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12

偶然讓我看到的閃耀光芒--穹拉仁波切側寫--

§§活動剪影與心得§§
偶然讓我看見的閃耀光芒
—穹拉仁波切側寫—


不知道可不可以這樣說,佛教徒可能都想要拿掉所謂的個人色彩,然而,有趣的是,每一位引導我們學佛法的上師,都有著從我們(弟子)這個角度看過去的不同風格。從這些不同風格中透露出的,或許是隨機應化的善巧,也或許是師長以他自己的生命歷程,將佛法內化後展示出來的生命結晶。
由於諸佛與上師悲心加持,偶然間,有福有幸地,我見到了佛法透由師長露出的閃耀光芒。
(一)很嚴,還是很鬆? 
講經前的那個下午,照往例,我先到仁波切住處去拜見他,並且確認講經的內容。今年本來預定的主題是《入行論第八品》與《利器之輪》合講,但仁波切臨時說:「第八品太難了,我們心裡很難接受,也做不到。」於是臨時換主題,講的內容跟去年沒有差很多(我這樣寫實在很有問題),或者說,跟仁波切一直以來講的沒有差很多。
一直講這些很重要的基礎,到底是很嚴格,還是很輕鬆?因為弟子沒有做到所以一直反覆講,這是一種要求,還是在放水?仁波切的講經風格很輕鬆,但是,這些年來,我愈來愈覺得,他看待修行,一直是很嚴格嚴肅的。
(二)經典裡沒有講 
很喜歡聽仁波切回答同學的提問,既風趣又睿智。但是,我在場時有兩次(一次在課堂上,一次是私下),仁波切給的回答竟然是「不知道,因為經典裡沒有講。」對於這樣的回答,我好驚訝。
仁波切其他的回答,難道都是相順於經典的回答嗎?我幾乎沒有這樣的生命經驗,把經典當成我的GPS。如果學經典的目的不是為了為生命導航,那我是為了什麼而學?
(三)這樣講可以嗎?
每堂下課,如果有去見仁波切,他總是問:「剛才那樣講可以嗎?如果不可以要告訴我。」我經常不知如何回應,只好傻笑。有一天課後,仁波切突然說:「我剛剛都講一些亂講的東西吧?」我搖頭,仁波切接著很正經地說:「我不是在亂說,早些年,我都只講一些很佛法的內容,但這樣似乎不行。我是想,加上那些內容(笑話),或許對大家更有幫助,所以我才那樣說的。如果不好,你要告訴我。」
仁波切說笑話是為了利益我,不是因為他沒學問。
(四)我藏文太爛了 
因為自己的能力太差,有些時候,實在無法確定仁波切說的,只好一直跟尼可法師求救。在這種時候,仁波切經常會幫我打圓場。他最常做的是噗斥一聲笑出來,或者說「我說的這個沒意思,算了。」「除非請吃火鍋,不然我不要再講一次。」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在我反覆問了幾次之後,仁波切說:「我這個藏文,太爛了,給翻譯造成困擾了。」聽他這樣說,我的心完全無法用言語形容。除了感激,還是感激。
(五)僧袋裡裝了什麼 
台中的講經圓滿後第二天,仁波切跟義工同修聚餐後,要直接到南部去。那天早上,我去送仁波切。時間還早,仁波切從他的僧袋裡拿出一本書,「這本書很好,杰仁波切(宗大師)寫的。」那是《中觀正理海》,仁波切把書打開,唸了好幾頁,然後又鄭重地收在僧袋裡。
其實,早上出發之後,就沒有時間看書了。但那是仁波切的隨身書,不管有沒有時間看,就是隨身。
寫下來的,似乎都是一些平凡不起眼的小事。但其實它們一點都不平凡。
僅以此文供養穹拉仁波切。敬祈仁波切法體安康,長久住世,長轉法輪。
(作者:吳翠雯。擔任穹拉仁波切來台弘法的翻譯。) 
穹拉仁波切,明年要再來喲!













--------------------------------------
§§醍醐心語§§
感受菩薩境界,讓自己更想修行

大乘的法,是很高的,我們初學的時候,剛開始一定會有一個距離的感覺,感覺 好像「我還沒有到這個位置!」這種感覺一定會一直出現;但是,沒有關係,我們學的時候,先理智上了解一下,然後,我們就慢慢地改變,這樣慢慢地修,最後也能夠實際上做到。它的次第本身就是這樣子──我們先聞、思,然後再修。
當然,我們理智上了解的時候,也不是把它當只有了解,不是的!我們理智上這樣學習的時候,同時我們也可以這樣想一下:「這些菩薩也在修這個大乘的法,、、、」這種階段的樣子。我們自己用這樣的角度學習,先不用觀想已經成佛的這些本尊(我們很多人在學密續,是吧?學密續時要觀想自己是本尊。)而是先感受:「菩薩修這些大乘法,菩薩的境界、菩薩的感覺,會是什麼樣子?」這方面學習一下,也是蠻好的。
這樣子感覺的話,就比較會欣賞「喔!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多麼舒服!」雖然我們還沒有到這個位置,平常生活當中很亂的,但是,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心就不是那麼狹窄,而是很寬廣,然後也很有智慧。有這樣子的一種感覺的時候,自己就欣賞一下。欣賞輪迴,不好;但是欣賞菩薩這樣子,是很好的。所以,我們可以看一看,學習《修次中篇》裡頭這些菩薩們的這種境界;這樣學習的話,這種欣賞或這種歡喜,就會推動我們,使我們對修行上會更歡喜、更想修行。
如果學的時候,沒有用這樣的學習方法的話,我們會永遠把佛法當成:「這個字我可以解釋,有好幾種解釋……。」像這樣子了解,那就沒有什麼大的作用了,而且可能會生起負面的慢心等等一大堆煩惱;好像自己都不改變,然後就一直看人家、一直批評,那沒有什麼意思﹗所以,我們學習的這個《修次中篇》裡面,就有大乘這些菩薩們修的這個境界,因此,我們就多看一看。
寺院裡有的僧眾很守規矩,不管自己守戒也好;守寺廟規定的規矩也好,都做得非常好,但是法理不是很清楚,以前我的一位同班同學就是這樣子。因為他人好,所以寺院請他當寺廟的糾察,希望他當糾察的時候,會對大家嚴格一點。
他自己雖然對「五部大論」的內容不是那麼懂,但是,他跟同學一起聽過各種辯論的方法,一輩子就聽這些嘛!所以他當糾察的時候會教訓學生:「你們這樣子,不應該的……」就這樣教訓。在印度有些小村,相對寺廟來說,已經算是非常熱鬧的城市了。我們有一些僧眾不乖乖待在寺廟裡面,常常跑去那邊逛一逛啊!看一看啊!然後這位糾察在大眾中間訓他們的時候就說:「你們那麽想看、喜歡看那麼多東西的話,你們不如看經典!經典裡面有很多很好看的東西,是完全看不完的!越看越歡喜!」他自己不是那麼懂經典,如果懂的話,可能會更歡喜,但是,他對大眾就這樣子教訓。
跟這個道理一樣的,確實,這些經論裡面講的菩薩們的這些境界,令我們歡喜的地方太多了,菩薩他們的境界,我們可以欣賞的太多了。剛開始,這些東西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還沒有修到,如果修到了之後,就變成是自己的;但是,現在這些東西還不是我們自己的,是菩薩的東西,我們去看一看、欣賞一下,也蠻好的。所以,我就想起來,那位同班同學當糾察的時候講的這個話。
確實是這樣子!我們看,這些經論裡面講的,是這些大菩薩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愛心這種境界嘛!所以,我們就從這方面,真的仔細地、有一點自己到他們的智慧這個位置、這個角度看一看,好像我們到山上看一看,看到的很多很美的風景一樣,我們到菩薩的這個位置,然後就看一看他們的這個境界,從他們的境界上感受一下,這樣也蠻好的。
(擷取自2011年8月<修次中篇>課程)

沒有留言: