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2005

速疾道論940115

速疾道論-2

速疾道論的科判中,總文分二:
甲一:講述傳承上師的源流,由此對道的數量、次第生起決定。
甲二:生起定解後,正于道次第修心。
在這兩個科判中,第一個科判是要生起決定,這個生起決定是指我們還沒有修之前,道次第大概的種類我們要了解的意思。那在細的部分就一定要靠修行才能真正的了解。而這裡所說生起決定的那個決定,可以說是指文字上面的,而不是因修行而從心中生起決定的意思。這是指文字上面的,就是我們說聞思修中, 聞思的角度來了解的決定。從聞思的角度來說我們對整個道次第的數量,這裡所謂數量的意思是說從三士道到菩提道整個的數量,裡面要修行的數量要了解,而次第上也要了解。這是以聞慧與思慧的角度來了解,而不是從修行的角度來了解。如此了解之後,才到甲二:生起定解後,正于道次第修心。所以我們要先了解了,後才要修。
為什麼我們要先了解然後才可以修呢?
以一般我們在學校學習的課程來說,我們(小學)不需要去看大學的課程,一年級的學生只要把自己面對的課程學好就好了,就沒有什麼事了。可是我們在道次第上就不像是這樣子了,以我們修行來說,修行的課程是在還沒有修之前,從頭到尾的整個次第要先了解,然後修行。這是就修行上來講,它就和一般的不一樣。為什麼它會不一樣呢?我們從修行上第一個次第開始,第一步就要會運用,讓它可以幫助到我們究竟的那個果位,是要從第一步就與究竟可以連接起來的。沒有連接的話,就會變成我們常講的不共下士道,不共中士道等等,而現在講也只講到不共下士道、不共中士道而已,我們還有很多細的部分,在下士道修行中還有很多分類不共…,不共…等等。如果完全和上士道的修行沒有連接的話,都是算不共的。所以都是不共的話,可以說我們修行的方向就偏掉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把整個連接的部分,先把它了解,然後要怎麼連接這些都要清楚。這些清楚了之後,從第一步修行開始,修行的方向就一定會是正確的。所以不管我們現在有沒有修行,不管我們有沒有學習下士道,總之把整個道次第的內涵先了解是很重要的。
但我們也不能誤解為在了解這些內涵時就不需要修行了,這裡說的並不是這個意思。而且在了解內涵的同時,對於了解的內涵,做得到的,就要做。這裡說的數量是指項目,而第一步要做什麼,第二步要做什麼這是指次第。比如說在下士道裡我們先要從暇滿難得、無常等等,所以數量不是指一次兩次,而是我們修行時有不一樣的主題,而主題要清楚了解。
我們現在的心可以說是離修行還有很遠的一段距離,那是一個我們完全陌生、沒有到過的地方,所以我們就要在文字上面先了解,在我們修行時,比如說打坐時該想什麼就要清清楚楚的把它提出來,在文字上面我們可以用聞思慧的角度知道第一步第二步該怎麼連接起來,這些了解了之後,心也會在這上面,而這就是修心。因為我們從來沒有修行過,所以我們的心裡對於修行的次第完全不熟悉,而且修行是很深很廣的,所以我們要在文字上先作了解,然後就是思考方面,聞思之後就把我們的心和要修行的主題上面連結起來,總之就是把它串習成習性,時時運用。
所以這裡講數量,就是指我們還沒修行之前,修行的次第和項目要很清楚,學佛來說自已要修行的次第與主題自己一定要清楚明白,第一步要修什麼、第二步要修什麼,為什麼要有這樣的次第,這些都要清楚。我們學佛就是自己心的程度要把它提昇起來,當然提昇的時候不是這麼簡單的,把自己的心提昇起來是我們從無始以來到現在沒有做過的事,沒有去過的一條路。所以首先就是在文字上面我們先了解,然後在思考上面我們也先思考,最後要怎麼連接,這些都要清清楚楚的。
以上說的這些第一個和以往外在的課程就不一樣,所以首先我們要修的內容就要先了解,因為以修行來說動機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動機很重要呢?因為動機是會影響以後究竟時的果位。如果我們要修下士道的話,雖然以修行來說是很低的層次,但是如果我們動機不對的話,它是會影響我們的修行,而修行影響到的話,它是會影響到我們未來究竟的目標。那該如何消除那些影響呢?如果我們把究竟的目標和現在的修行該如何連接、有什麼關係、修行時在那裡有障礙會傷害到究竟的目標,這些在我們修行下士道時就很清楚的話,就完全不會障礙到究竟的目標了。所以在還沒有真正修行時就先把菩提道次第整個了解是很重要的。
在這裡你們可能會認為在第一個科判中就已經把整個數量和次第都講好了,講好了數量和次第就開始講修心,講了修心之後就開始講依止善知識…,就一直講下去了,這樣講你們可能會有一點點混淆,因為如果還沒有看菩提道次第的話,怎麼了解科判中甲一的數量及次第生起決定?我們還沒學菩提道次第之前又怎麼會生起決定呢?決定生起了之後才修行,那修行之後如何修心呢?菩提道次第從依止善知識開始就這樣一直講下去了。所以菩提道次第並不是為了聞思上面,而是為了修行上面而講的。而我們為了修行上面,也是依菩提道次第從頭開始慢慢一步一步照著它的次第修行,而這上面我們就先要有依止善知識的證悟,之後的證悟才有機會慢慢生起來。
所以你們在這裡絕對不能有誤解,在速疾道裡面的科判裡甲一裡面我們對數量及次第生起決定,甲二就是修行的開始,而這裡的真正的開始就是從菩提道次第的依止善知識開始,也就是從科判中的甲二開始,所以這裡你們可能會誤會,要先了解,了解了之後,在數量及次第上生起決定的話,整個菩提道次第需不需要學?當然要學,學了之後要怎麼樣修行呢?這裡才開始。可是修的和學的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不需要為了要生起數量和次第的生起而學習另外一冊經典,然後修行時才打開菩提道次第,也不是這個樣子。我們要生起決定在聞思上面,也是要讀菩提道次第廣論,修行的時候也是打開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是這樣子。但是為什麼說菩提道次第是重在修行角度而講,而沒有在聞思的角度而講呢?你們從它的名稱上面也可以看出來,道次第,就是我們要走這條路,它不是(只用來)看的,不是(只用來)聞思的,而是我們要走這條路,所以在我們的心裡要生起這些證悟。
我現在講的速疾道,速疾道它講的也是廣論,而速疾道裡有甲一和甲二的科判,而甲二的時候廣論的那些主題才開始提出來,而甲一的部分沒有什麼寫,就這樣提出來,所以我們要先做了甲一所謂生起決定的部分,然後再做甲二的部分,所以在這裡對於科判的部分不要有誤解。在這科判裡,我們該了解的是什麼?先把它整個數量和次第要先了解,這些了解了以後,就不會影響到我們修行時究竟的證悟。<廣論>它整個是為修行而講述的,而<速疾道論>也是為修行而講述的,而<速疾道>是以<廣論>配合密續一些部分而講述的。
我們再往下面看,這裡談到第四世班禪大師作<菩提道次第安樂道>第五世法王作的是<文殊口授>,這裡有提到他原本要講的是菩提道次第,但菩提道次第開始時有四個科判,前面的三個科判這裡說不需要講,直接看<菩提道次第略論>和<廣論>就可以很清楚,而這三個科判裡面有提出來一個問題是,菩提道次第裡有提到它的作者是阿底峽尊者。我們也是常常在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時候,也常常有這樣的問題,而這裡他講的意思是,宗大師是一個很謙虛客氣的人,他不可能提出來說好像他是阿底峽尊者一樣。然而他卻說<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的作者不是他自己,反而講說作者是阿底峽尊者,所以以作者來說,可以說是阿底峽尊者。這是班禪大師解釋的方法。要是我們的話,我們就不會這樣的謙虛,我們就會說這是我寫出來的。如果這裡沒有什麼問題,那這個部分大概的內涵就是如此。
剛剛這裡提到我們對道次第裡面的數量、次第生起決定很重要,所以你們一定要把科判背下來,這是很重要的。而有些主題在科判裡面也不是很清楚的,那不清楚的話,你們也要自己把科判裡面有那些比較重要的主題把它整理出來寫一寫,要背。所以這種該背的,我們一定要背。為什麼?我剛剛說過,因為我們完全不熟悉,所以一定要在文字上面努力的熟悉,然後慢慢慢慢的思考,然後要修,這是一定要這樣子做,沒有捷徑。一定要背,以前宗大師等等都有背,沒有背是不可能的,我們不可能生起那些證悟,一定要先把那些文字背起來。我們會覺得說,應該不一定要背,想一想就可以了。不可能,完全沒有辦法,因為是一個完全不熟悉的地方,先要在文字上面先做了解,然後再慢慢學習。我們中國也是呀!以前古代的時候小朋友都要背很多經典很多書。那西藏的寺廟也是小時候都要背很多書,很多經典都要背。背到完全都很熟了,然後就慢慢由辯經等等去思考,然後能力就變得很強。然後修行的時候方向就會很正確,完全不會偏頗。所以這個是很重要的,不背的話比較沒有可能說還可以思考、還可以修行,這樣是比較沒有辦法的。可以說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例子,所以一定要背起來。

問: 密勒日巴尊者也有背嗎:
仁: 密勒日巴尊者,這是很難說(解釋)的一個譬喻,我們很難相信,因為我們自己想一想要生起那些菩提心還有出離心等等的能力,以出離心來講,我們要永遠要離開這個世界的那種心,以菩提心來說,永遠要幫助那些眾生的心,那種那麼大的決心要生起來的話,可能要好幾億年,好幾百輩子才可以能夠生起的樣子,以我們自己的心來這樣看的話,那密勒日巴尊者在一輩子就做到了,我們完全沒有辦法用他的例子來譬喻,可以說我們是很難接受的。怎麼可能有一輩子就成就這樣的心?我們不需要說去證悟什麼,如菩提心我們證悟了之後有什麼證悟還(要)增加,這些我們不用講,光以出離心和菩提心這兩個來說,這兩個心是要很勇猛的,心力要很強的。密勒日巴尊者的這個比喻是很難接受(解釋)的。如果用這種比喻的話,有時候有一點點會是用來罵我們說這是沒有菩提心才會說這樣的話,意思是說:他(行者)沒有想要努力的修行,而只想說在短短一輩子的時間修行就可以了,好像是沒有那麼勇猛的心,就用密勒日巴尊者來比喻,好像說只要短短一輩子的時間,我就可以得到成就,就會快樂,就不用做事情。要證菩提心的話,在入行論第三品中就提到,好像虛空一樣,永遠會在那裡幫助眾生,也好像大地一樣,永遠在那裡幫助眾生,一分鐘一秒鐘也不會等,這種永遠在,這種勇猛的心,才有可能生起一點點的菩提心。那我們心裡用密勒日巴尊者來做比喻的話,心就很小了,心地很小的話就不可能生起那麼大的菩提心。所以法王說,心那麼大又那麼廣這麼想的話,就有可能在短期裡(成就),以這樣的比喻,想在短期裡成(就)的話,那心就愈小,時間就要愈久,比較沒有機會。所以以密勒日巴尊者來說,我們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做得到的。那在他的傳記裡面,他的證道歌也都很有次第,都是有修,在我們菩提道次第裡面講的,他的次第都修得很清楚,修得很深。所以他一定在前世就修得很熟了,只是有點被矇蓋起來,所以一打開就從修行上快速的成就了。
那剛剛講的,我們就是完全的不熟悉,所以一定要先從文字上了解它的意思,然後慢慢一步一步走。那在這裡廣論的前三個科判,在速疾道論中說不需要再講,就直接看道次第就會了解。那<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第四個科判: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次第。這裡就是從依止善知識開始,而速疾道論也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而且它是以修密續的角度,比如說修依止善知識的話要怎麼修,也可以說比較細。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重要的有講,它是重點有講出來而已,沒有這麼的仔細清楚的提出,比如說我們一般人該如何做等等,它沒有仔細的提出來,而速疾道論就有比較仔細的說明。
甲二:生起定解後,正于道次第修心,分二:
乙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
乙二:依止後如何修心的情況
講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整個道次第依止善知識之後,下面修行它的根本就是依止善知識,就是這個意思。道的根本依止善知識的話,就是不管你修那一個階段,比如說無常證悟根本依止善知識、暇滿難得證悟根本依止善知識,或皈依等等,不管是那一種,我們都可以把它的根本,就是依止善知識。我們生起這個證悟,它的根本也是依止善知識。那它的根本依止善知識的是,我們修無常的時候,它的證悟生起來,也是一直要靠祈求依止善知識,不管我們修行到那一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我們都一直配合著依止善知識。比如說修菩提心的時候,要生起菩提心的證悟的話,自己也是要打坐修心的,但只是這樣子,我們就能生起菩提心的證悟嗎?這是不可能的,也是要配合依止善知識的修行。所以修菩提心的時候,也是祈請上師,就上師上面菩提心的加持就一直祈請,對於上師修菩提心上面,我們的信心要生起。我們一般來說是對上師的信心,我們在修行那個階段時也要配合,上師在這個階段的證悟已經圓滿了,所以在這個上面的信心很強,然後就這樣一直祈請他,那如此這般的累積資糧,這樣做的話,對菩提心的證悟,我們修心的時候才會成功,才會生起。所以這裡說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都可以這樣解釋:暇滿難得的證悟根本依止善知識,依止後修暇滿難得。又以無常來說,無常證悟根本依止善知識:依止後修無常。就是這樣,所以這以後每一個修行,都是要連接的。
所以在這裡,你們也絕對不可以誤解,以為整個在依止善知識之後的次第,那時候好像就可以完全不用修依止善知識。前面依止善知識的部分其實就是下面次第的根本,一個是前,一個是後,不要以為修下一個次第時就不用修依止。我剛剛講過了,每一個次第都是要配合依止善知識的。依止後如何修心的情況。其實就像剛才說的:無常證悟依止善知識,依止後如何修無常的情況,就是這樣子。
那修依止善知識的話,修依止善知識也是修,科判中乙一: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 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識也是修行。其中丙一:座中如何行,丙二:座間如何行,座中和座間這樣的分類,其實也就是說24小時都沒有斷,都是在修行,它的用意是在這裡。這樣分類的話,好像上座時也有修行,下座時也在修行,這樣的話,整個24小時都可以修行,不會浪費時間。
那在上座時要怎麼樣做?那就有分前行、正行、結行。那在前行裡,這裡你們可能會想:前行這麼多,正行也沒有那麼多,結行也沒有那麼多。那在道次第裡面也是這樣子,前行也很多呀!所以這就是說,因很重要嘛!如果因好的話,它的果就會好。所以前行好的話,正行就會好,結行也會好,所以前行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這裡。
在前行裡面第一個是先淨掃禪室,陳設身語意三依。這裡說到淨掃禪室,它是會影響到,我們凡夫的話,這很重要,如果修行的程度比較高的話,就不管了,它髒的、乾淨的也就不管,他的心就不會這麼亂。那以我們凡夫來說,看起來乾乾淨淨的話,心裡好像也會有點影響,特別是一些佛堂裡面,乾乾淨淨很莊嚴的話,心裡也比較會馬上會感受到佛菩薩上面,比較容易有要修行的感覺,心裡比較會感覺想修行的樣子,所以淨掃禪室的用意是在這裡。這是我們馬上會看得到的,那我們看不到的,就像以前的故事( ),那個掃禪室的功德是很大的。
那另外陳設身語意三依,以台灣來說,把佛菩薩和有一些祖先或者是土地公等等,擺設在一起,我們學佛是不可以這樣做的。而我們認識的一些人,如果他們可以接受的話,也不會讓他們這樣做,因為這樣會減損他們的福報。因為把他們和佛菩薩一起陳設的話,是不尊敬佛菩薩的,所以會對他們不好。那我們認識的人,比較能夠接受的話,我們就跟他講一講,把它改一改,那有什麼辦法好的話幫他改一改,那我們也算有做一點功德。那佛菩薩擺設的順序呢,世尊要擺放中間,不管世尊的佛像是小的、大的,都要放在中間,那另外的佛菩薩呢?我們看那些佛菩薩,比較是修廣行派的或是悲心上的話,那祂的地位高一點,要擺放在世尊的右邊,那智慧方面的話,就比悲心還低一點,所以就在世尊的左邊,這兩個智慧和悲心我們幾乎都可以分類,所以以悲心來說,比如說綠度母,我們就可以分別,祂就是悲心的,因為祂就是救眾生,好像是幫忙眾生,沒有特別說祂是在智慧方面,所以祂就是屬於悲心方面的,那悲心的一些佛菩薩,都放在世尊的右邊。注意!不是我們的右邊,而是世尊的右邊。那智慧方面的,就放在世尊的左邊。如此這般,我們要把那些佛菩薩擺放在那邊就大概會很清楚了。
然後這裡說身語意三依,身語意的話,很重要的部份是我們會把語的部份,也就是法的部份,我們都會放在最高的地方。然後身跟意來說就可以一起放的,以身跟意來說,就不會有什麼分類。那法為什麼特別呢,意呢就是法,修法才會得到這樣的一個身體,這樣的一個意,所以法是要放在最高的,也就是指我們的經典。那有時我們也在自己家裡放經典,而在經典前沒有供香、沒有供養,這樣也是不應該的。最珍貴的,甚至比佛還珍貴的就是經典,所以在經典前面供香拜拜,還更有功德。
戊二:由無諂誑的心,莊嚴陳設清淨無諂誑的供品
戊三:在舒適墊子上以八支坐或隨自適意而坐,在殊勝善心中修習皈依、發心及四無量心
我們先看皈依,這裡說的皈依是指上士道的皈依,也可以說是密續上士道的皈依。修皈依的時候它可以分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都有。這裡就是修上士道的皈依,所以是用菩提心的角度而皈依的。那裡面就可以了解,上士道修行的時候也要皈依,那我們修那一個程度的時候,它皈依的對象也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一個皈依。比如說:修上士道的時候,它皈依的對象,我們先講法,然後就會比較清楚佛的部份。
我們修上士道的時候,皈依對象的那個法,特別要在心裡觀想很圓滿的菩提心,很圓滿的菩提心。佛的菩提心是最圓滿的菩提心,我剛剛講圓滿的菩提心是有沒有生起菩提心的意思,現在講的圓滿的意思,是菩提心的證量。證量是,我們從資糧到加行到修道這樣一步一步,一直要修菩提心。那我們成佛的時候,就得到了菩提心的證量,那種菩提心是最圓滿的菩提心,最有力的、最圓滿的那種菩提心,佛陀那個菩提心是最圓滿的。所以呢,佛陀的那個菩提心,是我們修上士道的時候,皈依的對象的法。
那在這個法上面,最瞭解,最能夠指導我的就是佛,我們一般是可以講佛,但是我們也可以把解釋佛角度用做是,教我們無常上面最圓滿的佛、教我們暇滿難得上面最圓滿的佛,就這樣,我們是可以分類的。所以在修上士道時那個皈依對象的那個佛,就是指導我們修菩提心上面最圓滿的我的老師,就這樣想,那個指導上面最滿圓的佛是皈依的對象。
那在祂指導的時候我要修,修的時候剛好很多師兄師姐也一起要修,而這些就是僧。
所以不管到那個程度,都需要有三個條件,好的老師、好的朋友、好的課,這三個條件,不一樣的階段它也會不一樣。所以這裡說的皈依是用菩提心的角度,那皈依的對象那三個條件不一樣,當然不一樣對象的三寶,救助的我們的角度也不一樣。上士道的時候,我們的目標是要幫忙眾生,所以自己要成佛。那沒有幫助到眾生,也還沒有成佛,自己也沒有成佛,所以沒有辦法幫助到眾生。那這種問題,就要上面救我們,三寶要救我們,是從什麼樣的情況上面要救助我們,我們修行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那一個階段我們需要救助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他們要救我們,救的時候,救的情況就不一樣,這裡就講上士道他們的皈依。
那皈依法的時候,有時候也可以給自己鼓勵一下,怎麼樣可以鼓勵自己呢?皈依法是自己心裡面證悟,對於佛法的證悟,生起佛法的證悟的話,法才會救我們,皈依法的那個法寶才會救我們,所以我們也可以說,心裡一直想皈依法,祈求法寶救我,在這上面,也可以說,現在那個法是在我心裡慢慢、慢慢生起的那種修行的證悟是真正的會救我。比如說我有的時候脾氣不好,跟人家講話時或者是會批評別人。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有時候我的心裡就會比較慈悲的對待他們,有時候就會很恨他們,以這兩個來說,我就祈請我自己心裡有時候偶而會出現的那種慈心,那種慈悲,就皈依它。一來你要救我,你有時候會來救我,那現在我被脾氣不好等等干擾的瞋恨心的痛苦,那偶而我好像心情很好的那種我的心,這個是我自己的部分,那你來,你要救我,那我們真正皈依法的對象,實在的是它(我們自己的心) ,實在的並不在佛的手上,實在救我的那個法寶,其實是在自己的那個心上面。所以也就可以自己鼓勵一下,好像我偶而自己會生起的那種慈心,對待別人心地比較善良的那種心,那種心不是外在的,而是自己心地上面的。這個心它是會救我的,那這個我們不需要靠另外一個人,我們自己手上有,那自己有沒有做是自己的事情。那自己手上有的東西把它拿出來用,那自己的煩惱就可以自己把它消除掉。
我們嘴上講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有沒有救我們?心裡面是皈依法,皈依法裡面我們仔細看的話,實在的皈依法,就是我們心裡的那個法。所以要不要救,皈依會不會救我們,是看自己。自己願意做的話,就已經自己都有了,皈依會不會救我們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想做的話自己要做,那是自己的自由,自己可以控制,自己原本就有的。所以是自己要不要做而已,也可以說是自己要不要而已,那自己要的話,那自己手上就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