點是,本來心清淨是最重要的,而環境的清淨,能有助於心的清淨,未來出生的地方也會無障礙,而對我們現在障礙的消除也有幫助。
灑掃時也可觀想,我們是帶領著如母有情眾生一起做。雖然看起來是我自己一個人在做,但是心裡要如此觀想。像《普賢行願品》中說,雖然一個人做,但應觀想如一一塵沙般、那麼多的我在做。在灑淨時要想,佛堂亦如塵沙般地多,而又有那麼多的我在做那麼多的事,這麼做比唸增長咒的效果還好。為什麼會有好效果呢?佛法是以心、動機為主,不在外相事情做得怎樣。事情做了,但是如果動機不好就沒有用;如果動機好,即使事情沒做成功就已經是做善業了,因此,動機、或心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因為心裡想著無量無邊在做的事情(如塵沙般的佛堂都是我們要打掃的),這種很勇悍的種子便種下去了,而且想著無始以來,無量無邊的我便一直在做,這無量無邊的事,這便是為自己種下了勇於做善業的種子。如此種下的種子,是心內的東西,而心的本性是從無始以來延續到無盡的未來,這種心識是不會斷的。種下了心的種子,未來一定有一世會有果報出來。因此,心的力量或習氣對我們影響很大,這種習氣,未來一定會感果的。因此,這種「那麼多的我做那麼多的事」的勇悍習氣,一旦種下這個因,未來我們做很多事時也不覺得很累,我們的心也不會退。
以上是灑掃的許多好處。
擺設佛相的時候,最高位的是上師,上師也在佛的行列,因為上師對我們恩惠最大,而我們最感恩的是上師。把上師排在佛列,就是把他視之為佛。而且是佛行列中最高的,在諸佛中,世尊是最重要的,因為,這個世界是世尊來了之後才有佛法、才有阿彌陀經、藥師經等等,若沒有世尊講這些經,我們根本就沒有經典可以讀。所以,家裡擺佛像時,世尊是在最中間最高的位置。
接下來排的次第就以方便與智慧為主。做任何事情都須要智慧與方法,成佛也分成這兩個主要的因。從成佛、解脫到成辦一件小小的事情,如喝茶、煮飯都須要這兩者。佛陀的法傳下來,分為深見、廣行兩派,也就是智慧與方便的意思。那麼這兩者哪一個比較重要?方便較重要。為什麼?方法好的話,一定會幫助到別人,無論幫助是大或小,但一定會幫助到別人;但是智慧不一定能幫助到人,不一定被運用於幫助他人。比如,以空正見與大悲心為例,一個善良的人,無論他的智慧高低如何,在他身邊的人一定會很開心,所以他一定會幫助到別人,即使只有一個人被幫到;而有智慧者卻不一定會幫助到別人,要看它有沒有以悲心為動機。若沒有助人的動機,智慧再高也沒有用。所以,方便與智慧何者重要,是方便比較重要。不過兩者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有正確的智慧就有助於方便,悲心愈強智慧就愈進步。
因此,在擺佛像時,世尊放置中間,之後其他佛像的擺法就看這位佛是以方便為主或是智慧為主。以方便為主的佛菩薩就放在較高地位的位置,高低的分別是以世尊的角度來看,世尊的右方是地位較高的,左方是地位較低的。因此,世尊的右方放的是廣行派或是以悲心為主的佛菩薩。有的佛堂的擺法,中間是阿彌陀佛,左右二邊是文殊菩薩,這種擺法也是對的,因為如果沒有世尊的像,方便為主的佛像是比較重要的,而阿彌陀佛是以悲心方便為重的,因此要放中間,左右則放文殊菩薩智慧為主。任何一個佛像,我們可以由其故事或儀軌中去判斷他是以智慧或方便為主,若是方便類的就把地位放高一點。
還有另外一種考慮點,是以成佛速度快慢的部派分別來排位置。比如,以密續而言,密續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以成佛速度而言,愈後提供的方法快於之前,無上瑜伽部提供了最快的成佛方法,而每一續中又有各自的智慧與方便二類佛像,因此,除了分辨智慧與方便尊之外,部派的差別亦應考慮進去。在密續佛像依四部次第擺好之後,再接下去就是顯教的佛像,再接下來是小乘的。也有人這麼擺:上師、本尊、佛、法、僧(在僧的部份又可依序分類為菩薩、緣覺、聲聞)、勇父空行、空行母、護法。為什麼在佛之上排本尊及上師呢?這是顯教與密續的一個差異。本尊是密續中的佛。在密續四部中也有各自的本尊(本尊又可依四部而分成不一樣的程度,如事部的本尊、行部的本尊…等等)。密續之後就是顯教,顯教中就是三寶,三寶中若沒有特別講是什麼佛的話,那個佛就是世尊,我們一般講皈依三寶之佛是共通的佛。但當修行的程度增高時,他會特別與一位佛相應,當這位佛出現,和他會有特別的加持關係,此時不可以跟別人講(成為與他人不共的佛),這就是本尊的意思。修行高量的人,沒有辦法與大眾相附和,對他來說,當他修行很好時,他對世界的看法會不一樣,別人的看法與他的看法會差很多,於是在這中間,會有一些佛菩薩出現與他溝通,這種狀況是不可以跟別人說的。所以,本尊的意思並不是說,在佛之上還有一個更厲害的本尊,而是一個特別針對那個修行人出現、和他相應的佛。這是一般人無法想像、不可思議的事情,所以講了不但沒有用,反而可能會使他人造謗法惡業,所以不可以隨便跟別人說。
本尊,分為四部本尊,而顯教佛像中又可分為指導大乘與指導小乘的,如此,很多的佛像如何擺放,有清楚的分類,完全不會糊塗,自己馬上可以判斷。佛像放好之後,就是尚未成佛的菩薩、緣覺、聲聞,之下是勇父空行、空行母,再接下來是護法。
接下來談談護法的事情。在台灣這個問題還好,但對西藏人卻是一個須要特別提出來說明的問題了。護法尚未成佛,所以是還有煩惱的。我們供養他,他會開心、會幫助我們,但是如果他生氣了,便會有一些瞋怒的行為。所以,我們比較不怕佛菩薩(因為他們是很善良的),但對護法就很害怕,因為我們做錯一點事護法就會處罰。我們之所以怕護法,是怕那馬上來的處罰,所以不怕佛菩薩而怕護法。所以很多人拜護法是因為有比較快的效果。但這種想法按照佛法來說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這種想法的動機,是對這一生的執著心,是我愛執。這種心一定會影響修行,因為這輩子的一點點不順利,就把它視為一件大事,因為這樣才會把拜護法神看成很重要的事。這種念頭一產生,便是對這一生的執著心,因此,我們認為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想法。拜護法,雖然看起來對這輩子有點幫助,但由於念頭錯誤,所以影響不只一輩子,下輩子也會不好。其實對佛菩薩有信心與尊敬,就會使護法自動幫助我們,我們完全不需要拜他們,如此不但來世會好,這輩子也會好。護法就像警察、糾察,一直注意著我們,但因為我們學佛沒學好,對佛菩薩又沒信心又不尊敬,就會很怕護法,就去供養護法,跟護法說「對不起啊,我做錯了!」這樣拜護法,不但是念頭錯誤,更危險的是,變成如民間拜拜的信仰。這樣對佛菩薩沒有信心又不尊敬,而信心與尊敬都是對著能對此生的財力有幫助的護法,整個全心都靠他,完全變成了一個外道教徒,如此傳下去的話,會造成佛教與外道不分。現今有很多人對佛教與民間的拜拜信仰搞不清楚,就是因為貪求現世的快樂,不信佛菩薩而信護法。
至於供品,財力夠的話,就要供養最好的東西。關於供養的時間,有人會問,佛菩薩是不是過午不食?中午以後可以供養嗎?這點完全不需要考慮,佛菩薩是不須要吃東西的,他根本不需要食物。我們供養,是為了自己累積資糧,所以,無論什麼時間都可以供養他們。佛菩薩是存在任何地方的,如果佛菩薩只能在台灣早上吃,那麼在美國因為有時差關係,應該算是晚上還是早上呢?因此,時間這個問題是完全不須要考慮的。重點是為自己累積資糧而供養。
供養時我們會念「加持供品咒」,意思是,當供養一般的食物時,我們將把它觀想為樂空無別(空樂不二),將所供物的本性視為大悲心、菩提心、空性,以這種觀想而供養出去,我們所得到的功德就不像一般食物的供養。供養一般食物,來世別人或佛菩薩就會給我們一般的食物;現在我們給佛菩薩空正見的東西,來世佛菩薩就會給我們空正見的東西,這算是領受等流果。果分為異熟、領受等流、造作等流、增上果。比如,這一生我救一個生命,來世他會救我的生命,這是領受等流果。這輩子我布施,來世別人回報我更多的錢,這也是領受等流果。同理,此世我供養佛菩薩的東西,是慈悲心、菩提心、空正見這種因,未來結的果,便是佛菩薩會努力地給我們慈悲心、菩提心與空正見。雖然我們現在並沒有真正的慈悲心菩提心與空正見可以供養佛菩薩,但是,我們的心裡有認真地想「如果我有,我一定會供養佛菩薩」,這種勇悍的心出現的話,一定就會有這種業,來世佛菩薩一定會一直努力地給我們空正見與菩提心的。
由於我們供養的對象是佛菩薩,佛菩薩幫助著每一個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供養佛菩薩,就如同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看起來,我們只供養一個佛菩薩,但我們是透過佛菩薩與無量無邊的眾生結緣,雖然我們無法一一供養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供養佛菩薩比供養其他眾生還要殊勝。這是為什麼《隨念三寶經》中說,佛與僧是我們累積福德資糧的對象〈《廣論》105頁生福差別〉,也就是說,我們供養佛菩薩,由於造業對象的關係,能使我們獲得很大的功德。
接下來是坐的姿勢 ─ 毘盧七支坐,在座各位都坐得比西藏的出家人好,我們西藏坐的時候常常動來動去。坐的姿勢是很重要的,坐得好,氣會順,氣順也會影響心地,可以幫助我們的心清楚,且不會睡著。西藏人雖然坐的姿勢不是一直都不動,但是這樣動一動,可以使自己的腳完全不會酸(因為動的關係),而且整天都坐著也沒有問題。我們可能是從小背經養成的習慣,心裡努力背經時,似乎身體也一起在努力,所以身體會搖動,誦經背不起來時,身體就動得更厲害,大概是搖一搖看看會不會把經文從腦袋裡面倒出來。
真正禪定的時候,身體一定是不要動的。平常西藏人坐著背經或思考時,動一動是可以的,不需要一直禪坐。西藏出家人的想法是:思考能力很強,當煩惱產生時,馬上能運用理論將它斷除,才算是厲害的修行,這是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修行很好的原則。而不是他一坐下去便不會動來判別一個人的修行。若一個人一坐便能一、二小時不動,甚至連呼吸也似乎沒有了,但一下坐便生氣,我們反而會覺得這種人很恐怖。所以斷除煩惱是我們認定的修行重點所在,動不動倒不是重要。
至於坐下去之後要不要數息,就看當時心地是否平靜,不一定要數息。須要數息,是如果你今天過得很忙碌,心裡有很多事情,無法專心修行時,就先把心放在數息上。所以,要不要數息就自己判斷。
我們可以試著把內心與外境分開。如果想著過去、現在、未來的許多事情,事情想太多,就沒有辦法把心定下來,此時,我們應先了解外境與內心的差別在哪裡。我們腦筋裡想的事情都是外在的事情,無論外在的事情有多好,它們是完全沒有辦法跟著我的。這輩子沒有辦法跟著我,下輩子也是一點兒也沒有辦法跟著我。而內心好的東西是永遠跟著我的。所以,心裡這樣想:「剛才讓我定不下來的這許多事情,都是與外在有關的,我的心都放在外在事物上,而外境是完全不穩固的東西,因此若要在外在與內心之間選擇,一定要選擇內心」。心裡這樣決定之後,剛才那些障礙會比較容易消除。再其次,想想內心的功德:內心是永遠跟著我,像是一個好的工廠,可以生產許多好東西、可以用很久的東西,比如:悲心、尊敬他人、關心他人的心,這種材料若我們一直生產,它就會永遠在心裡、永遠跟著我。如此想著,內心珍貴的好東西便一直生、一直增長、一直進步。想一想這種好功德,心裡會比較喜歡,我們的心會由亂而轉到很想看內心、很喜歡注意自己的內心。當這種念頭出來時,心便能安定下來了。
當內心生出很多好東西,而我們也鼓勵自己這麼去做,如此便能感受到心地中好東西一直出來,心裡會很喜歡,會感覺到心的好處,這就是心的「境」。當了解內心的好處之後,觀察內心的境會出來,那時心裡的樂真的是有一種特別的味道。這不是外在的境,而是想到心的好處與功德後,心裡感受到心的好處一直幫助著我、一直繞著我,我就像「心裡課堂」中的一個學生,在一個很好的環境讀書;或是像在吃飯,我在吃著心裡面的「美食」,是這種境的感覺。
比如在三大寺學辯經的人,學得很有興趣、很歡喜的時候,那種對經典內涵的了解,所帶來的快樂,就好像在吃著美味的食物一樣,這時候外在穿的衣服、食物有沒有溫飽都已經不再重要了,是這種味道。「觀察心的味道」有點類似如此,但又不是完全一樣。所以心裡好的功德就像好的食物,你會覺得「啊!這個味道很好吃。」這種境很強的話,一打坐便會觀察心,便可以很快入定,心就不會一直向外跑。因為已經得到這種味道了。打坐時也會快快樂樂的,不會把打坐認為是苦差事。所以打坐時先思惟心的好處與功德。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