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2005

速疾道論940108

速疾道論 -1

今天所講的這部論典,名字是《菩提道次第速疾道論》。這部《速疾道論》是《安樂道》的解釋。菩提道次第,是從阿底峽尊者寫了《菩提道燈論》之後,西藏的許多祖師用這個方法寫了很多菩提道次第的書。在這之中,宗喀巴大師寫了《菩提道次第廣論》《菩提道次第略論》《攝頌》,這三本書也可以說是最完整的,宗大師與阿底峽尊者就像是同一個人般,把阿底峽尊者以前所寫的《菩提道燈論》更廣更清楚地讓眾生了解,為了這個目的,宗大師才寫那三部《廣論》、《略論》與《攝頌》。宗大師在廣論與略論中曾提到,由於眾生的智慧與習氣的緣故,關於修行的一些方法,可以用智慧再加上去,所以後來兩位班禪大師寫了《安樂道》與《速疾道》,而兩位法王寫了《龍欽心要》《文殊口授》。他們寫了這些論,並不是宗大師的道次不夠,或是不聽宗大師的道次,而是按照宗大師在道次第中所說的而做。這是為什麼在廣論之後,許多祖師再寫關於道次第論著的原因。
宗大師所寫的菩提道次第,對於修上、中、下士道者皆有幫助。比如,以皈依來說,修行愈高時,還是須要皈依的修行。修行愈高時對於皈依的修行,與最開始學佛時所修的皈依,在深淺度上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對於上士道的修行者而言,還是須要依著菩提道次第從頭修,道次第中最前面的依止善知識,對他還是很重要;接下來的暇滿難得、皈依、業果等對他而言還是很重要。中士道對他而言一樣很重要,下士道更不用講了,是從頭到尾都要一步步學習的。所以,菩提道次第從頭到尾,是對每一個人都有幫助的修行次第。
那麼,對於修密續的人而言,還需不需要從依止善知識開始、暇滿難得…等的修行呢?需要。《安樂道》與《速疾道》這二本書,是以修密續者的角度來看菩提道次第,以這個角度寫出來的。這是最深入的依止善知識的修行。修依止善知識的人很多,下、中、上士都各有依止善知識的修行,在修依止善知識中,最深入最殊勝的是以修密續的角度而修。
本論根本的二個科判,首先是關於這個法的傳承,這是我們應該了解的。菩提道次第二大傳承-深見派與廣行派,可以世俗諦與勝義諦來說明。我們所有看到的法,都可以用世俗與勝義二諦來解釋。世俗諦是緣起,眾生與外在世界之間都互相有緣起。廣行派中講的就是緣起的關係,比如,做什麼會有什麼果報。內外在都有很多緣起,而以最廣大深入的緣起作為修行的指標,就是廣行派。比如,下士道修世俗諦的方法,是一直看因果業報,這是不是緣起關係呢?是的。比如說,下輩子希望投胎到何處,那麼這輩子該做的是什麼…,在因果業報上按照如此,用智慧判斷修改行為,如此做的話,是一直看緣起的,而這個緣起的看待並沒有很深,看的是這輩子與下輩子之間的緣起。
更深入的緣起關係,是看整個輪迴中的緣起關係。整個輪迴的根本是什麼、它產生出來的輪迴是什麼樣子、我們一直沈迷在輪迴中的狀態是如何…。一般人沒有辦法觀察這種緣起,反而覺得輪迴是正常的,不必離開;但若以較高的智慧來觀察,就會覺得這是不該的,所以,若能以更正確的角度觀察緣起,就會認為輪迴是應該離開的。這樣的緣起,是不是比只看此世與來生之間的緣起更深入呢?是的。
還更深入的緣起,就是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觀察自他之間的緣起,心是更廣的,不是只看自己的輪迴,而是看到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與差別。觀察自他之間離苦得樂有無差別之後,抉擇自己該做與不該做的事情。如此,從只考慮自己輪迴的角度,進一步拓廣自己對於他人的緣起的想法,智慧就更廣了。智慧愈廣,才是「廣」行,所以「廣行派」的意思是,用智慧看廣大的緣起的關係。以上,是修世俗諦或是修緣起上的角度。就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可以把道次第分為下士道世俗諦的修法、中士道世俗諦的修法、上士道世俗諦的修法。而上士道世俗諦的修法,是對緣起最廣的看法,沒有比這個更廣的了。
在修緣起的當下,就斷了一些無明。打開智慧的同時,便斷了一些無明。這無明就是自己認為沒有緣起。剛剛講的智慧(廣行)是緣起上的智慧,打開一些緣起上的智慧,就斷了一些無明,這無明,是緣起上的無明,在尚未打開智慧之前,就看不到緣起的關係,而開智慧後,就看到了這個緣起的關係,看到緣起時就斷除了以前看不到的緣起。以前未看到緣起時,以為一切是獨立存在的,就另一個角度來說,它就是無明。所以無明的對象就是獨立存在,沒有獨立存在就空了,空,就是深見派的修行。空,也有很多空的層次,比如有時我們認為空時,其實心裡還有東西存在。比如我們一直想著常法的錯誤,當這種無明的對象常法消除時,其實心裡還想著它是獨立存在的,雖然不是常法,但它還是獨立存在的。此時,我們有沒有了解空性呢?還沒有,因為無明的對象仍然存在,所以,無明有很多,深淺有著很大的差異。先斷除淺的部份,當淺的無明漸漸斷除時,我們對無明的對象漸漸理解:沒有這個、沒有那個…,這樣愈來愈深入時,便理解無明的對象都不在,它真的是沒有,此時空才出來,才稱為「空正見」,此時才是深見派。最廣的緣起打開了,最深入的無明斷除了,這就是修勝義諦,也就是深見派。為什麼叫「勝」義?勝在哪裡?因為能斷除最深的無明,便可以說是了解最殊勝的真理。
世俗諦與勝義諦二者很有關係,修其中一邊,另一邊也就自然做出來了。所以從緣起上一直了解的話,也就是世俗諦的緣起了解愈深,勝義諦的情況就會愈了解,它們彼此是互相有幫助的。所以,廣行派與深見派,大家不要認為它們一個是東、一個是西,而是彼此相關的。因為我們不了解它們彼此互相有關係,所以我們當然就需要二個分別解釋,才能清楚深見與廣行的各別角度。事實上,它們彼此是互相有關、互相配合的。通常我們說,法有二諦:世俗諦與勝義諦。一切法本來就有世俗諦與勝義諦的存在了,由於這樣的緣故,我們有辦法從廣行與深見的角度修行。修世俗諦的話,算是方法,便是廣行的修行;勝義諦上我們用智慧去了知的話,是修深見派或說是修勝義諦。所以法上有二諦;修上則有廣行與深見的分別。因為法有二諦,所以修時,用世俗與勝義二諦的智慧不斷地改變想法與行為,不斷進步,這種修行的道路,就可以說是修世俗諦與勝義諦,或說是修廣行與深見。如此正確地繼續走下去,以後就會成佛。成佛時,修世俗諦的結果成就色身;修勝義諦的結果便成就法身。這樣的因果關係是很清楚的:由於法上有世俗、勝義二諦,修時能修廣行與深見,結果就是成就色身與法身。要成佛,一定要得到色身與法身,欲得色身與法身,廣行與深見是一定要修的,沒有其他的路了。如何修廣行與深見呢?就要對世俗諦與勝義諦有正確的看法與了解。
所以當我們在菩提道次第中看到廣行與深見二派時,不要誤會它們彼此是互相沒有關係的。
(現場如果有一些以前沒有學過廣論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難。今天我講的法,是針對已經學過菩提道次第的人;若是針對沒有學過菩提道次第的人,那麼我就不應該用這種角度講,而應該只說一些基本的想法與觀念。)

我們對深見與廣行要知道它們彼此相關是很重要的。有時我們自己以為我們是在緣起上思維觀察,但事實上由於我們沒從勝義諦的角度想,所以其實並未真正地以緣起角度想。比如,我們常念的「諸佛正法聖賢僧,直至菩提我皈依。」若我們唸時心裡想的是:「我」要皈依三寶,三寶要救「我」。這樣的想法裡,我們有沒有想緣起呢?可以說有。因為我們想,自己是沒有能力的,三寶有能力,三寶才能救我,這是緣起的關係(因為三寶有能力,所以他才可以救我)。這種想法是,有三寶在,我有皈依,所以他才可以救我,這也是因緣關係。此時我們自己認為已想到緣起,但可能我們並沒有想緣起,因為我們其實是想:三寶是獨立存在的,「我」更是獨立存在的,直到正等菩提時,「我」都是獨立存在的,這個獨立存在的「我」很重要,所以三寶要救這個獨立存在的「我」!若用這個角度來看,當我們唸「諸佛正法聖賢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時自以為自己在緣起的方向上是很正確的,而其他沒有學佛的人不知道緣起,所以他們沒有皈依、不知道該皈依;我知道緣起所以我皈依,我皈依之後三寶會救我。比起沒學佛的人,我是更有智慧、更通達緣起的,對於因果我清楚,所以我皈依。以上,是我們自認為理解緣起而皈依。我們自認為比起未學佛者而言,我們對於緣起的了解是更正確的。但是此時只是自認為正確而已,真正的了解是,「我」不是獨立存在的,三寶也不是。三寶是很多因緣慢慢具備,經過三大阿僧祗劫才出現的,「我」也是一樣。若我們以為:「三寶是有能力的,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能力,所以只能靠三寶。」這樣的話,我們所認知的緣起並不正確。
為什麼不正確?當我們由勝義諦的角度去解釋時才會知道,自己心裡無明的對象還在,還沒有到空的程度,才知道自己對於緣起的認識還沒有正確。所以,若只由廣行的角度思維,是不足以開智慧的,要由深見的角度思維觀察,才能檢查到自己對於緣起的了解是不是正確的。有正確的智慧,才能真正斷煩惱、無明。所以,以緣起的角度解釋之後,還是須要以勝義諦的角度解釋,如此才會打開智慧。在「直至菩提我皈依」時,「我」是由空正見角度看的我,能用這個角度看時,才會是比較正確的皈依,內心生起的皈依也才會是較正確的皈依。否則,無明更增加,反而是錯的。也因此,許多祖師也特別提出,在唸到「我」皈依時,要特別以空正見的角度去看,而不是以通常角度去想這個我。若以通常角度的「我」去想,那就是無明了。
若以空性角度去想「我皈依」,對自己也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我」不是獨立存在,而所皈依的對象也不是獨立存在,這些都是依因果、因緣法則而有的。如此唸皈依時,會特別注意自己現在所做的,都是在因果緣起的因裡面,所以會特別注意守戒。若沒有如此皈依,只是把自己丟在三寶前面,也不必為自己煩惱了,以為皈依後就可以把心放鬆,以為三寶一定會救護我,這種心是不對的。所以,在唸皈依時,若能以勝義諦〈空正見〉與世俗諦〈緣起見〉正確的角度看待,便會特別注意自己的意樂與加行。三寶不是獨立存在的,自己也不是獨立存在的,三寶對我的幫助是什麼、以及什麼是我該做的,這些都清楚時就是皈依了,而且是正確的皈依。
以上是以皈依為例來說明,即使自認為對世俗諦的緣起認識是正確的,也不表示一定正確,還要以勝義諦空正見的角度來看,才有辦法打開智慧。從世俗諦的角度來看,我們說是方法或方便;由勝義諦的角度來看,我們稱為智慧。在皈依發心偈的後二句「我以布施等功德,為利眾生願成佛」,其中的「我」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以空正見角度看的「我」,非通常想的「我」。若以空正見角度來看,才是正確的緣起,正確的緣起觀會特別讓我們在心裡生起注意小心的心,有一點點怕的感覺。因為發覺因緣如此可怕(真實不虛),所以我一定要小心。也可以說,因為覺得因緣那麼好,我去做的話一定可以成辦,自由就在自己的手上,只要去做結果一定會有的。即使自己不比別人有錢、長得不比別人高等等也不以為意,因為因緣照顧的不是這個。因緣是,有因就會有果,當心裡對於因緣的關係清楚時,便會產生勇悍的心。有時怕,有時又不怕,不同的角度產生的這兩種心情都是對自己有幫助的。
「我以布施等功德」,這個非獨立存在的「我」,一定要靠很多因緣,靠什麼因緣呢?就是靠我現在所做的因緣,這個「我」才能成佛。若是獨立存在的「我」,這個「我」是不可能成佛的。由於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才會被很多因緣改變,能被改變才有辦法成佛。因此,在看「我以布施等功德」這句時,要想,若這個「我」是獨立存在的,那麼「我」是不會成佛的,而且那些布施的功德也沒有辦法幫助我成佛,因為「我」是獨立存在沒有辦法被改變的。有辦法被改變的對象的「我」,就一定要是不獨立存在的「我」,因此,在唸這句時,要想,這個「我」,是空正見對象的一個我。「為利眾生願成佛」,目標是為了眾生,成辦有幫助眾生的能力,這樣的果位我要得到。所以皈依時,世俗諦與勝義諦二個角度都要正確;發心時,這兩個角度也要正確。若能在「我」的看法上以勝義諦的角度看,心很快就會被調整過來。
皈依發心還有另一個功能。我們所有的善惡業都有造作的對象,統攝起來就只跟上面與下面有關係。「上面」的意思是,與佛菩薩有關所造作的善惡業,對佛菩薩所說的不聽,做出來的就是惡業,而對佛菩薩盡心供養、聽他們的法照著去做,就是善業;「下面」的意思是與眾生的關係,為了眾生而做的事就是善業,而為了自己利益所做的事就是惡業。所以只有兩個部份,我們所做的善惡業只與佛菩薩及眾生有關。跟佛菩薩有關的惡業要消除是皈依;要消除與眾生有關的惡業,增長與眾生的善業,就要發心。所以,皈依與發心是很有用的,整個皈依發心可以消除所有的惡業,增長所有的善行。
當依止三寶時,對三寶有信心、一直祈請他們、一直想著他們的功德,如此可以消除以前我們與佛菩薩的惡業,也會增長與佛菩薩的善行。發心最主要的根本,是在「為利眾生」上。四無量心,是最清楚、深入地把為利眾生的看法說明。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捨無量,其中悲無量捨無量兩者是把與眾生不好的惡緣消除,即消除曾經傷害眾生而產生的惡緣。因為捨無量想的是,我與眾生或眾生互相之間不可以貪嗔痴,如此可以消除以前我與眾生不好的結緣及所造的惡業,消除所有傷害眾生的惡業。悲無量心想的是眾生一定要離開痛苦,以前的想法,當我做惡業時希望對方受苦,但悲心生起時心裡想的是眾生不要苦,剛好與以前相反。所以,悲捨兩種無量心能幫助到消除過去與眾生不好的因緣。慈喜兩種無量心,則是與眾生結好的因緣、增長好的業,與眾生的善緣是從慈、喜兩種無量心而產生的。所以,在唸「為利眾生願成佛」時,心裡要想得廣一點,以四無量心的角度看眾生時,便是為利眾生,此時,與眾生不好的因緣都會消除掉,與眾生好的因緣都會增長。你們不可以想,「眾生」不在身邊而是遠在天空裡,這樣想是沒有用的。「眾生」,就是在我們旁邊的人。我們所造的善惡業就是對我們身邊的人造作的,若發心時心裡想的是天空上的「眾生」(指遠在天邊、與自己毫不相干的感覺),則這種發心是沒有意義的。若真的很想幫助眾生,為了這個目的而想要成的佛,才會是正確的佛。否則,若在「為利眾生」上沒有想好,那麼你也不會成為那個正確的佛。若悲心只有百分之一,佛果也只有百分之一,這樣的佛是不圓滿的,沒有圓滿當然不是佛。所以,想「為利眾生」時心裡要產生很強烈的心去想。

一、問:平常我們常講「方便與智慧」,請問「方便」是指做事的方法嗎?
答:藏文中「方便」的意思是緣起的意思,也就是指因。若因具足了,結果就會產生。藏文中的「方便」就包括了因的意思。然而「方法」在中文裡似乎沒有包含因的意思,而只是有怎麼做的意思。但藏文裡不是這個意思,藏文中「方便」的意思是因,若就字面解釋就會翻譯成方法,它真正的意思是緣起,有因就有果,是因與果中間的做法,即要得那個果應怎麼做的一個方法,要成辦那個果須要有什麼因緣,這就是方便的意思。

二、問:佛不是獨立存在的,「我」也不是獨立存在的。那麼,我為什麼要皈依佛?又是誰在皈依佛呢?有時候執著實有似乎比較容易產生皈依的力量。
答:我們依緣起而想的時候,該做什麼都會清楚知道。該種什麼因都很清楚的話,就會認為該皈依佛法僧,當心裡這樣想的時候,產生的是正確的皈依;但通常我們不是用這種角度來看,那就是不正確的皈依,反而增長無明,也不會想要好好注意自己平常的行為,只是把自己扔給三寶,只要在三寶前面講一講,做還是照著以前的老樣子,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若在緣起上看得清楚,心裡會有一點點怕,這種怕是對的,知道自己若做惡會墮入惡趣,在緣起中以正確的角度看,看自己該怎麼做,以及三寶如何救我們,用這種角度看會生起強烈的皈依。在這之中,我們知道自己要做,是皈依法,知道需要正確的老師(已經走過這條路的人)是皈依佛,這些都是在緣起之下看的,如此心地也不會差。否則,皈依反而增長無明、增長我執,心反而不會平靜。

三、問:我們是不是也是以這樣的態度觀想資糧田?
答:對,不是把他們看成真實獨立存在的,這樣修應該會很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